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动荡的经济学

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罗伯特·布伦纳  页数:363  字数:424000  译者:郑吉伟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以美国、欧盟(包括它成立之前的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和日本这三大经济体为主要分析对象,阐述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从1945年到2005年由长期繁荣到长期衰退的演变过程。《全球动荡的经济学》既不同于西方主流经济学也不同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它以大量数据和极为详细的资料为基础,对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之间的竞争和发展态势进行了深入研究。作者认为,当前资本主义危机的根源在于过去30年发达资本主义经济活力的持续下降,这一趋势跨越各个经济周期一直延续至今。资本积累与总需求长期衰弱的根源在于整个经济体系资本回报率严重而无可挽回地下降,其原因主要是全球制造业生产能力的持续过剩。

作者简介

  罗伯特·布伦纳(Robert
Brenner),当代美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现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学教授,社会理论与比较历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商人与革命》(1985)、《繁荣与泡沫:全球视角中的美国经济》(2002)、《全球动荡的经济学》(2005)等。布伦纳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也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十分活跃的理论家。

书籍目录

导言 长期衰退之谜
第一部分 利润率的轨迹
 第一章 供给派的解释:一个批判
 第二章 对长期衰退的另一种解释方法
第二部分 长期繁荣
 第三章 战后繁荣的模式
 第四章 美国经济:领导者的代价
 第五章 德国:出口推动的繁荣
 第六章 日本的高速发展
 第七章 解读长期繁荣
第三部分 从繁荣到衰退
 第八章 陷于危机
 第九章 危机蔓延
第四部分 长期衰退
 第十章 为什么长期衰退?一个概括
 第十一章 凯恩斯主义的失败,1973-1979年
 第十二章 美国发起的反攻
第五部分 重新恢复繁荣
 第十三章 长期衰退与“长期趋势”
 第十四章 新一轮长期上升?
结束语 动荡在加深?
附录I 利润率和生产率增长:界定与来源
附录Ⅱ 主要变量的来源
译后记

章节摘录

  中国对制造业在制度层面推动过度供给在近些年已经由于中国国内的过剩产能的增长而被放大。在2005年,中国固定投资估计上升到GDP的46%,超过了日本和韩国甚至是处在它们发展动力的顶点的投资比例。中国固定投资(以市场汇率计算)在2005年在前三季度以年度来计算几乎达到1.1万亿美元,高于美国以年度计算的总额为9870亿美元的水平,高于日本总额为7330亿美元的水平,也高于欧元区总额6510亿美元的水平。这些异乎寻常的投资数据是使人回想起20世纪90年代早期东亚经济的情况,当时它们的资本积累像中国一样由于低估的汇率和全球范围内的宽松信贷政策而大幅上升,也超过了主要的经济国家——不久产生了过剩产能和地区性与国际性的经济危机。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它意味着不仅在对中国而且在对世界经济的价格和利润率产生更大的向下的压力,在进入周期性扩张的四年里,这种压力也表明不能充分恢复投资和就业岗位创造。如果中国的资本积累和随后的增长减速——以应对过剩的投资、国内利润率下降和(或)紧缩的国内信贷——结果是中国的进口下降,对日本和东亚生产商形成新的压力,因为它们依赖于中国市场扩张,同时随之产生的压力和风险迫使美国经常项目赤字进一步上升。中国作为世界的发动机,也对世界经济安全产生若隐若现的威胁。  另一方面,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如印度等,因为资本存量的回报率仍然不令人满意,也因为实际长期利率仍然很低,资本家和工人——富人或不是太富裕的人——倾向于用手里的经济剩余购买金融资产,而不是购买生产性的资产。当然,使这种趋势成为可能的条件就是不仅美联储降低短期利率,而且发达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机构都降低短期利率。欧洲中央银行被迫长期使利率保持低位以应对在2001-2004年间的欧元快速上升。日本银行在2003-2004年从事的信用创造(credit creation)历史性地爆发出来,目的是使经济走出最近的经济衰退。这些努力在多年里将借贷的实际成本在制度层面上降到零以下——达到自70年代通货膨胀以来的最低水平——甚至在今天,在美联储实施紧缩政策的一年半以后,货币的实际成本并没有上升。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全球动荡的经济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市场经常有失灵的时候,而马克思对市场经济、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趋势判断却异常的准确。
  •   了解全球动荡的经济学的好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