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

出版时间:2008-7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杨杰  页数:318  

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入世”后所面临的新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组织行为学的价值,越来越多的组织树立了管理必须以人为中心,员工是组织最宝贵的财富和资源,必须充分调动和依靠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思想。在全国各高职高专院校中,组织行为学已被列为工商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同时,又作为一门选修课程,在各专业开设,以提高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心理、行为素质。本书就是为了适应这一形势和要求而编写的。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到高职高专院校的层次水平,本着知识体系适度与够用的原则,特别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与训练。本书体现了以下4个方面的特色。  (1)把握目标,适用性强。在知识体系及内容设计中,紧密围绕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改革的发展方向,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组织行为学的教学需要编写而成。  (2)注重调研、产学结合。教材从体系设计到知识锤炼,都是在充分对相关行业、企业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听取并吸纳了行业、企业管理专家的建议,按照工学结合对管理人才的素质培养与要求设计了相应的内容。  (3)重点突出,难点适度。本书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对知识的层次要求入手,本着够用与适度的原则,努力做到知识量适中,深浅适度。  (4)注重实训,提高技能。实训是高职高专院校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本书根据管理人才培养的要求,在相关章节附有“实训练习”和“案例分析”的内容。从而,强化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效果,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多年组织行为学教学和实践的基础上,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和认真的探讨研究,结合近年来笔者从事企事业组织心理分析与调查活动的经验,形成了《组织行为学》教材。  本书适合高职高专院校、成人教育高等专科学院和大学本科职业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企事业单位管理人才的培训教材。

内容概要

   《21世纪全国高等院校财经管理类规划教材·组织行为学》系统地阐述了组织行为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和研究了各级社会组织成员的心理、行为活动现象及其规律。《21世纪全国高等院校财经管理类规划教材·组织行为学》主要内容有个性差异与管理、情绪情感与调节、激励理论及其应用、挫折与管理、组织群体动力机制、领导行为与管理、组织设计与变革发展。《21世纪全国高等院校财经管理类规划教材·组织行为学》在体系与内容设计中,紧密围绕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模式改革的发展方向,吸收和融入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增加了相应的案例和阅读资料,并附有习题及实训内容,符合高职高专院校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自学的需要。

书籍目录

第1章 组织行为学概论1.1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1.1.1 组织行为学的概念1.1.2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特点1.1.3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1.1.4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1.2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1.2.1 心理学的基础理论1.2.2 行为学的基础理论1.2.3 管理学的基础理论1.3 组织行为学的形成与发展1.3.1 组织行为学的形成1.3.2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1.4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1.4.1 社会调查法1.4.2 行为观察法1.4.3 现场实验法1.4.4 测量评定法复习思考题第2章 个性差异与管理2.1 个性的特征及其形成2.1.1 个性的概念及其特征2.1.2 个性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2.1.3 组织行为学研究个性的意义2.2 气质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2.2.1 气质的概念及其类型2.2.2 气质的形成和发展2.2.3 气质的特征及其表现2.2.4 气质类型的测量与分析2.2.5 气质在管理实践活动中的作用2.2.6 从气质出发加强组织内部人员管理的途径2.3 能力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2.3.1 能力的概念及其形成2.3.2 能力的分类2.3.3 能力差异分析2.3.4 能力差异分析在管理中的应用2.4 性格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2.4.1 性格的概念及其特征2.4.2 性格的形成与发展2.4.3 性格与气质、能力的相互关系2.4.4 性格的鉴别与把握2.4.5 培养良好性格、增强身心健康2.5 把握和塑造非智力素质2.5.1 非智力素质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5.2 如何有效地把握非智力素质复习思考题第3章 社会态度与管理3.1 态度概述3.1.1 态度的概念3.1.2 态度的结构3.1.3 态度的核心3.1.4 态度的特征3.1.5 态度的功能3.2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3.2.1 态度的形成3.2.2 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3.2.3 态度的改变及影响因素3.2.4 态度改变的理论3.2.5 态度改变的方法3.3 态度的测量3.3.1 量表法3.3.2 自由反应法3.3.3 行为观察法3.3.4 生理反应法复习思考题第4章 情绪、情感与调节4.1 情绪、情感概述4.1.1 情绪、情感的概念4.1.2 情绪、情感的区别与联系4.1.3 情绪、情感的两极性4.1.4 情绪、情感的类型4.2 情绪与工作效率4.2.1 赫布曲线4.2.2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4.3 情绪、情感的调节与培育4.3.1 情绪可以致病,也可以治病4.3.2 调节不良情绪、情感,保持良好的心境4.3.3 克服猜疑心过重的对策复习思考题第5章 激励与管理5.1 需要、动机与激励概述5.1.1 需要的特征及其分类5.1.2 动机的分类及其功能5.1.3 激励的原则及其作用5.2 内容型激励理论5.2.1 需要层次理论5.2.2 双因素理论5.2.3 ERG论5.2.4 成就激励论5.3 过程型激励理论5.3.1 期望理论5.3.2 公理论5.3.3 强化理论5.4 综合激励模式5.4.1 波特和劳勒激励过程模式5.4.2 豪斯的综合激励模式复习思考题第6章 挫折与管理6.1 挫折的种类及其成因6.1.1 挫折的概念6.1.2 挫折产生的原因6.1.3 挫折的分类6.1.4 挫折感与容忍力6.2 挫折的行为表现6.2.1 挫折的行为反应6.2.2 心理防御机制6.3 战胜挫折的方法复习思考题第7章 群体心理概述7.1 群体分类及群体功能7.1.1 群体的概念及其特征7.1.2 群体分类与群体功能7.2 群体规模及群体结构7.2.1 群体规模的概念及其确定原则7.2.2 群体结构的概念及其主要内容7.3 非正式群体的分析与把握7.3.1 非正式群体的成因7.3.2 非正式群体的类型7.3.3 非正式群体的性质及其特点7.3.4 非正式群体的利用与改造措施复习思考题第8章 组织群体动力机制第9章 群体的信息与沟通第10章 领导行为与管理第11章 领导理论第12章 组织设计与变革发展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1章 组织行为学概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及其学种性质。  掌握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  掌握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  掌握组织行为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掌握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现代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管理者要有效地预测、控制人的行为,调动下属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必须学习和运用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提高管理工作的效果。为此,伴随我国“入世”后开放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于各级组织的管理人员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  1.1.1 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各种组织系统中,人员彼此相互作用条件下,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组织中人员心理、行为活动的表现及其规律性的科学。它是运用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伦理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知识,以研究人员心理、行为活动和人际关系为对象,从而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对人们的行为活动有预测和引导能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  准确地把握上述概念,应从以下要点加以理解。  (1)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行为活动的表现及其规律性。组织行为学不仅要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表现及其规律,而且要研究人的行为活动的表现及其规律。两者是相互联系,互为影响的。人的心理活动是行为表现的基础,人的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孤立地研究上述两方面中的任何一个侧面,都不可能准确地把握人们心理行为活动的表现及其规律性。  ……

编辑推荐

  《21世纪全国高等院校财经管理类规划教材·组织行为学》适合高职高专院校、成人教育高等专科学院和大学本科二级职业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企事业单位管理人才的培训教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组织行为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