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产业研究

出版时间:2005-9  出版社:人民大学  作者:周蔚华  页数:336  字数:308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以互联网为突破口的传播新媒体的迅速普及,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联手共进,以及亿万国人参与大众传播能动性的不断强化,中国的新闻传媒事业有了全方位的跳跃式的大发展。人民群众对大众传媒的使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及时、须臾不可或缺,人们难以逃脱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大众传媒的深刻影响。以全体国民为对象的新闻传播学大众化社会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地提到全社会,尤其是新闻传播教育者面前。为民众提供高质量的新闻传播学著作,已经成为当前新闻传播学界的一项迫切任务。    这一切都表明,出版一套满足学科建设、新闻传播专业教育和社会教育需求的高水平新闻传播学学术著作,是当前一项既有学术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重要工作。“新闻传播学文库”的问世,便是学者们朝着这个方向共同努力的成果之一。    “新闻传播学文库”希望对于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有一些新的突破:探讨学科新体系,论证学术新观点,寻找研究新方法,使用论述新话语,摸索论文新写法。一句话,同原有的新闻学或传播学成果相比,应该有一点创新,说一些新话,文库的作品应该焕发出一点创新意识。

作者简介

周蔚华,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总编辑。1988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曾任副总编辑。1996年10月至今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工作,历任副社长兼发行部主任、副总编辑、总编辑。1990年评为编辑职称,1993年破格晋升为副编审

书籍目录

导论:从出版发展史看出版功能的转换第一章  出版产业分析的新视野  第一节  学术界对出版产业的研究进展  第二节  出版的产业定位和经济功能  第三节  出版产业的双重特性  第四节  出版物的双重功能  第五节  出版产业与经济增长第二章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结构分析  第一节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的供求分析  第二节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的产业关联分析  第三节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的结构分析第三章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组织分析  第一节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的竞争分析  第二节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的垄断  第三节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的集中度和规模经济第四章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集团化分析  第一节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集团化进展的现状  第二节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集团化的若干政策  第三节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集团化面临的问题  第四节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集团化的应对措施和发展趋势第五章  出版产业的管理变革  第一节  学习型组织与出版产业  第二节  核心竞争力与出版产业  第三节  流程再造与出版产业第六章  科技变革与出版产业  第一节  科技革命与出版发展  第二节  E化管理与出版产业  第三节  电子商务与出版产业  第四节  网络出版及其影响第七章  全球化与出版产业  第一节  中国加入WTO:出版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节  中国出版走向世界第八章  出版产业改革与发展:宏观分析  第一节  发展:出版产业的永恒主题……第九章 出版产业改革与发展:微观分析结束语:中国出版产业发展的十大趋势附录1:从出版物的双重属性看出版者的社会责任附录2: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视角看出版改革的症结所在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一、出版的“意识形态功能” 意识形态是指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的总和。所谓出版的意识形态性是指出版作为信息传摺的重要形式,它必然要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并为这种生产关系服务。在当代中国,我们需要的是要反映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反映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反映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意识形态,就是说,出版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二为”方向。  出版的意识形态功能,首先体现在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思想保证。舆论导向代表了意识形态的发展方向,出版的舆论导向直接关系到社会风气的好坏、社会风尚的优劣以及社会稳定与否,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_为,而且对国家的上层建筑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因而对社会的走向起着巨大的作用。“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在舆论导向上,出版界要把党的意志和人民的呼声结合起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做好“把关人”或“守门人”。要积极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塑造美好心灵,倡导科学精神,从而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统领出版工作。  出版的意识形态功能体现于其在传承文明成果、构建民族精神中的精神动力作用。文明成果是人类在长期实践和认识基础上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积淀,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人类文明进一步延续和发展的阶梯。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文化习俗、民族心理、精神面貌、价值取向的特征所形成的优秀思想、高尚品质和坚定意向,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出版在传承文明、构建民族精神方面有其特殊的作用。无论是纵向的传统文化的继承,抑或是横向的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借鉴,都离不开承载文化传播载体的出版。近代以来,中国先进的出版人一直致力于整理、拯救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他们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思想和优秀的文化,对传播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国出版界的这些优秀传统,在吸收各民族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使中华民族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出版的意识形态功能还体现在传播知识、教化育人中的智力支持功能上。西方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现代大众传播模式中,由于科学和文化都被纳入大众文化模式之中,使得科学和文化都具有了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如果我们把传播知识和教化育人的功能相结合,主流意识形态对传播知识的选择性作用以及教化育人的导向性作用就显得十分突出了。反过来,人们的科学文化程度的高低,在教化中形成的人的素质的优劣,对意识形态能否发挥作用以及发挥何种作用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列宁曾指出,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里,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其道理就在于此。因此,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尊重知识、热爱学习、反对迷信的良好风尚,就需要充分发挥出版在传播知识、教化育人中的智力支持功能。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出版产业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