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美国文学选读

出版时间:2006-8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陶洁  页数:36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近年来,我国读者对美国文学的兴趣越来越大。各大专院校的英语系纷纷设立美国文学选读和有关美国文学的课程。不过,许多选读课本常常从19世纪或更早一些的时期说起,而美国文学是在20世纪,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走向世界并称霸世界文坛的。为此,我们决定单独编一本20世纪美国文学选读,供有兴趣的教师做选修课教材,也便于高年级学生或研究生了解现当代美国文学和美国社会与文化发展的脉络,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提高对文学的鉴赏能力,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基础。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首先,在作家的取舍方面,凡是已经成为经典的我们仍然收支,如海明威、福克纳和菲茨杰拉德等小说家和庞德、威廉斯、史蒂文斯等诗人。  其次,考虑到美国文学的多元化发展,我们所选的作家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而且在主题、手法、文体风格或种族、性别等方面有一定的代表性。  第三,我们认为一本好的教科书不能面面俱到,包办一切,而是应该起引导作用,给教师和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空间和余地。

作者简介

  陶洁: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长期从事英语和美国文学的教学工作,同时研究美国文学,尤其是南方文学和妇女文学。曾经参与编写过《大学英语》《商务印书馆》和《美国文学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等教材,翻译过美国作家沃克的《紫颜色》、沃伦的《国王的人马》和福克纳的《圣殿》、《坟墓的闯入者》等长、短篇小说。其中《圣殿》获2001年鲁迅文学奖中的翻译奖。在国内发表过多篇论文,主要有《沉默的含义-福克纳笔下三女性》、《成长之艰难:(坟墓的闯入者)、《20世纪最生20年的美国诗歌》等。还曾参与主编《英语学习指南》和九五重大科研项目《20世纪外国文学史》。目前正在撰写专著《福克纳研究》。

书籍目录

绪论:20世纪美国文学概述1 1900-1945第一单元约翰·斯坦贝克第二单元弗·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第三单元厄内斯特·海明威第四单元威廉·福克纳第五单元艾兹拉·庞德华莱士·史蒂文斯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罗伯特·弗罗斯特肯明斯兰斯顿·休斯第六单元尤金·格拉斯通·奥尼尔II 1945-2000第七单元拉尔夫·埃里森第八单元约翰·厄普代克第九单元索尔·贝娄第十单元弗兰纳里·奥康纳第十一单元艾伦·金斯堡罗伯特·洛威尔伊丽莎白·毕晓普罗伯特·克里莱罗伯特·海登西尔维娅·普拉斯第十二单元第十三单元第十四单元第十五单元第十六单元第十七单元第十八单元第十九单元

章节摘录

  美国立国以后,尤其是在19世纪,各方面飞速发展,到20世纪初已经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化。与此同时,美国作家也通过各自的作品确立了关于美国的各种神话,譬如,爱默生和惠特曼等强调的美国自我的神话--美国人可以凭借个人独立自主的信心和奋斗精神获得成功,摆脱英国的影响,成为跟英国或欧洲完全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当然还有关于美国民主、美国充满机遇、美国人是上帝的特选子民、上帝派他们到新大陆来建设人间伊甸园等等。美国梦的主题、少年成长的叙述形式也逐渐形成,虽然美国因为历史不长而有些自卑,但由于这些神话,美国作家常常表现出强烈的反叛和批判意识,寻找新的手法和技巧,甚至富有美国特色的语言来建立美国独特的民族文学。这些神话至今还影响着美国和美国人民。美国文学也一直沿袭那反对权威、不断试验的传统。美国神话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受到强烈冲击,但其在文学中的反映却使得美国文学走向世界。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反叛”与试验  美国文学在20世纪初,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到20年代进一步发展成熟,开始对欧洲文化产生影响,并被称为“第二次文艺复兴”,用以区别19世纪中叶浪漫主义文学时期的“第一次文艺复兴”。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7年4月,美国向德国宣战。为了动员人民。当时的威尔逊总统提出了十分动听的口号,强调美国是“为民主而战”,“为世界的最终和平和世界人民的解放”而战。年轻人,尤其是一些文学青年,为了保卫祖国的荣誉,也为了见识世面,纷纷报名参军,甚至未到服役年龄便自愿加入英国、法国等外国军队。如海明威主动去了意大利战场做救护车队司机;肯明斯(E.E.Cummings)与约翰·多斯·帕索斯(JohnDos Passos)加入了法国战地救护队;福克纳去加拿大的皇家空军接受训练。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21世纪外国文学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共分十九个单元,每部文学作品都用英文形式呈现,文后还有思考题以供练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20世纪美国文学选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