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文化

出版时间:2006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笛  页数:402  字数:383000  译者:李德英,谢继华,邓丽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是一部关于下层民众的历史。在本书中,我们既可体会到微观历史下日常生活的丰富多彩、街头文化的引人入胜,亦可看到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剧变的宏大叙事。当历史舞台总是被精英的话语霸权所左右之时,本书则从社会的最底层、从历史上没有留名的芸芸众生的角度,来看人民在改良、革命以及社会动乱中的遭遇,发出了他们失去了一个旧世界,但并没有得到一个新世界这样的悲叹和沉重的结论。  从作者对下层民众公共空间与日常生活关系细致入微的分析中,不难看出他对于下层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作者拨开层层覆盖的历史法埃,让后人看到在那些变幻炫目的旗号和悦耳动听的口号下,下层民众是怎样一步步丧失了他们的生存空间和文化传统的,同时又揭示了民众是怎样拿起“弱者的武器”为自己的命运而抗争的。  本书以其在学术上的重要性、原创性、深入的研究、方法的精湛、论证的力度,以及对城市史研究领域的重大贡献,于2005年荣获两年一度的“美国城市史研究学会最佳著作奖”。

作者简介

王笛,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历史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近代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特邀研究员,2003和2004年任旅美中国历史学会会长。曾在美国密西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等任客员研究员。他的《跨

书籍目录

中文版自序英文版自序新订成都街道二十七区图成都街道图成都市细图成都街市图最新成都街市图第一章 导论 进入中国腹地 资料分析 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大众文化第一部 下层民众与公共空间 第二章 街头 城市环境:城墙和街道 商业空间:店铺与地摊 日常空间:家与邻之间 社会空间:茶馆与文化  庆典空间:节日与仪式 社区自治:共同体意识 第三章 街民 小商小贩:街头市场 工匠苦力:街头作坊 民间艺人:街头舞台 江湖游民:街头谋生 善男信女:街头祭坛 公共妇女:街头娱乐 忙人闲人:街头茶馆第二部 下层民众与社会改良 第四章 改造 精英眼中下层民众的公共行为 创造新的大众娱乐 物质文化的变迁 重建公共空间 第五章 控制 街头管理 流氓、赌棍与警察 清除街头乞丐 警察与大众日常生活 控制大众娱乐 成功与局限第三部 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征引文献目录译后记西方关于本书评论的摘要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本书探讨了在社会转型和政治动乱时期一个传统中国城市的日常生活和大众文化,这是关于国家政治怎样影响一个地区普通人们生活的代表作。  ——《美国历史评论》(美国)   这是一项非常深入的研究,并配有精彩的插图,给我们显示了在邻里穿梭的小贩和工匠、打扰居民的乞丐和流氓、宗教仪式和娱乐,以及那充满活力的茶馆。这是中国新一代年轻历史学家在社会史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的一个优秀代表作。  ——《中国季刊》 (英国)  在未来的若干年内,本书都将是研究中国城市文化的典范之作。  ——《中国政治学刊》(美国)  王笛的著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成果,其以一个城市为基点,从而使过去的模糊的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 过程变得清晰起来。  ——《加拿大历史学刊》(加拿大)  本书纵论国家、精英、下层民众三者间在大众文化问题上的合作、斗争和反抗。……随着本书的出版,将大众文化在中国各地区以及中国内外地区之间进行比较研究成为可能。  ——《跨学科历史杂志》(美国)  摒弃精英们的偏见,从下层的眼光来描述成都街头文化,不仅更生动和全面地再现了历史画面,而且能对传统文化的价值以及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有一种全新的认识。现代城市的街道越来越美观,街头越来越繁华,但是却缺少街头文化;人们只是街头的匆匆过客,城市因此而缺乏生气。那么问题是,我们需要建立一种新的街头文化吗?本书研究的是20世纪前后60年间的成都社会大众文化,意图为今天的读者提供某种启示。作者在书中避免使用过多的理论和术语,目的在于使本领域的专家,以及其他领域的学者,甚至大众读者都能读懂,而且喜欢看下去,他希望读者从他讲述的故事中去体会他试图表达的学术观点。将学术的严谨与表述的轻松结合在一起,是这本书最大的特点。令人微感遗憾的是,正文前的5幅老地图被缩印得太小且印制模糊不清,影响了编印的品质。  ——中华读书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街头文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4条)

 
 

  •   对于一个工科出身的人来说,看这样一本书可能开始会有一些担心无法看懂.不过担心都是多余的.王笛先生的这本书详尽和介绍和分析了1870-1930成都的街头文化,看来令人觉得真实有用.并且可以看出作者认真踏实的风格,这些都令人获益匪浅!
  •   非常好的一本书,我买了两本,一本送给老爸,一本给自己,书很专业,让我们更深入了解一个时代另,我是成都人,所以看起来非常亲切,书中讲的一切陌生而新鲜,很难得的一本书
  •   可以看到老成都的一些生活细节。非常喜欢。
  •   买这本书是因为我是成都人,又喜欢社会学,本书其实是比较专业的书。
  •   作为娱乐的书,有很强的可读性,非常有趣作为学术著作,非常严谨,有很多可以学习的地方
  •   非常严谨的学术态度,写论文就要像作者一样小心求证。
  •   新社会史的写作范式,配合将要出版的《茶馆》阅读,惠泽后学良多。
  •   海外学者作学问的态度和观点都非常值得赞赏。对我的论文写作帮助很大。
  •   很深奥的一本书籍,但是很好看
  •   给我带来方便
  •   有趣,有理,有内容的。慢慢看,回味无穷!
  •   街头文化是一本与传统史学书籍不同的一部著作。它的观察点着眼于社会的中下层,从普通民众的角度来对社会各种现象做出评价,这摆脱了精英叙事的局限性,更加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期成都底层社会的形形色色,再加上许多珍贵的反映当时社会的照片资料,比较形象生动的再现了清末民初的社会原貌。
  •   缺点:印刷质量,特别是插图照片,实在对不起美国原版!无先入为主的政治和历史观点,这种历史书非常值得看。希望作者能够把北京和其它中国有代表性的城市文化也纳入研究范围。
  •   可以看到下层民众的生活状态和生活环境,慢慢读,细细品,很是有趣。
  •   因为是成都人,再加上讲课的内容涉及到成都的近代的城市公共空间的问题,好奇买了这本书,还不错。作者可以看出是比较严谨的学者。
  •   对于了解成都乃至四川的历史,和社会变迁,挺有好处的。就是前言太长了,后面的参考数目太长了。就是一篇论文嘛!还没完全看完,当然等我看完了再评不迟。但是好书是可以肯定的。
  •   我生在成都,爱她,所以买了这本书来看。是学术性很强的,研究方法也很科学的装桢也好,看起来很舒服呢
  •   作家严谨的治学风格在这本书中充分表现出来了
  •   这是我第一次在网上买书,书跟我在书店中看到的一样,现在正在阅读中。绝对的开卷有益。
  •   算是对本土资源的一个反讽。
  •   蠻有趣的一本書可以看到許多不同的體驗
  •   内容比较丰富,稍显纷繁。
  •   和同学在书店买的对比了一下,为什么同一个出版社的纸质却发黄而且薄了很多
  •   印刷质量不可恭维...不管是字体还是图片,不知道是不是盗版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