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中国

出版时间:2006-4  出版社:北京大学  作者:林伟贤  页数:2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旧世纪成功的标准,往往是新世纪失败的理由。如果中国陶醉于今天制造大国的地位,那么就无法成为明天领先的创造大国。自主创新,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已成为21世纪中国发展的战略选择。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创新才是中国民族企业由弱变强的根本途径。创新,对于中国所有的企业,政府机构乃至每一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刻不容缓。    本书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对商业创新思维和方法进行了具体阐述,指导企业如何突破制约创新瓶颈,训练员工创新思维,激发创意,有效开展设计、产品、行销创新等,使企业摆脱“红海”厮杀,不断开拓“蓝海”商机,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本书同时也是一本系统而实用的创新培训教材,将有效协助你培训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创新工作、生活方式,把握未来创富的机会。     本书重在启发思维,于简洁朴素的文字中处处闪现创意灵感;书中专门设计的大量案例和练习题,进一步提升了本书的实用价值。可以肯定,无论是对于企业革新,还是个人创富,这都是一部有着非常高的参考价值的力作!

作者简介

林伟贤,实践家知识管理集团董事长,《培训》杂志国际中文版创办人北京大学出版社市场营销中心。华人、华人及华人Winning for Life三大国际课程的创办人。 
实战企业家——在全球拥有16家公司,7年内创造3000倍的获利!
系统教育家——拥有17张国际讲师证书,学员超过30万!
梦想实践家——从退学的大学生到超级讲师,从破产者到知名企业家!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创新,刻不容缓  一、对创新的认知  二、创新的6种形式  三、创新的6种技术  四、让创新成为常态第二章  突破创新的障碍  一、影响创新的7种因素  二、妨碍创新的7种致使过失  三、突破创新障碍的7把利剑第三章  创新与蓝海战略  一、红海战略与蓝海战略  二、蓝海战略的价值创新  三、怎样创造蓝海  四、蓝海战略给模仿者设置的障碍第四章  训练创新思维  一、创意三要素  二、创意的来源  三、催生创意的方法  四、妨碍创意产生的绊脚石  五、培养创意的训练方法第五章  行销创新的突破  一、对行销创新的认知  二、品牌创新经典案例  三、行销思路创新  四、一般性的市场创新方法  五、有突破的市场创新手法  六、解密五大行销密码第六章  创新设计新趋势  一、对创新设计的认知  二、创新设计的重要性  三、怎样实现创新设计第七章  创富领航新中国  一、创富要考虑中国的特殊民情  二、未来中国十大创富行业第八章  创新中国的未来  一、十组惊人的数据  二、全球十个惊人事实  三、预知五年后的变化  四、未来的消费趋势分析  五、面向未来的解决方案附录工具表单参考答案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  2006年1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 的进军号令,提出用15年的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月9日,新华社又全文播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我国开始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力争202O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解读《规划纲要》,有八大亮点:  1.主线:自主创新成为国家战略;  2.突破口: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3.投入:将形成稳定增长机制;  4.体制: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5.人才:造就世界级专家;  6.机遇:全球资源更多为我所用;  7.科普:首次“写”入规划;  8.整合:国防科研,军民结合,寓军于民。  全文四万多字的《规划纲要》, 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奋斗目标,对中国未来15年科学和技术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与部署,是未来15年指导中国科技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这一切清楚地表明.每一个生活于当下的中国人,都已经无法游离于创新的行列之外,自主创新,将成为每个人都要走的中国路!创新是世界的趋势,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创新是企业的根基,创新更应该成为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在《规划纲要》中,虽然大多数内容是以与高科技有关的项目作为主轴,但实际上,任何行业、任何地区、任何人,都应该将创新精神融入自己的事业与生活中,让生命充满创新的灵魂,让创新成为生活的习惯,从而使中国真正变为创新型国家。创新不是少数人的事,而是每一个人的事!唯有大家都把创新视为自己的责任,视为自己最优先考虑的问题,才能完成《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奋斗目标。  在创新的道路上,我们起步较晚,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们已经为此付出了许多高昂的代价,在医药、汽车、软件等行业受制于人的例子不胜枚举。“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今天不做,明天必定后悔!“直接模仿” 固然是最简单的模式,但也意味着我们永远无法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永远需要仰赖别人的支持,从而永远受到别人的控制。  看看我们的邻国,人口与土地数量比我们少许多的韩国,以不断的创新突破,能够从 1997年金融风暴导致国家经济几乎崩溃的困境中走出来,并成为拥有三大全球性品牌(三星、现代、LG)的创新强国。相比之下,拥有更多人才并吸引了更多国际资金与资源的我们,当然更应该在创新方面有更大的突破,做出更多的贡献。  我在四年前提出了“把世界带进中国,让中国领航世界” 的口号,衷心期望我们的培训能在不断创建合作平台、引进更多国外创新资讯的同时,也能把我国最好的创新资讯传递出去,让海外能更多地听到我们的声音,让我们的创富事业能领航未来世界。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人口和极为丰富的物产资源,有优越的条件自立于民族之林,但如果我们没有真正的创新能力,我们的资源反而会成为被别人利用的廉价资产,永远陷入被人利用的循环!我们只有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为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才能让中国真正走上自主创新的道路,才有可能真正坐稳世界经济大国的宝座,为国家创造更大的价值,为人民创造更多的财富,为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我在三年前就提出了“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的呼吁,很高兴在三年后的今天,看到创新已经成为国家战略规划的重点,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成为全世界瞩目中国的亮点。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运用本书中所提到的各种创新策略与工具,从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实践做起,学会创新,善于创新,一步一个脚印,从创新个人到创新企业,再到创新行业,最终完成创新中国(亦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使命。  知识改变命运,创新成就未来!如果没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我们每个人,每个企业乃至我们国家就不可能赢得未来的竞争,就不得不处处受制于人。自主创新的中国路,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就让我们共同踏上这奠定千秋伟业的康庄大道!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知识改变命运,创新成就未来!如果没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我们每个人,每个企业乃至我们国家不可能赢得未来的竞争,就不得不处处受制于人。    《创新中国》——培养你的创新意识,启发你的创新思维,提升你的创新能力,帮助你和你所在的组织赢得未来!    《创新中国》——2006年广受欢迎的创新培训读本。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创新中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1条)

 
 

  •   对商业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有非常好的阐述。林伟贤的思路和视野也都非常开阔。
  •   林老师告诉我们,创新就是有前瞻性,能够准确预测未来的人,才能提早行动,取得成功。
  •   创新是我们一直追求的风格,喜欢林老师的语言和观点。阅读目录感觉对自己很有用。。谢
  •   林伟贤的书一直在看
  •   非常喜欢林老师,很有创意的书
  •   书不错,推荐给所有的朋友看。
  •   大师的力量
  •   书写的不错,真的不错,对我很有帮助,呵呵,书籍是林老师杰作呀,
  •   值得一看的书!写的还是不错的。
  •   开阔视野的好书!
  •   好!真的很好!建议大家都要认真读!
  •   不错的一款图书
  •   近几年一直在讲文化兴国,但发展离不开创新,文化也是这样,对于创新,这本书对我有所启发
  •   还没怎么看呢,不过既然是林伟贤的书,就一定没错
  •   书收到了,但是速度太不给力了。
  •   这本书很实用,对我们现在来说“没有创新就意味着找不到市场的空白,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成功就必须不断的创新。但是本人收到货后才发现该产品的封面竟然有撕烂的地方,在包装的外边看不出来的,拆出来看了才知道的,我希望贵公司以后要以‘顾客为中心’的原则来满足顾客的需求。
  •   赢在中国里面林伟贤老师的评论非常的精彩
  •   我在当当11月22日买的书现在都12月6日了我还再没有收到,真的是不太能理解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而且我咨询了3次,都没有被处理。。。。哎。。诚信何在啊???????
  •   看看,很有激情。
  •   人生有限,创意无限
  •   本书有些空洞无物,写创新的是宏观的东西却没有条理和新意。我是没有看内容买的(当时有塑封),超后悔。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