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师读本

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永明  页数:422  

内容概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本书回顾我国师范教育历经的百年沧桑,注重发达国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教师教育现状与特征,把握新世纪教师教育的发展性课题,力图从教师文化、教师培养、教师人事、教师研修、教师专业、教师地位、教师知识、教师资源、教师评价、教师技术、教师语言、教师智慧、改革模式新思路等视角进行比较及论述,并提出促进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十项政策性建议,倡导当代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之模范。

作者简介

陈永明,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现代校长研修中心主任、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日本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茨城友好联谊会会长、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留日分会名誉会长、中国在日学人教育研究会名誉会长。为华东师范大学创设“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士点、“社会保障”硕士点以及使华东师大成为MPA试点单位作出奠基性贡献。 已经出版专著8本、主编著作65本,主持国家和上海市研究课题12项,负责我国“十一五”规划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的调研,作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专家组成员参与教育部《2020年教育发展纲要》的咨询和制定工作。主编出版的5本MPA教材是我国MPA“教育行政管理”方向的首套研究生教材,总主编出版的30本“教育经济与管理丛书”是我国在这一学科领域规模最大的学术研究成果。曾获“上海市回国留学人员先进个人”称号。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教师教育的变革与趋向  第一节  我国师范教育百年历程  第二节  主要发达国家教师教育的现状  第三节  由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拓展第二章  教师文化的变革与现状  第一节  我国教师文化演变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西方教师文化演变的主要旨趣  第三节  当代教师文化变革的主要趋向第三章  教师培养的变革与趋向  第一节  西方发达国家教师培养的特征  第二节  东亚和东南亚国家教师培养的特征  第三节  各国教师培养的异同与启示第四章  教师人事的变革与趋向  第一节  西方发达国家教师人事的特征  第二节  东亚和东南亚国家教师人事的特征  第三节  各国教师人事制度的异同与启示第五章  教师研修的变革与趋向  第一节  西方发达国家教师研修的特征  第二节  东亚和东南亚国家教师研修的特征  第三节  各国教师研修的异同与启示第六章  教师专业的现状与变革  第一节  我国教师专业的传统与变迁  第二节  主要发达国家的教师专业发展  第三节  教师专业发展促进职业成长第七章  教师地位的变革与现状  第一节  我国教师地位历经千年变迁  第二节  主要发达国家教师地位的现状  第三节  职业工作者转变为专业人员第八章  教师知识的变革与现状  第一节  我国教师知识历经千年变迁  第二节  主要发达国家教师知识的现状  第三节  教师发展走向个人知识管理第九章  教师资源的变革与现状  第一节  我国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变迁  第二节  主要发达国家的教师人力开发  第三节  人事管理转向人力资源管理第十章  教师评价的变革与现状  第一节  我国教师评价的传统与变迁  第二节  主要发达国家的教师评价现状  第三节  教师评价走向关注教师发展第十一章  教师教育技术的变革与现状  第一节  我国教师教育技术的演变  第二节  主要发达国家教师教育技术的现状  第三节  教师教育技术走向多媒体网络化第十二章  教师语言的现状与变革  第一节  我国教师语言的特征与现状  第二节  新时代教师语言的对策与建议  第三节  完善教师语言的思考与启示第十三章  教师智慧的变革与现状  第一节  我国教师智慧经历时代历练  第二节  西方教师智慧的发展与传承  第三节  教育智慧与智慧教育的发展第十四章  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第一节  主要发达国家的教师培养模式  第二节  我国教师培养模式走向综合多元  第三节  上海师范大学“3+3”新模式第十五章  教师教育的政策性建议后记  《当代教师读本》之愿景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教师教育的变革与趋向  第一节 我国师范教育百年历程  我国师范教育始于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南洋公学师范院,历经百年的沧桑演变。清代末期的《奏定学堂章程》照搬日本学制始创近代师范教育,后由模仿日本型师范教育制度(1904年)变为效仿美国型教员养成体制(1922年),再又转成学习苏联型社会主义师资、培养培训制度(1951年),乃至今日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师教育体制。百年师范教育演变,可以说是模仿或学习发达国家经验的历程。在这一历史变革过程中,记载着多少理想与失望、政策与落空、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教训!而这些经验和教训能否在今天引起人们重视以及重视程度如何,将影响或决定着新世纪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质与量。  一、日本型教员养成模式  1895年甲午战争的失败,迫使清朝政府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为实现近代化,我国与日本几乎同时起步,而日本之所以变成强国,主要原因之一是日本引进欧洲近代学制,为国民教育打好了基础。因此,痛感到“国民之智愚贤否,关国家之强弱盛衰”的清朝政府以日本学制为镜鉴,模仿性地移植了日本的师范教育制度。1897年在上海创办了南洋公学师范院,这是我国最早的近代师范教育机构。在引进日本近代学制的同时,在京师大学堂附设师范馆。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使师范教育在学制上得到认可,正式设置独立的师范学堂。  《奏定学堂章程》规定:(1)以日本学制为模式,学校体系从初等小学堂到大学堂的修业年限为21年。初级师范学堂相当于中等教育程度(第10~14学年),优级师范学堂相当于短期高等教育程度(第15~18学年)。(2)初级师范学堂和优级师范学堂不是附设机构,原则上是独立设置的。(3)师资培养分为初等和中等两个阶段,确定了今日师范教育制度的原型。与日本两个阶段的师范教育体制一样,清朝政府的师范学堂也分为初级和优级两个阶段。初级师范学堂以培养初等教师为主,招收高等小学堂毕业生,完全科的修业年限是5年,简易科为1年。优级师范学堂招收初级师范学堂和中学堂的毕业生,是以培养初级师范学堂和中学堂教师以及教育管理者为主的师范教育最高学府,修业年限是4年。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当代教师读本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