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动世界中的史学

出版时间:2006-9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杜维运  页数:142  字数:12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17世纪以后,西方的科学革命、工业革命促使西方史学进入新世纪。19 世纪以后,西潮涌入中国,中国的新史学群出并作。本书所收论文评述了梁启超、傅斯年、张荫麟在融会中西史学方面的成就,论述了比较史学、后现代主义史学、传统中国史学等各种史学方法的功过得失以及西方史学发展的大趋势等。

作者简介

杜维运,山东嘉祥县人,1928年生,曾任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等。著有《中国史学史》、《与西方史学家论中国史学》、《中国古代史学比较》、《清代史学与史家》、《赵翼传》、《忧患与史学》、《中国通史》等书。

书籍目录

自 序第一编 变动世界中的史学  一 梁启超与西方史学的输人  二 傅孟真与中国的新史学  三 张荫麟与中国的新通史  四 中西史学比较的困境与美境——兼评后现代主义  五 比较历史与比较史学——历史的走向全球化    (一)比较方法的魔杖神效    (二)从比较历史到世界史    (三)从比较史学到世界史学    (四)结语  六 历史研究的客观方法与艺术想象  七 历史研究与灵感    (一)历史研究的客观方法与艺术方法    (二)历史研究的神秘力量——灵感    (三)灵感出现的不同情况    (四)灵感的培养  八 后现代主义的吊诡    (一)世纪至世纪西方史学发展的大趋势    (二)后现代主义逆流进入史学之中    (三)后现代主义的吊诡第二编 散论  一 历史神圣不可侵犯  二 传记人物的选择标准  三 集体写史的方法论  四 浙东史学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    (一)以纯真的精神,撰写近世当代之史    (二)以博大的思想,创垂学术思想之史    (三)表彰气节,发明幽隐    (四)博罗文献,寻求史义    (五)自浙东史学的创新论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  五 三民书局与学术研究  六 一部逼真的学术史  七 方著《万斯同传》序  八 阎著《汤恩比的历史研究与文化史观》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变动世界中的史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杜维运是学界中为数不多的专门研究中西史学比较的,他在这方面的几本书,都堪称是经典之作
  •   变动世界
  •   倾听不同的研究思想
  •   不如作者另一部作品,后悔买
  •     反驳也就罢了 可是反驳的完全不在点上啊。。。。
      
      真是代沟啊。。。
      
      
      
      
      
      
      
      
      
  •     记得罗志田在《近代中国史学十论》中谈到一个观点:民国时期留学生中,留学时间短者,回国后往往思想趋于西方,宣扬西方的先进,抨击中国传统的落后;而留学时间较长者,如陈寅恪,反而能看出中国文化的可贵。杜维运先生作为一位深谙西方史学发展脉络的学者,也恰能在比较中看出中国传统史学的优点。
      本书的一个潜在对手为后现代主义。杜先生认为,后现代主义认为历史中不存在真理,没有客观的看法,是要摧毁史学的根基,其后果十分严重。于是,他从中国史学及西方史学两方面论证史学求真的可能性。中国史学讲求秉笔直书,力主“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西方史学讲求科学精神,遵守学术标准,同样以存真历史为目标。
      近代中国史学在抨击古代史书为帝王将相家谱以及西方传来的科学精神笼罩下,呈现出一片反传统的氛围。然而,杜维运先生却从扛起新史学大旗的梁启超,留学欧洲的傅斯年身上看到了包含的中国史学传统的影响。
      对于梁启超在史学上的贡献,文章是这样写的:“最值得一提的,是梁氏综合中西史学的卓越能力。他不是以西方理论配合中国事例谈史学方法,而是将中西史学方法作了极和谐的综合。所以他不是稗贩,不是笼统地将西方史学方法移植过来。”(第15页)
      有关傅斯年宣扬史料学的贡献,杜先生认为不可否认,傅斯年受到欧洲兰克史学的重大影响,然而“孟真先生实兼中西之学。他将新史学建筑在西方史学之上,其中也自有中国史学的传统。”(第29页)在该页下脚注中,杜先生还提到了台湾政大刘龙心的硕士论文中的观点“史料学派在疑古、求信两条路径下发展出来的考证之法和史料整理,具有极其明显的传统内涵……史料学派不有清代考据学的基础,是不能于短期内对西方史学作任何巧妙的融会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