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时期苏联与东欧的关系

出版时间:2006-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沈志华  页数:27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国际冷战史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包括美国和前苏联等各有关国家大量解密与开放历史档案文献的基础上的,本套书就是在利用这些最新的档案资料作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撰的北京大学国际冷战史专题讲义。沈志华、吴伟、李锐等国内知名历史学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冷战时期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关系。    本书着重讲述冷战时期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关系,主要内容涉及共产党情报局的建立、苏联与捷克斯洛伐克的关系及对捷的入侵、苏联与南斯拉夫的冲突、苏联对东德的占领、苏联与波兰的关系、苏联与匈牙利的关系、苏联与东欧的经济组织——经互会、苏联与东欧的军事组织——华约。

书籍目录

编者前言第一章 整肃和抗衡:共产党情报局的建立及其目标 第一节 解散共产国际和苏联战后对外战略的确立 第二节 重建国际组织的设想和国际关系现状 第三节 召开情报会议的初衷和苏共构想的变化 第四节 情报局的建立和苏联冷战政策的形成第二章 捷克斯洛伐克:从科息策纲领到二月事件 第一节 民族阵线政府的成立和“科息策纲领” 第二节 1946年的选举和国内矛盾尖锐化 第三节 1948年的二月事件第三章 苏南冲突:社会主义阵营的第一次分裂 第一节 联盟:冷战与苏联对东欧政策的转变 第二节 冲突:巴尔干联邦与希腊革命 第三节 分裂:斯大林的压力和铁托的抵制 第四节 徘徊:南斯拉夫在困境中的探索 第五节 改革:走上独立发展的铁托道路第四章 苏联对东德的占领与东柏林事件 第一节 民主德国的成立和“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 第二节 莫斯科的压力和民主德国的“新方针” 第三节 从示威游行到骚乱 第四节 危机之后的“新方针”第五章 苏波关系:从卡廷事件到十月事件 第一节 苏波战争与卡廷事件 第二节 苏联与1944年的华沙起义 第三节 1956年波兰的十月事件第六章 匈牙利事件:苏匈关系的一面镜子 第一节 苏联国家安全防御链的一环 第二节 拉科西时代埋下的危机种子 第三节 苏联在危机中的决策 第四节 匈牙利事件的余波第七章 苏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第一节 冷战格局下诺沃提尼的选择 第二节 布拉格绽开报春花 第三节 莫斯科吹响“坦克鸣奏曲”第八章 经互会:苏联与东欧的经济组织 第一节 经互会的历史及其特点 第二节 从经互会的成就看苏联与东欧的关系 第三节 从经互会的问题看苏联与东欧的关系 第四节 从经互会看苏联与东欧的经济关系第九章 华约:苏联与东欧的军事组织 第一节 华约是东西方关系缓和的产物 第二节 华沙条约组织的性质和作用 第三节 来自华约组织内部的挑战 第四节 苏联战略思想的变化与华约作用的增强 第五节 危机来临和华约的最终解体附录:苏联东欧关系大事年表(1945—1991)

章节摘录

书摘第一节解散共产国际和苏联战后对外战略的确立    从斯大林掌管苏联政权起,特别是在“一国社会主义”的理论提出以后,列宁所创立的第三国际(共产国际)逐渐改变了其功能,即从共产党组织世界革命的领导中心变成为莫斯科推行其外交政策服务的工具甚至是二等工具(对比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而言)。这一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和初期表现得尤为突出。但同时也产生了不利于苏联开展外交的副作用——莫斯科因领导共产国际而成为各国政府集中攻击的对象。此外,由于国际关系的复杂状态,共产国际对各国共产党的指示随苏联在国际政治斗争中地位和策略的变化而显得反复无常,杂乱无章。正是这种状况,迫使联共和共产国际领导人在苏德战争爆发前夕就考虑到应解散已经成为苏联负担的共产国际了。1941年5月12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总书记季米特洛夫(Georgi Dimitrov)与联共中央领导人讨论了终止共产国际活动的问题,并得出结论:“在现阶段,最重要的不是把各国的运动引向一个国际中心,而是把重点放在每个国家中的运动及其领导,竭力使各国共产党的独立性得到发展,使这些党善于由他们自己来领导本国的工人运动,善于由他们自己来确定自己的战略、策略和组织,在完全和充分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才能的同时为本国的工人运动担负全部责任。”这种考虑的实际目的在于摧毁“所有反共产国际公约”的基础,打掉资产阶级因本国共产党反对战争而指责其为“叛徒”这张王牌。不过,“这项工作并不十分紧急,不应匆忙,而应加以认真的讨论和准备”。    当苏德战争爆发以后,特别是当苏联确定必须建立巩固和长期的反纳粹德国同盟,并感到需要同英、美盟国建立新型的相互关系时,解散共产国际已经成为当务之急。1943年5月20日斯大林在电话中要求尽快公布解散共产国际的决议。5月23日斯大林在答记者问时解释了这一举措的目的:解散共产国际是因为必须驳斥共产主义敌人所制造的“谣言”,即莫斯科打算干涉其他国家的内部事务,其目的是使这些国家“布尔什维克化”,以及各国共产党都服从于外国的命令。斯大林这一说法并非完全虚言,为了得到美国的大量援助和推动西方盟国开辟第二战场,莫斯科必须对国际舆论有所交代。不过,解散共产国际的举动没有发生在对于苏联来说是战争中最困难的时期——1941年和1942年,而是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从根本上扭转了苏联战场局势以后的1943年,这说明莫斯科的考虑绝不是仅仅着眼于战争的胜负,其中还蕴涵着斯大林为战后国际安排和苏联外交政策奠定基础的长远打算。或许应该更确切地说,问题的实质在于,战争引起的国际关系的深刻变化为苏联放弃孤立主义外交思维提供了契机,而斯大林不失时机地抓住了与西方大国合作这一历史机遇。    从1943年初,苏联驻英、美使馆就开始通过电报与莫斯科讨论战后世界的格局问题。1944年1月,驻英全权代表马伊斯基(Maiskii)在给莫洛托夫(Molotov)并转斯大林和其他政治局委员的长信中,分析了战后国际形势和苏联的主要目标,坚持认为“应该创造出这样的局势,能够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证苏联的安全并最低限度地保持欧洲和亚洲的和平”,以使苏联能够强大起来。而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将会导致苏联与两个资本主义大国之间的紧张关系,甚至是对抗。除非在德国爆发一场“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否则,苏联还是应当与同盟国进行合作而不是与之进行基于意识形态上的冲突。因此,苏联“可能的和可行的外交政策”的基础应当是“加强同美国和英国之间的友谊”。几个月后,驻美大使葛罗米柯(Gromyko)也做出了判断:美国会对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同苏联的合作感兴趣,双方的目标将会大体一致。副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Lvinov)在同年7月给莫洛托夫的报告中更强烈地主张双方合作。对于战后苏联应当“同盟国合作还是断绝所有联系”的问题,他回答说:“我们必须寻求某种形式的合作,以得到至少是几十年的和平。”莫洛托夫后来也承认,当时认为继续保持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对苏联是有利的,是很重要的。正如葛罗米柯在一次秘密谈话中回忆的,1944年9月参加顿巴敦橡树园会议时,斯大林“确实期望与西方,特别是美国,在战后进行长期合作”。    基于这种战略考虑,当英国首相丘吉尔(Chutchill)于10月9日提出英苏两国在东南欧洲划分势力范围的方案时,斯大林态度十分积极。经过英国外交大臣艾登(Eden)和莫洛托夫的详细讨论,最后双方达成一致:英国承认苏联在罗马尼亚、匈牙利和保加利亚的势力范围,而苏联领导人也承认英国在希腊的势力范围,至于南斯拉夫,双方各占一半。显然在并不知道这一交易的情况下,李维诺夫于11月15日在题为《苏英合作的前景及其可能的基础》的报告中指出,为了避免战后与英国在欧洲的冲突,应该事先划定双方的“利益范围”。他向莫洛托夫描述了苏联在战后所应要求的“最大利益范围”,这包括芬兰、瑞典、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国家以及土耳其。英国的利益范围可包括:荷兰、比利时、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腊。而挪威、丹麦、奥地利和意大利则作为缓冲地带。    为了实现这种外交构想,苏联在战争后期和战后初期的战略方针中,就不能再提世界革命,也不需要各国建立共产党单独政权。在其势力范围内,苏联努力促成匈、保、捷、波,甚至南斯拉夫建立与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政党的联合政府。例如,1945年1月初斯大林向罗马尼亚共产党领导人建议:目前不要提国有化问题,尽量不要吓着和排斥包括塔塔列斯库集团在内、的资产阶级阶层,应建立全国民主阵线政府。莫斯科还指示芬兰共产党领导人:必须“在民主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牢固的政府”。即使对那些已经出现了革命迹象的亚洲国家,如中国、朝鲜和伊朗,苏联也采取了同样的立场。莫斯科连续发出三封电报催促毛泽东去重庆与蒋介石举行和平谈判;不理睬和不支持正在汉城与右派集团争夺政治权力的朝鲜共产党人;劝说伊朗人民党放弃武装斗争的战略,显然都是出于同样的不要惹恼西方的考虑。    至于在西方势力范围或中立地带,克里姆林宫给共产党的指示仍然是从这种地缘政治构想出发的。斯大林在1944年3月3日夜里接见即将回国的意共领导人陶里亚蒂(Palmim Togliatti)时,建议彻底修改意共的政治方针:不要求国王立即退位;共产党人可以进入联合政府;主要应致力于在反德斗争中建立和巩固统一战线。季米特洛夫还委托陶里亚蒂将这一精神传达给法共。同年11月19日,即法国临时政府首脑戴高乐(De Gaulle)出访莫斯科前夕,斯大林同法共总书记多列士进行了会谈。作为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斯大林既没有谈到世界革命,也没有提出在可预见的范围内共产党人掌握政权的问题。莫斯科关心的是使法国尽可能快地成为英国和美国在欧洲大陆势力的平衡力量,成为苏联潜在的同盟者。因此,斯大林强调指出,法共不要保留武装力量,不要挑起同现政府的冲突,而应该尽量与激进派,尤其是社会党建立左派联盟,积极参加“复兴强大的法兰西和加深民主制运动”,及正规军队的恢复工作,以促使法国政府保持与苏联的友好关系。甚至共产主义青年团最好也不要恢复,可以建立人民青年联盟。为了保证英国对希腊的控制权,莫斯科还要求希共接受苏联关于在希腊建立统一临时政府的建议,并迫使他们在1945年初自行解除了武装。根据这一精神,1944年12月9日季米特洛夫通知一向积极支持希腊革命斗争的保加利亚共产党,“在当前形势下,希腊同志不能指望从这里会有积极的干预和帮助”。P.3-5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冷战时期苏联与东欧的关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