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王建平,张宁 编著  页数:495  
Tag标签:无  

前言

这是我和张宁教授的第一次合作,也是我的第三本《变态心理学》教材。2001年在我着手编写第一本变态心理学的时候,国内还只有我的博士导师陈仲庚教授与张伯源教授在1985年出版的《变态心理学》,短短几年的时间,国内各种版本的变态心理学书好像变戏法似的出版了十几本,说明大家认识到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是一件好事情。但也给我们带来了压力和更多的思考。一本好的《变态心理学》应该是什么样的?翻遍各种版本(中国、外国)的《变态心理学》教材,觉得作为好的教材应该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点:一是科学性;二是可读性。所谓科学性,就是能客观地反映事物的真相。这是任何一本科学读本都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特点,作为教材的《变态心理学》当然也不例外。变态心理学研究的内容简单地讲就是偏离常态的心理现象。这一说法乍听起来似乎简单明了,十分易懂,但细想一下,就会发现这句话什么也没说清楚。例如,什么样的状态是常态?偏离常态多少是变态?事实上,我们很难给这些问题一个清晰的结论。更复杂的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原来被认为正常的现象,现在觉得异常,譬如,“跳大神”在以前的中国十分普遍,被当做一种活人与死人的交流方式,现在却通常被认为是癔症的表现;以前被认为是异常的现象,现在却开始被当做正常现象来看待,譬如,同性恋现象在以前完全被看成是异端、变态,现在却被认为是正常的。另外,文化也是一个重要的迷惑因素,在一种文化中显得匪夷所思的事情,在另一种文化中却再正常不过。

内容概要

本书的框架和具体内容的编排以及书稿完成后的审定,主要由我们两个人共同商定,同时也吸取了那些学习本课程的本科生、研究生的课后反馈意见和建议。由于这一教材主要面向国内普通高校中的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也供心理学专业高职高专学生及相关专业如哲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工作等专业的学生参考,我们在商定过程中淡化了本书的医学色彩,因此,本书中没有将心理病理现象(症状学)专列一章,而是结合各种心理障碍具体进行阐述。此外,我们还将与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排除在外。另一方面,我们增加了一些尚未被各种诊断系统(如CCMD-3、DSM-IV等)正式纳入,却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网络成瘾。这些都是与我们几年前出版的《变态心理学》不一样之处。此外,这本书的资料大部分都是比较新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带来一些新的诊断观点和治疗方法。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心理障碍与病理心理学 第二节 对心理障碍的认识及其演变 第三节 变态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第二章 变态心理学的理论 第一节 生物学理论 第二节 心理动力学理论 第三节 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理论 第四节 行为主义理论 第五节 认知理论 第六节 社会文化理论 第七节 系统整合的观点第三章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科学方法的特征 第二节 科学研究的范式 第三节 常见的研究方法第四章 心理障碍的评估与诊断 第一节 心理障碍的评估 第二节 心理障碍的诊断第五章 神经症性障碍 第一节 什么是神经症 第二节 焦虑症 第三节 恐怖症 第四节 强迫症 第五节 躯体形式障碍 第六节 神经衰弱第六章 癔症及应激相关障碍 第一节 癔症 第二节 应激相关障碍 第三节 特定文化相关障碍第七章 心境障碍 第一节 心境障碍概述 第二节 心境障碍的类型 第三节 心境障碍的病因 第四节 心境障碍的治疗 第五节 自杀第八章 人格障碍 第一节 人格障碍概述 第二节 人格障碍的主要类型第九章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描述 第二节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 第三节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第四节 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第十章 进食与睡眠障碍 第一节 进食障碍 第二节 睡眠障碍第十一章 性心理及性功能障碍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性别认同障碍 第三节 性偏好障碍 第四节 性功能障碍 第五节 性取向障碍第十二章 物质相关障碍 第一节 物质使用和滥用 第二节 麻醉药品 第三节 精神药物 第四节 其他依赖性物质 第五节 网络成瘾第十三章 儿童青少年期的心理障碍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精神发育迟滞 第三节 广泛性发育障碍 第四节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第五节 抽动障碍 第六节 品行障碍和对立违抗障碍 第七节 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 第八节 学习障碍第十四章 老年期心理障碍 第一节 老年期精神障碍的特点 第二节 痴呆谵妄和器质性遗忘 第三节 老年期常见的其他精神障碍第十五章 变态心理学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精神疾病的影响 第三节 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的伦理准则 第四节 精神病人的监管与看护 第五节 精神障碍与刑事司法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一)实验研究的要素以上专栏中描述的是一个典型的实验研究的案例,其中包含了实验法的所有基本要素。1.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设计时,为达到消除无关变量的干扰、更好地观察自变量效果的目的,常将被试分为数目相等、无关变量效果相同的两个组,并随机抽取其中一组接受自变量,这一接受自变量的被试组便称为实验组。未接受自变量的那个被试组便称为控制组。本例中,实验组是住在疗养院四楼的老人,对照组是住在二楼的老人,其设置思路是使两组之间唯一显著的特征差异是个人责任感。这样,两组间三周后的测评差异必然是由于个人责任感的不同所造成的。2.操纵自变量,引起因变量的变化实验过程中操纵自变量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界定实验中加以操作的有关变量及其关系。如本例中,个人责任感是自变量,实验是通过传达给两组被试不同的信息来实现对自变量的操纵的。因变量是被试对有责任感和缺乏责任感的反应,如自评的愉快、积极的感受、他评的行为表现等。3.控制其他无关变量在实验研究中,除上述对于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设置外,还要对实验情景和实验条件进行严密的控制。本例中,采取的控制无关变量的手段有:实验始终是在疗养院的环境中实施的;向两组被试传达不同信息的是同一名管理人员;根据老人的行为表现填写评估问卷的护士并不清楚研究者进行的实验;等等。采用了这些控制,研究者在实验中就掌握了主动,可以干预实验过程,使之向符合实验者要求的方向进行,而不像观察法那样只能消极地等待现象行为的发生。(二)实验研究的效度研究的效度是指研究真实、正确地揭示了问题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程度,即研究结果符合客观实际的程度。主要包括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两大类。1.内部效度内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可以归结为由自变量所致的程度。如果实验缺乏内部效度,我们就不能肯定得到的结论是真的归因于我们对自变量的操纵。

编辑推荐

《变态心理学》是21世纪心理学系列教材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变态心理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条)

 
 

  •   这本书相对于王建平老师的上一本变态心理学,例子更精辟恰当,理论部分逻辑思路清晰!!很好很好!而且书是正版,手感很不错。值得推荐!
  •   有介绍有案例,详细具体,方便学习,还有推荐的相关心理学电影,总的来说,这本书是很不错的~!
  •   值得读的一本书,你要是学心理学的。
  •   上课用的书,比较专业。
  •   比较易懂,很适合初学者,值得一看
  •   很实用的教材,浅显易懂,支持一下。
  •   上课使用的教科书。。。。。。。。。。
  •   感觉像是在走马观花,只是介绍一下变态心理学的内容,有点理论化的感觉,真正对临床指导的内容还是比较欠缺,实用性的东西实在是有点少,真遗憾,不是自己要找的书。以前在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看过一些关于变态心理学的视屏,感觉还是作者的个人经验太少了吧,所以写的东西没有自己的东西在里面。
  •   具体还没有看,等看过才知道,只是感觉比较薄,呵呵
  •   是为自学考试买的,希望我能理解的了。很专业。
  •   优点:相对于其他变态心理学书籍来说,这本书出版时间较晚,涵盖的内容比其他同类书籍丰富。
    缺点:本书由两位作者完成(具体分工已经在前言中说明),细心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明显感到叙述风格和观点的差异。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