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汉学

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杨煦生、孙郁、 耿幼壮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10出版)  作者:杨煦生 等 著  页数:20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汉学”之与“世界”相关,是题中本有之意:究其终极,汉学作为一门关于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学问,本是一门“世界”的学问——汉学学科的传统主体乃是中国本土学术圈之外的其他文化中人(当然也包括海外的华夏苗裔),汉学的话语场域,主要发生在中国本土之外。汉学历史上的诸种研究范式,也都是在异文化的背景中形成。

书籍目录

【汉学与当代视域】汉学是什么——在中国人民大学“世界汉学大会2007”开幕式上的讲话化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冲突和危机的和合学跨文化对话与一个和谐世界汉学:一个中西对抗的场域——试论有关汉学的批判、论争及其文化相对主义根底作为古典研究的汉学及其当代意义对话的汉学与汉学的对话——“世界汉学大会2007”综述【汉学与文化交流】徐梵澄先生在南印度的汉学传播西学从东方来一看日本成为中国近代新知识之源【汉学与经典传播】德国哲学中的老子论理雅各的《道德经》翻译西方对《文子》的发现与探究【汉学与文化对话】在中国从事汉学研究:戴遂良著述回顾论卫礼贤的传教方法 俄国传教士眼中的中国文化:翻译与阐释 现代性的交汇处:马克斯·韦伯论清教的极端恶范式及其在儒教、道教中的缺失的再思考 【汉学与中国形象】传教与新闻的角色转换——从卢斯和《时代》看美国影响中国方式的历史变化 【对话与访谈】文化转型与欧洲汉学——瑞典汉学家马悦然访谈录编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此外还存在另一种说法,认为中国语言的词汇,从一开始就与他们所指称的事物或情景不可解脱地联系在一起,以至于在最古远的文学中毫无比喻可言。 我认为,上述种种说法没有一种能站得住脚。诚然,关于超越维度的核心问题很复杂,穷究底蕴需要作概念分析,而现在时间不允许。但是,如果我们简单地把“超越”定义为超越感官可以知觉到的东西,那么超越的维度似乎正是宋明理学观念世界中的核心因素。在这个世界,人存在于实在的两个维度的交界面上,即形而上维度,这里有超脱形质的原理——理和道;以及形而下的维度,这是每一种物质事物,即气,以及人的情感愿望的处所。那些宋明理学定义的普遍价值,在理与道的世界中得到支撑,它们无疑超越了感官可以知觉到的东西。儒家学者历经若干世纪倡导的个人修养的主要目的,确实是要克服“伦理要求与人类缺陷之间的张力”。用罪愆文化和羞耻文化的差别来区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似乎是误导人的。确实,不论在中国还是在欧洲,都有这样的人,他们扼杀自己的道德直觉,缺少内在的道德规范。但我不能同意“中国传统缺乏内在道德规范的概念”这一说法。恰恰相反,在儒家的道德哲学中,例如在儒家的经典著作《大学》和《中庸》中,内在道德规范就处于中心地位。认为中国传统不作本质与现象、实体与偶性、肉体与灵魂的区分,这种看法颇为奇特。哲学家公孙龙在公元前4世纪宣称“白马非马也”,如果这不是在区分实在的与偶然的性质,那么他思考的是什么呢?宋明理学对形而上的“理”和形而下的“气”的区分,如果不是对本质与现象的区分,那又是什么呢?

后记

原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主办的《世界汉学》杂志,从本辑开始,承原主编刘梦溪先生美意,转由中国人民大学汉学研究中心主办。“汉学”之与“世界”相关,是题中本有之意:究其终极,汉学作为一门关于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学问,本是一门“世界”的学问——汉学学科的传统主体乃是中国本土学术圈之外的其他文化中人(当然也包括海外的华夏苗裔),汉学的话语场域,主要发生在中国本土之外。汉学历史上的诸种研究范式,也都是在异文化的背景中形成。借用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语言,中国之为中国,事实上经历了“中国之中国”(先秦),“亚洲之中国”(秦统一至乾隆末年),“世界之中国”(乾隆末年至晚清)三大阶段。不管考古学的田野发现和中外交通史的研究如何挑战和修正着这三大参照系统的时间坐标,一个“世界之中国”必须首先在精神意义上和文化意义上才能得到落实。在这种意义上,始于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和他同时代的耶稣会士的严格意义上的汉学,本质上是由基督教文化发起的与中国文化的对话。随着这场对话的展开和深化,“世界之中国”才作为一个“精神之中国”和“文化之中国”慢慢展开。但是,我们毋庸讳言,随着世界近代史上的大航海和殖民时代的到来,20世纪以前的这个“世界之中国”,依然是一个被动卷入世界的中国。从16世纪末以来的对中国文化的翻译、介绍、传播、阐释、研究,因而使中国文化和中国思想发生世界性影响的这一过程,基本上还并不是出于中国思想界知识界的思想自觉和主动的学术努力。因而,“汉学”依然“世界”。

编辑推荐

《世界汉学(2009秋季员)》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世界汉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