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市场

出版时间:2005-03-0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普沃斯基  页数:178  字数:205000  译者:包雅钧,刘忠瑞,胡元梓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民主与市场,研究的就是在东欧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在迈向民主与市场的途中,会遇着什么样的结局?普沃斯基教授并 没有给出一个定论,相反,他以学者的认真与严谨,探讨的是向民主过渡的策略与条件。读者翻开这本书,您首先选择看的应当是普沃斯基教授自己所作的序言,他已经对全书的内容作了提纲挈领式的概括,这远甚于译者所能做的一切了。作者所强调的政治与经济转型的相互依赖性,在分析中所引用的广泛的各方数据,运用的源于政治哲学、经济学和博弈论中的一些模型,都将会给大家留下畅快淋漓的感觉。在东欧与拉丁美洲,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已经崩溃,整个政治经济体系都处于转型之中。   这些大胆迈向民主与市场的国家,这样的过渡是会导致民主还是一种新的独裁?将会形成的经济体系是全新的或者本质依旧?本书重点分析了东欧和拉美国家向民主的过渡和市场经济化和改革。作者运用源于政治哲学、经济学和博弈论中的一些模型,特别强调了政治与经济转型的相互依赖性。

作者简介

亚当·普沃斯基教授,当代美国著名政治学家。1966年在美国西北大学获政治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华盛顿大学、芝加哥大学与纽约大学,到瑞士、德国、法国、智利、印度、波兰等多个国家做过访问学者。学术研究成果斐然。除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外,普沃斯基教授还独著、合著或编辑

书籍目录

导论引言 东欧剧变第一章 民主 第一节 民主 第二节 民主政治的结果何以形成? 第三节 民主政治的结果何以形成? 附录:为什么结果不确定?第二章 向民主过渡 第一节 导论 第二节 权威体制的自由化 第三节 民主化 第四节 竞争 第五节 结论 附录:过渡研究的模式第三章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 第一节 导论 第二节 方法论的说明 第三节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 第四节 我们能够改革什么 第五节 我们能养活每一个人吗?第四章 经济改革的政治动力学 第一节 导论 第二节 经济改革的过渡性代价 第三节 经济改革的政治动力学:一个模型 第四节 经济改革的政治影响第五章 结论参考文献作者索引主题索引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民主与市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6条)

 
 

  •   民主研究的名著。东欧与拉丁美洲的政治经济改革必读著作。很值得一读.
  •   书很薄,一本小册子而已.翻译也流畅,没有太拗口的地方.很有可读性.关于东欧政治转型的分析很有分量.比关于南美的那部分要写得好.对中国改革者具有借鉴意义.
  •   作者很有思想,观点鲜明,逻辑严密,非常耐人寻味的一本书。尤其是“民主意味着竞争”,经典!
  •   这一系列的书都不错的。我几乎买全了。
  •   这个书是一本好书,翻译的功底还是不错的
  •   民主可能导致拉美现象,但是我们却不能否认民主,我们需要研究其中执行当中的问题,然后避免他。不要出现弱政治化现象,而是良性互动。强烈推荐这本书。
  •   民主与市场质量不错
  •   不错的小册子。有关东欧的政治转轨专著很少,这个不错。
  •   为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较好的比较对象,好的吸取,坏的坚决摒弃,预祝中国改革事业取得圆满成功
  •   不大容易读懂,比较吃力,涉及到一些博弈论的问题,但值得重读。
  •   内容不错,可以买了参考一下,跟能看透中国的问题。
  •   无非所值,失望
  •   放在案头准备一读。
  •   这书不大适合想入门的人读,也不适合作为一个消遣读物比较专业,其实对于普通人,这本书的前言和结论就够了,中间很多数据和图线,有点专业了。
  •      “我们的过去还没有到来。”
      
       席勒这句吊诡的话再恰当不过的呈现了改革时代的症候。如今关于改革的争论几乎充斥了所有的公共舆论,从围绕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发生的郎顾之争到民众对主流经济学家的质疑,从医疗改革的反思到物权法的暂缓出台,改革中的各个利益集团不断的整合力量,进行着眼花缭乱的政治博弈。公共知识分子们手握着代表弱势群体的长剑,刺向庞大的利维坦怪兽。也许对中国近三十年改革的成败得失进行认真反省的时候真的到来了,此刻一切真理和谬论都将暴露在阳光之下,社会发展的前路充满了不确定。
      
       勿庸置疑的是,通过比较政治的视角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发生在身边的复杂政治现象和进行更加理性的论争是能够起到帮助的。然而遗憾之处在于反思改革以来的历史却又是如此的艰难,我们始终无法摆脱身份的困扰和政治话语的限制,于是我们自然的就会将目光投向他国的传统和经验,从或真或假的政治想象中获得对自身的认知。
      
       从南欧,东欧和拉丁美洲的民主化浪潮和政治剧变中,中国目前进行的市场社会主义建设究竟能够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在民主化浪潮势不可挡的今天,我们将如何认识民主的限度和本质?我们应该采取休克疗法还是渐进模式,华盛顿共识抑或是北京共识?哪一种民主制度最有生命力?哪一种经济体制——财产权形式、资源配置机制、发展战略最能够导致经济增长并且使得福利分配合乎人道?经济体制的成功运作和所有人共享物质安全的经济增长需要什么样的政治条件?巩固民主,使各团体为追求自身利益与价值不虞恐惧而又谨守规则的组织起来,这又需要什么样的经济条件?对于以上这些令人困惑的问题,我们能够在亚当?普沃斯基(Adam Przeworski )的《民主与市场——东欧与拉丁美洲的政治经济改革》一书中找到饶有趣味并且非常科学严谨的答案。
      
       普沃斯基作为可持续民主理论的代表,在此书中对东欧及拉丁美洲政治经济改革过程中的民主过渡过程进行了深刻的理论研究。这种民主的过渡过程被认为是从各式各样的权威主义向民主的过渡,从各式各样的国家统治的,垄断的,封闭的经济体制向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体制的过渡。那么,在民主化浪潮中义无反顾地走上民主与市场之路的国家将会面临着什么样的结局呢?政治民主和物质繁荣的条件和途径是什么?这些共同构成了普沃斯基的过渡研究的最终目标。而这无疑对于我们建设市场社会主义与进行政治体制变革,以及拨开民主的迷雾是有帮助的。
      
       通过对古典民主理论和近代诸多与民主相关的学术观点的修正和阐发,普沃斯基运用博弈论对服从民主结果的不同策略情形下的后果进行了分析,展现了民主内生的不确定性并且审视了民主的运作方式。正如其提出的持久民主制度的理论认为,唯有当民主能够唤起个主要政治力量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主动的遵从民主制度时,民主才能够长久存在。如果简单的说,民主政治的日常生活并不是什么能够让人感到神圣而敬畏的场景,相反它就是为了一点小盘算而无休止的争论,为了蒙骗与误导他人而编出的溢美之词,在权力与金钱间拉拉扯扯,法律也并不标榜正义,政策反而有助于增进特权。
      
       民主自由的鼓吹手们在推翻极权主义的大厦后将进行什么样的建设?这帮惊慌失措的惹祸顽童将如何来面对指责和民众的愤怒。在反对权威主义压迫的斗争中,把民主理想化了的人们,以及把民主看作是受禁的天堂的人们,当看到民主的真相的时候,将痛苦万分。当民主的迷梦清醒后,当这天堂化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时,他们的幻想就破灭了。权威主义,森严的等级秩序将被民众请回社会,就如同当年罗马市民虔诚地迎接凯撒一样。
      
       民主并非如此的纯洁简单,普沃斯基为我们揭开了覆盖在民主上的意识形态面具,冷静地,理性的为我们剖析了民主以及民主化进行的条件与限制,为我们展现了其可能出现的种种后果。在权威主义自由化和向民主过渡的进程中,普沃斯基对于先前权威政权力量的协商和与权威政权的作斗争的同盟者谈判两种类型进行了研究,其中对军队自主权和意识形态在民主化过程中发挥的核心作用的讨论更加深刻的揭示了民主的不确定性。
      
       那么又是什么决定了民主的存续呢?我们的学者们把目光投向了经济上的成就。经验表明,在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中产生的民主体制确实不易生存下来。但是不是可以就此认为,民主的政治和经济资源配置的最优以及帕累托最优有着天然的联系呢?普沃斯基的答案是否定的,他认真地研究了马克思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以及共产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病,对什么样的经济体制,财产权形式以及资源配置方式最能够导致经济增长并且使得福利分配合乎人道这一核心作出了解答。
      
       资本主义独特的非理性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低效率同样是失败,普沃斯基认为财产权形式远不及资源配置机制重要,最为理性最为人道的经济体制应该依靠市场配置资源,市场受到约束,由国家来保障所有人都享有最低限度的物质福利。社会主义并不见得就无可取之处,市场社会主义虽不见得是民主在经济领域的彻底贯彻,但它和社会民主主义这种资本主义的修正形式共同为人们提供了合理的次优选择。于是,所有制对于效率就不是一个重要问题。
      
       有趣之处在于这和国内近年产权改革的热衷倡导者们的理论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004年,自郎咸平就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炮轰格林柯尔董事长顾雏军一来,国内改革派经济学家对郎咸平“国企改革是一场瓜分国有资产的盛宴的观点”进行了高调的批判,并且继而引发了非主流学者与主流学者之间的所谓第三次改革论争。普沃斯基在《民主与市场》一书中,引用了大量的东欧和拉丁美洲的实证数据,从民众,技术官僚,政治活动家三类不同的经济改革驱动者的视角为我们阐发了经济改革的政治动力学。清晰的解释了民众,技术官僚和政治活动家进行策略选择时的偏好,更加全面深刻的把渐进主义措施和激进改革的策略选择的复杂运作给展现了出来。如其所言,在经济学专家小组看来,经济改革的成功在于实现转变经济体制的蓝图,实现稳定,收支平衡与效率,他们要的是结果,而对达到这结果所需付出的社会代价并不太关心,他们选择激进的策略,尽可能的进行变革。所以郎咸平从公司理财的视角对国有资产流失的研究只不过是打了“产权精神病患者”一记并不响亮的耳光,在死水中并不会泛起狂涛巨浪。
      
       在国际金融机构的推动下,私有化几乎已经成为当前改革中带着普遍性的一股潮流。普沃斯基却认为,不通过私有化,在国有企业之间引进竞争同样可以提高效率,私有化的动机只不过是为了充实国库。对赤字严重的政府来说,私有化是相当有吸引力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中国政府从国企改革中不但连企业的红利这项公共财政收入的重要项目都自我放弃掉,还邯郸学步一般把国有企业大量进行了产权私有化改革。大量的腐败现象出现在私有化的过程中,许多人从行政首长摇身变成了企业的经理,这就是无规范的私有化产生的悲哀结局。
      
       过渡经济改革造成的通货膨胀、失业、资源配置的无效率以及收入的变化无常。在这样的条件下,层级、权威制度可能由此重现,权威主义的诱惑将不可避免,总之,政治具有内生不确定的民主实际并不利于经济改革。实际如同普沃斯基所说,新的民主制度的生存,不仅依赖于其制度结构和主要政治势力的意识形态,而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些制度在经济上的表现,然而经济制度的结构性转变是未知的变数,驱动这些转变的,不是可靠的蓝图,而只能够是绝望和希望。各国向民主过渡的结局不尽相同,这取决于各自天赋的历史条件,善良的意志,智慧和运气。
      
       《民主与市场》是新近比较政治学研究的代表作,其对于具体政策研究中的借鉴价值大于其本身对于政治学理论发展的意义。对于处于改革困惑期的民众,技术官僚以及政治活动家们,普沃斯基的这本“政治指南手册”将为他们在改革的曲折征程中注射一剂预防“民主狂躁症”的安定药,并且尝试性地说服人们认识到民主的限度。一切该发生的总会发生,我们不必抱着大喜悦与大悲伤,醒来时又是新的一天。
  •   一切该发生的总会发生,我们不必抱着大喜悦与大悲伤,醒来时又是新的一天。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