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爆中国

出版时间:2009年1月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照兴  页数:321  
Tag标签:无  

前言

  在香港政府2007年颁布的财政预算案里头,我找到没有人留意的“创意经济”这一帝,总共只有两小段,其中第一段有一句非常令人感慨的话:“香港在创意经济的多个范畴都居于区内领先地位”。但愿这句话不是财政司曾俊华先生自己写的,因为它就像威尼斯宣称自己是今日的世界贸易中心一样好笑。的确,香港曾经是区域内的创意经济龙头;同样的,威尼斯也曾经是13世纪的世界贸易重镇。  对于不想看太多文字的读者,我可以用一个最现成的例子来说明我的意思。当年张国荣与梅艳芳先后逝世的时候,内地媒体报道的声势之浩大丝毫不逊于香港。最近的“艺人自拍事件”同样也成了全国话题,只是你会在内地的网络论坛上看到有人留下这样的问题:“其实阿娇到底是谁呀?我不大弄得清Twins那两个人的分别。”周星驰的近作《长江七号》令很多人感到星爷不再属于香港,其实在其渐渐丧失港味的内容之外,我们更应该看到周星驰的电影制作从幕后到台前终于会有彻底离开香港的一日。从前只有在香港演艺圈混不下去的人才会北上,如今的情势正演变为只有混得好的人才能杀出香港。  然后我又在第二段看到这样的一句话:“去年11月,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马时亨率领本港的创意产业代表团访问上海,参加一个国际性的创意产业展览,为业界拓展内地市场。”那次活动在号称“上海牛棚”的“1933老场坊”举行,恰巧我也在,还碰到不少朋友,有的做设计,有的做建筑,还有的做戏剧经纪人。但他们不是被马局长率领上来的,而是早已在内地打下江山,如今以内地代表身份出现的香港人。甚至连活化“1933老场坊”这座古迹的搞手也是香港人。当时我问马时亨:“你说怎么办呢?一大批香港精英都走了。”他答道:“放心,他们会回来的。”回来?回来养老吗?

内容概要

这是一本香港人写的向非内地人介绍中国内地社会文化与时尚生态种种的书,还是不错的。当然,对内地读者而言,单薄了些,个别评论可能有些意思:“在中国的60年代人,并没有跟上一代有决裂的成长经验。60年代人如今40多岁,实力派大多在政府架构外工作,在私人企业中发挥影响力,因为他们正努力赶上时代的尖端,充当中国走向资本化的第一代。所以,这班60年代精英是不会走向政府的,他们通常会成为中国第一代民企老板、白领精英、专业人士,进占中国商界的头位。60年代人如果当上政府决策者,也不过是过渡角色。真正因为成长背景或文化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执政视野的,将会是70年代后至80年代生的一代。那就是‘新新人类’掌管的中国,到时,或者要叫‘新新新中国’。”

作者简介

李照兴,香港文化评论人,影评人,作家、出版人,现常驻中国内地从书杂志出版,经常往返北、上海、广州及香港各城市。新一代城市观察代表人物,坚持以国际城市人的眼光分析、拆解城市的各种爱恨交缠。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传播艺术系毕业,专注文化研究。游历南北美洲及亚欧多国超过一百个城市,强调以批判理论作工具,游走城市为实验,探索理想文明城市生活之出路。
  曾任编辑、记者及电台节目主持人,香港大学通识课程客席讲师(教授香港普及文化),香港中文大学新闻系客席讲师(教授创意写作)。亦曾任香港国际电影节编辑及釜山电影节评审。
  擅写有关城市宅问、文化现象及性意识等各种流行文化观察和电影评论,文章见于香港《明报》、《经济H报》、《文化现场》、《号外》、内地《周末画报》、《新视线》,《新京报》、《南方都市报》、《时尚旅游》等。
  近年来尤关注中国城市观察、书写与拍摄,追捕中国最新潮流脉搏。曾出版剖析男子成长心态之结集《男人那东西》,小说《香港酷酷》,评论集《香港后摩登》;主编《香港10l:爱恨香港的101个理由》、《裙情汹涌》,《经典200:最佳华语电影二百部》、《上海101:寻找上海的101个理由》、《王家卫的映画世界》等书籍。其中,《香港101》奠定香港城市书写新风潮,掀起集体回忆及香港身份认同话题。《王家卫的映画世界》则为现今华文界最完整的王家卫电影艺术评论范本。《香港后摩登》率先引入城市浪游者的理论框架,应用于当代中国城市观察。在知名刊物《周末画报》城市版任总监期间,策划大量有关城市现象的话题性专题,引领中国城市刊物新方向。
  《潮爆中国》为当下中国城市文化新旧碰撞中的亲历记录和冷峻分析。作者热情投入,冷静书写,试图开辟中国城市书写的新风气。随此书面来的,是李照兴任导演、有关北京城市变化及新一代生活观的假纪录真虚构电影《潮爆北京》。

书籍目录

推介词(姓名以笔划序)马杰伟、纪晓华、师永刚、陈冠中、沈宏非、汤祯兆、南方朔、骆以军、傅月庵、潘国灵序 最后一代香港文化人的告白梁文道序 和李照兴一起看戏廖伟棠序 李照兴,MadeInHongKong毛尖绪论 新新中国城市书写绪论 后香港进行式城市·空间 惶惶的威胁——已消失或正在消失的  建设还是“拆那”中国?——穿越库哈斯的巨环看北京  《色,戒》的上海传说  老房子住得过吗?  和平传奇告一段落  烂尾城市烂尾楼  史上最牛钉子户  中国城市平与凹 我们的时代——城市生活ing  寻找北京城墙下的梦  波希米亚北京2.0版  下一站,南锣鼓巷  涂鸦中国式  便利店城市的第三空间  到广州寻根  中国楼盘符号学 未来的未来一城市超限战  新北京终于可住的理由  大城市的suburb  北京地铁破界  中国摩天大厦世代  未来建筑好话坏话  后奥运想象  2010世博未来城新新·人类 421制——新新人类的社会现象  新新中国新新人类  世代大战争  新中间阶层  单孩长大了,应该怎么爱? 超级男女——新新人类谱系  新新人类私摄影  中国设计新势力  是时候用电影观看我们的城市  北海怪兽和创意圈子  超级男女声——极速教经典时尚·潮流 生活风尚——最时髦的见闻  由奢侈消费开向社会责任的新富列车  拥抱汽车文明  你回力飞跃了没有?  中国离时尚有多远?  大空间?大创意?  当代中国艺术的未来交接  中国审美复兴 享乐体验——吃喝玩乐新阶段  假日时兴后园游  大闸蟹vs小龙虾  秋游,到酒庄去!  苏州的后现代生活 媒体惊奇——时代的矛盾  《大国崛起》的中国语境  内地杂志IsIn  城市音乐性格  用一个球抢13亿眼球  随时怀旧我城·我国 跨界回望一对照的可能与不能  打全国联赛救香港足运  香港电影:忍耐与期待  香港艺术地轴转移  寻找真正的港式茶餐厅  香港与深圳的最终合并后记 行者之漫步

编辑推荐

  马杰伟,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照兴在潮爆中国的现场,不是隔岸观火地进行所谓文化观察,或者用二手资料大做文章;而是像战地记者一样,参与城市媒体的核心。”  毛尖,上海作家:“在内地很多城市已游荡经年。他随身带着的香港却历久弥新,这种感觉在《潮爆中国》中变得清晰、锐利、忧伤。”  纪晓华,香港食客:“李照兴从来没有“理性”地生活,永远带有冒险家的精神心态,从“浪漫主义”角度去探索新奇的事物,由文化生活到电影,再下一城宏观中国。”  师永刚,出版人:“一本香港人撰写的中国潮流笔记,一个独特视角下的中国新潮景象。”  陈冠中:香港作家:“无论写的是大胆新人类、地下电影还是宏伟地标,书中描述的中国城市生活,叫人羡慕,好奇,甚至害怕。”  沈宏非,资深媒体人:“中国时尚潮流当代史的第一现场,第二性征,第三人称,第四维度。”  汤祯兆,香港文化评论家:“李照兴所有举重若轻的中国观察,背后均伤痕斑斑,一切文化人潇洒浪荡的想像都不过尔尔。”  南方朔,台湾评论家:“认识中国不可不看的一本书。开启新香港论述。”  骆以军,台湾作家:“魔幻神州的探险先行者。”  梁文道,香港文化评论家:“我们‘最后一代香港文化人’可以做的,就是走出香港,然后为接下来的第一代在香港出生的中国文化人”指路,让他们发现香港以外,世界很大。”  傅月庵,台湾编辑、作家:“中国正往何处去他可以告诉你!”  廖伟棠,香港作家:“李照兴选择的这种姿态有点班雅明的作派,于是他的中国观察笔记充满了好奇心同时又带着日录学家的一板一眼,巨细无遗。”  潘国灵,香港作家:“在我们友侪间,李照兴一早已作为使者般,将浪游者的版图延伸,身体力行,用脚用单车穿梭于神州大地,冷眼旁观或酒酣耳热地细数他日击的魔幻都市。”  2009  卡尔维诺说:“每次说着一个城市,我们就失去一个城市。”  李照兴说:“对城市的每一次书写,到最终都只沦为虚构。”  中国一切都在变化,李照兴紧紧跟随这个国家最超速广泛的城市发展,聚焦中国,解读中国,试图建立一套观测并关注这全新国度的框架。当中的新价值、新人类、新建筑、新地标、新关系、新时尚、新语言,在这片既古老又全新的国土,熟悉又陌生的山河,传统又入潮的国家,我们称之为:“新新中国”。  这笔记是一次对城市的贴身观察,它记录了在宏伟的大进军之下,我们城市真切的新生活现况。这是一本写给今天的回忆录,因为它笔下的时人物志,在你阅读的这一刻,已经改变或者消失。  请别把它看作是一场隐喻的狂欢。书中叙述的,可能荒诞、坎普、夸张,但不离某一时刻的真实。这记录的新现象是如此激荡,有时伟大,有时可笑,通常振奋人心,更多惹人想像,并启发我们去重新思考真正的城市生活为何。书中讨论的无论是差品味抑或好创意,归根结底,都是源于一份热爱城市的激情。    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潮爆中国——新新中国城市文化笔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潮爆中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5条)

 
 

  •   不错的书,值得闲下来看看
  •   值得看,看过会带上思考的书~
  •   文章很好,客观冷静,不乏幽默,书也很好。顶
  •   这本书是本好书,作者确实是亲身经历了很多地方,花了很多时间写出来的,真实性很强,把中国城市写的很到位,我本人对城市这方面的文化了解的很少,所以在读起来很多地方不是很明白,这和我个人的水平有关,有人说这本书的作者带有偏见,但我认为作者一点偏见都没有,真的,他没有刻意去说大陆和香港哪好哪不好,写的见解很真实。
  •   对于城市,我们了解到什么地步?看一看很有帮助~
  •   很好的一本书用另外的视角让我们认识中国的飞速发展除骄傲和自豪之外提出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鞭策
  •   这个商品不错,非常好!强烈推荐。
  •   还行,消遣时随便看看的书
  •   虽是旅游小记,但是字字斟酌,不是浅薄,而是深刻
  •   这是一本关于中国城市的旅游笔记,作者细致的描写了飞速发展下,中国城市的急速变化,以及生活在城市中人们生活习惯,审美观念,价值取向随着产生的巨大转变。三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数百年的变迁,对于过去的映像,很难在当下找到痕迹。城市在不停的拆,不停的修,潮流也随着不停的转变,新语言,新潮流,新时尚,新人类不断的冲击感官的极限。无限的追求高大,无限的追求色调的对比,无限的追求个性的体现,反应的却是毫无根基,犹如一叶浮萍的刻意模仿。巨大的转变,带来了巨大的矛盾,和处处的不协调,犹如作者说的,中国如同《生死时速》里的客车,只有不断的加速向前,才不至于引发爆炸性的后果。中国的方向在哪里?作者没有说,作为一个香港人,他更关注与香港的明天在哪?似乎融入中国,真正的无界限的融入中国才是唯一的出路。但在中国人眼里,不仅仅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几个城市,还有更广大的二线,三线城市的存在,还有更多的流动与城市之间或者束缚在土地上的农民。小资们的生活在出书的一刻就以发生变化,树立的潮流已经落伍,但对广大的农村,多少年保持着原来的相貌,唯一变化的只有经历风雨洗刷而变得陈旧的砖瓦。更希望作者能针对宽广的范围,描绘出一幅真正的中国,那时矛盾与不协调,肯定不再是摇滚和爵士的更替,不再是大闸蟹和小龙虾的身份之争,也不再是旧城与新城的反差与怀旧。激变下的不协调,一刻都不能停止的速度,摆在中国人面前的一大难题。我们能一直加速吗?我们需要些许的修整吗?
  •   香港人这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和贵族情节着实让人诧异,香港总人总把香港当成一个国,而非中国的城市。。。。港人视大陆人就如同视暴发户一般,既鄙夷有妒忌。。。新世纪新时代香港人啊找好自己的定位吧~
  •   个人见解偏多,人文偏少
  •   有些看不懂,生涩的很
  •     “最古旧也最未来”是李照兴在《潮爆中国》里形容现在的北京的一句话。
      
       我的感触很深。
      
      
      
       从我家房间里的窗子自东向西望过去,能看到最后现代的CBD建筑群,亦能看到最古老的宫殿紫禁城。2010年的春节,我就是每天在CBD的未来建筑群中感受着中国最古老最传统的过年方式,炮竹的声音在楼群狭隘的夹缝中爆响,烟花的绚烂映衬在CCTV硬质金属玻璃上,景象很讽刺——2009年的正月十五,鞭炮点燃了这个北京新地标的配楼,引起事故;2010年的春节才公布出调查结果。
      
       住在北京,住在新北京的CBD,说夸张一点,真的是眼睁睁地看着朝阳区从一个落魄的城区脱胎换骨到北京的新中心。现在,身处朝阳公园附近,竟分不出这里和全世界有什么分别。还好,有庙会中的嘈杂的老北京叫卖声,惊醒之余暗自庆幸,北京还没有变成毫无区分点的世界城市。
      
       有太多的人,对于老旧的事物有着浪漫到无可救药的执着,复古在这座城市风起云涌。前几天在闲逛烟袋斜街的时候,发现商铺里面真正老北京的玩意儿并不是很吃香,反倒是打着复古旗号的创意产品吸引着过往人群。还没走出后海的时候,路过一个大杂院,一群小孩在放炮,我也跟着傻乐来着,玩儿的还挺高兴,因为从来没有在这么老的房子外头放过炮仗,当然也从来没有在这么有外国情调的酒吧外头放过。
      
       古老的传统文化是文明的一部分,未来的建筑也是文明的一部分,
       我们都推着文明往前走的人。
      
      
  •     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复杂体,这本潮书揭开的就是在这个复杂体上层涌现,涌动的青年俊才们的生活写照,他们普遍的特点是:有钱,有闲,有想法,有创意。当这样一个社会阶层不断崛起的时候,必定会有人热衷记录他们的生活,而这本书也正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作。个人认为,此书很有可看性,至少我们都有兴趣窥看这一精英阶层真实生活的欲望。。。要说有什么不足的,就当属这个名字,作者的记录不能代表绝大部分的中国,只能代表一少部分城市精英阶级的年轻人,而作者也很大方地承认了这一点
  •     从文字图片以及编排中大约估摸出这本书花了多少时间,然后无语。
      
      涉及的面太广,因为广而不深入,全部都是蜻蜓点水而没有深层次启发,就像书的封面一样,全部都是拼贴。拼盘式的组合却不像什锦水果那样口感丰富,反倒因为不能很好理顺关系导致逻辑缺乏,走马观花浏览间便令人失去了阅读的欲望。
      
      做事要用心,这个标准真难。
      
      好玩的话:
      
      P118
      广州话和香港人普遍说的广东话,小部分勇于有不同,而最明显的分别,则体现在粗口上。广州人讲粗口,助语词多是女性器官,香港则偏好男性器官。
      
      
      
  •     我看到AA的照片。很激动。
      看到说合肥小龙虾的那段,很感动。
      很想力挺这本书。
      初看封面,以为是在G.O.D里看到的一本大图册,好像好像。
      拿到手发现是一本很有内容的文化书。
      只是说到《百家讲坛》里。有怀疑过把知识简单化是否有益。
      其实知识本来就应该是简单易懂,小中见大的。
      越是经典的,智慧的就更应该简单易懂,让更多的人去明白,了解。
      
      中国发展的真快,就像书中说的那样,
      以前觉得混的不好,没所作为才北上。
      现在只有混的好,有作为的人才能北上。
  •     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一段話"你們現在拆的是真古董,有一天,你們後悔了,想再蓋,也只能蓋個假古董。"
      
  •     《潮爆中国》封底引用了一句卡尔维诺的话“每次说着一个城市,我们就失去一个城市”,当我把这本书翻到封底的时候,猛然发现,“每当读着一本书,我就失去了一本书”,这是《潮爆中国》给我瞬间的灵感……有人说过“爱过一些人,走了来,来了走,看过一些书,看了扔,扔了看”,我其实已经记不清说话者的容颜却会偶然想起他说过的话,看过的书和爱过的人,到了最后结果是如此的相似,只是书被遗弃,人被遗忘罢了……
        
        《潮爆中国》用作者的话来说,是一本城市文化笔记,不适合像我这种没文化的人来阅读,它吸引我的地方,在于书中记录的,竟然是发生在身边甚至自己身上的某种不忍面对的真实,但它确实存在……这些真实,在每一个游走于都市中的人们身上都有张显,只是程度不同罢了,而我自己的经历,恰恰有意无意地与书中的描写有不可避免的巧合,于是,有了“感同身受”这样暧昧的感觉……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不晓得在住所一千米之外的三里屯village那家Apple的旗舰店是被北京人称为“月亮”,尽管在没有网络之前,我曾在那里的体验电脑前check过email;我不晓得从北京的西边到东边的列车需要花去半生去开行,尽管,从上学生活工作,我也一样从海淀到东城到朝阳……我不晓得“难于沟通”,“心灵易损”“不懂关怀”“不擅文字”这些“单孩子”身上的毛病我一个不缺,尽管,我觉得自己不算“新新人类”……
        
        这是一本香港人撰写的中国潮流笔记,跟不上潮流的我却无法避免地游走在这个或者这些潮爆的城市里,并且一如既往地追逐这样一种状态,一纸北京户口和一张香港身份证并未令人对北京或香港有任何的归属感,反而觉得越来越疏离……不过,我还是想走得更远些,看看他们告诉我的米兰,伦敦,巴黎,纽约和东京……我不热衷于时尚,却依然有城市情结,虽然我知道,每次去到一个城市,我将失去一个城市……
  •     《潮爆中国》,初次看题目时,还以为是介绍大陆某时某地有何潮事,把现今的潮流进行单列和展览。后来看了书,才发现自己的无知,作者以香港人的身份,多年的阅历,丰富的知识,为读者呈现出的一种关于城市、未来、文化、体育、吃、玩、电影等等的富有个人口味的观察与分析,让我大开眼界,获益匪浅。
      看这本书,承认自己是有私心的,一方面是猎奇的心理,想作为游记指南方面的书籍;另一方面,则是了解中国大城市发展的趋势、潮流吧。
      本书的序和内容不再详介。
      我想说的是,香港人是过来人,他的潮应比大陆早些、不同些、成熟些,可是李照兴在大陆找到潮的新发源地、新的种族、新的事物,这是他带给港人的眼界,也是带给本地人的思考。对于潮,李知识简述了下各种吃、玩、艺、人等的过去是什么样,现在变成什么样。潮在中国本身没什么历史,故这样看起来像是普及常识,甚为轻松。
      不做潮的受害者,这是李照兴提醒的,但固然李晶封闭与开放,一元与多元,内核文化强势,外国文化复兴,钟鼓锣共鸣的架势已宛然在目。对于想了解潮的我,还是以我为主,乐在潮中,又置身潮外,毕竟,潮在发展中,它永远代表着新意、时代特征、奇特、个人感、动力十足,但是潮却又始终是生活得一部分,站在岸边,看看潮起潮落,让潮水没了脚,下去游一会再上来。这大概是作者李照兴的视角,也是我欣赏的态度。
      潮!一定要潮下去!潮爆中国!Chic China Chic!
  •     香港的展览几乎是这里的几倍,而且有很多非常前卫的艺术
      
      象这次的路易威登创意情感(A passion for creation )展览中,发现了很多中国的前卫艺术家在中国内地默默无闻,但却扬名国际。我心生好奇,不过经过这次的展览才发现,原来艺术的商业化已经导致真正的艺术家无所遁形,他们和歌星一样需要包装,需要盈利。
      
      中国的艺术充满着法西斯的美学,霸气,征服,并且形式统一到具体颜色上。
      
      引用〈潮爆中国〉的一句话:中国现在是极度需要花钱买品味的年代,什么名牌衣服首饰乃至名车,都想一一收入囊中,显示自己的霸气。但偏偏我们缺少的是,对欣赏艺术的一种情感。我们排队买LV就是想显示自己膨胀的欲望,将自己本来就非常脆弱的文化修养重重地压在自己身上。就算黄袍加身,如果不是“正货”,那也不象太子吧。
      
      林徽因和梁思成在五十年代就为北京的城墙申冤了,奔走相告不要拆毁城墙,林徽因说:这些才是真古董,如果你们拆了,就算重新建造,也只能是假古董。城市发展得太快,就像每天都有新的摩登大厦崛起努力争创城市新地标一样。人有多大胆,楼有多大产的年代终于来临了。
      
      一位历史学家说的好,我们总是喜欢毁灭,而不是继承,朝代的更替,只会在全部毁灭掉之后才会从新建立当朝的新秩序。北京的胡同,广州的骑楼,上海胡兰成和张爱玲共同看日落的楼旁边是硕大无比的工地。我们不禁惊叹,我们活生生的历史艺术博物馆仿佛在轰隆隆轰轰烈烈的推土机中掩盖得不留痕迹,我们以前所创造一切的人民艺术智慧,就这样随着四合院的倒下,那些残骸被狂烈的风研碎成粉末飘荡在蔚蓝的天空里,消失得无影无踪。或许在很多年后,那些只会出现在博物馆的模型,只会出现在教科书上冷冰冰的名字,却不留一点儿鲜活的血在人世。活生生的记忆,才是人类生命进化最完美的诠释。然而,一切都让那些所谓外国人的设计进驻了仅仅是人们怀念吃西瓜的日子里。
      
      有人问,建筑为什么那么重要,如果提升到哲学的角度,那么建筑不单单是城市的地标,不单是只是实用性和可观赏性得结合。而是一座城市的评论和活的灵魂。当然,随着我们的经济巨轮驶向世界之巅,我们的渴求满足于那些只在自己身上获得地位的高附加值的东西。我们需要的是用一种法西斯美学来从新“评论”一座城市。那就是建筑。没有什么东西比建筑更加容易控制一座城市的情感了,这是显而易见的。
      
      广州的西关,那些如〈丁香姑娘〉的诗情画意早已经被划着圆圈飞舞着“拆”字所取代,早晨的白粥油条的叫卖声来迎接第一道晨光已经被工地工头的呼喝声所取代。在这个急速的城市中,每日都发生着惊人的巨变。但是那些天然的艺术馆,却孤独地等待着死亡的来临。
      
      理智与情感里面有一句很经典的话:Appreciate as an expert, not a lover.
      
      可能我们太过痴迷于当前的速度,忘记了,我们要有expert一样的头脑分析问题。
      
      纪念过去的情怀与浪漫
      
      人类需要神话和浪漫的故事支撑自己
      
      如果不是
      
      那和每天只猎食的动物有何差别
      
  •     (2009-3-2 北京晚报 P39)
      《潮爆中国》的时尚观察,立足的是整个城市空间,大到那些醒目的建筑,小到那些艺术家的梦工厂、小资们集聚的酒吧,城市烂尾楼,地铁中的涂鸦,同时,它把新新人类、“史上最牛钉子户”、奥运中国以及后奥运中国的种种都纳入言说范围,足以调动各类人的好奇神经。别人从烂尾楼看到腐败,他则从中发现一个艺术家可以涂鸦的舞台。这就是李照兴所要做的事情——尽可能把感知的触角伸得更深一些,视野更驳杂一些。拼贴、多声、喧杂、暧昧……将尖锐包藏于混沌,是因为,它们是此时的中国,有时恰恰因为离谱,反而显得有趣。
  •     (2009-3-8 南方都市报 GB20)
      《潮爆中国》去年在香港出版后,立即被视为港人了解内地城市和文化的最好指南。书中几乎涉及了当代中国城市的各个立面,包括南锣鼓巷、李宇春、库哈斯的CCTV、最牛钉子户、便利店、巨蛋、421制新人类、小龙虾、足球、单车国民……但同时,新新中国的变化复杂多端,高速发展的背后难免“潮爆”的危险,李照兴以其他城市的经验,来思考和点评中国内地城市的种种发展问题,颇具启发意义。
  •     城市,可以是立体的,也可以是平面的。当然,更可以通过文字来传情达意。李照兴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站在冷眼旁观的角度,以“最后一个香港文化人”的身份,进驻北京、上海、广州等几座大都市,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以及思想的微光。
      卡尔维诺说:“每次说着一个城市,我们就失去一个城市。”
      李照兴说:“对城市的每一次书写,到最终都只沦为虚构。”
      然而,愈试图去描摹一个思考者的内心,留下的文字就愈显得苍白。透过他厚厚的镜片,我们看到了李照兴眼中的潮爆中国,看到了一个潮爆的城市思想者。
  •      我的上司李照兴(Bono)的新书签名送给了身边的同事,被我借来翻阅,China chic《潮爆中国》。
       复兴的审美就好比他自己戴的江青黑框金边眼镜,够潮。先说谢谢他送我的生日礼物,是一包饼干,他说在家的时候生日是不吃蛋糕的,“人生不像蛋糕那樣柔軟,要像餅干挺著。”
       对我来说关于城市的描述是非常有诱惑力的,观察城市的巨大变革或者细腻的片段,那些生活在此的人们也许只是过客,也许就是一辈子,无法逃离,无力改变,顺其自然,和睦相处。
       Bono是较为早期来到大陆的香港人,所以他可以保持亲近且又疏离的角度去观看每座城市的翻云覆手,就像他所说仿佛永远不属于一个地方,其妙的感觉。北京、上海、广州,竖跨了大半个中国,人文地理迥然不同,这本城市笔记如碎镜子一样折射都市的日新月异,都市人的群居离所。他是一个open的人,不是指私生活,而是对待新鲜事物的态度和接受度。他的随和和妥帖让身边的人很舒服,也愿意和他聊天,获取灵感和信息。只是飞来飞去的他太忙了。
  •     这本书的作者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以一个香港人的视角深入中国内地,以自己的所看所思来描写内地的建筑、文化、城市、享乐、媒体、新新人类……甚至还通过中国的现象为未来香港的发展提出有益建议,这实在不多见,所以值得一读.
  •     几年前看过一个纪录片,讲一个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他一开始只是出于对这个东方古国的好奇而来,可是一呆就是十年。问及原因时,他回答道:你无法再在世界上找出另一个国家变化得如此迅速,每天你都会发现新的事物出现。确实如此,倘若走在北京,上海或者任何一个经济发展迅速的城市,你都可以看到各种工地和新楼拔地而起,各种拆迁和道路扩张,新的隧道和地铁穿透城市的心脏,你若离开一天,都会错过很多“好东西”。
      
      这样一个发展得如此快的国家,让人惊叹之余,也暴露了许多问题。李照兴的《潮爆中国》就是这样一本书,以一种旁观者的身份冷眼看待我们习以为常却其实可笑的社会现象,从钉子户到李宇春,从CCTV大楼到798,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特有的标记。他曾多次提到梁思成曾经提议保护北京古建筑,那份北京规划图若是得以落实那么许多错误早五十年就可以避免。其中引用了林徽因的一句话甚为讽刺:“你们现在拆的是真古董,有一天,你们后悔了,再想盖,也只能盖个假古董了。”2006年我在北京,当时为了奥运会许多胡同和四合院都被拆除,出租车司机路过一片废墟说:“这片儿以前都是房子,后面的还要拆,我的童年都不知去哪儿了。”不由让人心酸。
      
      如果说欧洲是“老欧洲”( Old Europe) 那么中国就是真正的“新中国”(New China)了。倘若将中国从九十年代开始拍摄的城市发展图片做个合集,那么就可以命名为“暴发户国家的膨胀时代”了。“暴发户”一词对于当今中国再合适不过了,例如随便在网上搜索“华西村”,介绍是这样写的“华西村是全国农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2004年,华西村人均工资收入12.26万元。同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华西人的收入是全国农民的41.76倍、城镇居民的13.01倍。……2005年,全村实现销售超300亿元,每户村民的存款顶最低100万元。……”这是一个被神化了的村子,然后你可以看到各种啼笑皆非的照片:盖在山上的“天安门”和“万里长城”,黄金包的宝塔,统一分配的一模一样的别墅,甚至还有美国白宫。然后村口摆了个牌子,上书“天下第一村”。于是华西村在网络上渐渐转型为一个搞笑的暴发户村子典型。其实再看看中国其他地方,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盖了又拆拆了又盖,全是半吊子的奇怪建筑,无疑是种求速成的暴发户心态。正如李照兴所写的:“中国城市要真正踏上健康正轨,似乎要看这凹风何时泛滥、脱节,当城市制造者真正懂欣赏寻常之美。”
      
      一个朋友前段时间回了一趟内地,回港时说:“我真是太爱中国了,看到新闻联播里那些领导人讲的大空话,感觉特别亲切。”我们已习惯于以“在迅速发展中必然会犯下一些小错误”来原谅那些“不英明”决策。在北京生活时,常感叹北京是一个令人爱恨交加的城市,那么放大了说,中国便是一个让人爱恨交加的国家。整个中国的精神状态都处于一种极其兴奋的阶段,这感受在看完《潮爆中国》后更加明显,这是一个你哪怕长再多眼睛也看不过来的地方。正是由于这些想象力以外的怪现象,成就了现在的“中国特色”。
      
      
      
      
  •     李照興的《潮爆中國》已經強勢出版幾個月了,現在再來說,是什麼意思?
      
      《潮爆中國》所捕捉的是劇烈變動中的中國,城巿新舊交鋒,中西孰體孰用,富人和窮人的階級分野可以在差天共地的同時根本難分彼此,一條蛇啣住自己的尾,數百年的歷史壓縮在一百多年內積澱而成的現象,可能就是,永遠不會再重來。有人說,在這樣的中國裡,隨便拿一枝筆一部鍵盤一部相機或dv,把眼前見到的現象如實紀錄下來,就已經是最有價值的,紀實甚至比創作更奇幻更超越想像。然而,李照興示範給我們看,在偌大中國裡要爭其先,還是需要某種觀察速變現象的敏銳眼光,某種對混雜多元的成品之欣賞趣味——這其實是一種香港眼光。
      
      李照興是出身香港的文化人,曾任職《號外》文化雜誌,九十年代中期曾以《香港後摩登》、《愛恨香港的101個理由》等合觀察與實踐於一身的文化出版企劃,而名噪一時。近幾年他轉往內年工作,專注觀察內地城巿現象。他是捕捉短暫文化現象的能手,《潮爆中國》是他在星期日明報的專欄結集,當他以清明上河圖式的筆法,及離散焦點的方式描述「新新中國」,讀者會相信,而且享受這種敘述。李照興文采風流以外,骨子裡有種超然的淡漠,即他在列舉諸樣變化之後,自身卻是恒定抽離的,像柳永瀝乾情絮後的高雅恬淡,這點我覺得最是有趣。
      
      然而,弔詭的是,當京奧終於來臨,中國的上昇曲線被拔高到一個想像中的頂峰,奧運那種壓倒一切的勢力像熔岩掩過無數李照興筆下的紛繁意象。李照興的描寫,是預告,是當下,而確實立刻毗鄰就是懷舊。連他所說的,都已經消失了。熔岩冷卻,萬年凝結松脂晶瑩透剔一隻蜥蝪的身體,那就是片刻定鏡的中國。奧運之後,也許一切都會不一樣了。
  •     與其說這是一本文化評論集, 不如說這是一本遊記, 李生帶給我們的, 除了對當代中國種種現象 (建築, 時尚, 媒體, 空間, 人際關係) 的解讀, 最重要的 (對我來說) , 是帶給我們當今中國種種的不可能的現實 誠如作者所說, 中國的速度太快, 這一刻是潮, 後一刻已是out. 當我們還熱烈券戀著 (請容許我用熱烈二字) 大香港的餘暉 (或許繼承了前宗主國的大英帝國式自戀) , 李生明確告訴我們, 中國要幾潮有幾潮, 同性戀課題可以放上媒體討論, 性文化節一屆接一屆, 文化節目你想像到想像不到的都有, 各種中產精緻消費文化開始盛行, 當香港人覺得過羅湖關是等去出國的時候, 中國的新新富豪已經是自駕遊的穿州過省的到處主題式玩樂. 各種現象都不斷提示著我們, 香港已經out了, 當香港富了幾十年, 那一群中產階層還是產生不了一種精緻文化的時候, 中國的新新代, 已經有自己的文化有自己的creation. 就如作者最後所說, 香港最錯的是 把我城當我國, 但其實當中是一個吊詭的邏輯, 當我們概嘆香港大部分的雜誌比起現在的中國雜誌是垃圾, 香港的電視台年復年毒害香港人之際, 我城當我國的邏輯正暗暗運行著. 我必須講的是, 當李生認為"港與深圳的最終合併的時候", 他忽略了一點, 主動權已不在香港的手中, 十年前別人央我們建港珠澳大橋, 十年後是我們央求別人. 當我們幻想香港與深圳最終可以成為超級城市, 各種優勢可互補之際, 喂, 現在是別人要不要我們, 不是我們要求別人. 要求深圳成為我們的伙伴, 在理論上的確是一個很好的建議, 但卻無視城市與城市之間的暗底競爭, 甚至是市際, 省/ 市, 省際, 省/ 中央的權力互動與較勁. 畢竟要記著的是, 雖然是具有中國特色, 但社會主義/ 集體領導/ 五年計劃始終有其不可動搖的權威, 只要看看上海新廿十年的發展史以及近期的情況, 大概就可以捉到一點中國城市發展的特性. 此書帶給我們的重點, 可能不是我城當我國, 而是香港人這個新的城市身份認同, 可能才是我們最重要的資產.
  •     97前的香港人怕中國怕共產黨,
      97後的中國經濟起飛,
      一個「新新中國」已經崛起,
      
      談建築,
      水立方、鳥巢和巨蛋等,
      但原來上海的CCTV新大樓和為2010世博而設的「未來城」才是真正叫你好看,
      所有世界知名的建築師紛紛跑到中國去試盡新奇古怪的念頭。
      
      談文化,
      作者在書內推介的幾本由新世代主理的網上雜誌或潮流讀物,
      有內容有設計,
      有為80s打造的《Rice》,
      另外廣州代表《ColdTea》涼茶網誌也辦得非常好看;
      
      談生活,
      你還說內地人個個騎單車很娘?
      北京自去年起與巴黎和阿姆斯特丹看齊,
      因利成便發展龐大單車交通系統,
      人人變成「樂活」環保族。
      
      已經不是誰贏誰輸的問題,而是輸幾多步。
      李照興說的那個由「made in China」過度到「created in China」的預言,
      可不是鬧著玩的。
      
  •     對這本書有興趣,源于之前看過許知遠的《中國紀事》。我想知道,香港人眼中的中國,和中國人眼中的中國有什麽差別。
      
      後來我發現,兩本書給我的感覺雖然相仿,可是還是會有著很多的不一樣。許知遠以事帶評,從一件小事去窺探在這個經濟高速發展的年代人們心中的那種矛盾;李興照以景帶人,從城市的風景訴説其中的小人物故事,從而引回到自己生長的地方——香港。
      
      畢竟是立場不一樣,在《潮爆中國》一書裏,的確看到了李照興基於“中國速度”的思考。從他的書裏,可以看出,香港人對於自己身份的疑惑,主要是因爲4個速度的不一緻。從很早以前,“香港速度”和“香港人速度”就沒有跟“中國速度”和“中國人速度”對比過,因爲大家的起點不一樣,跟本沒有可比性。而就在香港人用那麽一道関閘阻隔開這場競賽的時候,“中國速度”和“中國人速度”就在不知不覺之間趕了上來。雖然現在的“中國速度”和“中國人速度”依然沒能讓整個中國大陸和香港站在同一起跑綫上,可是某些擁有巨大政策傾斜的一線城市,正悄悄地摩拳擦掌,準備與香港一爭高下。於是,香港人開始迷惑,不知道應該怎麽適應自己的“不確定身份”。基於香港的高度商業化,對自身有利而又不觸及底綫的行爲,都是可以接受並且應該推行的——這是多年殖民統治下所練就的生存技能。可是在某些方面,由於香港一直處於一種受到“高度保護”的狀態,所以被扯下最後一塊遮羞布之前,習慣若隱若現的香港人突然就覺得受到衝擊,進而展開一種本能的抗拒行爲。
      
      其實李照興對於香港人心態的剖析,頗爲之深刻,而他對中國現狀的觀察,更是一針見血。曾經是香港文化、商業發展源頭的廣州,李照興描述得甚少,除了因爲廣州一向是政府不管不偏不冷的“三不”城市以外,我想多少是因爲廣州現在也處於一種與香港相仿的矛盾境況之中。對於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方言、自己的文物和經濟發展之間的衝突,我們沒有像幾百年前一樣,為香港作出一個好榜樣。不知道是不是最近幾十年的經濟高速發展讓我們已經漸漸忘卻了除利益以外的重要事情;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爲我們的處境並沒有如香港般引人關注。可是我們並沒有我們自己的“陳照興”或者“張照興”,如此孜孜不倦地去探討那個我們土生土長的城市和外界的矛盾關係。長此以往,廣州會不會僅剩地域上的意義?
      
      或許時間可以告訴我們答案,可是我並不希望得到那個讓人傷心的答案。或許我們應該從現在開始學習,如何將自己對城市的熱愛,化爲真實的行動,去讓大家都愛上這個包容我們、滋養我們的城市。。。
  •     中國,一半很潮,一半土。
      
      看這本書,覺得中國發展似乎處於新時代的摸索階段。對,目前的中國內地,未有國際知名的設計師、建築師,但中國的藝術發展那麼的興盛,是全亞洲的亮點,拍賣價亦是全球最高之一,因此,可預計中國的藝術未來是樂觀。
      
      本書說了好多中國的新建築,感到外國建築師將中國視為實驗工地,他們想做什麼,也找中國試驗。中國人的創意和文化,應該如何體現呢?
      
      如果中國是潮的,胡佳在網上寫點什麼,就不會被人拉進牢裡。
      如果中國是潮的,人大會議不會只拍掌,沒有反對聲音。
      
      中國政治、社會體制目前是古老、沒有進步。
      只望新一代青年和領導人努力。
      
      
  •   怎么最后还喊了口号……主席。。
  •     可能我们太过痴迷于当前的速度,忘记了,我们要有expert一样的头脑分析问题。
      
      纪念过去的情怀与浪漫
      
      人类需要神话和浪漫的故事支撑自己
      
      如果不是
      
      那和每天只猎食的动物有何差别
    同意。。
    想起了《V字仇杀队》
  •   哦!谢谢支持啊!这篇文章已经很久之前的了哈哈!我都忘了
  •   你们现在拆的是真古董,有一天,你们后悔了,再想盖,也只能盖个假古董了。
    会后悔的
  •   这书在哪里有卖呢。。。
  •   楼主犯了个政治错误~
    香港人眼中的中國,和中國人眼中的中國有什麽差別
  •   怎么就跟政治扯上關係啦...
    不用那么摳字眼吧...
    大家都知道我指代的是什麽就好啦...
  •   siting别太敏感了
    换成上海人眼中的中国,和中国人眼中的上海有什么差别,这样子不是很普通么?
  •   这世上没有政治错误这种错误。政治错误是法西斯代言的。
  •   请问这书有多少页
  •   有200多頁?? 好像是。
  •   哪里可以买到这本书
  •   三聯~ 商務都有。
    如果在內地,不太清楚。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