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救灾工作概论

出版时间:2008-5  出版社:玉梅英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05出版)  作者:玉梅英  页数:178  

内容概要

  全书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自然灾害的基础概念:第二部分,我国对自然灾害工作的管理;第三部分,我国救灾工作的实际操作:第四部分,救灾工作的法制建设。  通过对本书的系统学习,可使学生掌握灾害的基本知识,并运用到灾害的救灾工作中去,成为一名从事救灾救援的合格社会工作者,为抗击自然灾害的侵袭,作出自己的贡献和努力。本书既可供高校民政专业的学生作教材,又可作为社会工作培训用书,亦可作为社会工作者的参考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中国救灾工作概论第一节 灾害的基本概念一、灾害的含义二、灾害构成要素三、对灾害的管理第二节 灾害的种类和特征一、灾害的种类二、灾害的特征三、我国的主要灾害概述第三节 对灾害认识和研究的意义一、对灾害的认识二、研究灾害的意义第二章 灾害的成因第一节 灾害的产生一、灾害的产生二、灾害发生与社会经济的相互关系第二节 灾害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一、自然环境的概念与构成二、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三、生态平衡与失调四、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第三章 我国的灾害与救灾工作历史第一节 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一、水灾二、旱灾三、地质灾害四、风灾五、火灾(自然火灾)六、农业生物灾害第二节 我国主要人为灾害一、工业的影响二、农业的影响三、人口的影响四、城市发展和建设中的影响第三节 中国救灾工作的历史一、简述历史上的救灾工作二、新中国成立以前的重大灾情(个案)三、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重大灾情(个案)第四章 避灾和自救第一节 避灾与自救的含义一、避灾和防范二、自救互助第二节 主要灾害的避灾与自救一、水灾的避灾与自救二、地震的避灾与自救三、风灾的避灾与自救四、滑坡与泥石流的避灾与自救五、火灾的避灾与自救第五章 传统的救灾程序第一节 灾情查报一、灾情查报概念二、灾害的查报工作第二节 抗灾一、抗灾行动二、抗灾组织及职责第三节 救援一、灾害救援的社会意义二、灾害救援的特征三、灾害救援的主要内容四、灾害救援工作形式第三节 核灾一、核灾概念和内容二、核定办法第六章 救灾管理体制一、政府是灾害斗争中的主导体制二、政府的灾害管理政策三、灾害管理系统的划分第七章 救灾款物发放第一节 灾后重建一、制订重建计划二、灾后恢复生产第二节 救济款物的发放一、对救济工作的领导与组织二、救灾工作的实施第八章 灾害的应急管理第一节 中国灾害应急管理体制一、中国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体制二、灾情应急预报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第二节 对灾害的科学认识与理论一、灾害系统二、灾害的科学研究三、我国自然灾害的格局四、加强我国自然灾害的科学和理论研究五、建立城乡应急救助六、建立科学的应急管理体系第三节 我国主要灾害的应急管理案例一、地震灾害的应急管理二、洪水灾害的应急管理三、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第四节 灾害应急管理比较一、联合国灾害的应急管理机制二、美国的灾害应急管理机制三、日本防灾和灾害应急管理第九章 我国灾害的预报与预警第一节 灾害的预报与预警一、灾害预报预警概述二、灾害的监测、预警、预报系统三、我国的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工作第二节 我国灾害监测、预报、预警面临的问题一、我国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工作现状二、进一步加强我国的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工作第三节 灾害的评估一、灾害评估概述二、灾害评估方法第十章 防灾、减灾与备灾第一节 灾情意识的建立一、防灾、减灾、备灾概念二、信息传递的作用与意义三、培训防灾工作人员第二节 防灾、减灾、备灾工作一、防灾、减灾和备灾工作方针二、防灾、减灾和备灾任务三、减灾规划四、备灾行动五、中国防灾、减灾和备灾工作的开展第十一章 社会捐赠一、社会捐赠概念二、社会捐赠工作的实施三、社会捐赠活动内容四、捐赠物资的发放五、对社会捐赠工作的监督与管理第十二章 救济工作的国际化与现代化建设第一节 国际减灾与中国减灾行动一、国际减灾二、中国减灾三、国际及中国减灾工作机构第二节 救济工作的国际化一、国家救助二、国际援助第十三章 救灾工作的法规建设一、灾害管理工作中的法规体系二、近年来,民政部关于救灾工作的法规建设与文献(目录)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中国救灾工作概论第一节 灾害的基本概念人类历史的发展,实际上是伴随着自然灾害的侵袭、人们抗击灾害和救助灾害的历史过程。中国是一个土地辽阔、地理环境复杂、气候多变的国家,也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中国人民在抗击自然灾害的斗争中,总结出了丰富的经验,也造就了自己的灾害史。一、灾害的含义 灾害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灾害的突然袭击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严重的自然灾害不仅延缓经济的持续增长,使人类遭受灭顶之灾,而且还有可能使人类的文化毁灭一空。在我国历史的发展长河中,灾害始终与我们的历史相伴而随。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灾害的搏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并在许多古籍书典中记载了对灾害的基本认识。我们通过对中国古籍书典对“灾”、“荒”等的叙述,来加深对现代意义上的“灾害”概念的认识。(一)灾中国古代对“灾”的解释:在《说文解字》中“天火曰栽”为灾。《春秋,左传》宣公十五年说“天反时为灾”,宣公十六年再说“凡火,人火日火,天火日灾”。可以看出,凡“天降之戾”,如火、旱、虫、水、地震等均为灾。有灾必有害,灾害必定会给人们带来一定的损失。人类社会在与自然界“搏斗”的过程中,对自然现象有了许多的认识,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空前加大。但是,人类却无法探询无边无际的宇宙,对奥妙无尽的地球仍缺乏足够的认识,不能够自由地驾驭自然界。而历史上无数次的自然灾害,却使得人类社会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财产毁于一旦,无数生命倾间消失。中国由于大地幅员辽阔,地理位置以及气候特点决定了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灾荒不断,几乎无年不灾,无地不灾,连年灾害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编辑推荐

《21世纪全国高校民政类规划教材•中国救灾工作概论》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救灾工作概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