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维-斯特劳斯传(附卷)

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法] 德尼·贝多莱  页数:585  字数:452000  译者:于秀英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为法兰西学院荣誉退休教授,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人类学家,法国结构主义人文学术思潮的主要创始人,以及当初五位“结构主义大师”中今日唯一健在者。在素重人文科学理论的法国文化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民族思想英雄”之代表应为: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和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    “列维-斯特劳斯文集”中文版在作者将届百岁高龄之际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遂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简言之,“文集”的出版标志着中法人文学术交流近年来的积极发展以及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所取得的一项重要学术成果,同时也显示出中国在与世界学术接轨的实践中又前进了一大步。关于作者学术思想的主旨和意义,各位译者均在各书译后记中作了介绍。本书拟略谈列维斯特劳斯学术思想在西方人文社会科学整体中所占据的位置及其对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现代化发展所可能具有的意义。  没有阅读列维-斯特劳斯,你还不能说了解人类学;没有阅读列维-斯特劳斯,你还不能说了解结构主义;没有阅读列维-斯特劳斯,你还不能深刻理解法国人的精神。 列维-斯特劳斯,法国结构主义人文学术思潮的主要创始人,伟大的“结构主义大师”。他奇特的个性、充实的人生都能给我们启示和鼓励。愿这篇译著也能使你怦然心动,使你的灵魂受到冲击。来吧,让我们追随列维-斯特劳斯的脚步,进入这位大地丈量者的精神家园之中,去感受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人类学家那博大的胸怀,去体悟他对陷入生态困境的人类那深切的关怀!

作者简介

克洛德.列维一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1908— ),法兰西学院荣誉退休教授,法兰西科学院院士,著名人类学家、哲学家,结构主义思潮的主要创始人。
列维一斯特劳斯早年在巴黎大学主修哲学与法律,1934—1937年在巴西圣保罗大学教授社会学,并从事巴西土著之田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探险家的诞生  一、缅忆往昔  二、艺术家与资产者  三、疯狂的因子  四、艰难时世  五、艺术与事物  六、睿智的叛逆  七、“三位情人”  八、信念与徘徊  九、幽灵大学生  十、活动家  十一、多方奔波  十二、革命与教师资格会考  十三、媒介  十四、马尔桑岭  十五、终局第二章  彼岸  一、新视野  二、出发  三、迷醉巴西  四、圣保罗大学  五、教学  六、民族学  七、初期田野调查  八、学者与政治  九、美洲文化学者  十、走进陌生世界  十一、另一个世界  十二、顺流而下  十三、伤情巴西  十四、归国  十五、战争爆发第三章  一个巴黎人在纽约  一、横渡大洋  二、纽约  三、回到民族学  四、教学  五、与超现实主义者的友谊  六、印第安人的艺术与民族学  七、博厄斯与人类学  八、罗曼·雅各布逊与结构的启示  九、嫁接美国  十、法国插曲  十一、文化参赞  十二、结构  十三、职业计划  十四、亲属关系  十五、分界线上第四章  登堂入室  一、返乡  二、在人文科学的丛林里  三、危机与怅惘  四、发现东方  五、神话的位置  六、非殖民化与圣诞老人  七、美国攻势  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九、失落的天堂  十、起死回生  十一、一道公式  十二、论战  十三、综合与启示  十四、面对历史  十五、法兰西学院第五章  神话的帝国  一、在自己人当中的民族学家  二、法兰西学院的首次演讲  三、一位教授  四、网络  五、图腾与野蛮  六、众人当中的民族学  七、机器与猫  八、光荣与名誉  九、热衷神话  十、音乐的比喻  十一、机构与人  十二、众多的神话  十三、"五月风暴"  十四、结构与虚无  十五、《裸人》第六章  大地丈量者  一、思想大师  二、历史、基因与文化  三、旧争议与新思路  四、扶手椅内的人类学家  五、不朽者  六、城市里的民族学家  七、历史中的音乐家  八、在民族学的边界上  九、远东  十、头衔与崇敬  十一、亲属关系再探  十二、古典主义和拒绝墨守成规  十三、退休  十四、常态与变化  十五、知识之路第七章  求知的热情  一、田野里的绅士  二、思想大师的终结  三、江户与神道  四、自得其乐  五、学者的领地  六、八秩之寿:生命和结构  七、印第安人  八、人类学家面对的问题  九、原始人与智者  十、1492年  十一、神游往昔  十二、总结  十三、没影线  十四、亲属关系与暴力  十五、自然与神话参考文献索引译后记

章节摘录

伊萨克斯特劳斯去世后,他的财产于1888年出售或者被女儿们平分。其中一个叫蕾阿,后来嫁给了居斯塔夫·列维。她便是克洛德·列维一斯特劳斯的祖母。居斯塔夫·列维的生意做得一团糟,死时已经破产。“以至于他的一个儿子,年纪轻轻就不得不去工作,以资家用。他共有四子一女”。Ⅲ从此,家庭生活拮据。家族的辉煌历史一直伴随着克洛德·列维一斯特劳斯的青年时代:“我父亲一方的家庭生活在对第二帝国时代的回忆里。”有一天他曾经为看到一个影子而激动,那是逝去的欢乐场景的再现:“我小时候还见过皇后欧也妮——亲眼见过。”父母十分熟悉奥芬巴赫的音乐。今天,那个时代的唯一痕迹就是一副手镯,那是当年拿破仑三世为感谢主人的殷勤好客赐给他曾祖母的。二、艺术家与资产者蕾阿·斯特劳斯和居斯塔夫·列维有个儿子,叫雷蒙。他把父母亲的姓合起来,从此姓列维一斯特劳斯。家人要他上高等商业学校学习一门技能。他毕业后在股票所得到了一份不起眼的工作。其实他从童年起就梦想成为画家。待境遇稍有转变,他立刻去美术学院注册,从此投身于艺术家的职业生涯,而且成就不小。1905年至1921年间,他定期在巴黎秋季沙龙展出风俗画和肖像画。他心胸开阔。他儿子后来说:“在我的印象里,他是一个极富教养,好奇心永不满足的人,兴趣不仅限于绘画,对文学和音乐同样迷恋”。

后记

《列维-斯特劳斯传》的翻译工作终于完成了。读者从每章长长的尾注,就会感觉到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传记。一般的传记总是要涉及私人生活的,而我们看到主人公一生中三次婚姻都被一笔带过,家庭生活几乎没有被描写。据传记作者说,这是欧洲现行的知识分子传记(biographieintellectuelle)的特点。列维-斯特劳斯人生经历独特,建构起他的学问大厦,就等于见证了他的一生。作者其实是像写作博士论文那样,再现了列维一斯特劳斯那丰富和创造性的一生。这本传记给我的感觉可以用四个“多”字来概括一——人物多,事件多,学科多,所涉及的作品多。人物多。书后所列人物索引多达450人,仅仅翻译和核实人物的译名就需要不少的时问。事件多。列维一斯特劳斯出生于1908年,至今健在,可谓世纪老人。在那个刚刚逝去的20世纪里,我们人类经历了太多的灾难,在那个多灾多难的世纪里,没有人比列维-斯特劳斯更能、更好地见证那个时代的变迁了。学科多。列维一斯特劳斯在出发去巴西,走上民族学道路之前,就已经迷恋上了马克思的学说;他还深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对地质学也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爱好,这迷恋、这影响以及这兴趣使他把这三门学科称作他的“三位情人”。除了这三门特别偏爱的学科外,他也曾经学习过哲学,而且在哲学教师资格考试中名列第三。列维-斯特劳斯天生喜爱音乐,音乐是他生命的组成部分,工作时他都听着音乐,他觉得这样思路会更加清晰。列维-斯特劳斯热爱绘画,不但喜欢而且也会作画。他与艺术家有着密切的交往。在美国流亡时,他和以安德烈·布列东为代表的超现实主义者来往甚密。他还是一个语言学家,尽管他说自己是个二流的语言学家。还多亏了他与罗曼·雅各布逊在美国的相遇,相遇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如果说巴西之旅使他走上了民族学道路,那么,遇到罗曼·雅各布逊就为他成就人类学家的伟大事业奠定了基础。雅各布逊使他“茅塞顿开”,给予了他一把开启民族学研究的钥匙。罗曼·雅各布逊还介绍他认识了雷蒙·德·索绪尔——精神分析学家、现代语言学之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的儿子,列维一斯特劳斯从此进入了精神分析学家的圈子。列维-斯特劳斯是犹太人,犹太民族是爱书的民族。童年起,父亲就鼓励他广泛涉猎,他读书庞杂,这一切都为他成为人类学大家奠定了基础。列维-斯特劳斯最后终于“进驻”法兰西学院,随着他成为这所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法国著名学院中的一位教授,一门新的学科从此诞生了。学院前瞻性的性质决定了列维-斯特劳斯每年的授课内容都是“新”的,这非常符合列维一斯特劳斯的个性。他自以为是新石器时代的人,开垦土地,播上一茬,来年又去开拓新的土地。对一个开拓性的人物来说,再没有比法兰西学院这个机会更适合列维一斯特劳斯的了。随着这个讲席的建立,社会人类学实验室也成立了。列维一斯特劳斯的整个职业生涯就是研究、教授、写作。尽管他说写作劳神费心,但是当教授就不得不写,他以每两年一本书的速度写作着。这么多的“多”,翻译自然有很多困难。因为人物多,有的人物已有译名,已经约定俗成,就不好再给他另外一个译名。我读书有限,尽管多方查阅,仍然有考虑不周的地方。也可能由于其他理由。例如,法国语言学院、法兰西学院的ClaudeHagege,他的中文名字是海然热,那是赵元任先生给他起的。不是Hagege先生亲口说,我是不会把Hagege和海然热联系在一起的。这也就是说,可能有人已有中文名字了,这时再给一个译名,就有可能产生混淆。由于所涉及的学科很多,我不得不大量地阅读。阅读的目的不在于把什么都搞明白,只希望在选词造句的时候有一定依据。列维一斯特劳斯曾经邀请数学家一起来参与他的研究工作,试图用一个简洁明了的公式来说明问题。在翻译一道公式和groupedeK1ein的时候,我请教武汉大学的吴泓缈老师,他把自己尚未发表的《符号学矩阵理据考》发给我,我因此按照他的译名翻成“克莱因组”。一般来讲,书名难译。叶廷芳先生指出:“翻译文学作品,题目或书名的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是首先应该花力气的地方。”梁实秋先生也指出,翻译书名是最头痛的事,因为“译书名,须先读其书,然后才能知道书名的意义,否则望文生义,可能导致极大的错误。”(《梁实秋杂文集》,第284页)传记里提到的书,我却无法一一阅读。传记中提到的书名,有的我只能根据字面意义翻译,而且每当遇到书名我都要踌躇一番。例如我读了TristeTropique,体验到列维一斯特劳斯的心情,他为印第安人悲惨的境遇而哀伤,同时又惋惜那逝去的一切。因此开始时我把此书译成《哀婉的热带丛林》后译作《忧郁的热带》。中文的特点也恰好允许这样的组合,同时表达两层意思。另外,书中所表达的特定意义有时在传记中也难以再现。例如,我同时也翻译了《种族与历史·种族与文化》,书中出现了ecartdifferentiel这样一个词组,ecart可以是“差异、差距、差别”,我觉得词义已很清楚,可是为什么还要有differentiel来限定呢?传记作者说到这本书的时候,自然用了列维-斯特劳斯作品中的这一表达。我觉得这是一个关键的用语,便分别向本书作者和列维-斯特劳斯本人提出问题。前者告诉我,他是用ecartdifferentiel来指就人类学的观点而言的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差异,以便与中性的差异相对,即没有结果也没有实际意义的差异。后者则告诉我他真实的用意:“ecart出ff6rentiel这一表达在语言学中经常使用,表示所说的差距不是一个简单的差距,而是使两个意义之间有所区别。”由于阅读了《种族与历史》,知道所指,翻译就有依据,容易把握。对传记中提及的那些我不可能接触到的书,我常担心用词是否贴切,理解是否与作者有出入。这一切的“多”其实都源于列维一斯特劳斯本人丰富的个性和他对人性、人类精神活动的不断的叩问。“道不虚行,存乎其人也。”作品与作家融凝为一。了解列维一斯特劳斯的个性,有助于我们了解他的作品。他小时候喜欢读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能够倒背如流。他甚至说谁要了解他,堂吉诃德就是把钥匙。他推崇感性品质和理性推理,认为“严肃的人靠敏感、靠理性工作,而不是依赖信仰”。马克思的思想、弗洛伊德的思想和地质学成为他的“三位情人”不是偶然。民族学最终使他的身心得到了统一。在翻译《列维一斯特劳斯传》的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实际上我在决定翻译这本书时,没有过多地考虑自己的能力大小;开始翻译后,我义无反顾地投入其中,因为我明白程抱一先生何以要我先把此书翻译出来,历史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感促使我走上一条艰难而又引人人胜的道路。余光中在《创作与翻译》中说道:“一本好书不啻于让原作者的神灵附体,原作者的喜怒哀乐变成了你的喜怒哀乐,替古人担忧总胜过替自己担忧吧。一本杰作不啻于分享一个博大的生命。翻译也可以说是神游杰作人间而传其胜。神游固然可以忘忧,在克服种种困难之后,终于尽传其胜,更是一大欣悦了。”这一年来,我的生活不就像余光中的精言妙语所描绘的那种景况吗?难道我不就是像神灵附体一样吗?列维一斯特劳斯的形象几乎成日在我脑中盘旋。在一遍遍的阅读中,我难道不是在字里行间感受着列维~斯特劳斯,分享他博大的生命吗?不管最终是否“尽传其胜”,至少可以说的是,我已经尽心尽力了。我要感谢我的老师、同事和我的学生,没有他们无私的帮助,这本译著不可能在这样短的时问内完成。记得去南京大学浦口校区上课的路上,我的同事刘成富老师帮助我解疑答难;中文系的唐建清老师是搞比较文学研究的,他给我谈文学;还有同事许钧老师也专门帮助过我对某些片段进行语法分析。书中有大量非法语人名或书名,我希望从原语直接译成中文,德语系、西班牙语系、英语系和俄语系的老师因此都给过我帮助。张柏然老师不止一次地帮助我解决英语译名问题。我特别要感谢陆秉惠老师,记得在翻译的最后几个月,每周五的下午,我们都用来解决翻译的疑难处,我从她那里不仅学习了严谨的翻译态度,而且还加深了对法文的理解。我还得感谢我研修班的同学,方琳琳、冷碧莹、罗晓亮等同学帮助我打字,时利和同学最后还帮助我润色译稿。我要感谢张祖建先生,他对书稿的审校使得本书减少了很多错漏之处。针对本书涉及的众多人物和事件,他还撰写了本书300余条“译者注”中的大部分,希望读者借此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书的背景。我还要感谢外教Cathrine,以及在晓庄学院任教的瑞士籍教师Georges和他的妻子MagLlerite。至于我在法国的朋友,Chamel和Bergounioux先生以及Gouvard和Doche小姐,我也得请他们接受我的谢意。没有这些朋友的支持和鼓励,这部译著难以完成。我在翻译这部传记时,心灵时时受到触动。列维一斯特劳斯奇特的个性、充实的人生都给我以启示和鼓励。愿这篇译著也能使你怦然心动,使你的灵魂受到冲击。来吧,让我们追随列维一斯特劳斯的脚步,进入这位大地丈量者的精神家园之中,去感受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人类学家那博大的胸怀,去体悟他对陷入生态困境的人类那深切的关怀!

编辑推荐

《列维·斯特劳斯传》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可以说,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在诸相关学科领域内促成了各种多学科理论运作之交汇点,以至于以其人类学学科为中心可将其结构理论放射到许多其他相关学科中去;同时作为对传统西方哲学的批评者,其理论方法又可直接影响人文社会科学的认识论思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列维-斯特劳斯传(附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内容充实,质量非常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