信仰的法则

出版时间:2004-1  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罗杰尔・芬克,罗德尼・斯达克  页数:475  译者:杨凤岗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信仰的法则:解释宗教之人的方面》是宗教社会学“新范式”发展中的重要一步,是对于不断演进的“宗教经济”理论的重要总结。斯达克和芬克对于反宗教的世俗化理论和非理性宗教理论进行了痛快淋漓的批判。他们所建构的理论为那些喜欢理性选择进路的人们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资源,并且对其批评者提出了挑战。

作者简介

  罗德尼·斯达克是西方宗教学界的巨擘。美国华盛顿大学社会学和比较宗教学教授。他的《基督教的兴起》、《宗教的确未来:世俗化、复兴和新异教派的形成》等获得优秀著作奖。  罗杰尔·芬克是美国宾州大学社会学教授,他与罗德尼·斯达克合著的确《美国走入教会,1976-1990:宗教经济中的成功者与失败者》曾获多项优秀著作奖。

书籍目录

作者致中国读者导论 无神论、信仰以及对宗教的社会科学研究第一部分 冲突中的范式第一章 老问题、新观点第二章 理性和“宗教头脑”第三章 安息吧!世俗化!第二部分 宗教的微观基础第四章 宗教的微观基础第五章 宗教选择:改教和改宗第三部分 宗教群体第六章 宗教群体动力第七章 天主教神职的衰落和复兴第四部分 宗教经济第八章 宗教经济的一个理论模型第九章 宗教竞争和委身:国际情形检查第十章 大教会到小教派的运动附录 命题和定义参考文献索引

章节摘录

  排他性不仅仅是两分的,而且是个程度问题。就是说,不仅有些宗教群体是排他的,而且有些宗教群体比其它宗教群体更排。例如,很多基督教新教团体宣称相同一个上帝,但是它们在上帝什么样和怎样才虎好基督问题上彼此很不一致。最排他的基督教群体认为救赎只有一条道路,要有改变生命钩“皈信”经历,并且强加给很多不可妥协的行为诫令。其他基督教群体则不太绝对并且不太强求。有些则显得如此开放,以至于甚至神职人员都可以随心所欲相信和做几乎任何事情。当我们进行这些比较时,我们发现了区别宗教群体的最主要的观念依据。  很多因素会使得强劲的多元发展缓慢。一个原因是,如我们将在第九章详细探讨的,宗教经济的非管制化常常是更表面上的而非实际上的。政府可能宣布一个宗教自由政策,或者至少是宗教宽容政策,但是继续给传统的垄断公司以特权和财政支持,同时给新公司设定很多障碍。充分发展的多元因此会被事实上的既成建制(establishmen)所扭曲和拖延。  而且,文化惯性(传统)会拖延承认新公司正规、合法的过程。旧的垄断信仰加给竞争者的污名依然残留,并保留着对于新公司的各种形式的偏见和歧视,这将在第九章看到。  多元发展被拖延的另一个原因是,如果新公司是外来公司的支部,它们必须等待在宣教士和当地人之间发展出社会纽带时才能成功。因为,如第五章所指出的,新公司为了吸引会员,网络纽带必须存在或者被创建。例如,美国福音派基督教宣教士在拉丁美洲活跃了几十年,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增长都极为缓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主要宣教工作逐渐由当地皈信者承担起来。结果,增长如此迅速,以至于现在在整个南美大陆福音派基督教团体都已有相当多的信众——在很多国家,基督教新教现在在那些星期天实际去教堂的人中占大多数(Gill,1998;Stoll,1990;Martin,1990)。  最后,必须认识到,伴随非神圣化而来的消费者委身的‘下降”大多是虚幻的。垄断教会总是设法显得比实际情况更广得民心和普遍化。在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非神圣化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揭示出冷淡的广泛存在,而不是反映了虔敬的下降。也要记住,垄断者总是宣称,如果他们被驱逐,宗教生活就会受损害(而社会科学家们也很快相信了他们)。  这促使人们寻找一个更充分的反映欧洲真实情况的图景。最终,来自不同的群体的、不同渠道的数据证明欧洲的很多地方充满新宗教运动,其率常常美国加拿大很多(Stark,1985a)。例如,印度和东方新异宗教中心在欧洲(第100万人口有1.8个)比在美国更常见(第100万人口有1.3个)。而且,很多欧洲国家,特别是那些被认为是更世俗化的国家,其比率比美国高很多。瑞士的比率是3.8,苏格兰是3.2,丹麦是3.1,英格兰是威尔士是3.0。实际上,只有比利时(1.0)、意大利(0.7)和西班牙(0.6)的比率比美国的低。  ……

媒体关注与评论

  译者前言  宗教学或宗教研究,包括神学的、人文的和社会科学的三大进路。如果说神学的宗教学是从宗教内部进行的逻辑推演和论证,人文的宗教学是从哲学、文学、思想史等的角度对宗教的反思和阐释,那么,社会科学的宗教学别使用实证的方法(包括量化的和质化的研究),收集实证的数据和材料,并且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归纳,从而得出科学的理论来解释宗教现象以及宗教与社会其他方面的互动关系。科学理论以假说的形式存在,命题可以被实证材料证实或证伪,从而推动理论的发展。  高度客观性是科学的宗教学的特色,这使之成为持有不同宗教立场(色括无神论立场)和哲  学立场的人们可以交流的共同语言。由于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中的人及其组织、制度,研究者又都是社会中的一员,有其主观性,所以对于实证数据进行客观分析就面临极多的困难。科学的宗教学承认任何单项研究和任何研究者个人的主观性和局限性,这种主观性和局限性在同样或类似研究的复制(replication)当中得到不断的超越和克服,在多元交流和互补中达到一种多元客观性。无论如何,社会科学之成为科学,必须是建立在实证研究基础上的,而且要有最大限度的客观性。  科学的宗教学是有其自身局限的,并不代替神学和人文学科对于宗教的阐释。正如物理学不能代替对于大自然的诗意描述和艺术再现一样。科学的宗教学不能直接认识无限,但是也  不能否定无限。  界定和区分社会科学与哲学人文学科,不是要画地为牢。如今,科际间的进路(inter-山sciplinaryapproach)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在进行跨学科的研究。但是,如果没有对于不同学科的界定和区分,也就没有所谓科际间的进路。哲学家可以进行社会科学的研究,而社会科学家也可以发表神学的观点;同一个人也可以就某一问题进行神学、哲学、  社会科学等多学科多角度的阐述。但是,社会科学的研究同哲学人文学科的论述的区分仍然是必要的,把哲学人文学科混同为科学只能带来理论和理解的混乱。  中国的宗教学或宗教研究在过去这20多年已有长足的发展。文化大革命之后围绕宗教鸦片论的大讨论成为宗教研究领域解放思想的契机。20世纪80年代对于宗教的研究主要在哲学领域,尽管也有不少优秀的历史学著作发表。几所著名大学的哲学系率先设立了宗教教研室,后来则更发展成为宗教研究所和宗教学系。在20世纪90年代,宗教是文化这一命题大大拓宽了宗教研究的疆界,成为一个极为有趣的人文学热点。不过,对于当代宗教的社会科学研究,则仍很有限。造成这种滞后的原因很多,但是缺乏社会科学的宗教学方法和理论以及对于当代宗教现象的兴趣,恐怕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宗教学家和学生们一般限于文史哲领域之中,很少有掌握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并愿作尝试的人。与此同时,社会科学家和学生们对于宗教现象一般没有兴趣,即使有兴趣也缺少必要的宗教知识准备去开展这方面的实证研究。社会科学的宗教学的滞后,已经使中国社会付出沉重的代价。现在是奋起直追的时候了。  为了补课,介绍几十年前甚至一二百年前的经典著作固然必要,但是更要奋起直追,以便迎头赶上。宗教社会学在过去这一二十年有着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一个新的范式可以说已经  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这个新范式甚至迫使皮特·伯格(PeterBerSer,又译彼得·贝格尔)倒戈,公开宣布放弃自己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所阐述并被广泛接受的理论和观点。新范式的领衔主将就是本书的作者之一,罗德尼·斯达克。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对宗教的实证研究,既注重数据,又注重理论,著作甚丰。在这本书里,两位作者在理论上系统总结了过去几十年来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探索,提出了一个从微观到中层再到宏观的全面的理论体系。此书一发表,立即赢得宗教社会科学界的赞赏,有很多学者认为,这必将成为一部经典,影响今后几十年科学宗教学的发展。  ……

编辑推荐

  《信仰的法则》是近十年来宗教社会学领域里惟一一部“大书”,是一部不朽巨著。它既摧毁了旧理论,又创建了卓越的新理论。斯达克和芬克熟练把握这个领域的文献,集结了精巧的数据分析来支持他们的立场,呈献出的是一部光彩夺目、富有创见、辉煌卓越的著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信仰的法则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条)

 
 

  •     做人类学的朋友推荐的,不是很对我的胃口.
      
      全书采用了定理式的分析方法,感觉很难被证伪.
      
      作者当然举了很多案例,但主要集中在欧美.(华人的宗教部分只有提及台湾,令人怀疑大陆案例被编辑和谐.)
      
      不知道这样的研究,别人如何应用、修正或商榷?
      
      另外,翻译部分还是可以有所改进。比如副标题,读起来有点歧义。
      
      尽管如此,很多结论还是蛮有启发的。
  •     两个问题,急!
      
      
        proposition89:sects到churches为什么中等区位供应反而不足了?不是从高张力到低张力吗?那不是把原来为高张力消费者生产的产品转移给低张力的了吗?那么中等区位的供给不是上升了吗?
        
        proposition93:church movements为什么是由无权的人推动的?照我理解,它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啊,也可以说是有权的人所默许的啊。我感觉sect movements才是因为无权的喜欢高张力的人被剔出去所引起的啊。
      
  •      本书完全是一本看完第二章不用看后边的标准学术论文体,不用研究宗教社会学的人完全可以在此处打住。看完整本书,我就记住了一个基本原理:宗教是以今生投入换取彼岸回报的一种行为,而彼岸回报是否得以实现,是此生无法验证的,如果得以验证,宗教将会失效。
       好,一个长久问自己的问题,中国人到底信仰什么?好,自然崇拜,有没有?有,重死重生,封建迷信等一系列所谓仪式化的东西,在今天的中国依然存在。但是中国人好像并不特别坚持某一种仪式化,世俗的变化可以轻易改变这些东西,比如传统只能由男性去捧死者遗像,盒子及罐子等等。而现在的城市由于计划生育,已经出现儿子捧像,媳妇捧罐子,或是反之。仪式归仪式,意义可以由世俗随意解读。包括所用费用等等都可以由世俗随意解读,也可以轻松被世俗社会接纳。说到底,这和我朝自1920年代的激烈反传统主义和科学主义很有关系。
       那么,中国还有什么全民性的信仰,或者说较严格的信仰?似乎没有,但是自习看,尤其是结合自己最近在某教育机构的兼职经历会发现,在中国60后到70中这一段还真有广泛认同的信仰,信仰什么呢——下一代。
       定义下一代信仰,什么是彼岸回报,即是自己的下一代可以过得很好,至少比自己好。不图每个人都可以出人头地,但至少衣食无忧,且具有出人头地的潜质。
       好了,大城市的会花钱让他们的孩子去教育机构听老师danbi,小城市会花钱让他们的孩子去老师家听家教,以及高考前去魔都帝都听两三百两银子一节的艺术培训课。有的银子会打水漂,有的银子能让孩子上到国子监等高等学府,于是一大家子弹冠相庆。
       至于回报呢,木有人知道是什么。这就是80前父母的一致心态。至于会不会延续到80后新一代,后边再谈。
       80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集体意识呢?文革,不学习,于是没有好的前程,集体过得很虐。于是取了一个反命题,那就是学习,然后一厢情愿地将逆命题的结论也逆了过来——不走老路,也会有反于老路的结果。再加上几千年来的传统惯性,以及文革之后对于教育的重新肯定,教育便成了这种信仰的输出口。
       但是,这种信仰在我看来,是有可能逐渐崩塌的。原因是彼岸回报的证伪正在走来。毕业很多年也买不起房,帝都的公司都是朝廷控股不好进,80后面临着巨大压力。。。。
       孩子都不愿意生了,还信仰个屁
       好在,这个社会的结构还算可以找到宣泄,相对剥夺感虽然强,但是也有人为这些人垫底,诸多农村没有受到教育的人的生活状况会成为广大80后的对照群体,也对这个信仰的彼岸回报在抱一丝希望。于是,这个信仰有可能继续延续。
      
       将下一代这么一个可以证伪的事情作为彼岸回报来解读有点不合适,本文只是对于读完这本书脑子里乱七八糟想法的一个整理。突然想到一句话,千万不要剥夺人的信仰,他们会和你拼命。
       于是,千万不要在教育上做动作,会有一大帮人跟你拼命。最近汴京大学要做招生改革,严格地说,是好事,但是所有的槽都集中在GP上,所以教育在中国才是比太阳还要有光辉的。
       抹杀光辉的,会有一大票人跟你拼命。
  •     我只读过英文版,不过杨老师的翻译绝对是值得信赖的。我认为,这本书是社会学所产生的最杰出作品之一。另外,有意思的是,国内学生对于理性选择的接受程度似乎远高于美国学生——一个很有意思的知识社会学课题。
  •      在我看来,斯达克与芬克这部宗教社会学巨著《信仰的法则》中提出的宗教社会学研究新范式,其指导思想与科尔曼的理性行动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实际上,他们都借鉴了经济学市场原理。当信仰不再是个人事情,而是放在整个社会来看,就会发现任何时期人们的某种宗教选择是被环境、政策等各方面所左右的。并非是上帝选择了你,而是你在宗教市场中做出了这样而非那样的“理性选择”。新范式的提出是建立在定量统计研究的基础之上,看似荒诞,但数据的支持却让你不得不信服。
      
  •   第一个问题定量,我不懂;第二个问题,我觉得可以用系统论去解释,在这个宗教权力结构内,有权的人维持现状,类比为垄断,无权的人要夺取话语权。这个行动发生在双方实力对比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所以一个系统的强势主体(行为体)不会主动改变原有的权力结构和单元排列顺序。
  •   第一个问题,我理解的“中等区位”是中等张力的需求,sect 变为church后低张力区位供给增加,那些需要稍微严格一点的宗教信仰的人找不到合适的宗教了。
  •   你好,问你一下,命题89和命题93的意思怎么理解啊?
    proposition89:sects到churches为什么中等区位供应反而不足了?不是从高张力到低张力吗?那不是把原来为高张力消费者生产的产品转移给低张力的了吗?那么中等区位的供给不是上升了吗?
    proposition93:church movements为什么是由无权的人推动的?照我理解,它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啊,也可以说是有权的人所默许的啊。我感觉sect movements才是因为无权的喜欢高张力的人被剔出去所引起的啊。
  •   有意思的是,国内学生对于理性选择的接受程度似乎远高于美国学生——一个很有意思的知识社会学课题。
    --这个很好理解。国内的学生大多没有宗教信仰,所以好接受“理性选择”的理论。
    但凡有真正宗教信仰的人,谁不认为自己之所以信教是因为“神的召唤”,谁愿意说自己信仰是因为“货比三家”?
  •   你好,问你一下,命题89和命题93的意思怎么理解啊?
      proposition89:sects到churches为什么中等区位供应反而不足了?不是从高张力到低张力吗?那不是把原来为高张力消费者生产的产品转移给低张力的了吗?那么中等区位的供给不是上升了吗?
      
      proposition93:church movements为什么是由无权的人推动的?照我理解,它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啊,也可以说是有权的人所默许的啊。我感觉sect movements才是因为无权的喜欢高张力的人被剔出去所引起的啊。
  •   1 这里所指的小教派到大教会,是从中等张力区段转移到低张力区段。所以中等张力区位供应不足了。
    2 你没有理解书中“教会运动”的定义。不是整个教会向低张力区位运动,而是一部分人分裂出去新建教会。书中以改革派犹太教从正统犹太教分裂出来为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