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话语权

出版时间:2012-1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国庆  页数:253  
Tag标签:无  

前言

“话语权”是近年来文化与传媒研究和政治研究中出现频率颇高的一个词。简言之,“话语权”指的是影响和控制舆论的权力与能力。话语权决定公众舆论的走向,还进一步影响社会的发展方向。    我的学友张国庆先生多年来从事美国媒体的研究,他本人也在中国媒体上就国际事务发表过诸多评论,取得了可观的影响和知名度。他在2011年1月出版的《话语权:美国为什么总是赢得主动》一书中,曾很通俗地阐释过美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问题。而美国媒体在扩大本国的全球话语权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这本新书更为理性和系统地从学术上阐述了美国主流媒体是如何赢得社会尊重进而获得话语权的。本书剖析了美国媒体话语权的四个来源,即“赢得信任感,增加吸引力,强化依赖感,提高服务性”,揭示了美国媒体与政府相互监督、相互合作又相互推动的复杂关系,以及媒体同国会、利益集团、大企业的利益关联。本书还分析了美国媒体在国际上长期保持领先优势的原因。    和同类著作相比,本书有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揭示了媒体市场化和集团化所带来的“双刃剑”效应。一方面,美国媒体通过市场化获得财政上的独立,给自己的相对客观和超脱奠定了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在赚取巨额广告收入的同时,媒体也受到广告商无孔不入的影响。美国媒体的话语权,尤其是在其集团化之后,归根结底同它们背后控股的财团脱离不了干系,它们所拥有的新闻自由也就不能不具有很大局限性。从经济的角度研究媒体话语权,是一个重要的尝试。    二是深入剖析了媒体与政府的关系。媒体同政府是一种互为“双刃剑”的关系。书中列举了几位美国总统借力或失利于媒体的案例。善于和媒体打交道,能够提升总统和政府官员的执政力与话语权;反之,政客一旦得罪或忽视媒体,就可能在舆论和政治上遭受致命的打击。对于媒体来说,政府(包括国会、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司法机构等)既是不得不依靠的重要信息渠道,又是监督的对象和争夺话语权的对象。过于偏向政府和过于仇视政府,对媒体都是不利的。美国媒体的历史,就是一部同政府互动关系的历史。    三是深入探讨了媒体的意识形态及其在价值观传播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本书对美国社会和媒体意识形态的分析是一个最大的亮点。美国主流媒体获得国内外话语权的重要原因,就是它们的报道倾向同美国社会的价值观融为一体。它们的关注点,同美国普通公众和社会精英的关注点基本一致而且相互渗透。美国对外传播其价值观的热情,主要源于其社会而非其政府。美国掌握国际话语权的主要中介,是它的媒体、文化产业、企业,以及以非营利组织为代表的公民社会。如果美国媒体脱离了公民社会,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值得一提的是,在推动美国慈善事业方面,美国媒体也发挥了不小的监督和促进作用。    在阅读本书的时候,读者应该会想到中国的国家话语权、媒体话语权、国际形象、文化软实力等等时下的热门话题。本书的许多实例、分析和观点,都对探讨上述话题具有借鉴意义。但是,就我这个第一读者来说,从本书中看到更多的是美国特色而非媒体运作的一般规律,是中美社会、体制、文化、观念、意识形态的反差。美国媒体的性质、规范、归属、价值观都同中国媒体不同。美国主流媒体同商业集团、政府、社会的多角互动关系,与中国政府对主流媒体和公众舆论的指导作用也是完全不同的。同样都是“弘扬主旋律”,主导者、目标、角色、手段却差别很大。如此看来,对美国媒体话语权的研究,必须以对美国的整体认识为基础。这一点,本书的确做到了。    本书的撰写十分注意遵守学术规范,在参考了大量中英文著述的基础上阐发自己的观点。丰富的案例和恰到好处的图解及数据,都对读者更好地理解美国媒体赢得话语权的“路线图”有所帮助。作者对美国媒体的研究保持了客观和理性的态度,既总结了其赢得话语权的成功经验,也指出了其在自律、公司化、官僚化和垄断化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伊拉克战争的案例更是呈现出美国媒体在国家安全和独立报道方面所面临的尴尬与困境。    如果说这样一本严肃的学术著作还有什么可以改进之处,那就是鲜活的资料尚嫌不足。中国学者研究美国,基本上根据的都是美国的书面和网上资料,很少有通过实地考察和个人接触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当然,对于张国庆学友这样一位年轻研究人员来说,这样说近乎苛求。之所以敢如此苛求,是因为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工作时,同国庆结下了私人情谊,知道他是一位非常勤奋而又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人。衷心希望他能在本书付梓之后,能更多、更深入地了解美国社会,以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王缉思    2012年初秋于北京大学

内容概要

  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媒体像现在这样重要:“媒体不再是反映现实,它就是现实。如果饥饿的索马里儿童被媒体报道,全世界都想为此做些什么。如果没有,他们就不存在,人们什么也不会去做。”美国媒体如何影响世界,并通过话语权的争夺为美国获取最大利益?本书作者集多年潜心研究功力,为我们深度揭示了媒体话语权的方方面面:媒体人与政客的微妙平衡与博弈、媒体背后的利益集团、媒体怎样影响国内政策走向、政治家又如何巧妙利用媒体、外交与战争中的媒体如何发挥巨大作用……为转型期中国内外话语权建设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启发和借鉴。

作者简介

  张国庆,中国社科院国际问题专家,知名专栏作家。在国际上最早对朝核问题作出准确判断,对伊拉克战争、日本入常失败、数次美国大选都作出过准确预测。著有《被折腾的世界》、《话语权》、《总统们》等书,对媒体及媒体话语权问题有长期深入的研究。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话语权是什么
第二章 话语权与物质基础密切相关
第三章 赢得话语权需要利益平衡
第四章 媒体与白宫相互影响
第五章 活跃在战争与国家安全第一线
第六章 传播价值观
第七章 用自律保护话语权
第八章 新媒体 新挑战

章节摘录

戴维·哈尔伯斯坦(David Halberstam)曾感慨地说:“广播事业是一种奇怪的职业。它是世界上推销肥皂的最有力的工具,也可以成为世界上为公众服务最有力的工具。因此,它总是陷入它的双重职能之间。一方面,它应该为公众服务,因为它是经政府批准的;另一方面,它也应该推销商品,因为正是靠了商品市场和股票市场,它本身的物质设备才不断改善。因此就有某种固有的、不可避免的大规模冲突。在这种种冲突中,为公众服务的职能很少占上风,尽管电视的大部分最佳节目都是新闻和公众服务节目……”②但也正是有了这些新闻和公众服务节目,它的推销才会有效。这也是服务性具有决定意义的原因所在。    强化受众的喜好,也是媒体服务性的重要追求。如前所述,受众对于题材或提供者(如专栏作家或主播)的偏好,有助于提高其对媒体的熟悉感,从而客观上提升了媒体的吸引力。为此,无论是纸媒还是电视、电台及新兴媒体,都在努力以内容的丰富性和个性,以及专栏作家或主持人及嘉宾的个人魅力强化受众的某种喜好,而事实上,确实有很多受众就是冲着某一档节目、某一位专栏作家或主持人而成为忠实的读者或观众(听众)的。这种服务意识,与很多媒体领导人所强调的“内容为王”理念相呼应。    公共广播也体现出美国媒体的服务性。公共广播公司(Corporation for Public Broadcasting,CPB)是根据1967年公共广播法案成立的非营利性的广播电视机构,其主要任务是扶植公共广播事业的发展,经费来源于联邦政府的拨款和社会各界的捐助。1969年公共广播公司设立“PBS公共电视网”(由354个加盟电视台组成),负责管理通过卫星向全国公共电视台传送节目和公共电视台之间的业务联系。公共电视最知名的节目是《芝麻街》,从1969年开播后便迷住了全国的儿童,连同它的其他儿童节目陪伴着一代代人成长起来。此外,它的Nature(自然系列)也十分受欢迎,曾赢得了360多项荣誉。值得一提的,还有1970年成立的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ational Public Radio,NPR),下面有将近800家地方公共台,每天有10%以上的美国人在收听它们的节目,尤其是其早间综合新闻节目(Morning Edition)在美国影响极大,是电台节目中听众最多的。与商业广播不同的是,无论是PBS还是NPR,走的都是公益路线,几乎屏蔽了所有暴力和色情内容,对广告有着严格的时间限制(每次不超过10秒,每小时不超过3分钟;而商业广播每次可达3分钟,每小时可达18分钟),主要靠政府的拨款和社会捐助,由于它们很好地服务了公众,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而家长们更是将它们视为可放心让孩子收看和收听的“安全频道”,从而拥有了青少年节目的话语权。为支持公共广播,麦当劳产业创始人的遗孀科罗克夫人在去世前,决定将2亿多美元的财产捐赠给NPR,而这笔资金被认为是美国所有的文化机构有史以来收到的最慷慨的捐赠。    话语权也是良性竞争的产物,这一点在服务性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在“五角大楼文件案”中,《纽约时报》率先发表了五角大楼秘密文件,搞得《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等媒体措手不及。在《华盛顿邮报》主编贝林厄姆·布莱德利(Bellingham Bradley)心目中,《纽约时报》是一家大报,他要赶上它,当每天早上人们在谈论着《纽约时报》的五角大楼报道时,他就会为居于次席而感到烦恼,这使他作出决定,改写和引用《纽约时报》的材料。于是乎,就出现了这样一幕:《纽约时报》迫于压力暂停了报道,而《华盛顿邮报》却跟了上来,看到此情形,《纽约时报》很快又恢复了报道。此后,美联社等媒体也加入了报道的行列,使得此事变成了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事件。《纽约时报》由此提升了话语权,而《华盛顿邮报》则锻炼了队伍,并在此后的“水门事件”的报道中脱颖而出。    在另一个事例中,这种竞争不仅带给民生问题以更多关注,也体现了媒体的社会责任感,而这种社会责任感正是话语权的一个重要来源。20世纪80年代中期,鉴于非洲频繁发生饥荒,媒体对埃塞俄比亚大饥荒也采取了冷淡旁观态度。但是NB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却对该事件进行了长达3天连续报道,结果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共鸣,这促使其他电视网和纸媒体的争相介人和报道。P17-19

编辑推荐

张国庆继《话语权:美国是怎样取得主动的》又一力作!为从政者、媒体人和企业家揭示关于话语权的真谛!    美国媒体如何影响世界,并通过话语权的争夺为美国获取最大利益?    《媒体话语权(美国媒体如何影响世界)》这本新书更为理性和系统地从学术上阐述了美国主流媒体是如何赢得社会尊重进而获得话语权的。本书剖析了美国媒体话语权的四个来源,即“赢得信任感,增加吸引力,强化依赖感,提高服务性”,揭示了美国媒体与政府相互监督、相互合作又相互推动的复杂关系,以及媒体同国会、利益集团、大企业的利益关联。本书还分析了美国媒体在国际上长期保持领先优势的原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媒体话语权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1条)

 
 

  •   很早就在关注这本书,确切的说是在这本书还没有面世之前(当张老师还在为这本书选哪个封面比较好而犹豫时)。记得当时这本书有三个备选封面,但我当时第一感觉它应该是蓝色的—深蓝的那种,象征着深邃、知识的内涵。却不想等把书拿在手里的时候果然是亮色的深蓝,很欣喜,感觉自己猜中了什么大的秘密似的。其实喜欢这本书还有另外一个比较“堂而皇之”的理由,那就是喜欢它带给我的内涵—话语权,喜欢媒体话语权所带我的震撼。在当今美国媒体无孔不入的时代,在我国经济实力及各方面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却唯独话语权不强势的时代,我觉得拥有这本书应该带给我们一些反思。特别喜欢一句话:“媒体不再是反映现实,他就是现实。如果饥饿的索马里儿童被媒体报道,全世界都想为之做些什么。如果没有,他们就不存在,人们什么也不会做。”不是喜欢这句话有多深奥、多有内涵,而是这句话带给我的震撼:在各方利益博弈、人人都为自己的私利着想的今天,媒体究竟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它是以置身事外的角度去客观评价各方利弊,还是受制于利益财团有所偏颇?如果媒体真的不能净身事外的话,那么它又是如何与政客、利益集团进行平衡与博弈,进而影响关于外交与战争的政策走向、扩大自身话语权的?我想关于这几个方面的思考也许可以为转型时期我国的内外话语权建设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本书旨在客观讲述美国媒体的崛起和美国权力潜规则,及其与各利益体之间的微妙关系与博弈过程,剖析国家、媒体乃至个人赢得话语权的四条通道:信任感、吸引力、依赖感和服务性。)
  •   在当今时代,各种媒体多元共存,既有传统的纸质媒体(包括报刊、杂志、书籍),又有电视、电台及新兴媒体。我们每天都通过这些媒体来获取各种信息,相应地,媒体也竞相争夺对受众的话语权,因为话语权决定公众舆论的走向,还进一步影响社会发展方向。那么媒体究竟是怎样来获取影响和控制舆论的这种权力和能力的呢?作为世界第一强国也是媒体最发达的国家的美国,是如何运用它的主流媒体来影响世界的呢?这本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专家张国庆所著的《媒体话语权》就是一本从专业角度来深入详细分析和解读美国媒体话语权的四个来源,即“赢得信任感,增加吸引力,强化依赖感,提高服务性”,以及美国媒体在国际上长期保持领先优势的原因。
    说本书是一部具有严密体系性、充分专业性的学术著作真是一点都不为过,它从“话语权是什么”开始展开论述关于话语权已有的研究,用详细的列表列出了话语权的四个最核心的要素(信任感、吸引力、依赖感、服务性)以及每个要素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最重要的是,它紧接着谈到了何谓“不完整的话语权”这个重要概念,直言不讳地批评了美国的媒体暴力问题,并尖锐地指出美国的多数总统和政治家都十分注意处理好与媒体的关系,还有大公司进行并购也通过媒体来保证自身的话语霸权,“这使得美国媒体的话语权在很大程度上堪称大公司和利益集团话语权的延伸”。其实又何止美国是这样?我相在任何一个国家,媒体的话语权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它所属的利益集团和政治语境,这些从根本上决定了媒体是为谁发声,对谁负责。
    与中国等国媒体不尽相同的是,美国媒体能够赢得并巩固话语权的一个重要保障是能够在各种利益之间保持平衡,尤其是保护受众的利益与维护国家的利益并举,书中就列举了大众化杂志的介入对“黑幕揭发运动”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以及这项运动的后果对美国媒体的反作用,总体说来二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另外一个例子是通过媒体对“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连篇报道和深入挖掘,体现了美国媒体对民众和国家利益的守护精神,并且民众的利益是绝不低于国家利益的,二者是真正统一的、不相背离的,这也是美国民主法制精神的一种有力体现。
    在国际话语权的竞争背后,其实是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的竞争,美国媒体十分擅长向全世界来传播它的普世价值观。我自己就不讳言这一点,因为我特别喜欢看美国好莱坞那用高科技手段为包装形式、以普世价值观为情感内核的各种大片,还特别喜欢让人在爆笑之中感受到无限温情的各类美剧(从较早的《老友记》到最近的《生活大爆炸》),还喜欢听美国音乐、看美国小说,我想有许多人跟我一样非常喜欢美国文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了美国媒体在文化传播上的巨大成功,使得美国价值不仅得到美国人的广泛认同,还守护并最大化着美国的国家利益。
    总之,读这本书时我们会不自觉地会想到中国媒体及其话语权,可以更好地“师夷长技以自强”,在学习美国的同时思考如何建立自己具有影响力的媒体话语权。
  •   媒体不再是反映现实,它就是现实。如果饥饿的索马里儿童被媒体报道,全世界都想为此做些什么。如果没有,他们就不存在,人们什么也不会去做。
      
      在国际社会中,话语权永远是最重要的命题之一,世界发展到今天,谁都知道,并不仅仅是弱肉强食,解决问题的办法也不再仅仅是暴力和战争,更多时候,博弈、谈判成为交流的主要方式,在这样的博弈中,谁掌握更多的话语权,谁就会获得更多的利益。虽然看起来,仍旧是实力最强大的握有最多的话语权,但不可否认的是,话语权本身,也逐渐在影响着国家实力的强弱。
      
      在争夺话语权的过程中,媒体无疑是最重要的平台之一,在这本《媒体话语权》中,作者分析了美国是如何通过它的媒体去逐渐影响世界的。美国人用他们的媒体,把他们的价值观传达到全世界,在过去100年的时间里,美国和美国媒体一起走向强大,这个过程其实很有意思。
      
      美国无疑是最善于利用媒体的国家,但显然,美国政府和媒体的关系并非一开始就如此。美国媒体的崛起大概是从19世纪末开始的,那时出现了几件大事,比如普利策奖、进步主义运动等,特别是进步主义运动,媒体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或者说媒体推动了进步主义运动的完成。自此以后,整个美国社会从政府、团体乃至各种社会组织都开始高度重视媒体的作用,美国总统也坚持捍卫媒体的权利,因为他们始终坚信,国家的强大离不开成熟的媒体。艾森豪威尔曾说“在宣传上花1美元就等于在国防上花5美元”,由此可见宣传工作做得好就能事半功倍。实际上,美国的很多优势,甚至是便宜,都是通过他们掌握的话语权获得的。
      
      美国与媒体的关系如此奇妙,在一百多年的历史中,政府保证了媒体的强大,而媒体则促进了美国的强大,随后媒体又巩固了美国的强大。他们互相依靠,互相推动彼此的成长,从对话语权有意识开始,到主动去掌握话语权,这个过程中发生的许许多多的摩擦、合作作为一部发展史,读来也非常有意思。
  •   任何国家都有其指导思想,而各国的指导思想无论在具体内容上、形式上、传统上等各方面都有极大的差异,所以任何一个组织创建时都非常重视宣传工作。我们经常听到、见到的是“马克思、恩格斯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就把宣传和组织联系起来,创立了无产阶级的宣传理论和宣传形式,从而推动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促进人类进步和社会主义事业”、“我党历来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让老百姓去了解、理解、贯彻,才能让党的方针政策深入人心”……我们如此,美国也不例外,尤其是在当代,在利用媒体扩大本国的全球话语权方面,做的非常出色。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媒体像现在这样重要:“媒体不再是反映现实,它就是现实”,而美国在其中不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还引导着媒体的趋势和导向,进而影响着世界的发展。《媒体话语权——美国媒体如何影响世界》这本书就是研究美国宣传工作、剖析美国如何控制世界话语权的著作,追本溯源的理清美国主流媒体是如何赢得社会尊重进而获得话语权,同时让我们看到美国媒体话语权的四个来源,即“赢得信任感,增加吸引力,强化依赖感,提高服务性”,揭示了美国媒体与政府相互监督、相互合作又相互推动的复杂关系,以及媒体同国会、利益集团、大企业的利益关联。还分析了美国媒体在国际上长期保持领先优势的原因。
    美国主导世界话语权的首要原因由于国力的强大和宣传的积累。当今世界美国的独大局面是一时无人可以改变的,美国哪届政府不是在推行着其国家主义,以自己的“民主”改造着世界,从苏联、东欧到阿富汗和伊拉克甚至伊朗、朝鲜、叙利亚等。美国在各个领域的权威地位是他国无法挑战的了的;同时不论是早期的报纸杂志还是现在的网站、手机,美国都掌握信息宣传技术的尖端科技,所以美国在各个领域有着最强的话语权,全球化更是加剧了美国文化意识对各国的影响和冲击,全球化几乎成了“美国化”。所以各国都有许多人在以美国的标准衡量着身边的、天边的、看到的、听到的、本国的、外国的等等方方面面。
    其次,美国媒体话语权的发展同商业密不可分。20世纪20年代,亨利卢斯成为新时期媒体人的代表并开始意识到,“与其说媒介就是信息,不如说媒介就是经济”。在本书中,作者也提出媒体的“专业化”是市场化带来的“最佳的副产品”。宣传其实是一种政治,政治离不开媒体,商业同样离不开媒体,而这种“被需要”就决定了媒体作为“话语权”争夺战的核心地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最后,我们也不难看出,美国宣传工作搞的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控制的好,也就是“掌控话语权”。从美国的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先世界以来,美国在控制信息源上做了很多努力。互联网上散布的大批消息不说,就当今世界获得信息最快也最受大众欢迎的电视来说,自从美国人特德.特纳想出了24小时不间断的新闻**N以后,美国就掌握了新闻的源头。各种新闻的来源都离不开它。控制了信息源就控制了话语权,也就是说可以引导舆论朝着一个方向想,这便是心理学上的思维定式。所以掌控了话语权,就能轻而易举的把人们引导向某种特定的思维定式,人们会在这种定式中去寻找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看待问题的依据,那结果当然是被美国主流媒体所掌控。
  •   在信息飞速的今天,新闻传媒已经成为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在信息方面,更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没有媒体话语权的国度,就率先败在士气和信心方面。
    古人常人,三人成虎,谎话说多了,也变成真的。而新闻传媒就是如此,骗局只要没被揭露出来,那么它就是事实。这本书全名叫《媒体话语权:美国媒体如何影响世界》,里面阐述了媒体的发展史,以及新闻传播的重要性。例举了越南战争、伊拉克战争中,媒体对失态发展的影响。这本书的作者的确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功底和政治眼光,对事件的分析也十分到位,让人能感受到一个全新的视野。
    美国作为世界上传媒最发达的国家,在三权分立(行政、司法、立法)的体制之下现又诞生出第四个重要权力:话语权。话语权犹如一把利剑,可以穿透任何黑暗的物质,当然也可掩盖任何光辉灿烂。拥有话语权,将为自己如虎添翼。那好比在伊拉克战争中,其实事先美国的各大媒体就对萨达姆进行丑化,就算在极小的错误也揪着不放,把萨达姆政府描绘成十恶不赦的邪恶政府。更是把萨达姆本人塑造成一个大魔王,好像美国攻打伊拉克是为了伊拉克人民,是替天行道。这就是信息战,在未正式短兵相接之时,伊拉克士气已经遭到极大的打击。这也是为什么作为中东霸主的伊拉克在战争中如此不堪一击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这只是一个特例,既政府和媒体的合作,进行有失偏颇的报道,以获取最大利益。俗话说,谎话说多了,也就是真话。但这是建立在大众不知情的条件下,如果谎言被揭穿,那么说谎者终身都将受到质疑,并无法洗清身上的污点。所以媒体的这种主观报道很容易让他们丧失公信力,也容易丢掉话语权。媒体的自律,就显得极其重要。谎话也只能适当的说,毕竟要维持长久的利益,还是需要真材实料的东西和独特性的新闻来吸引大众眼球。
    这本书也算是一本传媒史,从最开始新闻报纸的建立,到慢慢新闻传媒的独立,以及和政府之间的分分和和,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也让人更加了解到媒体。而在这种不知不觉中,美国的新闻媒体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话筒。就像在非洲,如果没有媒体介入,那么这些惨剧就不存在,无论是儿童饿死,还是战乱暴力,都与这个世界无关。只有被媒体关注,才有他们的希望。索马里就是个典型。所以书中有句话让我记忆犹新,那就是电视新闻不是在反映实事,而是他们就是实事。没有被电视新闻报道出来的东西,统统都不存在。得不到世界关注的东西,就从主观上消失在地球了。
    在书的最后,也提到目前新兴发展起来的社交网站、微博等信息交流平台。作者在书中指出,有些新闻媒体不敢报道或者被他们忽悠掉的问题,通过这种非正式、非专业的形式被传播开来,这就是微博的重要性。虽然这些传媒都只是业余的,并且也不专业,但就是这种非官方的东西,更能显示出它的原汁原味。当然,有利有弊,毕竟网络是个新兴的领域,很多体制不完善,对网络的控制还相当困难。所以难免会出现一些违法行为,这也是在未来的日子需要改善的。但不得不承认,这种实名制社交网站、微博等新兴的传媒已经让媒体话语权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这将更加拉近世界的距离。在方便的同时也带来的不少坏处,文化侵略就是典型的例子。如果不控制好自己手中的传播力量,那么或许在你尚未出师之时,就已经莫名其妙的一败涂地!
    在信息飞速的今天,新闻传媒已经成为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在信息方面,更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没有媒体话语权的国度,就率先败在士气和信心方面。
    古人常人,三人成虎,谎话说多了,也变成真的。而新闻传媒就是如此,骗局只要没被揭露出来,那么它就是事实。这本书全名叫《媒体话语权:美国媒体如何影响世界》,里面阐述了媒体的发展史,以及新闻传播的重要性。例举了越南战争、伊拉克战争中,媒体对失态发展的影响。这本书的作者的确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功底和政治眼光,对事件的分析也十分到位,让人能感受到一个全新的视野。
    美国作为世界上传媒最发达的国家,在三权分立(行政、司法、立法)的体制之下现又诞生出第四个重要权力:话语权。话语权犹如一把利剑,可以穿透任何黑暗的物质,当然也可掩盖任何光辉灿烂。拥有话语权,将为自己如虎添翼。那好比在伊拉克战争中,其实事先美国的各大媒体就对萨达姆进行丑化,就算在极小的错误也揪着不放,把萨达姆政府描绘成十恶不赦的邪恶政府。更是把萨达姆本人塑造成一个大魔王,好像美国攻打伊拉克是为了伊拉克人民,是替天行道。这就是信息战,在未正式短兵相接之时,伊拉克士气已经遭到极大的打击。这也是为什么作为中东霸主的伊拉克在战争中如此不堪一击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这只是一个特例,既政府和媒体的合作,进行有失偏颇的报道,以获取最大利益。俗话说,谎话说多了,也就是真话。但这是建立在大众不知情的条件下,如果谎言被揭穿,那么说谎者终身都将受到质疑,并无法洗清身上的污点。所以媒体的这种主观报道很容易让他们丧失公信力,也容易丢掉话语权。媒体的自律,就显得极其重要。谎话也只能适当的说,毕竟要维持长久的利益,还是需要真材实料的东西和独特性的新闻来吸引大众眼球。
    这本书也算是一本传媒史,从最开始新闻报纸的建立,到慢慢新闻传媒的独立,以及和政府之间的分分和和,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也让人更加了解到媒体。而在这种不知不觉中,美国的新闻媒体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话筒。就像在非洲,如果没有媒体介入,那么这些惨剧就不存在,无论是儿童饿死,还是战乱暴力,都与这个世界无关。只有被媒体关注,才有他们的希望。索马里就是个典型。所以书中有句话让我记忆犹新,那就是电视新闻不是在反映实事,而是他们就是实事。没有被电视新闻报道出来的东西,统统都不存在。得不到世界关注的东西,就从主观上消失在地球了。
    在书的最后,也提到目前新兴发展起来的社交网站、微博等信息交流平台。作者在书中指出,有些新闻媒体不敢报道或者被他们忽悠掉的问题,通过这种非正式、非专业的形式被传播开来,这就是微博的重要性。虽然这些传媒都只是业余的,并且也不专业,但就是这种非官方的东西,更能显示出它的原汁原味。当然,有利有弊,毕竟网络是个新兴的领域,很多体制不完善,对网络的控制还相当困难。所以难免会出现一些违法行为,这也是在未来的日子需要改善的。但不得不承认,这种实名制社交网站、微博等新兴的传媒已经让媒体话语权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这将更加拉近世界的距离。在方便的同时也带来的不少坏处,文化侵略就是典型的例子。如果不控制好自己手中的传播力量,那么或许在你尚未出师之时,就已经莫名其妙的一败涂地!
  •   ——美国媒体如何影响世界(张国庆继《话语权:美国是怎样取得主动的》又一力作 为从政者、媒体人和企业家揭示关于... 您喜欢这本书吗?写点读书心得与大家分享吧~
  •   所谓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通俗的说就是宣传的载体或平台。每天我们打开电脑或者电视,看到的、听到的都是媒体的声音,他们为我们传递着各种信息,让我们了解周边乃至全世界每天所发生的各种事情,感受社会、世界的各种变化。而 “话语权”是近年来被频繁使用的词,简言之,就是说话权,即控制舆论的权力。话语权掌握在谁手里,决定了社会舆论的走向。而媒体的话语权就是利用媒体影响社会的发展的方向,引导公众舆论的走向。
    本书可以说清晰的、系统的阐述了美国主流媒体是如何获得话语权的,媒体之所以能够赢得话语权,最重要的就是它必须始终保持着自己特有的四个核心要素——“赢得信任感,增加吸引力,强化依赖感,提高服务性”。而这些特性能偶被政府很好的利用,彼此之间加强相互合作与监督,完全可以影响社会的发展方向。书中列举了几个美国总统与媒体打交道的例子,善于与媒体打交道的总统显然从中受益不少,提升自己对社会的掌控力,利用媒体的影响,慢慢的释放自己的想法与政令,根据社会的反应以便做进一步调整和规划。而几位不擅长和媒体打交道的,反而会受到来自于媒体的不断爆料,最终倍受打击。当然总统和媒体之间也是相互利用、相互影响。里面也看到了,总统对于不合作媒体的态度和做法,让你体受到一种冷漠,以此让这些媒体知道自己的行为需要做些调整。对于媒体来说,政府(包括国会、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司法机构等)既是不得不依靠的重要信息渠道,又是监督的对象和争夺话语权的对象。这句话最为点睛:美国媒体的历史,就是一部同政府互动关系的历史。
    美国媒体另外的功效就是不断宣传美国社会的价值观,通过媒体不断向外界展示和显现美国社会的价值观,通过各种方式推动之。这就是美国媒体不断在扩大其国际话语权的能力,通过普世价值观的传播,美剧以及好莱坞大片的文化传播,让各个国家不知不觉中感受美国文化与思想,进而达到其文化扩张的目的。另外,就是通过不断宣传慈善事业,让一些富商为了该事业奔走,进一步强化美国媒体的话语权,进一步反应美国的价值观——自由、个人主义及创业精神。
  •   《媒体话语权美国媒体如何影响世界》这又是一本人大社的书。人大社出的书一向都是精品,这一本也不例外。我虽然很喜欢人大社的书,但是每次读起来都是相当吃力的,这一次其实也不例外。
      顾名思义,这本《媒体话语权美国媒体如何影响世界》就是一本讲媒体的书。对于媒体,我们读者其实再熟悉不过了。因为我们整天读到的书就是出版社这种媒体出版的,我们每天看到的报也是报社这种媒体发行的。除此之外,还有网络,电视等各类媒体。但是,对于美国的媒体我们其实并不清楚,并不明白其动作机制和特点,这本《媒体话语权美国媒体如何影响世界》正是为我们解答了此类的疑惑。
      媒体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微妙的。政府的确需要媒体的监督,但是媒体也需要政府的管理和引导。媒体要说真话,绝对不可以歪曲事实,也不能漏报、瞒报真相。这是媒体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媒体如果脱离政府的管理,那么宣传就会失控,我们的价值观就容易产生变动,让人们认不清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我国的媒体与政府之间,正是这种微妙的关系。美国的媒体与政府之间怎样,这本《媒体话语权美国媒体如何影响世界》给了我们答案。
      这本《媒体话语权美国媒体如何影响世界》从话语权入手,讲述了媒体的发展机制、特点以及与白宫之间的相互影响。美国媒体的文化侵略,美国媒体对世界的影响,美国媒体在世界上的话语权,这些话题将美国媒体的特点清楚明晰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这本《媒体话语权美国媒体如何影响世界》让我们对美国的媒体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更深一层的认识。本书不仅讲述了美国媒体的现在,还回顾了美国媒体的历史,并且展望了美国媒体的发展方向,内容可以说是相当地丰富。
      《媒体话语权美国媒体如何影响世界》二百五十三页,二十二万字。蓝色的封皮非常简捷大方,这也正是人大社书籍的特点,不追求过于华丽花哨的包装,而是讲究内容的充实、实用以及深度。从内容上讲,这本《媒体话语权美国媒体如何影响世界》完全解释清楚了美国媒体影响世界的方式,以及他们独有的话语权。从深度上,《媒体话语权美国媒体如何影响世界》还深入阐述了美国媒体与白宫的关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等。如果你真的想了解一下拥有好莱坞这种文化巨舰的美国媒体,那么拿到一本《媒体话语权美国媒体如何影响世界》绝对是你最佳的选择了。
  •   很好,值得一读!政者、媒体人和企业家揭示关于话语权的真谛
  •   话语权是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很热的一个词,这本书讲的不错,例子很多,而且讲得比较生动,读起来不枯燥~推荐五星!媒体人应该读一读。
  •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有关中日两国的“钓鱼岛”事件:据英国《金融时报》的采访报道,很多中国年轻人认为,虽然使用暴力不那么可取,但因为日本“态度不好”,所以中国需要采取更强硬的手段,让日本人“清醒”一些。而受访的很多日本人其实希望中国变得更暴力、更丧失理性,因为这样全世界就能看到中国是个怎样的国家。抗议者砸碎越多的玻璃、放越多的火,只会在世界面前越多地伤害中国的形象。在日本,人们不明白中国人为何会如此愤怒。日本人几乎都认为,这一轮中日关系的紧张情绪,是因中国人而起,起因就是2010年中国渔船船长前往钓鱼岛事件。而在中国,所有人都认为事情的起因是日本对钓鱼岛的国有化。
    是什么让两国人民在这个问题上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我认为这就是媒体的力量。在中国参加抗议游行的只是少数人,做出不冷静不理智行为的更是极少数,大多数人还是在办公室里工作的,所以事态绝对不像新闻中所展现的那样激烈。但媒体的不好之处在于,他们为了收视率,总是倾向于报道更极端的现象。我认为中日两国目前存在巨大的误解,媒体尤其是日本媒体起到了很不应该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例如日本媒体大肆报导,这次被攻击的日企中,有很多是对华非常友善的,比如松下。邓小平1978年访问日本时,曾经对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你是“经营之神”,希望你帮助中国企业发展。所以80年代,松下首先在华开厂。而就是那家工厂,在周六的抗议中被烧毁了。这的确伤害了很多亲华人士的感情。
    而在中国,有庞大粉丝群的李开复说:“今天最高兴的应该是日本人,因为他们看到数万中国人走上街头,破坏了自己同胞的汽车,掠夺了自己同胞的财产。”同时在中国的互联网上,其实也有很多呼吁人们理性的冷静声音。但这些声音却被日本媒体集体忽视了,没有任何报导。
    如果我们还想用和平手段解决钓鱼岛争端的话,真正的解决之道应放在美国身上,而且一定要让美国感受到“切肤之痛”。例如:我们可以适当减持持有的美国国债,并奇妙地让全世界知道,就会产生美元贬值的预期,资金就会开始撤离美国,这对美国稍有复苏迹象的经济遭受重大打击;另一方面,用减持下来的资金购买日本国债或日元,也奇妙地让全世界知道,就会产生日元升值的预期,这对出口导向型的日
    本经济绝对是雪上加霜。从美元贬值上的损失,也可以从日元的升值中得到一定的弥补。而近来“十八大”后刮来的一股“反腐之风”,也充分体现出了媒体的力量。
  •   话语权是本人的研究方向!
  •   哇,这本书里也提到了丹拉瑟。这真的是一个媒体现象,能够24年持续主持新闻节目,影响人们对各种事件的看法,传达自己的声音,太难得了。媒体涉及国家形象,对事件的解读和口径,报道能力和报道公正度,反映传媒人的实力和职业道德,这本书太难得了。收入本人年度好书~
  •   很详细很客观。对了解并掌握美国媒体如何影响世界,必读的一本经典书籍。
  •   对了解媒体如何影响政治的有很大作用
  •   对媒体又有新的认识了啊
  •   很专业,尊重媒体,重视媒体的作用。
  •   媒体都需要为政府服务,不要被他们的言论自由所蒙蔽。
  •   更了解媒体了
  •   收到书了,很喜欢封面的蓝色。个人感觉这本书内容容量挺大的,观点也比较新颖,有很多数据值得收藏。
  •   舆论战正在上演,本书详细阐述了舆论阵地的重要性,值得相关领域人员知晓
  •   物流速度极快,内容很好
  •   没有细读,只翻看了章节、篇头篇尾,感觉不错!
  •   支持张老师
  •   youyongchu
  •   此书还是不错,整体质量很满意
  •   没有影响是单方面的,大部分事情都是制衡的结果。本书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媒体话语权的真相,很值得有兴趣的朋友读下。总是有人说“美国很自由,美国媒体很自由”,看了本书才知道真实并不完全如此。除了“对读者的诚实 是所有配称为新闻事业的新闻事业的柱石”之外,美国媒体也受到了财团和政府的影响。从“揭黑运动”大力揭发恶劣资本家和商人的行径,到多年之后在“占领华尔街”运动中的集体轻描淡写;从直面战争最黑暗面并加以真切报道从而结束越南,到多年之后在美国数次对外战争中选择集体沉默这背后都有较深入的原因——前者是因为为数不多的大财团掌握了媒体的命运(之前的广告投入,现在是直接控股),后者则是因为与政府之前不断变化的微妙关系。书里讲得更加深入详细哈。当然,有关系国际民生的大是大非面前美国媒体保持着自己的良知。书里举出BP墨西哥海湾漏油事件中媒体的表现——给BP和美国政府同时施加非常大的压力,从而促使事件得到相对妥善的解决——从这个角度上讲媒体正在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还有就是媒体有慈善的力量等等都是好的一面。书里给我启发很大的还有一点“新闻自律是对话语权的保护”。只有正在能做到自我监督、同行监督才有可能实现话语权,一个充满了欺诈的地氛围产生不了多多少有价值的东西(比如:某国股市。你知道的太多了!)看到本书的时候,正值“父亲配型成功拒捐骨髓”事件甚嚣尘上的时候,媒体一会抛出“父亲配型成功拒捐骨髓 白血病儿子夭折”,一会儿又抛出“父亲回应拒为白血病儿子捐骨髓:网民不明真相”为争眼球忙得不亦乐乎。作为媒体是不是应该在此等情况下反思一下自己的良心,以及自己身上所担负的责任呢?看了本书,我们通过两国媒体的对比也许能有所领悟。书里除了讲传统的报纸、电视之外,还提及了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强势媒体了)的话语权以及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虽然章节并不多,但是足以让如我这般的普通人受益。在“You”时代,每个人都一个媒体,如何用好自己的权利、如何遵守规则,如何通过我们让社会变得好一些?虽然书中并未给出标准答案,但是可以引发很多思考。
  •   媒体作为传播形象的载体,对塑造国家形象是怎样运作的?从话语权视角来看,作为软实力建构的一部分,真的很重要。
  •   媒体的自律很重要,谁来监督他们呢?
  •   哈哈,好书,值得一读!
  •   是一本资料整理。
  •   浏览了一下,还不错,待细读
  •   善用,善对,善待
  •   之前看了《话语权》觉得很好,又买了张国庆的书。这本书一般般,没有太多新鲜的观点。
  •   从学科角度来讲,传播学产生于美国,而媒体话语权的产生、发展与争夺,与其政治背景及社会舆论导向需要相关。美国政治家无论任何时间,在任何活动上,都非常重视利用媒介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树立自身的亲民形象,以此争取更多的民众支持。从近期美国总统大选来看,在多个“摇摆州”,奥巴马胜算有限,并且在全国票方面,两人旗鼓相当,但竞选最后,由于《洛杉矶时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美国主流纸媒发表了关于支持奥巴马的社论,掀起的舆论造势赢得了美国选民肯定,在最终的紧要关头帮助奥巴马一击制胜,赢得连任。所以,对于任何一个组织而言,争夺话语权的根本原因永远是经济基础,媒体话语权的争夺战更充满了耐人寻味的利益博弈。纵观美国媒体历史,从党派之争到公众之争,从便士报诞生到广告业崛起,美国媒体不仅赢得了世界最多的话语权,也强化了美国媒体在国际上的地位,使大集团公司赢得了更多的商业利益,带动了整个美国经济的发展,甚至从某方面来说,美国媒体话语权帮助美国政坛拥有决策世界格局的权利。为什么美国媒体拥有如此稳固的话语权?我觉得除了书中总结的“保护受众利益和国家利益”外,跟美国人崇尚勇敢、真实,追求自由的国民价值观不无关系,这点从美国新闻界的“黑幕揭发运动”和臭名昭著的“水门事件”均有体现。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高速发展时,...美国经济由自由竞争走向垄断,无论从政还是经商,谁顺应民意,乐于向公众坦白,谁才能赢得话语权,这也让媒体与权力方有了相互制衡的监督关系,所以,《纽约时报》记者艾维•李(Ivy-Lee) 的“说真话”、“讲实情”、“凡是有益于公众事业,最终必将有益于企业或组织”,在今天看来仍具有现实意义。前些天,原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王利芬说她出差基本不看电视在网络上引起热烈反响。相信有很多朋友跟王利芬一样,现在上网看新闻的时间比看电视所用的时间要多得多,并且越年轻的群体越不爱看电视的人越多,“网络视频取代电视”甚至已经被当作媒体发展的一种趋势。很明显,与限制在体质管控下,口径一致、内容贫乏、新闻发布时间确定且内容单调唯一的电视媒体相比,网络更丰满,更具体,更自主也更真实。对中国而言,穷人不但敌视富人,对政府也有抵触情绪,而和谐社会的构建不能只是单方向的宣传,必定要有彼此间的维系和态度上的认可。所以,微博等新媒体的诞生,使中国民众对真相的质问有了一个迅速、真实,且与权力方对等的窗口;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微博都促进了大陆媒体更贴近群众,向更追求真实的方向改变,也因此,有了央视的那句:你幸福吗?虽然我们得到的回答花样百出,有些看上去甚至尴尬可笑,但这毕竟是大陆媒体改变高高在上、一成不变的政府喉舌形象的契机,哪怕这只是迈向群众相当微小的一步而已。值得注意的是,话语权得来很难,失去却非常容易。120年前的美国跟当代的中国如此相似,关于美国媒体话语权这堂生动精彩的“新闻课”,值得所有国家旁听。 阅读更多 ›
  •   历史上最有话语权的机构当属奥威尔笔下《1984》里的真理部,他可以篡改历史,也可以使一个人彻底消失。然而这种只存在于集权社会的机构注定无法成为现今世界的主流,如何能使得自己拥有话语权和利用话语权就成为本书讨论的重点。  书中,作者援引沃尔特·李普曼的观点认为,新闻机构就如同是探照灯,“把一个事物从暗处摆到了明处再去照另一个”。这一方面反映了话语权的重要性,谁能掌握探照灯,谁就能让大众看到他想要大众看到的东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媒体的侵略性,“媒体不再是反映现实,它就是现实”。  围绕如何争夺探照灯,作者提出了四点要求,“为了赢得更多的社会认同、更多的公众青睐、更多的影响力和议程设置权力,就需要在赢得信任感、增加吸引力、强化依赖感和提高服务性等方面下工夫,耳这也是赢取话语权的四个最核心的要素”。而我们也可以据此来看看我们的媒体缺少什么。  比如公信力,当一档节目超过了我们的不老死神柯南时,当它的节目内容不断重复老农数钱的镜头时,人们对于它本身的可信度就充满了怀疑。有意思的是最近在微博上转来转去的关于采访民众幸不幸福的段子,其实正说明他们正努力去增加自己的可信度,尽管可能是一个笑话。  然而当我们在服务性上再仔细研究那些平煤、网媒和电视媒体时,我们会发现,其实服务性反而是比公信力更短的短板。作者在书中举例说,当年洛克菲勒收购了不少社区媒体,...因为社区媒体在服务性上有天然的优势,关注于社群所关注的问题,从这点而言,我们现在的媒体永远纠结于热点与软文之间,导致同质性的文章太多。比如在广州,无论你是买羊城晚报还是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对于新闻热点,一份报纸就已经足够了。  当然,如果我们回过头来再来看探照灯的比喻,有两点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是关于自媒体的思考,我们能否借助于每个人手中的手电筒来呈现一个不被探照灯照射的世界,二是关于媒体的局限性,虽然媒体无孔不入,但我们能否能脱离媒体构建自己的世界中心呢?盲人摸象的道理已经说了千百年,我们所需要的或许不仅仅是对于探照灯的争夺。  最后值得一说的是,本书的副标题为“美国媒体如何影响世界”,因此关注点多集中在讨论美国的媒体,他们一方面受到商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保守着政治正确的口号,作者分析还是很到位。但在作者论述中,总是或多或少的掺杂点阴谋论,有点不喜。 阅读更多 ›
  •   当说到“话语权”这个词汇的时候,美国模式经常是伴随着这个词汇出现。因为,在过去对于“话语权”的争夺中,美国媒体一次有一次的站在了冠军的宝座上。张国庆教授的这本书,也是基于美国style的研究。   我第一次对美国媒体强大的话语影响力叹为观止是在几年前的XZ打砸抢事件中,在这场事件中,美国的主流媒体,用一种悲悯的姿态像世界各地传播着假消息,但是即便是如此,张冠李戴颠倒黑白,竟然也让我们的媒体无力应对。真相是赤裸裸的真相,为什么,人们更愿意相信美国的主流媒体而却自然的忽略其他媒体的声音呢?   李普曼关于媒体如同探照灯的比喻,也很形象地说明了媒体所特有的话语权:“新闻机构并不是制度的替代物,它像一道躁动不安的探照灯光束,吧一个事物从暗处摆到了明处再去照另一个。人民不可能仅凭这样的光束去照亮整个世界,不可能凭着一个一个插曲、一个一个事件、一个一个突如其来的变故去治理社会。他们只有靠着一道稳定的光束——新闻机构——去探索,让这光束对准他们,使一种局势足够明了,以便大众做出决定。”   对于不明真相的群众而言,一个金牌子的媒体就如同一束具有稳定光线的探照灯,受众不关心事件本身是什么样的,但是却更加在乎“怎么想”,而“怎么想”却不是一时一日就可以形成的。当一个事件发生的时候,人们很关心XX怎么想,其实从侧面也印证了这样的媒体的公信力。在这一件事件中,输掉的话...语权并不是单单只针对这一新闻事件。话语权的建立有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受众对于热点新闻事件需要一种权威性的言论。在此之前,美国主流媒体在建立自己的话语权所走过的路,才是最应该研究和学习的。   张国庆教授的这本书,也旨在研究美国媒体话语权的来源。对于这个四个来源:赢得信任感,增加吸引力,强化依赖感,提高服务性。虽归纳看似简单,但是能借鉴学习到其中的一条,其实也是很困难的。在研究美国媒体话语权对中国的借鉴作用的时候,有一条是怎么也绕不过去,那就是媒体的体制问题。美国的媒体毕竟是私有,有更多的说话的自由,而中国的媒体,毕竟还担负着党和国家喉舌这样的一个政治身份。   展江老师曾经说,中国的公共领域只能寄希望于未来的中国网络,当然,是一种良性运转的网络媒体。只是,这还需要走过哪些艰难的道路,我们也不得而知了。 阅读更多 ›
  •   “话语权”是近年来文化与传媒研究和政治研究中出现频率颇高的一个词。简言之,“话语权”指的是影响和控制舆论的权力与能力。话语权决定公众舆论的走向,还进一步影响社会的发展方向。本书理性和系统地从学术上阐述了美国主流媒体是如何赢得社会尊重进而获得话语权的。书中剖析了美国媒体话语权的四个来源,即“赢得信任感,增加吸引力,强化依赖感,提高服务性”,揭示了美国媒体与政府相互监督、相互合作又相互推动的复杂关系,以及媒体同国会、利益集团、大企业的利益关联。还分析了美国媒体在国际上长期保持领先优势的原因。本书揭示了媒体市场化和集团化所带来的“双刃剑”效应。一方面,美国媒体通过市场化获得财政上的独立,给自己的相对客观和超脱奠定了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在赚取巨额广告收入的同时,媒体也受到广告商无孔不入的影响。美国媒体的话语权,尤其是在其集团化之后,归根结底同它们背后控股的财团脱离不了干系,它们所拥有的新闻自由也就不能不具有很大局限性。从经济的角度研究媒体话语权,是一个重要的尝试。媒体同政府是一种互为“双刃剑”的关系。书中在深入剖析媒体与政府的关系时,列举了几位美国总统借力或失利于媒体的案例。善于和媒体打交道,能够提升总统和政府官员的执政力与话语权;反之,政客一旦得罪或忽视媒体,就可能在舆论和政治上遭受致命的打击。对于媒体来说,政府(包...括国会、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司法机构等)既是不得不依靠的重要信息渠道,又是监督的对象和争夺话语权的对象。过于偏向政府和过于仇视政府,对媒体都是不利的。美国媒体的历史,就是一部同政府互动关系的历史。另外,本书还深入探讨了媒体的意识形态及其在价值观传播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本书对美国社会和媒体意识形态的分析是一个最大的亮点。美国主流媒体获得国内外话语权的重要原因,就是它们的报道倾向同美国社会的价值观融为一体。它们的关注点,同美国普通公众和社会精英的关注点基本一致而且相互渗透。美国对外传播其价值观的热情,主要源于其社会而非其政府。美国掌握国际话语权的主要中介,是它的媒体、文化产业、企业,以及以非营利组织为代表的公民社会。如果美国媒体脱离了公民社会,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值得一提的是,在推动美国慈善事业方面,美国媒体也发挥了不小的监督和促进作用。书中丰富的案例和恰到好处的图解及数据,都对读者更好地理解美国媒体赢得话语权的“路线图”有所帮助。作者对美国媒体的研究保持了客观和理性的态度,既总结了其赢得话语权的成功经验,也指出了其在自律、公司化、官僚化和垄断化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伊拉克战争的案例更是呈现出美国媒体在国家安全和独立报道方面所面临的尴尬与困境。本书的许多实例、分析和观点,对探讨中国的国家话语权、媒体话语权、国际形象、文化软实力等等时下的热门话题都具有借鉴意义。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 王缉思/文 阅读更多 ›
  •   亚马逊的记录大家可以查查,我很少给差评的。但是这本书让我几乎无语:管中窥豹、毫无专业性、充满政治偏见;如同该书的作序者所言:本书的主要素材来自网络和别人,无新鲜的美国媒体的近距离考察。真的很一般…… 不要再卖了,求你了。
  •   每个人一生中,都该认真地做几件事情,否则在走向暮年时就会有深深的遗憾和不安。在写作这本书时,我有一种深深的充实感,因为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尽管十年的准备已经使本书具有了丰富的素材,但我还是选择了闭关三月,居闹市中,心游书海。... 阅读更多
  •   没什么内容 骗稿费的吧 不会跟别人推荐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