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

出版时间:2005-3  出版社:人民大学  作者:张法 王旭晓  页数:213  
Tag标签:无  

前言

这本《美学原理》是中国人民大学美学研究所/美学教研室的集体成果。中国人民大学是20世纪60年代初全国两所最早建立美学教研室的大学之一,还有一所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一直是中国的美学重镇,历来重视美学原理的教学与研究,早在20世纪50至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马奇教授就提出了美学是艺术哲学的观点,成为当时美学中的一派。20世纪80年代,美学在中国改革开放中复兴,蒋培坤教授提出了美学以审美活动为中心的理论,成为中国美学思想转折的重要标志之一。这次美学原理的编写,是中国人民大学美学同仁秉承学术前辈的学术精神而与时俱进的尝试之一。中国人民大学美学研究所/美学教研室的所有成员都重视大学教学,全都开过美学原理课程。

内容概要

本书具有三大特点,一是第一次把美学原理研究建立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美学原理的研究历程和现有状况的客观而系统的清理之上。二是在这大背景下,对美学原理的主要问题(如美学学科定位、审美现象学、审美类型学、形式美等)进行了个性化的探索。由于有了客观的大背景和个性化的讲述,就有了一个开放的场景,使读者既进入讲述内容又能超越讲述的内容来思考问题。三是在章节设计上考虑到了中国高校美学教学的实际需要,突出重点又以点带面。这三个方面使本书的美学原理讲述,对有兴趣学习和研究美学的人,有独特的启发作用。

作者简介

张法,男,重庆人,1954年出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1996—1997),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问学者(2002—2003)。第四届霍英东基金奖获得者(1994),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1998至今)。代表性专著有:《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美学:名称、历史、问题  第一节 美学学科的命名问题  第二节 西方美学的做学范式  第三节 美学在中国  第四节 中国美学原理调查报告第二章 中国美学原理是如何被讲述的  第一节 中国美学原理的大结构  第二节 美是如何被讲述的  第三节 美感是如何被讲述的  第四节 艺术是如何被讲述的  第五节 美学原理应当怎样讲述第三章 美与美感   第一节 美,从何谈起  第二节 美与美感,基于心理距离  第三节 美与美感,呈现为直觉形象  第四节 美与美感,表现为机模仿和移情  第五节 美与美感,体同为主客同构  第六节 美,通向意义的深度第四章 审美类型理论  第一节 中国美学原理中的审美类型  第二节 中国美学关于审美类型的理论  第三节 西方美学关于审美类型的理论  第四节 印度美学关于审美类型的理论  第五节 审美类型的整体结构第五章 审美类型:美  第一节 中国美学原理著作中的美  第二节 美的历史、特征、分类  第三节 优美  第四节 壮美  第五节 典雅第六章 审美类型:悲  第一节 中国美学原理著作中的悲  第二节 崇高  第三节 悲剧  第四节 荒诞第七章 审美类型:喜  第一节 中国美学原理著作中的喜  第二节 丑  第三节 滑稽第八章 形式美  第一节 中国美学原理著作中的形式美  第二节 存在性境域的显现与符号形式起源  第三节 作为显现的符号形式的构成  第四节 显现形工的组织附录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再看第二个视点。宇宙的本原是善与恶,宇宙的运动在于善与恶的斗争,美学的原型来源于两个永恒不变的世界:天堂的启示意象和地狱的魔幻意象。二者相互作用产生了三个中间类型:天真类比意象、自然和理性类比意象、经验类比意象。这五类意象正好对应表现于上面说的五种模式:天堂启示意象表现于神话模式,地狱魔幻意象表现反讽模式,天真类比意象对应于传奇模式,自然和理性类比意象表现于高级模仿模式,经验类比意象对应于低级模仿模式。整个宇宙的事物可以分成五大类:神界、人界、动物界、植物界、矿物界。在不同的模式里面,这五太类事物表现出不同形象:(1)启示意象表现的是天国。是人的宗教理想。在神话模式里,神界表现诸神系统,如基督教的上帝和三位一体。人界表现为信神的单个人,如基督,既是人又是神。动物界是羊与鸽子等具有宗教喻意的动物。植物界就是玫瑰等绿色世界,在《神曲》和《仙后》中,都可以看到人与植物的等同。矿物界则表现为庙宇和教堂,火与通向天国之路相伴随,水则在尘世生命之下。(2)魔幻意象表现的是地狱,是与人为敌的世界。在反讽模式里,神界表现为鬼魔系列,有厉鬼、女巫、海妖。人界表现为进入困境、进退两难的人物,如《哈姆雷特》和《安提戈涅》的主人公。动物界表现为猛兽与怪禽,狮、’.雕、蛇、狼之类。植物界表现为不祥之林、杂草丛生的荒地、充满邪气的林苑。矿物界在野外表现为沙漠、怪岩、荒野,及未经加工的原始自然形态;在城市表现为监狱、地狱、曲径迷宫;火象征极恶,点点怪火是地狱里的鬼灵;水是死亡之水。(3)天真类比意象提供的是一个人类纯真理想世界。在传奇模式中,神界表现为拥有魔力的老人、保护好人的天使、使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神或精灵。人界表现为英雄和美女。动物界是田园里的绵羊和羔羊、浪漫故事里的战马和猎犬,表现出温顺与忠诚;还有蝴蝶及其有灵性的鸟类和昆虫、海中的海豚。植物界是迷人的花园。矿物界表现为塔楼与古堡,火是爱情的闪耀和心灵的温暖,水是清泉、湖泊和滋润的春雨。(4)自然和理性类比意象提供的是一个人类的现实理想世界。在高级模仿模式中,不用神话解释,神界与人界合二为一。国王富于神性,宠妃就是女神。神巫的魔杖变成了帝王手中的权杖。动物成为高贵和美丽的象征,鹰和雄狮代表臣民眼中的王室,马和隼是英勇的骑士,孔雀、天鹅、凤凰是美女的同类。

后记

这本《美学原理》是中国人民大学美学研究所/美学教研室的集体成果。中国人民大学是20世纪60年代初全国两所最早建立美学教研室的大学之一,还有一所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一直是中国的美学重镇,历来重视美学原理的教学与研究,早在20世纪50至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马奇教授就提出了美学是艺术哲学的观点,成为当时美学中的一派。20世纪80年代,美学在中国改革开放中复兴,蒋培坤教授提出了美学以审美活动为中心的理论,成为中国美学思想转折的重要标志之一。这次美学原理的编写,是中国人民大学美学同仁秉承学术前辈的学术精神而与时俱进的尝试之一。中国人民大学美学研究所/美学教研室的所有成员都重视大学教学,全都开过美学原理课程。中国人民大学美学学人从马奇教授开始就大力提倡学术上的百家争鸣,历年出版的美学原理教材有:马奇,《艺术哲学论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蒋培坤,《审美活动论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王旭晓主编,《美学基础》,科学普及出版社,1992司有伦主编,《新编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编辑推荐

《美学原理》:21世纪哲学系列教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美学原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条)

 
 

  •   本书立足现代美学学科的最新发展,把当下的美学现实纳入到美学的研究视野,有时代性。
  •   全为扫盲而买,希望能如愿。
  •   挺好。
    悲剧的是我买了两本,怎么就点错了呢??唉!!
  •   全面,客观,很有系统性,好书。
  •   虽然比想象中薄很多,而且前几章理论的东西很多,但希望还是能对考试有帮助。
  •   老师推荐的书 给同学买的
  •   内容点面结合,附有对中国美学研究的系统概述,可作线索。
  •   包装很好,书也不错哦
  •   喜欢美学的童鞋,这本将原理讲的通俗易懂,绝对得买!!!
  •   书的质量还有发货的速度都不错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