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多普通心理学

出版时间:2008-7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菲利普·津巴多,[美] 罗伯特·约翰逊,[美] 安·韦伯  页数:578  译者:王佳艺  
Tag标签:无  

前言

张厚粲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中国的心理学工作者,以及学习或正在学习心理学的中国学生,大部分人知道津巴多教授其人,主要是通过他的著作《心理学与生活》(Discovering Psychology)。可以说,它们影响了几代中国心理学专业的学生。现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组织翻译、出版了由他和另外两名教授共同撰写的《津巴多普通心理学》一书,给我们提供了又一个了解这位美国心理协会前任主席、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研究成果和对心理学贡献的渠道。在我服务于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期间,曾与本书的作者之一,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津巴多有过接触。他于1971在斯坦福大学开展的“看守与囚犯”实验或称模拟监狱(Simulated Drison)实验及其研究成果,目前已成为社会心理学教科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成为情境压力问题研究的标志和经典。不仅如此,这一研究还为一本小说、两部电影、无数电视节目,甚至一个乐队提供了灵感,就连美国法律都为此做出了修改。当然,研究中牵涉到的伦理问题也引起了心理学研究工作者的深思。2001年,在他撰写的《路西法效应》(The Lucifer Effect)一书中,他首次回应了从斯坦福监狱实验到伊拉克监狱虐囚案这30多年来观察到的社会现象,并全面深入解释了“隋境力量”对个人行为的影响。这一切及他的著述,共同奠定了他在当 代心理学中的地位和影响。现在,浏览过他此版教材的目录,阅读了简介和几个章节的译文之后,就像他的经典研究一样,感到引人人胜,我深为本书作者生动有趣的写作风格和章节设计所吸引,同时也赞赏译文的流畅。在这本教材中,作者论述的内容涉及了心理学导论类课程中包括的心理科学概述、心理的生物学和神经科学基础、意识、心理发展、感知觉、学习、记忆、思维、智力、情绪、人格、压力、幸福、心理健康和心理障碍等内容,并严格按照本科生的学习深度和时间来组织它们,全书共设计了14章,篇幅和份量比较适合本科生教学课时的安排,使用定位明确。在体例上,他设计了“生活中的心理学”、“运用心理学知识学习心理学”、“亲自实践” 等专栏,每章都倾力专注于心理学某一方面的关键问题和核心概念,并配以丰富的教学资源,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和深入理解这些关键概念。该书的另一个特色是在内容上集成了多元文化和跨文化的观点,这样对于更多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来说更具参考意义。作为一本极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导论教材,我相信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我国心理学课程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不只是数量上多了一本非常适合的教材和参考书籍,更确切地讲,它将更有助于相关课程教和学质量的提升。因为此,是为序。

内容概要

本书的一大优势就是作者。津巴多教授的名字会出现在任何一本普通心理学教科书中,他对于心理学研究贡献是巨大的。而且津巴多还讲述了自己在斯坦福读研究生时的一些有趣研究经历。并且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这对于跃跃欲试的年轻人无疑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  本书的另一大优势就是参与性强。你可以看到,厚厚的一本书可以浓缩为几十个问答,即“关键问题”和“核心概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章末尾的“推荐书籍和视频资料”这部分,虽然书中列出的书籍学生不太容易读到,但是列出的大部分影片还是能够找到的。所以,在阅读这本教材的一大乐趣就是按图索骥,观看作者推荐的一些电影。这些电影不但精彩,而且与相关章节的主题丝丝入扣。看电影学心理学一定是一种快乐的学习方式。

作者简介

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G.Zimbardo)菲利普·津巴多博士是斯坦福大学的教授。他教授心理学概论这一课程已将近50年,并且在过去的35年内一直编写该课程的基础教材、教师指南和学生练习册。此外,他还帮助PBS-TV开发了《发现心理学》系列节目。该系列在国际范围内的中学和大

书籍目录

第1章 心理、行为和心理科学 什么是心理学,什么又不是心理学 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医生的区别 心理学的历史根源有哪些 生活中的心理学:对纳克立方体的内省观察 今天的心理学家使用哪些视角 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职业 心理学家如何发展新知识 生括中的心理学:深入了解心理学 运用心理学知识学习心理学第2章 生物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基础 基因和行为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 生活中的心理学:选择你孩子的基因 身体如何进行内部通信 生活中的心理学:精神活性药物如何影响神经系统 脑是如何产生行为和心理过程的 生活中的心理学:脑损伤和行为 生物心理学:研究现状 运用心理学知识学习心理学第3章 意识状态 意识与其他心理过程有什么关系 生活中的心理学:重新思考潜意识 意识状态每天遵循怎样的周期循环往复 生活中的心理学:睡眠障碍 意识还有其他哪些形式 生活中的心理学:依赖性和成瘾 意识:研究现状 运用心理学知识学习心理学第4章 心理发展 心理学家如何解释发展过程 生活中的心理学:基因里的心理特质 婴儿都有哪些能力 生活中的心理学:你孩子的发育有没有落后 婴儿期和儿童期的发展任务是什么 生活中的心理学:儿童期对你人格的影响 青春期变化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生活中的心理学:道德思维的发展 成人所面对的发展挑战有哪些 生活中的心理学:你最后将要面对的发展挑战 发展心理学:研究现状 运用心理学知识学习心理学第5章 感觉和感知 刺激是如何变成感觉的 生活中的心理学:对于潜意识说服的批判认识 各种感觉有哪些相似之处,又有哪些差异 生活中的心理学:疼痛体验 感觉和感知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活中的心理学:眼见为实 感觉和感知:研究现状 运用心理学知识学习叱理学第6章 学习 经典条件作用解释了哪种学习 生活中的心理学:味觉厌恶和化疗 我们如何通过操作性条件作用来学习新行为 生活中的心理学:矫正操作性行为工具清单 认知心理学是如何解释学习的 生活中的心理学:批判地看待“学习风格” 学习:研究现状 运用心理学知识学习心理学第7章 记忆 什么是记忆 生活中的心理学:你想要“照相”记忆吗 记忆是如何形成的 生活中的心理学:闪光灯记忆:当发生的时候 你在哪里 我们如何读取记忆 生活中的心理学:话到嘴边 记忆为何有时会辜负我们 生活中的心理学:用记忆术来提高你的记忆力 记忆:研究现状 运用心理学知识学习心理学第8章 思维和智能 思维有哪些组成部分 生活中的心理学:图式和脚本能帮助你预料会发生什么 好的思考者都拥有哪些能力 生活中的心理学:如何成为有创造力的天才 智能是怎么测量的 生活中的心理学:对于智能不寻常的孩子你能够做些什么 智能是一种还是多种能力 生活中的心理学:测试得分与自我实现预言 心理学家如何解释不同群体的智商差异 生活中的心理学:帮助他人批判地思考群体差异 思维和智能:研究现状 运用心理学知识学习心理学第9章 情绪和激励 情绪能为我们做些什么 生活中的心理学:男性和女性在情绪上的差异取决于文化 我们的情绪来自何处 生活中的心理学:唤起、绩效和倒“U”形曲线 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生活中的心理学:控制愤怒 激励:是什么驱使我们行动 生活中的心理学:奖励(有时)会压制激励 成就、饥饿和性有哪些差异 生活中的心理学:性取向的决定因素 情绪和激励:研究现状 运用心理学知识学习心理学第10章 压力、健康和幸福 我们为何会体验压力,又是如何体验的 生活中的心理学:改变或许会对你的健康造成危害 压力是如何在生理上影响我们的 生活中的心理学:学生的压力 我们在心理上如何对压力做出反应 生活中的心理学:培养韧性 哪些策略可以减轻压力,促进健康 生活中的心理学:快乐和幸福 压力、健康和幸福:研究现状 运用心理学知识学习心理学第11章 人格 哪些力量塑造了我们的人格 生活中的心理学:解释不寻常的个人及其行为 人格中有哪些持久的特征 生活中的心理学:发现你的人格类型 人们用什么“理论”来理解彼此 生活中的心理学:发展你自己的人格理论 人格:研究现状 运用心理学知识学习心理学第12章 心理障碍 什么是心理障碍 生活中的心理学:对于读者的警告 怎样对心理障碍进行分类 生活中的心理学:羞怯 给人贴上标签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生活中的心理学:精神失常辩解 心理障碍:研究现状 运用心理学知识学习心理学第13章 心理障碍的治疗 什么是心理障碍的治疗 生活中的心理学:半专业从业者也能进行治疗 心理学家是如何治疗心理障碍的 生活中的心理学:大多数人向谁求助 生物医学方法是如何治疗心理障碍的 生活中的心理学:你会推荐哪种治疗 治疗:研究现状 运用心理学知识学习心理学第14章 社会心理学 社会情境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 生活中的心理学:如何在耶鲁入流 构建社会现实:什么会影响我们对于他人的判断 生活中的心理学:爱 恐怖主义的根源是什么 生活中的心理学:有关恐怖主义的多元视角 社会心理学:研究现状 运用心理学知识学习心理学 结语附录 解读数据:描述性和推断性统计分析术语表译后记

章节摘录

第1章 心理、行为和心理科学人们叫他聪明的汉斯,因为他异乎寻常的聪明。不过,真正让他声名鹊起的却是因为他是一匹会做算术题的马。他的名望随着公开表演次数的增多而不断攀升。如果站在他身边的人问道:“12加7等于几?”汉斯会用他的前蹄拍打19次。虽然汉斯并不是每次都对,但在大多数的时候,涉及加、减、乘、除,甚至是平方根的简单算术题对他来讲都是小菜一碟。他的才华还不仅限于算术:当人们将问题写在题板上的时候,汉斯会用前蹄拍打的次数在字母表上依次标示出相应的字母,顺序拼写这些字母就能得到题目的答案。汉斯的美名远扬欧美,他成为了全世界最著名的动物。但科学界却对汉斯的智力表示怀疑。马会思维和推理吗?当然不会。但应该如何解释汉斯的聪明表现呢?在1904年秋天的一个日子,柏林心理学院(Berlin PsychoIogical Institute)的院长卡尔•斯顿夫(Carl Stumpf)为了调查事情的真相,召集有关科学家组成科学委员会,拜访了汉斯的主人威廉•冯•奥斯顿(Wilhelm Von osten)。委员会包括了各个领域的专家,包括心理学、动物学和兽医学。此外,斯顿夫还带去了一位马戏团驯兽员和一位显赫的政治家。虽然委员会的专家们起初疑心重重,但是当汉斯在他们面前逐一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时,他们的怀疑马上被着迷所取代。更重要的是,他们并没有发现冯•奥斯顿有任何欺骗行为。 然而,委员会中还是有一位成员心存疑虑,那就是心理学家奥斯卡•芬斯特(Oskar Pfungst)。他猜想冯•奥斯顿可能无意识地做出了一些暗示动作,而汉斯就根据这些暗示动作做出相应的反应。于是,芬斯特建议采用控制更加严格的方法来测试汉斯的能力。如果汉斯的主人不知道问题的答案或不在汉斯的视野之内。汉斯还能正确回答问题吗?结果,测试时若奥斯顿无法看到写在题板上问题,汉斯也就无法通过测试。同样,即便奥斯顿看得到题目,但当他被要求站在幕后或站在汉斯视野之外时,汉斯也无法正确回答问题。冯•奥斯顿对于这样的结果感到非常失望。但是,值得赞扬的是,奥斯顿配合芬斯特找出了被汉斯察觉并用来做出相应反应的暗示动作。当奥斯顿身体微微前倾的时候,汉斯就开始拍打前蹄;而当奥斯顿身体微微挺直,眉毛略微翘起或鼻孔张开的时候,汉斯就停止拍打。事实证明汉斯的确是一匹聪明非凡的马,只是他的聪明在于能够读懂几乎难以察觉的身体暗示信号。作为一匹马,汉斯在解答数学题或其他题目方面的能力却并不出众。 关键问题什么是心理学,什么又不是心理学从某种角度而言,每个人都是心理学家。我们都会为了理解他人的所感所想而研究和分析其行为,并且试图对他下一步的行动做出预测。但是,你的叔叔和婶婶平日里所用的类似于常识的心理学知识和你将在本书中学到的心理学知识有着一个本质的区别。从上文芬斯特采用实证方法来求证假设的过程中我们便可以对此略知一二。贯穿本书始末的心理学定义也是本章这部分的一个重要的核心概念:核心概念我们可以在希腊语的词根中找到心理学(psychology)一词最早的含义。“psychology”这个单词可以分成两部分,“psyche”在希腊语中是“心灵”的意思,希腊人相信心灵是有别于并且脱离于肉体的;而后缀“-ology”则表示对某一领域的研究。因此,从字面上解释“psychology”这个词,就表示“对于心灵的研究”。但是,今天的心理学家所使用的定义比古希腊哲学家所使用的定义更加宽泛:心理学不仅对心理过程进行研究,还要对行为进行研究。也就是说,心理学研究领域包括可以被直接观察到的行为(如对话、微笑、哭泣)以及只能被间接观察到的内部心理过程(如思维、情感和欲望)。正如你在本书后面的内容中将会见到的那样,心理学家对于心理学到底应该包括哪些领域这一问题并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特别是对于自称是科学的一门学科是否应该研究主观心理过程这一问题,心理学家们难以取得一致。心理学定义的另一个要点涉及心理学的科学属性。简言之,心理学这门科学是基于客观的、可以被验证的证据,而这些证据的获得往往需要使用精心设计的方法,正如芬斯特在求证汉斯是否真的有那么聪明时所采用的方法一样。本书接下来的许多章节都将为您更为详尽地解释心理学这门科学的含义。现在,我们想要着重指出本书有关心理学概念的一个重要论点:心理学并不仅仅是对于人类本质的思索,也不是探究那些为众人所知的、关于人的常识。在本书中你会发现,心理学研究多次证明许多这类“常识”是错误的。你的一些看法是否也属于这类错误的“常识”呢?你可以做做下面这个测试。聪明的汉斯这一事件发生在一百多年前。但是,即便是在今天,如果有人声称发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奇妙力量,人们似乎和以往一样乐于相信这些事情都是真的,特别是那些所谓能够影响我们人格的神秘超自然力量。人们轻信这些不可靠的断言的证据随处可见,在报纸上每天都可以找到关于星座运势的内容,虽然占星术的把戏已经被彻底揭穿。与占星术类似的还有笔相学(一种用笔迹来分析人格的伪科学)、算命学,以及某种所谓具有神秘力量的潜意识消息(有人曾经声称在电影和电视中播放特定的潜意识消息,并声称这种消息能够劝说人们购买特定产品或投票选举特定候选人)。所有这些我们可以用一个名词来归纳,那就是伪心理学(pseudopsychology),即将自己伪装为真实知识的、虚假且不科学的所谓心理学。本书作者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帮助你弄清心理学和伪心理学之间的区别,即对于任何自称是心理学的理论和发现进行批判性思考。当然,大多数人相信自己具有辨别真伪的能力,他们运用常识来加以判断。但是,在本书中我们将一次又一次地看到,一些将自己伪装成常识的所谓心理学知识最终被证明是错误的。正是“常识”让人们不经批判思考就轻易接受了下列虚假的论断,这些论断包括:测谎仪是可靠的;世界上存在某种优越人种;精神疾患是恶魔附体造成的;粗暴地切除脑部前叶的某些神经束就能治疗精神疾患;像美军虐待伊拉克囚犯的这类暴行只是少数“坏苹果”干的。伪心理学的有害影响那么,如果人们相信了这些不实言论又会碰到什么大麻烦呢?我们认为这会产生两大类问题。首先,那些不经批判性思考便轻易接受这些不科学的心理学论断的人们可能会将另一些更加有趣、有用和真实的心理学知识拒之门外。让我们来举个例子,很少有人意识到我们人类非常易于受到证实偏差(confirmation bias)的影响,即我们容易注意那些能够证实我们想法的证据,而忽略那些与我们想法矛盾的证据。有关证实偏差的知识,就能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那些痴迷于占星术的人往往会记住一些运势预测看似准确的日子,而忘记那些预测不准确的日子。伪心理学所造成的另一大类问题可能引发更加严重的危害。没有事实根据的所谓心理学知识会浪费你的时间、金钱和才华,甚至是生命。比如,我们将在第7章讨论有关遭受性侵犯后被恢复的错误记忆;我们还会谈到女性的智力要逊色于男性的论断,这种论断造成女性就业时会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有些人直至现在依然不知晓,早在很久以前,心理科学就已经证明了记忆不总是正确可靠的,而且男性和女性的智力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伪心理学还能为欺诈提供沃土。算命者、笔相分析师或占星学家往往声称自己具有判定人们人格的特殊本领,这些人往往使用各种招数来欺骗轻信他们的人。还有另一种形式的危害就是公众对于正规心理科学的支持越来越少。心理学家特别担心这种危害。有时,仅仅是对伪科学提出质疑就足以招来危险。比如,在美国的一些地方,仅仅是几十年前,如果有人胆敢公开宣称黑人无论在智力上还是在品德上并不逊于白人,那他就有可能会遭到殴打,会被关进大牢,甚至被施以私刑处死。即便是今天,在世界的许多地方,对女性和某些种族所处不公地位提出质疑的行为依然会遭致可怕的后果。危险的治疗:支持沟通法的惨败伪心理学的另一种危害潜藏于心理障碍的无效治疗之中。让我们来举一个有关支持沟通法(facilitated communication)的例子。支持沟通法是在20世纪90年代广受赞誉的一种治疗孤独症的方法(孤独症是一种发展障碍,可以损害注意力、语言和社会交往等机能)。这种治疗是基于一种错误的论断,这种论断认为孤独症患者可能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语言能力,而这种能力潜藏在其紊乱的心智之下。简言之,在使用支持沟通法来帮助孤独症患者进行沟通的时候,一位协助者会询问患者,随后帮助其在写有字母的板上依次指出相应字母,把字母按照顺序组合起来就是患者的回答。(本页右上角的插图描绘了这种方法使用时的场景。)也许你已经看出了这种方法存在的问题:如何确保真正回答问题的人是孤独症患者,而不是协助者呢?起初,相关报告认为这种方法很有希望。但是,一些心理学家却心存疑惑。他们指出这些报告充其量只是一些奇闻轶事,并没有接受过严格的科学检验。他们还担心,协助者可能有意无意地引导病儿用手拼写出信息。(你很可能已经看出了这种方法的所谓神奇功效与汉斯的聪明存在相似之处。)当研究人员采用严格的科学方法对支持沟通法进行检验的时候,结果非常明确地显示那些心理学家的担心是完全正确的。当协助者知道孤独症患者被问及什么问题的时候,后者往往能给出有意义的答案。但如果研究人员不让协助者知道问题的话,那么孤独症患儿所给出的答案要么不正确,要么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其实,用来证明支持沟通法无效的实验设计与一百年前芬斯特博士用来检验聪明的汉斯时所使用的实验设计在本质上也是一致的。虽然支持沟通法曾经让陷于困苦中的家长和教师抱有一线希望,但心理学研究还是将这点希望全部粉碎,因为对于该方法的盲目信仰比没有希望更加糟糕。盲从不仅仅会延误人们使用正确的方法来治疗孤独症,而且在使用该方法后没有产生预期效果的时候,许多病儿的家长会将失败归咎于自己。最糟糕的是,在审理有关性虐待的案子时,法庭还曾经采信孤独症病儿通过支持沟通法所阐述的证词,并支持检方对于他人的错误指控。受控的科学实验表明,有关病儿被虐待的所谓证词完全是由协助者的成见所导致的。根据一系列的实证研究结果,美国心理协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随即认定支持沟通法是一种无效的疗法。多疑的心理学家那么,你可以从支持沟通法的惨败和聪明的汉斯这两个例子中汲取怎样的教训呢?当然,你自己不可能对所有听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都采用科学方法一一加以检验。但是,如果你以后听到又出现了什么令人惊讶的新疗法,或心理学取得什么重大“突破”,或什么新产品声称可以帮助开发你的潜能,我们希望你能培养并采取一种怀疑和批判的态度。我们希望你随时都会停下来问一问:有没有更简单的解释呢?是否有人对此进行过科学的检验呢?这些神奇的结果是否受到人们预期的影响呢,即是否受到证实偏差的影响呢?这样做,你就采用了一名优秀的心理学家所抱有的批判性态度,即用证据来证明的态度。在今后的心理学探求之路上,这正是我们将要一直采用的方法。在接下来的几页中,你将会发现心理学所涉及的领域远比许多人想像的要多。许多刚刚接触心理学的学生都会认为心理学主要是关于心理障碍和心理治疗的,但是他们很快就会发现心理学的内容还包括学习、记忆、感知、智力、人格、社会交互、思维、情感以及许多其他概念,我们在本书中将会陆续介绍这些概念。在本章的剩余部分,我们将首先来讨论对于心理学家的刻板印象,然后会告诉你成为心理学家的三条主要途径。接着,你会了解心理学的一些主要专业领域。最后,我们将介绍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医生的区别。并不是所有心理学家都是临床医生人们总以为所有心理学家都是临床医生,其实不然。你在任何地方几乎都能发现心理学家工作的身影,这些地方包括教育机构、企业、运动场、监狱、政府、教堂、庙宇、私人诊所,当然还有大学的心理学系(参见图1-1)。心理学家还为运动队、工程公司、咨询公司和法庭工作。在这么多场合之中,他们要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包括教学、研究、评估、设计装备以及心理治疗。心理学家的专业繁多,我们在此无法一一列举,但是我们大体可以将心理学分为三大类。从事心理学的三种途径心理学大体可以分为三个主要分支或类别:实验心理学、心理学教学和应用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家(experimental psychologist)是指那些孜孜不倦地进行着心理学基础研究的心理学家。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大学的教师。这类心理学家有时也被称为研究心理学家,在三个分支中是人数最少的一类。第二大类心理学家是心理学教师(teacher of psychology),他们很大一部分与实验心理学家重合,因为大多数研究人员往往也在他们从事研究工作的大学里教授心理学。但越来越多的此类心理学家受雇于高中、学院或主要从事教学的大学。仅仅是美国的社区大学就雇佣了9 000名心理学家。应用心理学家(applied psychologist)是指将实验心理学家研究所得的知识用于解决人类实际问题的心理学家。他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培训、装备设计以及心理治疗。应用心理学家在许多地方工作,包括学校、诊所、工厂、社会服务机构、机场、医院和赌场。据说,美国有64%拥有博士学位的心理学家主要从事应用心理学工作,而且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这一比例稳步上升。

后记

你很可能是为了了解心理学的概貌,或为了解答心中与心理学有关的一些疑惑而翻开本书。我要恭喜你,因为你做出了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这是一本成功运用与学习和记忆有关的心理学知识来介绍心理学的好书。作者将全书内容总结为数十个精炼的核心概念。这不但便于知识框架的构建,而且也非常便于知识的记忆。此外,你在书中的页边上会经常发现一些“连接箭头”,这些箭头将散布于各章节的相关知识点串连起来,编织成一张密密的知识网络。不仅如此,作者还使用了“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强化原理,尽可能调用各种不同的心理过程来加强学习效果。所以,在理解一个核心概念的时候,你不仅可以从书中了解到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可以亲自做一些简单的实验,可以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平日的学习过程中,甚至还可以根据每章末尾的列表,找些精彩的影片来欣赏。这是多么快乐的学习过程阿!不过,你要是认为这只是一本介绍现有心理学知识的教科书那就大错特错了。与其他年轻盼学科一样,心理学正在蓬勃发展。在阅读完本书以后,那些想要在心理学研究和实践领域做出独特贡献的年轻人可以了解到每个领域未来的大体发展方向,并据此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专业领域。不仅如此,本书虽然只是简要介绍了实证研究的一些方法,但字里行间到处都流露出科学研究者所应具备的批判性思维方式。这是远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的东西,而比这还要重要的则是对于知识的渴望,和勇于实践的精神。你在书中会看到,作者之一的津巴多教授在还是学生的时候就利用简单的调查方法来研究校园社会规范对学生穿着产生的影响。你会发现,开展心理学研究并没有你想像的那么困难。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最终成为心理学大家的津巴多教授就是从这些小小的心理学研究开始自己的心理学之旅。你同样可以做到!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也能在本书的未来版本中看到你的名字。最后,我还要感谢那些在本书翻译过程中给予我大力支持的朋友。陈晋、王军和王佩幸不仅承担了部分章节的翻译工作,而且还让我以非常愉悦的心情来进行翻译。此外,尹洪波和贺皖刑也在资料的查阅和收集过程中给予我很大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王佳艺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非常欣赏这本教材的写作风格和语调,这是津巴多所独有的,人们一读便知是他的书。他的幽默风趣给学生创造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他总能帮助我将我脑海里所呈现的那些心理学无形的图像准确地描述出来。” ——约翰·康克林/加拿大坎莫逊学院 “我认为这本教材的写作风格非常好,内容非常吸引人而且很容易懂,我相信它一定会掀起学生学习心理学的极大热情!” —— 杰夫 ·派佐扎/美国加里福尼亚圣安娜学院 “这本教材用简单的术语帮助学生很容易地了解现实中的心理学,并帮他们记忆那些无数的定义,它每章开始都有一个故事来引导学习本章相关的核心概念。和其它我用过的枯燥、复杂的心理学教材相比,我强力推荐这本教材给每位希望或被动学习心理学的人士看。” ——C.格林/美国堪萨斯州

编辑推荐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最畅销的心理学教材,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美国心理协会(APA)前主席,畅销书《心理学与生活》作者菲利普·津巴多扛鼎之作,连续15年成为最畅销的普通心理学教材,被哈佛大学等近300所国际知名大学广泛采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71条)

 
 

  •   很经典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畅销书《心理学与生活》作者菲利普·津巴多扛鼎之作,连续15年最畅销的普通心理学经典)
  •   畅销书《心理学与生活》作者菲利普·津巴多扛鼎之作,连续15年最畅销的普通心理学经典)
  •   这是非常实用的一本书,是非常生动而又内容丰富的一本书。书中注入了菲利普·津巴多、罗伯特·约翰逊及安·韦伯三位著名心理学教授的普通心理学知识精华,非常全面、系统、科学、准确,而又极其生动的介绍了心理学各个领域的概貌和发展现状。并且巧妙地结合了一些涉及到相关心理学知识的影片,让你用娱乐的方式来理解心理学理论知识。如果你对心理学感兴趣,首推此书;如果你正在学习或者研究心理学,更要阅读一下。
  •   语言比他与人合作的《心理学与生活》鲜活多了,毕竟是自己创作,可供发挥的个性会多一些~~
      
      目前为止我看到的唯一一本能看出小说般快感的心理学大部头~~
      
      “心理学的银色之旅”板块立意新颖,独出心裁,极为符合“越读者”们的悦读习惯~~
      
      其他板块有机结合,突出趣味性与实用性:复习测试、本章小结、关键术语的设置有利于巩固新知;推荐书籍与视频资料是有效的知识拓展与串联~~
      
      津巴多利用心理学规律来帮助组织学习内容的做法在本书中得到体现:自学的同时也不知不觉运用了心理学的知识来帮助学习心理学知识,这真是心理学大家才能想出来妙招,无疑增加了心理学本身的实用性,而非一般理论书籍那样脱离实践~~
  •   我最先是买了一本彭聃龄老师主编的《普通心理学》,后来在网上看到《津巴多普通心理学》的电子书,一下子就被这本书吸引住了,觉得还是想买一本书拿在手上更加有感觉一些。这本书所讲的内容生动有趣,比国人编的教科书更加易懂。这本书还结合了许多生活中的一些事件,时时能从中有所受益。
  •   这本《津巴多普通心理学》是老师推荐的,买来看了看,果然不错,学心理学必备的一本好书!!
  •   津巴多的普心作为一本心理学读物非常吸引人,多彩的封面设计,人性化的内容编排,总让国内的学生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但是对于考研来说,相比国内的制定教材彭聃龄老师的《普心》内同要稍微简单些,很多知识都是百科类型的延伸,适合参考看,而考试的话 还是得看彭聃龄老师的《普心》。话说回来,其实我第一次拿到这本书时,心情别提有多激动了,那么炫的封面,有那么厚实,心里满满都是对未来心理学的美好憧憬,嘎嘎~
    持之以恒,享受读书生活,努力学习中!
  •   津巴多的普通心理学真的是一本不错的书趣味和理论性兼有,这是咱们国内应该多向人家学习的地方,希望对心理学有兴趣的朋友,建议看一下这本书,不错的选择呀!!!!
  •   津巴多的普通心理学,经典的经典。便宜又好品质,很满意。
  •   《心理学与生活》的作者津巴多的书,怎么也要捧场买一本的。书的质量还行,就是书角有点残破,遗憾啊~
  •   之前读过津巴多的《心理学与生活》 很精准 但内容比较艰涩 读起来不通畅 这本书比较而言 易读多了
  •   随着《lie to me》的热播,对心理学有兴趣的人越来越多了,于是,总是要接受各种问题的狂轰乱炸,想想最近,自己已经陷入24小时思考心理学的状态,特著一文,也省去自己很多麻烦。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入门课程(想一上来就学测谎、催眠、NLP泡妞的可以退散了),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谓不穿好的内衣只注重外衣就好像一个建筑没有好地基。一般人读普通心理学都觉得讲的很泛泛,没有什么有用的知识,读过不过尔尔。我却认为不然,学习任何一门学问,其实不过是学习两件事:框架,以及逻辑。(框架,以及逻辑,这就是我的学习各门知识的心得)普通心理学便是整个心理学的框架,万千花仙斗魁艳,独拥半春在怀中。简而言之,普通心理学框架如下:1、开卷先有三板斧(哪本教材都是以此开篇):概论、神经、意识论2、再有发展于其中(发展心理学其实也是一种更大的学科,我觉得放前面学还是放后面学倒没所谓,当然放前面最好,后面在书的逻辑顺序会说)3、当今认知换行为(自上世纪后期,认知学派已经是主流,行为主义的都闪边了):感知、学习、记忆、智能,这些都是认知心理学所着重的。4、情绪压力常相随:虽然压力大多分开一章讲,但是个人觉得其四阶段既然与情绪反应一致,当然应该对照学。5、人格治疗一起看:人格这个其实比较难说,反正我觉得还是一塌糊涂,至于心理障碍和心理治疗,一般都被放到两章去说,不过个人不是很喜欢这部分内容,只是看老萨的书做娱乐尔。6、社会心理最后谈:社会心理学总是最复杂的,其实我觉得把这个和经济学一起学,往往有不错的效果。连起来打油诗:开卷先有三板斧再有发展于其中当今认知换行为情绪压力常相随人格治疗一起看社会心理最后谈想想常常是500页左右的那块头,也不过是这么6部分,框架简单明了。PS:普通心理学成书其内在逻辑1、概论首先开篇给个认识,没啥好说的,有总体了解再学习似乎是每个学科的必然。2、神经:心理的生物学基础嘛,物质基础的东西当然要放前面。3、意识论:心理学不就是研究这个的么,既然前面一章把物质基础说了,自然马上跟着意识的基础了。4、发展心理学:这个放前放后没所谓,不过主流的版本还都是放前面讲。个人觉得这种太过于综合性的东西,其实在一开始早学晚学都是了解皮毛而已。但是在一开始就给学习者一个对“被试”应该分别对待的第一印象,总归是好的,毕竟后面的章节除了社会心理学,都是针对于个体而谈的。5、感觉感知:不必说了,这个也属于基础的,讲的都是些神经反射之类的,基础的东西必然前面说,于是认知部分就此开始。6、学习:感知到了自然可以开始学了,很简单的逻辑关系7、记忆:学了怎么记呢?还是很简单的逻辑关系8、智能:这个当然是认知中最复杂的问题了,而且人类自己到现在也没弄明白,放到认知部分的最后说,理所当然。9、情绪:基础介绍放前面,但是比认知的东西复杂,所以放到认知部分之后,由易到难,逻辑关系正常。10、压力:情绪的后续情况,以及一些同理的东西,也属于更具体的例子,放到后面理所当然。11、人格:这个东西真复杂,放最后。12、心理障碍:有了人格之后,再仔细说说病态的人格。逻辑关系严谨。13、心理治疗:解决上面的遗留问题嘛,属于顺序的逻辑关系。14、社会心理学:这种研究群体的东西,当然是最最复杂的,把之前所有东西都可以用到,放到最后是最符合逻辑关系的。以上这些都是自己看书的感悟,没老师教过,自己去各个大学蹭课也从未见老师教,但是个人在学过之后回头看看,觉得如果一开始就知道这些,实在是事半功倍的事情。因为都是自己所读的经验,而自己也只读过7个版本左右的《普通心理学》,难免有偏颇,愿意骂的就骂吧~~
  •   津巴多的这本书相当具有可读性。强烈建议心理学爱好者作为入门读物看!
  •   津巴多心理学,寓学于生活,很好。
  •   这本书真的非常喜欢,读起来一点都不像教科书,反而像小说,而且是贴近你们生活的当代小说。而且作者本人真的不愧是心理学家,好几次读到一半,心里冒出来的疑问马上在下面的文字中就看到了,而且是作者点名说的千万别那样想啊(恰巧我就真的那样想了),作者真像9有读心术一样,哈哈!作者确实很幽默,字里行间能看得出来。比起国内的书来,确实有意思很多。(不过要考研的,这本只能是参考,还是要读国内的权威教材才行。)
    最喜欢这本书的运用心理学知识来学习心理学的模块,真的是受益匪浅。以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去学习的话,真的是事半功倍了。以前看书是自下而上的,现在是自上而下的,统揽全局,正如作者所建议的那样,先了解一下要学的书的框架结构,将这个知识网络先印在大脑里,然后再将知识点一点一点地填进每个网格中。
    以下是我认为的书里比较好的记忆和学习的方法,贴出来和大家一起共享一下。
    在记忆的过程中,最好是利用多种方法,这样有利于应用时的提取,比如阅读本书可以帮助你形成语言记忆,这一过程部分涉及颞叶上的回路。记笔记则会让额叶上的运动皮层工作,为你的学习增添“运动记忆”。浏览书中的照片,图标和插图会在针叶和顶叶上增加视觉记忆。积极听讲并参与讨论会激活颞叶上的听觉皮层,并且留下其他的记忆痕迹。最后,花些时间思索考试会出哪些题目会让你额叶上的区域也参加到学习的过程中。总而言之,在学习过程中采用的方式越多,动用的感觉和运动中枢越多,你脑中就会留下越多的不同种类的记忆,提取的时候也就容易很多。(P-73)
    还有P-269页里的关于复习的建议都很不错,比如整体记忆法(就是先提纲携领,再逐渐添加),分段学习法(比如花4小时看书,两天每天看2小时要比一次看4小时效果好。)及时复习等。
    还有很多,就不一一贴了,去图书馆借或者买来仔细研究一下都会受益匪浅的!
  •   在买这本书之前我对心理学一概不知,用了一个月时间把这本普通心理学看完了。之前也买过一个心理学教材,但是内容枯燥,专业性太强,概念太多,让我完全无法入手。这本心理学的语言显得更加易懂通俗,对于完全不懂心理学的学生作为心理学入门教材相当合适,其中一共14章,基本对心理学很多分支做了一个简要介绍,帮助读者对心理学一个总体把握,然后在根据读者感兴趣的具体章节去进行学习。比如里面以章节形式简要介绍了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等,我对社会心理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所以下次准备入手一本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书。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作者是为我写的,我心理想的很多被他写出来了,事实上他并不认识我,只是他比我更了解人类而已。作为了解人类思维,认知和什么驱使了人类行为(情境因素比人格更能影响行为)的一个窗口,生活心理学专栏也相当有趣(导致你从好人变成坏人的10个方法),实践专栏则以测试的形式测试你自己。总之,作为一本菜鸟级入门教材,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   你很难想象一本教科书会让人读起来如此之有兴趣,因为有很多跟我们平时学习生活之间的链接,另外还有很多有特色的编排方式,比如说每一章开篇的图表归纳本章总体架构,后面的由一个事例引出章节内容,接着提示关键点,正文中的重点概念用另一种字体区分印刷,有实践专栏,还有生活中的心理学,后面又列出本章重点术语,最后是相关书推荐和视频推荐,让人感觉这本教材整个是个立体架构,所以是超级棒的一本书!
  •   买了本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因为忙,一直读得断断续续。第一次读的时候让我有点震撼,原来教科书也可以如此有趣:课后的小试验常常让我兴趣盎然。个人感觉,此书做到了寓教于乐。书中的内容更是让我觉得受益匪浅,对心理学这门学科有了大概的一些了解,也知道了一些该学科的常识性知识。个人认为,心理学的应用非常广泛,了解心理学对于普通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是很有裨益的。不过,由于此书专业性较强,因此,只推荐感兴趣的人购买,不感兴趣的无视就好。毕竟,获得快乐是阅读一部分。
  •   非常正规且精心编著的一本心理学教科书!和国内枯燥的教材完全不同!从中文版序中就感觉作者治学很严谨负责又很谦逊,值得尊敬!排版很不错,错落有致有条理,采用不同字体和字号还有着重符号,方便读者的阅读!以生动的问题引起读者求知的欲望,内容丰富、贴近生活、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刚开始读,感觉正与一个亲切的老师进行愉快地学习交流!相信在阅读过程中会找到许多困惑已久的答案!当然也期待激发更多的思考,更多认识自已、完善自已、理解别人!封面看着也很喜欢,积极向上的橙色调,很有艺术性!书很大很厚,却很轻,纸张印刷不错,自然浅黄色不刺眼,抱着这么大又厚实的一本书,很有满足感!物有所值!
  •   看见网上评论的推荐,本想购买《心理学与生活》,无意间在dangdang搜索后,发现同一个作者还写了这一本教材。觉得这本比前者新,所以就买了这本。拿到书,看了前言,原来作者就是那位做过著名的stanfodpisonexpeiment的专家。我是外行,本来只听说过这么一个实验,并不知道实验设计者原来就是本书作者。
  •   这本书的内容就不用说了,津巴多的经典书籍,书的质量也非常好,很厚,但是很有趣味性。
  •   这本普通心理学,还算不错。只是读下来,除了对付学校的功课。那么厚一本书,很难当消遣书籍读。建议做心理研究的朋友,读英文原版。比中文的好理解。
  •   作者要我们去看电影,我认为有时间最好还是看一下,这样对我们的学习是有益处的。
    学心理学,如果不注意培养对行为的辨识能力,我想那是白学。
    人的心理和行为都是很复杂的,文字能表达的东西是很有限的,作者不介绍故事情节,旨在要我们去看实际东西,要从人物的行为中发掘书中相关的内容,这样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加深刻。如果换成了文字,作者必定要把整件事的来龙去脉清楚,乍看之下好像明白了,但是否真的明白却还要打个问号,这就是传统的填压式教学嘛。
    行为辨识能力要通过不断地与人接触来培养,光看文字,永远只是学理论,中国的学生被这种教育模式毒害太深了!
  •   我很讨厌那种呆板乏味的书,而内地的心理学教材让我领会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无趣,全然就是理论加理论的堆积,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不到一点乐趣,但是这本书不同,说的简单点吧,甚至这本书里的插图也比内地教材精彩很多,学习心理学不是单纯的学习理论,更应该贴近生活,帮助我们理解生活;发展个人的思维能力,教会我们如何帮助人,帮助自己。和《心理学与生活》相比,这本书的写作风格(或者说是吧表述方式,或者说是侧重点,此时由衷的感叹下知识的不足)有所不同,但同样是一本好书,建议非常喜欢心理学的朋友甚至可以同时选购两本。。。。。。价格么,自己掂量下,因为确实价格挺高的。。。。。。
  •   语言比他与人合作的《心理学与生活》鲜活多了,毕竟是自己创作,目前为止我看到的唯一一本能看出小说般快感的心理学大部头~~心理学的银色之旅板块立意新颖,独出心裁,极为符合&;ldquo;越读者&;rdquo;们的悦读习惯~~

    其他板块有机结合,突出趣味性与实用性:复习测试、本章小结、关键术语的设置有利于巩固新知;推荐书籍与视频资料是有效的知识拓展与串联~~
  •   跟我们老师的不一样,不是彩页的,不过也非常好!津巴多的普心非常非常著名的!学心理必不可少的一本书!!
  •   今天拿到书,翻看了几页,感觉非常棒,是我心目中想要的那种心理学书籍,不会太死板,在买书之前曾经咨询过心理学系的同学,让他推荐一本书,他推荐了《普通心理学》,浏览了下目录,感觉太书面话,课本话了,还是这边书生动,活泼,我喜欢,推荐给大家~
  •   没想到这本书这么厚,这本书里介绍了很多的电影,也叫了很多的实验,对我理解普通心理学有一定的帮助
  •   内容很详实,买的第二本津巴多的书
  •   津巴多的书的确很好 不枯燥很有趣味
  •   普通心理学的书已不可胜数,在众多的著作中选择一本最好的来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虽然本人没读过其他的普通心理学著作,但这本书让我觉得把它作为首选应该是值得的,好东西不用比较也能看出好来,尽管不能保证它是最好的。
  •   心理学不好学,因为要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心灵的东西。然而人类心理的规律确实存在,怎样才能打开这一思维方式的宝库,这是一本非常好的教材。这是一本需要认真反复阅读的书,我的学习刚刚开始,但觉得的内容很好,可以向对心理学有兴趣的读者推荐。
  •   我买了不少心理学方面的书籍,都是国内学者写的专著,本来不打算再买了。这次是看到当当网搞店庆促销活动,价格很实惠。又看到网友的评价,都是好评,没HOLD住,买了一本。拿到书后,第一感觉是印刷精美,书是16开的,厚厚一本,纸张也很好,但重量比同样厚度的书要轻许多。翻了几页,感到世界一流水平的心理学书确实写得好,通俗易懂,不象国内的学者写起书来完全按照教科书的套路,至少需要看一半才能明白书的内容。推荐想学点心理学知识的朋友们都读读这本书。
  •   这绝对是一本好书,你能从这本书中学到很多的知识,其中不仅只有心理学的知识,还会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

    人人都要懂点心理学,对自己今后的生活会有很大的帮助。

    书中语言朴实,易懂。写得很风趣,但逻辑严谨。确实是大师制作。

    运用图表很到位,让人们更容易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书的质量很好,应该是正牌。
  •   可以说这本书体现了作者对心理学理论的最佳实践。讲概念重点突出,不枯燥,有案例,还启发读书的人以身边事情去思考和体会这些概念。注重前后概念的相关性,帮助刷新记忆,加深理解。本人买了类似的其他书,都没能坚持读下去,惟独这本例外。心理学入门的最佳选择。
  •   心理学方面的经典教材,想学普通心理学就从这里开始。
  •   普通心理学对于研究一个人的心理发展过程很有帮助
  •   虽然是一本教科书,但一点都不会枯燥。相比我前一阵买过的彭老师的书来说,没有那么多知识点和考点,但是非常具有趣味性,而且通俗易懂,很值得不为考试而关注心理学的朋友,强烈推荐!
    PS:个人感觉初学者可以在这本书和心理学与生活中选择一本就好了,虽然两者有所差别,但不值得购买两本。。。(请当当别拍我。。。)
  •   一本能抛开“它是本枯燥的教科书”的书籍,写得非常生动,通俗易懂,排版合理,插图很多,让人随手翻阅就有种想了解心理学的冲动。心理系学生必备。总之一个字,好!
  •   很好看 很有意思的普通心理学!推荐!
  •   任何一本好书都是历久弥新,本书也是一样,只有多读才能领会其中的知识。当然还有其中的语言。是学心理学入门的不可多得的好教材
  •   这本书的确不错,我是第一次接触有关心理学有关知识。这本书深入浅出很生动地讲述了很多相关的方方面面,每个单元后面还有一些小测试题。趣味性和学术性结合在了一起,曾经在图书馆翻过一些其他的书,但是一看就头大了。前段时间在当当上闲逛,突然看到这本书。看了一下有关评论,最后决定买下来。拿到书的时候,还在担心这么大部头的书能不能看完。哈哈~现在发现这个担忧是不存在的。个人觉得,比较合适初学者。以上均是个人观点。呵呵
  •   这本书真的太好了。。。。不仅有普通心理学的内容 还潜意识的提到其他的 对考研来说 入门 太好了 太好了。。。。
  •   以国内的所谓名家主编的那些乏味的面目可憎的教科书比之可谓望尘莫及——风趣幽默、言简意赅、深入浅出——让人在轻松诙谐的氛围中领略心理学的独有魅力。如果与作者的另一力作《心理学与生活》互为参照阅读,则更是相得益彰。
  •   这本书趣味性比较强,适合初级阶段的阅读,由于本人是学心理学的,还是觉得翻译方面有些术语值得推敲,总体上说是本不错的基础心理学教材
  •   一直很喜欢心理学,这本书市一位很投缘的心理老师给推荐的,终于买来了,很好的一本书,正在阅读中,喜欢···
  •   结构清晰,编排合理,通俗易懂,是非常好的心理学入门教材。虽然是教材,但是一点也不枯燥,让人有一直阅读下去的兴趣。推荐给所有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
  •   书很厚也很大,但不重,睡在床上也能看,如果对心理学有兴趣,其实从这类纯理论的书籍入手是非常不错的,即便是理论的东西也不觉得枯燥,我才刚刚开始看,边看边做笔记,能学到很多新的概念和名词,与生活联系很紧密,很不错.
  •   已经读到第四章,作为学习心理学的学生,感觉获益匪浅,对于书,也是爱不释手,作为枕边读物。
  •   作者取材广泛,思路严谨。非常系统的全面解读了什么是心理学。现在每天都在看,对本人助益良多,不管是出于人个爱好,还是心理学的从业者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好书。
  •   一本实践心理知识与生活结合的书,喜欢读心理学的友友们必备的一本书
  •   没有那些做作的专业名词,没有那些让人觉得学究的语言表述。这本书,让我对心理学产生的巨大的学习兴趣。是本非常棒的书,推荐ing.
  •   普通心理学中那么厚实也不常见,一本在手别无所求,不过也要积累足够的耐力准备“蚂蚁啃大象”。
  •   书写得深入浅出,即使是从未学过心理学的人,也能够看懂,因为里面有很多的例子和比喻,极贴近现实,如果有一定医学基础的人看,更为喜欢,和我们自己国家的那些教科书来比较,真的是天地之别,这完全是一本让你看了记得,并且看了还愿意去看的书,不会让你想瞧。
    喜欢!值得,纸张也是极好的,还有图,清晰。
  •   不可多得的优秀心理学入门作品,但是限于篇幅,对每一个问题的讨论并不非常深入,不能作进阶教材。中文版纸张一般,书中所有的彩页都变成了黑白,这很不好,比如视觉后像试验的图,黑白的根本看不出效果。翻译水平略高于国内平均水平,勉强属于一般偏上水平。仍建议看英文版,语言流畅,而且图表都是彩色的
  •   心理学老师推荐的基础书,很厚,理论性很强!
  •   是朋友推荐,说是学些心理学方面的东西不错,会对自身的发展有很多帮助,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购买的,拿到书大概看了一下,感觉真的非常不错,受益匪浅,感觉多学些知识,还是很不错的,在这样一个充满压力的社会,感觉多了解一下心理学方面知识还是相当不错的!
  •   不愧是出自专家之手。通俗易懂,知识量很大。心理学入门推荐精品书籍!
  •   很好的一本书,没有往常教科书般的枯燥,很适合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和对心理学有兴趣的人阅读~
  •   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都是要好好看的,可以少一点盲目,少一点犯蠢。
  •   不是很枯燥,可能喜欢心理学所以这样,涉及的问题包括很广泛,讲解也很详细,适合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和有些文化基础的人,专业性不是很强,都能看的懂。不过就是书本太重了,只能放在书桌上看,捧着看可有点累。。。
  •   看这本书也是因为自己学了心理学以后想看更多的有关书籍,从网上买回来还没有认真的看过,但也翻了一下,觉得书写的很好,有很多图片来说明要谈的观点,我很喜欢,有时间会好好阅读。
  •   这本书绝对属于心理学爱好者的必读书籍~内容非常滴有意思,建议喜欢心理学的同志们都可以买来看看~
  •   这几天公司一直很忙没来得及仔细看呢,不过看了第一章感觉内容还不错!其实说实话个人以为心理学方面的 书籍真的是国外的比较有内容的。这么讲完全没有崇洋媚外的意思的!只是个人感觉而已!
  •   看了大部分了,虽然是入门的书,但是让我这个学了这么久心理学的人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能把心理学的各个领域融合成一体,真是一本很好的入门读物,恨没有早点读啊,现在读了收获仍然很大
  •   真的是一本好书,非常喜欢,爱不释手!不像国内的心理学教材枯燥乏味,这本书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非常好。
  •   是心理学老师推荐的教材,就买来看看,挺好懂的
  •   自己研究心理学很久了,也看了很多这方面的书,这本确实是最完整的。
  •   文章结构鲜明,事例生动,用词更是简单易懂,我想,即使是没有任何心理学背景的人,只要有耐心都有一读,而且对心理学会有一个整体认识。
    非常不错的一本专业书籍。
  •   之前接触的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很少,这本书从多个方面讲述大众心理学,受益匪浅
  •   出乎意料的大,像教科书一般。内容通俗易懂,非常不错的入门级心理学书籍。
  •   广泛的讲解了一些心理学基础,对于初学者和爱好者很有帮助!
  •   浅显易懂的心理学普及教材,适合心理专业和非专业人士阅读。
  •   这是读过的最好看的心理学教材,看完之前再去看国内编著的教材实在是看不下去。
  •   详述的心理学入门书籍,里面的内容还算精彩独特。
  •   作为心理学的学生,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值得细细品味!
  •   这是一本非常有用的入门书,对于想学心理学的人来说,全面,易懂,容易重新翻看,知识点明确,喜欢。值得很多次看,还可以当工具书。
    特别喜欢他的纸张,有复古怀旧的感觉,质量很好
  •   其实我买书,一般都是先看好电子版,觉得好再买回来做收藏。这本书就是,津普心的内容在普心的众多群书里我觉得真的挺不错的~内容全面,读着也不乏味。我觉得不仅适合学习心理学的,也同样适合非心理学专业的人去看!!!
  •   内容深入浅出,非常适合专业心理学来读。一本不错的好书。
  •   书中对生活中遇到的很多困惑从心理学角度给予解答,很有启发性作用。
  •   国外心理学专业课本 编排很好 至少我是喜欢的 如果不是专业的 建议不要买 书太厚 较专业
  •   读了这本书,好想学心理学
  •   看了一段时间,觉得这本书非常不错,对于我这个没有学过心理学知识的人来说,都能比较轻松的了解心理学方面的知识,里面的知识点从最基本的要素出发,深入浅出的介绍了心理学各个方面的知识,受益非浅!
  •   非常贴近生活,在生动有趣的例子中体会心理学~
  •   个人觉得心理学的经典教材
  •   同学推荐的一本书,内容真的是很不错的,无论是心理学专业的还是一般人士都能看明白的
  •   很专业全面的一本书,推荐给想要考研的人,知识排列系统易懂,适合自学和多次研读。想了解心理学的不推荐,深奥了些。
  •   诚心推荐给想自学心理学的人阅读
  •   这本书真的不错,在初学心理学,比我们的教材要写得生动多了,但内容又实!
  •   我虽然不是学心理学的,但是对心理学很感兴趣,这本书好的没法说,经典中的经典。
  •   很好的心理学教材...一般人都能弄懂...虽然是以外国人为主要适用对象...可是还是很不错的书
  •   深入浅出,不单止适合心理学专业的学生看,连我这业余外行的,也看得津津有味。这本书内容的设计本身就是心理学应用的例子。
  •   不错的心理学书籍。有实例说明,不错
  •   非专业的读者也看得懂的心理学书籍
  •   既有对心理学的继承,又对新兴的理论观点有所介绍,非常值得一读的经典心理学之作。
  •   书很厚,纸质是我喜欢的,然后内容很全面很好,适合我们这种心理学的学生!
  •   系统,详细,浅显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对初学者理解心理学很有帮助。尤其是针对学习和记忆的章节,个人觉得对指导家长辅导小孩子学习和成长很有帮助。
  •   没啥可说的,大师在这呢,这本书可以说明一切了!这本专业基础知识读物,适合一切热爱及想探索心理学世界的人士。
  •   对心理学很感兴趣,这本书非常系统,非常浅显,非常有趣,是了解心理学的最佳入门书。
  •   这本书听可以的,真不愧是行家之手,对于咱们开始了解心理学的人来说,绝对是本好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