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理论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研究

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秀娥  页数:227  
Tag标签:无  

前言

  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变化是和经济实践紧密联系的,在我国继续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今天,实践在呼唤经济学的发展和繁荣;同时,实践也为经济学的发展创造着条件。  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是没有先例的,又没有现成的经济理论作指导,这是中国学者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挑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随着一大批西方经济理论译介进来,以及一大批具有现代经济学素养的人成长起来,认识和解决中国问题开始有了全新的工具和视角。理论和实践是互动的,中国这块独一无二的“试验田”在借鉴和运用现代经济理论的同时,势必会为经济理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成为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而建立在探讨中国经济问题基础之上的经济学也才有望真正出现。中国经济问题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获得了特别的意义。  我们策划出版《中国经济问题丛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鼓励经济学者的创新和探索精神,继续推动中国经济学研究的进步和繁荣,在中国经济学学术著作的出版园林中,创建一个适宜新思想生长的园地,为中国的经济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探索者提供一个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场所,使这套丛书成为国内外读者了解中国经济学和经济现实发展态势的必不可少的重要读物。  中国经济问题的独特性和紧迫性,将给中国学者以广阔的发展空间。丛书以中国经济问题为切入点,强调运用现代经济学方法来探究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丛书以学术为生命,以促进中国经济与中国经济学的双重发展为己任,选题论证采用“双向匿名评审制度”与专家约稿相结合,以期在经济学界培育出一批具有理性与探索精神的中国学术先锋。中国是研究经济学的最好土壤,在这块土地上只要勤于耕耘,善于耕耘,就一定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内容概要

长期以来,解释国际贸易利益和国际分工的基本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但是,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将复杂多变的经济情况抽象为僵化的、凝固的和一成不变的静态分析方法,这在理论上是可以接受的,而在现实当中具有重大的缺陷。尽管现代比较优势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比较优势理论,逐步形成了产业内的新贸易理论和产业间的比较优势理论并列的格局,使国际贸易理论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但是,现代比较优势理论主要是在市场经济相对发达国家中形成和推广的,对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国家来说,缺乏针对性和适用性。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尽管中国在对外贸易中获得了一定的利益,但是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贸易条件呈现出了不断恶化的趋势。为此,中国要在继续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确立技术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形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结构,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打造国家竞争优势。

作者简介

张秀娥,女,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国际贸易及企业管理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要讲授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商务管理、创业管理、营销管理、产业组织理论等课程。2007年作为欧盟资助项目“欧盟区域政策及其对中国东北传统工业区的转型与振兴的启示”的主要参加者,赴波鸿大学进行合作研究。著有《中国一欧盟:传统工业区转型与循环经济的发展》、《欧盟对外经济战略及中欧经贸合作研究》及《吉林省民营中小企业创业激励机制问题研究》等。

书籍目录

导论第一章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  第一节  绝对优势理论  第二节  比较优势理论  第三节  相互需求理论  第四节  要素禀赋理论第二章  现代比较优势理论  第一节  规模经济贸易学说  第二节  偏好相似理论  第三节  动态技术差异理论  第四节  内生增长理论  第五节  其他关于比较优势理论的研究第三章  比较优势陷阱  第一节  比较优势陷阱的含义及成因  第二节  贸易条件恶化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第四章  我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分析  第一节  我国贸易条件分析  第二节  比较优势战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不适应性第五章  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转化  第一节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第二节  创造国家竞争优势第六章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选择  第一节  继续发挥比较优势作用,走集约化经营之路  第二节  充分利用比较优势,确立技术发展战略  第三节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支柱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第四节  发展产业集群,提高产业竞争力  第五节  进行制度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  第六节  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结论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不能适应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现实发展的需要,不能完全作为发展中国家制定贸易发展战略的依据。我们必须跳出“比较利益陷阱”,制定有针对性的贸易发展战略,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以获取长期比较优势。  (一)我国对外贸易现状带来的思考  自从我国实施对外开放发展战略后,在开展对外贸易中主要采取比较优势的贸易发展战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技术密集型产品。这一战略的执行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据统计,我国对外贸易额从1980年的318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21738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从1980年的181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12180亿美元,我国对外贸易地位从1978年的第32位跃居到2007年的第三位,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与德国的第三大贸易国。与此同时,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也得到了优化。自1986年开始,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产品总额的比例首次超过初级产品。在1995年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中,以机电产品为代表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首次超过以纺织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至2007年,在出口商品结构中,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达94.95%,不仅远远超过了发展中国家60:40的水平,而且也超过了OECD成员国家80:20的平均水平。对外贸易的发展拉动了我国经济增长,我国GDP总量由1978年的3624亿元增至2007年的246619亿元。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GDP综合差距很大。据统计,2006年我国GDP总量达到209607亿元,折合为26847.05亿美元,GDP排世界第四位,但是人均GDP仅为2042美元。而GDP居于前三名的美国人均GDP为43995美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比较优势理论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所提建议很有借鉴意义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