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练习

出版时间:2010年8月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宁  页数:220  
Tag标签:无  

前言

  我第一次看见陈宁,是在一个很热很热的夏天晚上。几百入围在一起听人演讲、唱歌、喊口号,情绪与气温一样激烈。然后我退了出来,在后头一块空地上透气。不远处,一个穿着七分裤白上衣的女孩正坐在石栏杆上头和人说话。她双脚离地,两腿像秋千一样来回摇晃,晃得跟个孩子似的,怡然自在,不理四周喧哗,这双腿有它自己的规律与自己的小世界。有人介绍:“这是陈宁。”那便是我对她的第一印象了:格格不入。她也是来参加示威集会的,但她的神态却像一个因为误会而撞入一个成人派对的小学生,但又有点上了年纪的旁观者的气息。  自此我每读陈宁文章,就不得不想起那个画面,以及其中那股矛盾的意蕴。她会像一个普通女生般地八卦,可是写出来的观察冷而抽离。有时候她忍不住直抒胸臆,使你晓得她是某个乐队的忠诚粉丝;可是她总想用反思性的理智在最后关头拉回一步,以免过度沉溺。大概不可以在她的文字与性格之间搭上一条简便直接的因果关系,不过那种潜伏在文字中的拉扯的确能与这个人的气质构成类比。

内容概要

本书是香港作家陈宁向法国作家雷蒙?格诺(Raymond
Queneau)的致敬之作。这位法国老先生在听完巴赫的赋格曲后,把音乐变奏的概念移植至文字,一则小故事可以幻化成九十九种不同的叙事风格。陈宁被格诺的文字迷倒,遥借此实验精神,延续风格的变奏,在方块文字里述说一则又一则生活小故事。
这一则则小故事或发生在香港、巴黎、台北、伦敦、上海……或抒写任何她感到兴趣的领域:音乐、文学、电影、饮食、感官……作者游离于时光隧道,不停转移视点,不断回溯记忆与经验,剪辑那些过往的韶光掠影,用典雅精致的文字,写出她这些年来的人生历练与漫游体会。

作者简介

陈宁,笔名尘翎。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毕业,英国艾塞克斯大学社会学硕士。曾任记者、编辑。曾旅居英伦、台北、巴黎、纽约。著有《六月下雨,七月炎热》、《八月宁静》。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似曾相识
 三代女
 夫妻
 家庭照片
 似曾相识
 爸爸
 阿妈
 姐姐
 情人
 哥儿与姊妹
 配角
 卡露莲
 陌生人
 树洞与黑洞
 李康生
 异乡梁朝伟 
第二章 消失的旋转木马
 时间之河
 命运之门
 送行
 四月山色
 身外物
 厨艺
 过年
 聚散之间
 最好的不属于我
 暑假
 懂得
 错过
 消失的旋转木马
 孤岛时光
 当我六十岁 
第三章 乡愁
 乡愁
 语言
 好的睡眠
 习惯
 走路
 火车
 浪游
 市场
 工地
 影迷
 电影院
 V记与金记
 书店
 小店
 社区
第四章 你那边几点
 市声
 情调
 小城
 时速
 气味
 街上的狗
 你那边几点
 戏外
 淡水河边
 海上浮城
 北京的城,东京的山
 闲逛苏州
 一个人的房子
 书房与厨房
 女生宿舍
第五章 生活短片
 街头搭讪
 社会版
 失神
 心软
 清醒
 生活短片
 卖艺者
 流浪者
 梦游者
 工人之歌
 痛苦之书
 一个台湾人的游行记忆
 想我们在青文的时光
 保护色
 离席,抽一根烟 
第六章 纽约时光
 MOMA
 路边书摊
 跳舞的女子
 带着热汤搭地铁
 在咖啡馆写作
 早餐店
 兄弟
 职业介绍所
 迷路
 纽约客
 穷亦风流
 日本女子
 城市有梦
后记
后记之后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似曾相识  夫妻  跟几个朋友到中环一家小店吃饭,老板过来招呼,几道菜上来,已匆匆交代了店子的简历。又是另一个胼手胝足的小城故事。说到招牌菜,常说有些菜“老婆”已做不了,“老婆”前“老婆”后地喊着,我因不常来,便好奇:“哪位是你老婆?”视线随他望去角落的小厨房,只见一女子垂下头忙着。“那个肥婆喽!”大大声,语调却是柔和的。  我放下筷子,默默看着“肥婆”。应该是个不多言的贤内助,一个人管着所有炊事,把丈夫的生意与门面都撑起来了。而外面那个忙于应付客人的男人,也是对妻子怀着谢意与敬意,乐于在客人面前言必及“我老婆”。  上周父亲因小事人院,我赶到病房,看见母亲立在床边,跟父亲在细语什么,又似有点拌嘴的意思,原来只是为了该不该吃点面包喝杯水洗把脸而争持。记忆里,这对夫妻更年轻时,亦是喜欢斗嘴的,为生活的小事而争持不下。要好久以后,我才全然理解,这些语言与行为之上的互不礼让,全是某种相处习惯里必要的调味剂。这两个人,并不习惯使用一种温柔而甜蜜的爱情语言,更不善于在孩子面前表演恩爱。可是,只要孩子尝试依理调停,另一人却急忙袒护理亏的那个。  有一种夫妻并不十指紧扣,也不风风火火,许多时候,只是淡淡然,淡淡然一起走过一些路,终来到晚年。就像小津安二郎的《茶泡饭之味》,饭是隔夜饭,茶是普通热茶,那味道只是家常,但是折腾一番后回到家,跟另一人共坐对吃,就是暖肠暖胃。

媒体关注与评论

  生命是永远没有正式上演过的一幕又一幕预演,我们永远只在练习当中。  ——米兰?昆德拉  陈宁的文字很像某些错过其美好当下,注定要谈谈感伤、慕慕、遗憾的物事。但奇怪的,这些像普鲁斯特的马德莲蛋糕以其气味、光氛、洒金印象、怔忡街景环场重构一“失落之哀感”的秘密花园……完全无一丝烟火气,无剥膛取脏的恶童印痕或机械复制年代的伪造记忆之怀疑,无有博学者之犬儒讥诮,亦无莒哈丝式的躁郁、歇斯底里、耽美的骚乱与激越……她的文字,如此静美恬淡,温柔敦厚。风格练习中,像吹玻璃器皿、捏面人这样自成魔术,闪闪发光,建筑一个我原以为我这世代以降不可能再有的明亮世界。  ——骆以军,台湾著名作家

编辑推荐

  本书卖点:  “陈宁,陈被媒体誉为最值得久等、最静好的香港女作家。本书是继《六月下雨,七月炎热》、《八月宁静》之后的“九月”之作。  收录在《风格练习》的文章,遥借雷蒙?格诺原典文体实验的精神,延续风格变奏的尝试。形式囿于短小的篇幅,叙事遂以小观大,大则化小,通过不断移位、错置,变换视点,在日常里看出异常,从熟悉里寻找陌生,或反之而行。不规则移动,时间换作空间,空间压缩拉平对照置换,游离于时光隧道,或感官漫游,没有起点亦无终点,只在平淡日常的叙述里凝固一刻琐碎印象,收纳为记忆、经验、纪实。  这些独立篇章或可串连成一段段被打断的人生旅程,在叙述的当下,文字记录与存取的韶光,所谓的风格练习,却是更接近生活的基调,关于一些观看与理解的方式, 关于一些存在的型态。全书选取日常生活的片断,或关于一些人的回忆,或关于一些消逝时光的回忆,或谈乡愁,或谈城市的气味。每日的生活,都是一则短片,都有故事。  《风格练习》的书名缘起于法国作家雷蒙?格诺的同名经典作品,格诺先生最初的意念却是来自巴赫的赋格曲,听完一场演唱会后,他想到是否也可以把音乐的变奏概念移植至文字:一段主旋律不断变奏可以带出感觉截然不同的乐章。他选取了一段简单而平庸的生活片段,关于在巴士上遇见一个男子,后来又在街角重遇对方和朋友一起,谈及大衣上的钮扣。情节就这么寥寥几笔,就如生活之琐碎微不足道大可略过,可是格诺先生借着不同的叙述语体,把一则小故事写成文体练习的范例。这99则风格各异的文本,体现了终极的语言实验示范。  而陈宁被格诺的文笔迷倒,希望学习格诺的实验精神,将他的语文练习,延续在另一种语言系统里。全书选取日常生活的片断,或关于一些人的回忆,或关于一些消逝时光的回忆,或谈乡愁,或谈城市的气味。每日的生活,都是一则短片,都有故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风格练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2条)

 
 

  •   就像作者的名字。
    陈宁。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读者,大一的学生。
    看完之后给她发了封邮件,然后得到恢复了。
    这样的作者,让我觉得书更好。
  •   抱着试试的心态去看这本书,看过之后深深地喜欢上了它,还想继续玩味的时候才发现书已看完了,体会着作者游学中的所感所受,真得觉得这个作者很不简单,平淡的文字里道出了很多生活的哲理,不要抱怨太多~
  •   拿到书的时候,朋友见到了,笑言:你的风格已经很明显了。我也笑了。的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从表面来说,惯穿什么风格的衣服是最明显的;从内心来说,遇事怎样思考也是有风格可循的。这本《风格练习》,带来的是另一种风格的思维方式,让我在体会别人的风格的同时,也能反观自己了。
  •   很适合闲适时候阅读的小短文。喜欢的生活调调。看完会有冲动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想做很久却一直没有去做的事情。
  •   一直很喜欢这种风格的作品,但是又一直觉得不必买来看,能在偶然的时间,偶然的地点碰上,静静对望一下便好。忧伤与疼痛本来就贯穿生命,无影无形,你知道他在,也可以触摸,可以审视,但却不必批量煎熬,呵呵。买了之后也是这感觉,偶尔翻看觉得不错,但连看几篇又索然无味了,所以看看停停的很久也没看完,还是决定闲时翻翻就好。
  •   生活的小细节,不知道为何却这样打动我。
    或许因为很多时候,我也有着这样的感触、感动,却无法准确的表达出来。看此书时,不断有与我心有戚戚焉的感觉。
    实在是一本好书。遗憾的是没有在当当找到作者之前出版过的书。
    本书质量也很好,个人感觉除了稍微在体积上大了点,不然太适合旅途中看了。
  •   你练习的风格是什么?
  •   很喜欢这样的风格练习。随性、随意、随感而发,背后则是修养,文化的沉淀。
  •   最初是在书店偶然间看到了,随手翻翻发现文字很细致,买了之后更是舍不得放手了!没有太多的伤感~理性与感性并存~特别是女孩子一定要看哦!很喜欢
  •   书还没看不过我喜欢这个风格
  •   很棒的书,很真实的文字,很贴心的感觉
  •   很多人在走过灯红酒绿后,就再难以清醒的姿态面对世界;而却有一部分有天赋的人,能够洗尽铅华,愈历练愈冷静,用没有温度的眼睛观察世界,却用温暖的心去体味世界。
  •   在图书馆借了这本书,被她文字而吸引,毫不犹豫买了一本,收藏~
  •   通過mla的藍白紅風格練習知道陳寧 文字既冷靜又感性 很美
  •   对待生活你的态度是?
  •   很适合睡前翻翻看看,,生活美好~
  •   读这本书的感觉,像冬日,在暖暖的阳光下,一杯袅袅飘着的下午茶,透过窗看滚滚的车水马龙,想念记忆中,幽静闲散的故乡
  •   不错,感觉很舒服,很喜欢!
  •   细致的角度,女性的观点视角,女性的思维方式。
  •   很感谢 让我及时收到这本书 书很新 谢谢
  •   这本书也未免太浪费纸了吧,一页上面有一半是空着的。
  •   悠悠然然看世界 就这么定了
  •   陈宁的文字,读来难免让人耽迷,不仅在于她细微绵密的情感,更在于她对浮生世事的通透洞察;这些是她丰富游历,勤奋积累,缜密思考的人生在长年倾注后的必然显影;隽永短句,点到为止,却直击人心,让人躲闪不及,仿佛被她窥探了内心深处的隐秘情愫。
      
      《风格练习》是她向法国作家雷蒙.格诺的致敬之作,亦是华文作家对巴赫赋格变奏植入文学的初浅尝试!书中所累积的这些曾四散各家报刊杂志的散文小品,或轻松欢畅,或黯然神伤,无一不是旅人游子在异国他乡借托母语抒发情怀,寄托思绪的丁点慰藉。
      
      从家人,到朋友,到情人,再到街坊邻里或萍水相逢的陌生人,陈宁独特的内心世界在眼前温柔徐徐地于焉铺展,有时她像是你失散多年的闺中密友,窃窃私语只属于女孩子间的心中秘事;有时她又像是见多识广的邻家姐姐,叮咛嘱托待人处世戏游人间的智慧锦囊;字数甚微的篇篇美文,句句显哲思,字字现真情!
      
      其中,也许因自己年龄尚轻涉世尚浅的缘故,读来最易引我共鸣,见微知著最多的篇章还是陈宁笔下对友谊与爱情深刻达观的见解!
      
      关于友情,每个女孩都应有个佛如“树洞”的知心好友:深谙只聆听不介入的分寸!两人未必共同经历过何等惊天动地的波澜壮阔;也未必性格最默契,兴趣最相似,想法最契合,心灵最相通;但当你面对困难,挫折,绝望时,觉得自己卑微如尘埃般渺小;他/她往往静默不语,宁静澄澈的巨大能量却可以瞬间吸纳自己的不安,安抚内心的噪郁,末了的一句:“我懂!”就是你能够重新振作,整装待发,继续向前的动力源泉!
      
      之于爱情,文字的韶光掠影,枝微末节处也藏匿着陈宁“细眉细眼”的生活智慧:她教会我要懂得适时抽离,愈是执迷愈觉得需要,其实生命没什么是不可失去,割舍与放下的;她教会我不是错失的爱情才是最好的,期待下一场独一无二的恋情,坚信它的不可替代;她教会我懵懂而孤单地爱着也是一种美好;她让我懂得,真正的幸福迟早会到来,只是延迟了,所有的耐心等待都是值得;缘聚缘散都是生命成长的洗礼,如老昆德拉所说:“生命是永远没有正式上演过的一幕又一幕预言,我们永远只在练习当中!”
      
      如此温润恬淡,典雅精致的文字,在阖上书页时,心中暗暗慨叹,世间哪个女子不会向往如她般聪慧静好,活得潇洒,看得真切,悠然自得,感怀世事。



  •   是因为看过本书作者的博客,文字风格极特别,才去找到这本书的。看此书的时候,会让心变得安静起来。适合在安静的场合看
  •   很女性的文字,有好几篇看得人浮想联翩, 生活中实在是缺乏思考,看着这本书,可以让我再深思一点
  •   作者写的一篇篇小文所描述的心情很符合这个时代的特征,看了容易让人在浮躁中思考,怎样平静地自己学会生活。
  •   可以说小清新吗,一致的步调,不一样的体会
    法国,梦幻再生的地方
  •   还没看完,似乎不是想象的那种书,慢慢看吧!
  •   如果书价和页数有关的话,那么,我为这些空白页面差不多付了一半的价格
    追求画面精美没有错,但是这么多的空白,而且是不必要的空白,实在是对不起这个定价
  •   很快就读完了,
    感觉还不错
  •   也是闲暇时当小册子那么看。其中一两篇还是满有趣的。

    但是看到那位书店老板埋在书堆中窒息而死那情节,我的心咯噔了一下。
  •   真文艺,像日记。。。
  •   每篇文章都很短,浅尝辄止的感觉
  •   南方系的推荐果然不太对我的胃口,豆瓣的小清新之风
  •   还不错吧,和想象中还是不一样的,图片和版式编排有点非主流
  •     下了一场雨之后天气越来越冷了。恨不得把冬天的衣服都提前穿上。红色格子的厚外套很大,穿在身上有我要的感觉。我宁愿穿着很邋遢的衣服,一副黑眼眶,只要看别人一眼就能穿透身体,做一个偷窥者。可惜体积太大,太惹人注视,就想想而已。
      
      还是把那台胶片单反买了。机子不贵,但胶片烧钱。现在我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只是对数字表示了下惊讶。我能够坚持的话,一定把自己培养成文艺青年。嘴里说着别人听不懂的人名,总嚷嚷着说我不够温暖,我刻薄,可是还有人爱我这样的傻句子。我要是是在穷的不行,我就先把小七存起来。等到我有钱的一天再拿出来。我把自己最大的热忱放在这里,愿这一天早日来临。
      
      虽说只有俗人才会想这要怎样活着。那些有大学问 大报复 不食人间烟火的人才会思考,为什么活着。这就是差距。就好像别人在讨论本质的问题,可你就抓着皮毛不放,还当自己手里是马克思的真谛。其实不管马克思什么事。我从来不知道有些人说,马克思主义给了他什么什么指导,到底出于什么样的初衷。我又何必担心类。我对马爷爷不感兴趣的。因为他的东西理论性逻辑性太强,我是个笨女纸。一想这些问题就脑袋大。
      
      但我可以看点书,听点音乐。顺便学些文化知识。
      这两天一直处于充实状态。因为我不仅看闲书,还学文化知识。
      有话怎么说,那些你不得不做的事你做的很好,这叫做勇敢。
      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个勇敢的人。
      就像高一一直在班里倒数。我却还努力欢笑,努力生活。我觉得现在的自己就是缺少这样一份勇气。
      那时候的自信不能被用完了。经过两年骄傲富足的生活后,现在遇到点小挫折就矫情了。这样不好。
      
      嗯,我必不负卿。
      
  •     
       全书有一种不那么晦涩的意识流之风。你可以说这本书体现了作者的真诚,因为她的确完整的透过文字传达出了她自己的回忆、感想、观点以及打算。但这些不足以推翻它的另一层特质——我称之为“大妈文学”。
       豆腐块的分段形式显然更适合微博文字(当然,那个时候,微博还没在内地流行起来)。简短的话语涉及的事物面虽广,却难以挣脱小众的格局。段与段之间时常出现的过渡缺口以及部分流露出矫情别扭之感的文字,会让我认为作者本人一定是在耗费大把大把充足的时间中拼接感受,所以最后呈现出的效果是“并不连贯,有心无力,疙瘩挺多”
      
       这本书是我两年前买的了,两年间断断续续的看着。最初看的时候还是挺喜欢这书的,那时觉得被个人情感包围是件有快感有成就感的事。可我现在已经过了沉迷多愁善感且难以自控的青春期。或许,这本书在我人到中年之际再看会有些新的感悟。
       但于我现在之观,无异于格格不入。
      
      
      
      
      
  •     这本书只是作者的个人随笔,根本和格诺的《风格练习》无关,拿到书得感觉是被文案骗了,只是装帧好点而已,内容很普通,如果想了解作者本人就还可以,但是我没兴趣,我想看的是雷蒙·格诺的《风格练习》啊~~
      早知道我就不买了,拿到书才知道推广文案的误导,把大师的光环冠上误导读者,还请一些名人写书评 之类的,第一篇那个评论还算中肯。
  •     是誰跟我說這本書不錯?我也忘了。還是其實是我自己翻過之後就買了?不記得。
      
      前幾年在書店工作時,陳寧的書被問了幾次,我沒怎理會,知道她的書好像不錯,許多人詢問,就是從沒翻它一眼。不是那種興趣缺缺,只是恰好沒有翻起,等到拿起這本《風格練習》時,才發現她的文字讓人著迷,每篇短短只占兩頁,可以不用害怕這個段落沒有讀完,下回要重頭來過。於是也不知斷斷續續的讀了多久,才把它讀完。
      
      二十歲那幾年,都在看著某一個類型的作者寫的東西。散文,篇幅大概都占著三到十頁,或是旅遊散記,再不愛情小品,最後可能是生活的那些細鎖。看了幾個人的作品,從一篇篇到一本本,久了,便嫌棄起他們的作品。對於那些生命的態度,好似停駐在某個時間點,對於情感的描述,不是溫柔體貼,就是悲情壯烈。而始終感覺不到的,是那些他們對「日常」的描寫,特別是無需過多精美華麗的辭彙。
      
      http://www.sun-line.idv.tw/blog/?p=1346
  •     呵呵刚刚拍下来,
      还是安静品味读者的心境吧,
      也许经历才会感悟。。。共鸣吧。。。
      我只想体味一下别样的生活才想读。。。
      
      
      
      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南方周末》相关转载的吸引呵呵。。。安静等着书到,细细品读喽
  •     每到一个城市,习惯带一本书回来纪念。游荡在厦门晓风书屋的时候同去的伙伴向我推荐的一本书。甜蜜、微小细碎而温柔的笔调,接近生活,适合闲适时光品读的一品文学随笔。独立篇章串连成一段段被打断的人生旅程。喜欢这样的文字,喜欢这样的插图,喜欢这种风格。
  •     读村上春树的文字,不由得让人想把脚步迈入咖啡馆去,有JAZZ的地方是更好。即使没有,来几首60年代的英文老歌也不错了。为什么,有人愿意把时间付给了咖啡馆呢?在香港女子陈宁的文字里,我找到了答案:“安静是谈不上了,是因为暖气、无线网络、喝不完的咖啡、同代人共处一室的安全感。。。”没错,也许我们是在这样的地方互相取暖,跟做出点什么成绩来无关。
      
      整个下午,我把自己交给温暖闲适的咖啡馆,交给陈宁的文字----《风格练习》。最初法国作家雷蒙·格诺在聆听完巴赫的赋格曲之后,创作了将音乐概念移植至文字的同名作品《Exercises de style》。而这位游走于世界各地的女子延续这样的风格尝试,成就了这一本如舞如歌的散文集,并以此向遥远的雷蒙·格诺致敬。
      
      文字可以是音乐吗?文字又可以是跳动的舞步吗?陈宁的这一本《风格练习》,告诉我们,所有生活的片段在文字的音符里都如同音乐一样在跳舞。难怪董桥先生说她:“肯读书,肯旅行,肯思考,又天生会写文章。”
      
      
      在翻开书的开头几张时,我觉得这本书并没有多少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只是比较容易读,文字和文字在书页间跳跃,思想与思想在字里行间舞蹈。读起来让人轻松,这样的书在有时候也是很有必要一看的。看到第三章以后,才发现这个女子原来也如此贴心,思路和文字游走在千山万水之间,其最牢固的根也还是扎在我们琐碎的红尘之中的。想要开一家自己的书店或者图书馆,这似乎成了每个爱书人的梦想;逛一逛有意思的小店;从这个城市浪迹到另外一个城市。无论故事的场景发生在香港、巴黎、台北、伦敦、上海还是纽约,兴致所到之处都是鼎沸的市声,你和我相似相同的爱与恨。
      
      
      光阴是这样缓缓流过的河流,文字是一个又一个跳动的音符,翩翩起舞在浮光掠影的人生,浓缩在这样一个慵懒的午后,余韵袅袅的咖啡馆,温暖我的那一点点的小情怀。
      
      
      
      
  •     很多人在走过灯红酒绿后,就再难以清醒的姿态面对世界;而却有一部分有天赋的人,能够洗尽铅华,愈历练愈冷静,用没有温度的眼睛观察世界,却用温暖的心去体味世界。我总是喜欢这样的作者,因为他们往往能看得透彻。其实陈宁的文字挺想张爱玲,唯一不同的是张的心也冷了,而陈却因为心灵的温度而给作品在冰冷的外表下添加了些许人情味,这就是我推荐这本书的原因。文字很好,舒服大气,简洁自然,睡前读几篇,能够帮助你放平心态,涤荡浮躁。也许只有懂得生活的人,才能把小品文写得这么理性又有滋有味。
  •      发表于东莞时报2010年8月23日第C06版:文化·读工场
       拥有奇特笔名:“尘翎”的女作家陈宁的《风格练习》问世。这是她向巴赫,雷蒙格诺乃至张爱玲致敬的最新作品。
       起初巴赫创作了赋格曲,雷蒙格诺听完后灵感大发,后者尝试着把赋格曲中的变奏概念移植到文字里:一段主旋律不断变奏却可以带出感觉截然不同的乐章。这种开阔语言视野的实验精神把陈宁给迷倒了,她开始构思这样一本类似的书。当然,这本书并非完完全全按照雷蒙格诺的同名经典作品《风格练习》的套路来写的,它大部分是陈宁专栏作品的聚集。但这种聚集又不是简单散杂的文章罗列,按作者自己的话说,是“遥借原典文体实验的精神,延续风格变奏的尝试。”
       作为雷蒙格诺创始的潜在文学工场运动的创意驱动器,同名经典作品《风格练习》是文学限制的精彩实践榜样。雷蒙格诺把一个故事用99种不同方式写就,每一种方式代表一种独特的文风,这个前提条件本身就是一种高级限制。在此基础之上,又催生了99种不同的子限制。陈宁师其意而不师其迹,师于古而不泥于古,用了六大标题,分六章,85篇,并不像其“师祖” 雷蒙格诺那样,花那么多精力让99种不同的方式专注于一个事物,而是每篇都对应不同的话题。一个事物用不同的手法来表现,这值得赞赏,不过限于作者的写作功力和视野,总有重复之嫌。所以陈宁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不同的事物,比起雷蒙格诺来,更让人产生新鲜感,简直有进入万花筒山的感觉。
       陈宁的文笔老练,甚至堪称老到。有悲悯,也有愤怒,含激情,也含淡然。作序的三大名家:董桥,梁文道,骆以军,都觉得陈宁的文笔很老,眼光也很老,虽然才是一个年届三十的翩翩美人。这种style跟张爱玲很类似。陈宁坦承自己算不上张爱玲的粉丝,不过越来越能够读懂她。那种对张爱玲的爱,不是出自耽溺,而是洞悉,或曰懂得。年少时看张,读不懂,她觉得张的冷和不留余地徒令人心寒,唯有年岁渐长,经历多了,终于意会到不能言传的世情和人性,就开始不得不佩服其通透。
       陈宁呆过的地方很多,她经常辗转于不同的国度和城市。虽然最钟意的还是自己的家乡,并且常常溢满了乡愁,但她能够适当克制这种情感的泛滥,乐于在丰富旅程中获得独有之趣,发现异地异国之美。这种观察角度的变换,让她写此书时拥有很好的物质基础-----倒不是说很有钱,而是进行风格练习和测试时,灵感足够多,阅历足够丰,不至于行万里路却下笔枯竭,神思干涸。
       陈宁在08年受亚洲文化协会资助,前往纽约考察前卫艺术与小剧场。回国后就在香港库布里克书店组织了别开生面的“文字音乐风格练习”演出。这是她的风格练习实验从纸面上扩展到其它艺术形式的发轫。流动而非凝滞,嬗变而非墨守,如一阵清新冷静的风,吹开了创意大海的朵朵涟漪。很看好这样的创新意识和实验胆略。作为读者的我们也该在各个领域向她和她的“师祖”们致敬。那么,就马上开始我们自己的风格练习吧。
      
      发表于:东莞时报2010年8月23日第C06版文化·读工场
      http://dgtimes.timedg.com/html/2010-08/23/content_511497.htm
  •     陈宁的文字,读来难免让人耽迷,不仅在于她细微绵密的情感,更在于她对浮生世事的通透洞察;这些是她丰富游历,勤奋积累,缜密思考的人生在长年倾注后的必然显影;隽永短句,点到为止,却直击人心,让人躲闪不及,仿佛被她窥探了内心深处的隐秘情愫。
      
      《风格练习》是她向法国作家雷蒙.格诺的致敬之作,亦是华文作家对巴赫赋格变奏植入文学的初浅尝试!书中所累积的这些曾四散各家报刊杂志的散文小品,或轻松欢畅,或黯然神伤,无一不是旅人游子在异国他乡借托母语抒发情怀,寄托思绪的丁点慰藉。
      
      从家人,到朋友,到情人,再到街坊邻里或萍水相逢的陌生人,陈宁独特的内心世界在眼前温柔徐徐地于焉铺展,有时她像是你失散多年的闺中密友,窃窃私语只属于女孩子间的心中秘事;有时她又像是见多识广的邻家姐姐,叮咛嘱托待人处世戏游人间的智慧锦囊;字数甚微的篇篇美文,句句显哲思,字字现真情!
      
      其中,也许因自己年龄尚轻涉世尚浅的缘故,读来最易引我共鸣,见微知著最多的篇章还是陈宁笔下对友谊与爱情深刻达观的见解!
      
      关于友情,每个女孩都应有个佛如“树洞”的知心好友:深谙只聆听不介入的分寸!两人未必共同经历过何等惊天动地的波澜壮阔;也未必性格最默契,兴趣最相似,想法最契合,心灵最相通;但当你面对困难,挫折,绝望时,觉得自己卑微如尘埃般渺小;他/她往往静默不语,宁静澄澈的巨大能量却可以瞬间吸纳自己的不安,安抚内心的噪郁,末了的一句:“我懂!”就是你能够重新振作,整装待发,继续向前的动力源泉!
      
      之于爱情,文字的韶光掠影,枝微末节处也藏匿着陈宁“细眉细眼”的生活智慧:她教会我要懂得适时抽离,愈是执迷愈觉得需要,其实生命没什么是不可失去,割舍与放下的;她教会我不是错失的爱情才是最好的,期待下一场独一无二的恋情,坚信它的不可替代;她教会我懵懂而孤单地爱着也是一种美好;她让我懂得,真正的幸福迟早会到来,只是延迟了,所有的耐心等待都是值得;缘聚缘散都是生命成长的洗礼,如老昆德拉所说:“生命是永远没有正式上演过的一幕又一幕预言,我们永远只在练习当中!”
      
      如此温润恬淡,典雅精致的文字,在阖上书页时,心中暗暗慨叹,世间哪个女子不会向往如她般聪慧静好,活得潇洒,看得真切,悠然自得,感怀世事。
  •     就着书桌前的灯光,我细细读完这本书。
      电脑里放着的是国外某电台的古典乐章,交响乐或者钢琴曲。因为读书,也因为关于音乐的介绍全是英语,因此很容易被我忽略掉。想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音乐只是音乐,全然不知道曲名。又怕碰到喜欢的曲子,无法留存下来,又懒得在做要紧事的同时抽开身,分了心。这到底是一种痛苦还是解脱。
      香港归来,我便耽溺于那一堆曾隔山隔海却被我带回的书籍、杂志,甚至路边分发的当地基督教会的宣传小册。将去之前饱览世界文学的远大心胸抛在脑后。
      香港人怎么如此执著于繁体字。想起那日在Kubric相谈的店员,在收店之前,那样焦急却还要那样不厌其烦地用繁体字写给我推荐的书名。也许是因为它太悠久、太优雅、太美了吧。
      陈宁的《风格练习》便是来自那位店员的推荐。想着香港书店店员对书籍的专注,我便一篇不落地将这本行文细腻的文字读完。而思绪也渐成了暗涌。
      作者是一位新闻从业人员。这本由一篇篇短文构成的散文集,唯一一篇超过两页纸张,也只占去两页过半篇目的文章,她写一位因为卖书而相识的友人,因为在整理书架时不幸从梯子上跌落,葬身于书堆里,埋没14天才被发现。而他的遭遇,曾是作者对其的玩笑话,竟不幸一语成谶。
      其余的内容,皆是关于巴黎、香港、台湾、上海甚至苏州等大城小事,发生在以上城市的街边、地铁站、咖啡馆、茶餐厅、书店等。作者在不同的地域,找寻相似的城市脉络,收集有趣的见闻。也是一个游子对于家乡城市的乡愁,充满着一代海外学子的叛逆与流离。
      作者借用了一部法文名篇作为书名,即《风格练习》,从自序中了解了出处,大抵是说所谓“风格”从音乐概念中延伸而来,生活的一个个侧面像极了变奏曲。 编排的不同,造成不同的意识形态节奏各异,因而千姿百态。
      说实话,之所以并没有把这类文字看得很重,是因为类似易感的作家,通俗的感怀,虽然细腻,却在港台甚至大陆的文字之中并不少见。不同的只是写字人的阅历、背景。有的将生活中某种细节放大,像陈宁,虽别开生面,却无可避免地小情小调,在文字的世界里恣意纵情;也有的将相似的情感置于某种更深远的历史背景。好像咖啡与奶精的比例,会因为多与少,而影响口感。
      想来,自己平日里堆积的文字,就更加微乎其微了吧。
      文字风格的这种变奏,也好像这世上所有的生物,皆由原子组成,而原子的内核之中,却又包涵了数不清的微粒与无限的层次。谁又说得清,哪里最大?哪里更深?
  •      读陈宁的第一本书是《八月宁静》,看完之后的感觉就如同书名一样,当下心中一片宁静。《八月》没什么情节,无非是生活里的小片段、小感受,但因文字简单、干净,深得我心。这次《风格练习》面市,也急急买来看。通篇读下来,有点小失望。文字功力上,较上本没有明显的突破和惊喜,有重复之感。也许因为太过平淡,没有情节,也缺少画面感。单凭文字描摹情感和感受,难度确实是颇高。文字的感受就如同封面,带着点童真,却缺乏深刻的感受。她年纪尚轻,境况又颇平顺,描摹世态人情难以超越一些前辈。真的有点为她担心了。
  •     与我想象很有距离。看了简介,我以为应该是把相似的故事,用完全不同的风格表达出来。原来,却只是一则一则生活细节。让我想起早年的尤金。
      
      当然,这明显是个比尤金视野更宽广的女性了,读了更多的书,行了更多的路。很有些片断值得回味。
      
      或者说,如果没有所谓的“致敬”,没有这篇简介,我的期望不会那么高,评价不会那么低。
  •     曾经听过,香港是文化的沙漠。
      可是最近几年香港的作家作品大举进攻内地。
      
      是我们以前不了解香港,还是内地的读者换了口味呢。我不想说谁比谁有文化之类的话。因为本就无法比较。
  •     未知陈宁,便先读了她的作品。
      能把小品文写的如此有趣意的女子,定是充满才情和灵性的。
      有人说,陈宁小资,小情小调的,可这又有什么不好?
      小资,某种程度上代表品味;小情小调,亦可以理解成心思的细腻浪漫。
      陈宁的《风格练习》,更让我笃定了去法兰西的愿望。
      但愿亦能寻得一个慵懒的下午,在某间书屋或咖啡馆,偷偷地美美地睡上一觉。
      悠然看世界,也是我的愿望,希望这一天快点来临~
      陈宁向雷蒙·格诺致敬,我向陈宁致敬。
  •     序三 骆以军
      
      陈宁的文字很像某些错过其美好当下,注定要谈谈感伤、慕慕、遗憾的物事。但奇怪的,这些像普鲁斯特的马德莲蛋糕以其气味、光氛、洒金印象、怔忡街景环场重构一“失落之哀感”的秘密花园,陈宁却带有一种老妇的少女气。老妇与少女,似乎皆与陈宁这样一个美人儿真实的形貌不合。但我读她碎碎琐琐,甚至有些恍神地说着那些旧电影、异国街道、旧社区老店、市集与火车途旅、特吕弗、小津、安藤忠雄、节气、擦身而过的某个昔时故人⋯⋯奇怪皆会错幻浮现像一位教养良好的老妇(像太宰治《斜阳》里那个时代风暴吹不动她优雅气度的母亲),看尽繁华,深谙人世,但张望世界的双眼仍如少女般好奇、纯真、充满善意。很像一句话:“银钏金钗来负水。”同样的漫游、穿巷入弄,在这个按说天际线已被高楼大厦遮断,时间经验已被爆炸、妖艳同时死灰的感官与传媒塞满的城市里彳亍,竟完全无一丝烟火气,无剥膛取脏的恶童印痕或机械复制年代的伪造记忆之怀疑,无有博学者之犬儒讥诮,亦无杜拉斯式的躁郁、歇斯底里、耽美的骚乱与激越⋯⋯
      
      她的文字,如此静美恬淡,温柔敦厚,使我阅读时——像大学时一度认真想来正襟危坐读《诗经》,但每每总读着读着,便在一种光阴悠缓的暖和情绪中伏案睡着——似乎我近年来在高度挤压、强迫症式召唤灵魂最高转速的阅读与书写习惯中,训练的暴冲引擎,在她的“追忆似水年华”静物画风景中,几度熄火,困惑地搁停在她那并不想藉由叙事话语网络带你延伸到任何其他地方的,像老妇坐在街角板凳一边捡菜一边静默回想的慢速时光。眷恋深情却因谦虚害羞而在描述时总保持一种远距之疏离,那样的熄火亦让我幡然领会:原来我们所共享的文明资产(那时代的暴风迎面吹袭来的碎物、瓦砾、玻璃、尘沙),其实亦可能在这样奇怪的时间弧拉(变成老妇,滤去伤痕暗影秽物之细节),风格练习中,像吹玻璃器皿、捏面人这样自成魔术,闪闪发光,建筑一个我原以为我这世代以降不可能再有的,“静静的生活”、“好天气谁给题名”那样的明亮世界。
      
  •     序二 梁文道
      
      我第一次看见陈宁,是在一个很热很热的夏天晚上。几百人围在一起听人演讲、唱歌、喊口号,情绪与气温一样激烈。然后我退了出来,在后头一块空地上透气。不远处,一个穿着七分裤白上衣的女孩正坐在石栏杆上头和人说话。她双脚离地,两腿像秋千一样来回摇晃,晃得跟个孩子似的,怡然自在,不理四周喧哗,这双腿有它自己的规律与自己的小世界。有人介绍:“这是陈宁。”那便是我对她的第一印象了:格格不入。她也是来参加示威集会的,但她的神态却像一个因为误会而撞入一个成人派对的小学生,但又有点上了年纪的旁观者的气息。
      
      自此我每读陈宁文章,就不得不想起那个画面,以及其中那股矛盾的意蕴。她会像一个普通女生般地八卦,可是写出来的观察冷而抽离。有时候她忍不住直抒胸臆,使你晓得她是某个乐队的忠诚粉丝;可是她总想用反思性的理智在最后关头拉回一步,以免过度沉溺。大概不可以在她的文字与性格之间搭上一条简便直接的因果关系,不过那种潜伏在文字中的拉扯的确能与这个人的气质构成类比。
      
      所谓风格,皆为斧凿,哪怕是看起来最“天然”的、最直白的风格,也必然是苦心经营的成果。好比盛夏裁剪一棵树那过于奔放过于茂盛的枝叶,又好比一位修行者调伏心性驯化妄想之狂野;当一位作者在练习风格的时候,他一定是在违逆自己。这不是造作,亦不是不诚实;不,他只是转换自己习惯的视角,校正自己平常并不自觉的声音,并且由此达致更清醒的自我认识与控制。风格之练习,由是有了矛盾与张力。例如陈宁,在陌生的国境内摇醒某种少女的兴奋和期待,又在香港的地铁中催生出老妇般的世故眼光。因为是练习风格,所以她展示了这整个修整与驯化的过程:原来是那样的,现在我把它变成这样,你看。毫不掩饰。
      
  •     
      序一 董桥
      
      肯读书,肯旅行,肯思考,当然好;天生又会写文章,那敢情更好:那是陈宁。卖弄一下学问也是难免的,反正她“卖”得体面,“弄”得干净,“学”得潇洒,“问”得深刻。要走的路还长得很,她这是半路上躲进茶馆歇歇脚喝杯茶写出来的作品,我这样的老文人偶然走过忍不住也探头读两段:又一个张爱玲?
      
  •     封面还没有定案时,设计师Bobo就跟我说,海报和书讯文案中,一定要用“品陈宁”,是第一印象,也因陈宁当得这个“品”字。
      
      把Ning的《八月宁静》和《风格练习》细读了。
      确实是轻巧安静的文字。
      
      于是有了这一稿文字:
      
      
      “每一个人都是在生命途上漫游的旅人。
      没有人知道下一个路口,会遇见谁,经历什么。
      
      当明了,变幻才是永恒的不变;
      当明了,瞬息万变的风景、心绪才是生命的本质。
      
      旅人陈宁
      剪辑韶光掠影,
      用不断移位、错置的视点,
      记录下感官的时空流动,
      将生活的平凡复归不凡。
      
      跟随《风格练习》,悠然看看世界,
      你会发现,原来
      每座城都可以有那么多琐碎的小甜蜜。
      说不定,你也能从中找到
      属于你自己生命况味的小温柔……”
      
      
      但其实,文字背后的Ning是一个让人不能忽略的风格女子。
      然后有了这一稿:
      
      
      “陈宁,‘总是在路上,总是生活在他方’的旅人,
      ‘八卦又冷而抽离的矛盾体’(梁文道眼中的陈宁)。
      
      以‘老妇的少女眼神’(骆以军笔下的陈宁),
      走过香港、巴黎、台北、伦敦、上海、纽约……
      
      穿透、细密与孤独的文字流淌,
      文人董桥也忍不住探头读上两段,
      甚至忍不住问:
      ‘又一个张爱玲?’
      
      甜蜜、琐碎、温柔
      同时光 渡流年 品陈宁
      ——《风格练习》”
      
      
      录此,仅作参考。
      欢迎评论。
      
      
  •   没错 没意思得很 乏味的书
  •   陈宁的书俺喜欢~
  •   这个书的作者,有点“苍老的小清新”feel
    很是独特
  •   同感lz
  •   亦有同感呀 策划得过了
  •   是吖是吖。。当初是被“一则故事九十九种叙述风格”吸引的呃。。
  •   想买来看一看
  •   正在品呢,呵呵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