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宗教哲学概论

出版时间:2006-9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姚卫群  页数:38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全面介绍了印度宗教哲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及主要内容。共分为三编,二十五章。    第一编论述了印度宗教哲学的发展线索与思想渊源,除了勾画出它的主要发展阶段之外,还侧重分析了吠陀、奥义书和六师的基本思想。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构成了印度宗教哲学的发展起点及其后世思想的形成基础。    第二编论述了印度宗教与哲学的主要流派,即婆罗门教系统的六派哲学 (包括数论派、瑜伽派、胜论派、正理派、弥曼差派、吠檀多派)、佛教(包括早期佛教、小乘部派佛教、早期大乘佛教、中后期大乘佛教、后期佛教) 、耆那教、顺世论,以及近现代宗教哲学。    第三编对印度宗教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些重要观念或基本问题进行了专门探讨,如实有与空无、事物形态类别、轮回、解脱、神、思维方式、伦理等观念或理论。

作者简介

姚卫群,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佛教与道教教研室主任,哲学博士。祖籍江苏启东,1954年4月28日生于江苏徐州。现主要在北京大学从事佛教、东方哲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并被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任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曾赴荷、奥、英、法、德、日等国作学术研究或访问演讲。出版《佛学概论》、《佛教般若思想发展源流》、《印度哲学》等著作六部,发表论文八十余篇。著作曾获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编 发展线索与思想渊源  第一章 印度宗教哲学的发展线索与基本特点  第二章 吠陀赞歌  第三章 奥义书宗教哲学  第四章 六师思想第二编 主要宗教与哲学流派  第五章 数论派  第六章 瑜伽派  第七章 胜论派  第八章 正理派  第九章 弥曼差派  第十章 吠檀多派  第十一章 顺世论  第十二章 耆那教  第十三章 早期佛教  第十四章 小乘部派佛教  第十五章 早期大乘佛教  第十六章 中后期大乘佛教  第十七章 后期佛教  第十八章 印度近现代宗教哲学/第三编 核心观念与基本理论   第十九章 实有与空无观念  第二十章 事物形态类别理论  第二十一章 轮回观念  第二十二章 解脱观念  第二十三章 神观念  第二十四章 思维方法  第二十五章 伦理思想主要参考书目索引

编辑推荐

印度宗教哲学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智慧,斑斓卓异。该书介绍了印度古代宗教哲学的产生背景、部门流派、源流演变和发展过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印度宗教哲学概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8条)

 
 

  •   学习哲学,必须要学习三大哲学派别,西方哲学,印度哲学,以及中国哲学。写作印度哲学面临比其他两派哲学大很多的挑战。原因是印度哲学留下的文献零散,历史不详。这也许和印度哲学的特点有关。印度哲学和宗教结合非常紧密,基本上所有的印度哲学都是来源于宗教中的哲学思想,而宗教的传承并不留下很多文字记载,我们可以理解宗教中修行的传承更多是以上师传给弟子一代一代脉脉相传。而非修行的写作者也很难理解以致表达出深刻的内涵。尽管印度宗教的哲学思辨性很强,但宗教毕竟不同于纯粹的思辨哲学,不修行而单纯靠文字学习是不能领会其内涵的。但无论如何,整理并撰写印度哲学史会让局外之人多少对印度宗教哲学有所瞥见。读这本书是有价值的。如果阅读之后又更多兴趣做深入学习,可以进而学习以下两本推荐经典-------中文和英文音译梵语对应的《薄伽梵歌》和派坦加利的《瑜伽经》。
  •   因为是老师写的书,是期末印度佛教史这门课很好的复习资料。只当作一本科普读物的话也很不错,理论很清晰,佛教的体系也梳理的很好,如果是对佛教真正感兴趣的人应该会很喜欢。如果只是想随便了解佛教的话,这本书趣味性不强。
  •   姚卫群的大名呵呵听说过好多次了。
    通过一本书可以看出他对印度哲学的理解与热爱。
  •   北京大学姚卫群教授开设的佛教导论课程的教材之一。
  •   今天才看完,了解印度哲学必备的
  •   读起来虽有点枯燥,但对了解印度宗教、印度文化及其重要。
  •   对印度的各个流派都有简明扼要的介绍!
  •   可能对于专业哲学研究者来说这说是参考学习教材,但对于你我来说就是个百科书,做了解之用为好……
  •   这本书很不错,无论是对一般普通读者,还是对学界中人来说,都很有可读性和参考价值
  •   不错的,书质很好。
  •   本来是一本好书,但学术专业性太强,写得不是很通俗,我读不下去了。
  •   姚卫群先生在序言中说到,“本书是概论型的著作,其中的内容要照顾到全面性和学界的一般看法,因而书中有相当部分的叙述是依据国内外有定论或相对通行的观点或间接,尤其在对早期印度宗教文献内容和各派主要历史和理论进行叙述时更是如此。”
    自己刚读了一半多,情况如作者所说。这本书作为了解印度(宗教)哲学是有用的,姚卫群先生对各派思想都进行了清晰的梳理,详略还是比较得当。印度(宗教)哲学里名目繁多,姚先生也有所选择地进行了叙述,比较简洁。相对于汤用彤先生的《印度哲学史略》来说,可读性更强,因为汤先生所用语言毕竟是文言,可能会造成一定的阅读困难。
    总之,如果想入门、了解,这本书可以当首选。
  •   还真是概论,不深入。但做为国内为数不多的介绍印度宗教的书,还是值得看看的。
  •   这个书很专业 还是让我了解了不少知识.
  •   虽然不够细致,但基本把印度哲学大概的轮廓讲明了了。
  •   这个书很专业 还是让我了解了不少作者可能佛教知识比较扎实 但是对瑜伽的论述过少作者可能对印度的大神不大熟悉 所以找不到krishna shiva的名字倒是看到有黑天这个名字 会不会是krishna呢希望作者不是那些光有头衔却成天开会的学者 不然如果书里有错误而我不知道从而被误导就糟了
  •   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可以说是对其前期几部作品的抽绎!
  •     
       两天时间,看了姚卫群编著的《印度哲学》,时间短,泛读而已。
       从全世界来看,哲学体系和宗教流派是相区分的,但是印度从来宗教和哲学结合的都极为紧密,主要收获(1)佛教从原始佛教,再到后来部派佛教,大乘佛教等众多流派的发展和异同。(2)瑜伽实践的八支行法:静制(遵守不杀生不偷窃等戒律)、劝制(清净满足苦行等道德准则)、坐法(保持身体安稳自如)、调息(调节控制呼吸)、制感(控制感官)、执持(心注一处)、静虑(心持续集中于禅定对象)、等持(心与禅定对象冥合为一、主观意识犹如完全不存在)。(3)古代婆罗门教的六派哲学,其中心概念“梵”既是哲学上的最高本体,也是宗教上禅定的根本对象,“梵”与个我的关系。婆罗门教(主要是吠檀多派和瑜伽派)在近代的影响和发展,明显受到西方哲学的影响。(4)印度哲学博大精深,转变说,集聚说,因果观,直觉思维,辩证思维,量论,我论,解脱论,社会伦理思想都影响深远。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