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人到底在想什么

出版时间:2010.04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法] 米歇尔·费兹 (Michel Fize)  页数:240  译者:黄馨慧  
Tag标签:无  

前言

为什么要写一本有关坏人坏事的书?乍听之下,很多人会觉得这个主题很不可思议,认为我的写作计划“有点好笑”——坏人不是随处可见吗?有些人甚至会说,谁没扮过黑脸,人天生多少都有点坏。荣格曾说:“凡人内心皆有一处黑暗地带,藏着一个危险的、好比政治斗争中那些隐形共犯般的同伴。”我书都还没动笔,就被好几个朋友和同事劝说不要在这个题目上做文章,何况“坏人”是个很孩子气的字眼,只有小孩会在乎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但一段时间之后,这些形容词就会从他们的词汇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另外一些人则信誓旦旦地对我强调,他们根本不相信人性本恶说。然而,我们不是每天都看到一些可以称之为“很恶劣”的“行为”吗?那些做“坏事”,摆出“恶形恶状”的所谓“坏人”,大家不是天天都会碰上几个吗?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像过去研究焦虑症患者和爱撒谎的人那样研究坏人的特质和行为呢?依我之见,人性本恶的这个话题绝对值得我们好好去研究。说起坏事,大家马上会联想到黑色、人或兽性中的奸诈、晦暗,又或者联想到林深不知处、行凶现场、凶手、谣言,甚至平日的飞短流长。没有人喜欢坏事,大家光想就会不寒而栗!至于坏人,简单说就是唯恐避之不及、狼心狗肺、千夫所指的该死家伙。当然,这样的人和这样的事,我们一辈子里或多或少会碰上几次。因此,正如巴黎某高中女生所说的:“我们自己、周遭的亲友,甚至媒体,每个人对坏人和坏事都有各自的定义、见解和想法。”“提防恶寒!”是2005年2月16日一大早我们在法国的一份报纸上看到的大标题。由此可见,除了人、事之外,连自然现象都不乏凶恶者。大家只消去翻翻左拉的作品,便可以看到一连串坏“东西”——包括心情、笑声和喜悦——跃然于纸上。有时候,好像光说出“恶劣”一语尚意犹未尽,人们还会给它安上一些形容词强调其坏的程度。像左拉就会说什么“魔鬼似的凶恶”(mechancetediabolique),什么“尖锐的恶毒”(mechanceteaigue)。有时候,这些词的用法是非常负面的,譬如我们会说某个人“恶狠狠”地拒绝向谁谁伸出援手。还有,人生中的某些阶段,也会被认为比其他阶段来得“恶劣”。对心理分析家安娜.弗洛伊德(AnnaFreud)而言,人生中最坏的时候,莫过于老来的病残交迫。至于自然现象,当它们发作起来时,亦可犹如洪水猛兽。譬如,在《海上劳工》(LesTravailleulrsdelamer)里,雨果就把暴风雨比喻为一群海盗,将哈诺瓦(Hanois)暗礁描述成:“它简直做尽了坏礁岩所能干下的坏事。这是海上最令人发指的杀人凶手之一,埋伏在夜里等着船只上钩。”还有,风也可能太热或太冰寒,沙漠则是异常灼热等等。“恶势力无所不在,”雨果继续写道,“恶是暴风雨,它阻挠船只的航行,恶是混沌,它不愿意见到新世界的诞生……恶是一种对创造的抹杀。”……第一印象和最初的质疑“坏人”是一句儿语?“坏人”其实一点也不坏吗坏不坏,非关道德吗青少年观点和成人之见对坏的探究……为什么人是坏的?为什么会有恨和侵略的倾向?我们是否可以把坏看成一种本质特征?或毋宁说它是一种源于家庭教育和社会化过程的“文化现象”?这种讨人厌的短处,这个“让人退避三舍的缺点”——套用贝尔基(AndreBerge)博士的话——究竟发源于哪里?换句话说,坏人为什么要使坏?坏人到底有没有人性?如何辨认一个人的好坏?(接下来还会看到,这样的辨识工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来得微妙许多。)坏的起点在哪里?而人们又是通过哪些方式来抓出这个起点?可以确定的是,诚如之前我们所指出的,坏是相对而且主观的,它就位于从大慈大悲直到穷凶极恶的那条座标线的某一点上。不过,这么说似乎并未让我们的讨论向前推进多少。这就是我们在第一波头脑风暴后的收获。我们一开始便发现,要解决一些很基本面的问题,还是不得不借用——当然也要适可而止,一如一开始我们所承诺的那样——善或恶,甚至“道德偏差”之类的主要概念。康德就认为坏乃人性本恶的一种表现。关于这方面的刻板印象非常之多,像是有些人被认为天生就比较坏,譬如:黑人、个子小的人、男人或在尼采眼中远比男人坏的女人……当然,坏人到处都是,而且样子千变万化。我们可以在第4章“坏人众生相”中,将他们的恶形恶状一览无遗。这些坏人或受到权力欲望的驱使,或出于单纯的以做恶为乐,他们混迹人群当中,向我们走来,有的明目张胆,有的躲躲藏藏。坏人坏事对社会有没有贡献呢?如果没有坏人,好人能够被表现出来。并且越来越好吗?如果人不具备做坏事的本领,说他性本善有任何意义吗?有坏人,才有好人,既然一个只有好人的世界——一个只住着天使的世界——貌似子虚乌有……所以我们才说,善良是为了打击坏人而存在的。以上大概就是本书的线索。我们主要是想将一个界限模糊的领域整理出来;说实在的,那些已经屈指可数的关于坏的研究,最后都会偏离主题,甚至变成在讨论其他的东西,诸如恶、暴力、邪恶等等。根据西塞罗的明训,我们每进行一项对某主题有系统的研究,必须从下定义开始,以理清思路。故此,我们何妨以黑格尔的想法为准,先将坏定义为:一种故意对他人或对自己造成痛苦的意愿;接下来我们要借用黑格尔的地方还真不少。另外我们还要强调的是——这也是本书的第二条主线——与其将坏当成是对善(其存在与否都还很难确定)的一种颠覆,还不如将它视为违法乱纪、妨害风俗、扰乱社会和谐的行为。关于最后这一点,我们和康德的见解可谓南辕北辙;对康德而言,坏只能通过道德来衡量,因为某些从司法角度看没有问题的行为,就道德的眼光来看却是坏的。

内容概要

从小孩、青少年、成人到老年,不分男女,每个人心中都曾经浮现坏的念头。只是有些人会把坏念头付诸行动,并且一再使坏,甚至坏到令人恐惧、发指的地步。究竟这些让别人痛苦的坏人、坏事从何而来?目的又是什么?谁又是他们下手的对象?「坏人」的定义和面貌是什么?没有坏人,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好吗?

作者简介

米歇尔·费兹  法国的科学怪杰,现任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的研究员,他是当代法国社会学界最优秀的青少年问题专家之一,其著作颇丰,有十余种,包括《青春期人民》、《家庭该死!为孩子们辩护》和《男女合班的陷阱》等。

书籍目录

前言  坏人初探第1章  谁是坏人  好人坏人的界线  那些声名狼藉的动物  攻击性等于坏吗  神为何不只造好人  童话中的坏人  我们全部是坏人吗  真假坏人第2章  坏人有什么特征  意图加害他人或伤害自己  没有人会不存心而做坏事  做坏事的能力或实力  如何辨识坏人第3章  坏人是天生的吗  坏人格是天生自然还是文化使然  心理分析教我们的事:冲动理论  恶人养成班:家庭和学校的环境素因  从“坏胚子”到小霸王第4章  坏人众生相  难以去除的偏见  不同典型的坏人  偶发性坏人  “又蠢又坏”的人  利他式坏人  消极式坏人  预防式坏人  虐待动物的坏人  撒旦及各种各样的罪犯  不快乐的坏人  坏人的共同特征总结第5章  因何坏?坏事怎么做  从坏念头到行凶作恶  坏的形式:嘲笑、谣言、激情、病痛  坏的原因:无聊、怨恨、焦虑、愤怒、仇恨、被剥夺  坏的地点:家庭、办公室、运动场  集体为恶  一个关于坏人的小小说  变成杀手的小老鼠  人的“毁灭性服从”第6章  坏人坏事何所用  乐见众生苦的快感  为坏的手段  坏的后果第7章  如何治疗坏  惩罚对方或克制自己的坏  活出玫瑰人生  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当坏人变成好人……结语

章节摘录

狼可以说是一种代罪羔羊;在童话中,通常都是它在吃小孩。大家都知道《小红帽》中的“大恶狼”,一心一意就只想把小红帽吃掉。还有格林童话中《狼和狐狸》,狐狸在里面总算演了一次好人。故事大概在讲狼因为比较有力气,于是命令比较弱小的狐狸去帮它捉羊吃,并威胁如果捉不到的话,就要吃狐狸来代替。它还要狐狸带一些鸡蛋煎饼回来。结果狐狸带回来的东西,狼都吃不饱,它只好每次都亲自再跑一趟,不过它老是被逮个正着,挨上一顿打。有一次,它又被打得鼻青脸肿,最后瘸着腿回来。但更凄惨的还在后面。有天它们又一起潜进一家肉店偷吃,狼大吃特吃,吃到无法从原先钻进肉铺的洞再钻出去。最后狼终于落网而且被杀掉。格林童话中还有一个较不为人所知的《狼与七只小山羊》,但故事要警告世人的,却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孩子们,我要到森林里去一趟,”老山羊对七只小山羊说道。“你们要小心,不要让大野狼进到屋子里来,不然它会把你们连毛带皮全都吃掉。”这几个童话故事的情节都差不多,即主角先遭野狼吞食,然后野狼的肚子被剖开,主角获救,必要时还会拿大石头装回去,结局是恶狼之死——因为在童话故事中,坏人永远无法获胜,这个我们后面还会提到。总之,这几个故事都在传达一个信息:狼是个杀手,而它之所以能够得逞,是因为诡计多端——最常见的是乔装,譬如在《小红帽》中假扮成祖母;拉封登寓言中那只变成牧羊人的狼,虽然装扮成牧羊人的样子,但野狼的声音却让它露了馅。狼的诡计还不只这招,譬如在《三只小猪》中,它就曾试着用甜言蜜语哄骗最聪明的第三只小猪,说可以带他去市场或其他地方找很多诸如红萝卜、苹果等非常可口的食物。在另外一则拉封登寓言《狼、山羊和小山羊》(Leloup,lachevreetlechevreau)中,尽管狼成功地改变了自己的声音,不过那只小山羊非常小心,还是要狼先让它看看它的脚是不是白的,这个狼当然做下到,结果一气之下,竟然就跑回家去了。在另一则格林童话中,山羊妈妈在离开前也是谆谆告诫小羊们要如何认出大野狼——“声音粗粗,脚黑黑的”。不过狼的花样很多,它把脚涂白,又装出嗲声嗲气,终于骗过小羊,吃掉其中六只,第七只则很机灵地躲进时钟的钟壳里。不久之后,羊妈妈回来,看到一地凌乱和第七只幸免于难的小羊。她于是到野外找了半天,最后在一棵树下发现呼呼大睡的狼。羊妈妈把狼的肚子剪开,然后就像我们前面说过的那样,找回了六只还活蹦乱跳的小羊。她接着在狼的肚子里填上许多石头并缝好。狼醒了之后,觉得很渴,走到河边想喝水,才一弯腰,就被肚子里的石头拖下水溺死了。在《三只小猪》里,大野狼最后掉进一只装满滚水的大锅子里,被最聪明的第三只小猪吃掉。至于其他有狼出现的童话里,譬如《列那狐的故事》(LeRomandeRenart)或《马赛艾米的奇猫物语》(LesContesbleusduchatperche)和《狼》(LeLoup),狼最后都没有好下场。我们很早就开始教小孩要怕狼,有些父母不是到现在还会跟不听话的小孩说“你再不乖,就会被大野狼吃掉”。拉封登写过一则题为《狼、母亲和孩子》(Leloup,lamereetl'enfant)的寓言,里面那个妈妈就斩钉截铁地跟哭闹不休的孩子说如果他再不停止的话,就要叫大野狼把他吃掉。弗洛伊德在《狼人》的分析案例中,也提到“狼人”的姊姊小时候很喜欢拿一本上头画着一匹直立向前行的狼来吓他:“他(弟弟)每见到那个图画,就会像得了狂犬病似地尖叫,很害怕图画里的狼会走出来把他吃掉”。姊姊是个坏心眼的女孩,看到弟弟那么害怕,反而感到高兴。“狼人”小时候不仅怕狼,也怕很多其他动物,小到蝴蝶、毛毛虫,大到马,虽然他也不是没有虐待它们……至此,也难怪狼人小时候做恶梦,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狼,他怕被狼吃掉。狼有尖尖的耳朵、伸长的脚和凸出来的利爪,看来绝非善类。诚如弗洛伊德所言,狼代表粗暴而威权的父亲,是狼人儿时所惧怕的对象。更不巧的是,他还有一个小学老师姓沃尔夫(Wolf),这个字在英文里刚好是“狼”的意思!我们前面提到贝特罕也说过破坏性极大的野狼,象征反社会相无意识的势力,对此人人皆应学习如何运用自我的力量与之抗衡。直到今天,某些诸如“投身狼吻”等成语,对大人来说就绝对不是什么好事。还有,人们不是都会提防那些政坛或财经界的“狼”吗?足见现实生活中所有的坏人都应该有几分类似某种具威胁性的可怕动物,它的外型就像那头时运不济的大野狼,吾人对之切切不可掉以轻心……人为什么不喜欢狼呢?西鲁尼克曾提出一个在科学上很站得住脚的解释。他认为,在刚开始有人类的远古时代,狼是人在攫取生活所需的猎物时的直接竞争对手。然而狼是非常优秀的猎食者,自有一套几乎军事化的狩猎战略:狼群会先将惊惶失措的猎物群团团围住,并攻击那只跑得最慢的,最后绝对不会空手而还。人狼之间的敌意就是这么来的,而且还一直延续到公元前一万年左右。之后,在目前尚不十分明了的状况下——也许是因为收养了失去双亲的幼狼之故——人竟然驯养了狼里面最温驯的那群,而这些狼经过时间的流转,就成了今天非常听话的狗。至于其他的那些狼,仍继续攻击人类的畜群。所以人非常讨厌它们,直至视之为恶魔的化身。狼的杀手形象早已深人人心;大家只消看不久前在庇里牛斯山区发生的好几起羊群被攻击的事件中,狼如何成为众矢之的并引起群情激愤就能明白。有人为了让这种恐惧更站得住脚,还指控狼会攻击人。这确实发生过,不过是在粮食短缺的非常时期,譬如遇上战争或饥荒,人兽之间为了基本生活所需重新进人竞争状态。

编辑推荐

是他,还是她?坏人的魔掌将要伸向谁?我们应该怎么办?《坏人到底在想什么》一一为您解答。不管你愿不愿意,马路上、办公室里,你家壁橱里学校厕所里……坏人几乎无处不在。无论你是否相信,从小奸小恶,到十恶不赦,各色坏人就潜伏在你身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坏人到底在想什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读起来很别扭(一方面在于这是心理学的书,另外又是翻译过来的,而且翻译的不怎么样,因此读起来有些费劲),更可恨的是,书得内容太愧对他的书名了,讲的什么玩意啊!还以为真是解析坏人的心理呢,简直就是在凑字,谁买谁后悔。
  •   书中的举例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文学作品,但我认为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内容研究现实中的情况实在是无稽之谈。
  •   举了许多戏剧中人物的例子,没什么说服力,对生活没什么帮助,不值得买。
  •   内容很不错,封面也还行,但是字太稀疏了,字间距太大,看着觉得好浪费纸张。我觉得有些贵,180多页,15块左右还能接受。
  •   真的很对不起这个价钱。感觉里表不一,书的哲学色彩有点高,不易读懂。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