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冯友兰

出版时间:2008-5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长城  页数:29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将冯友兰的“三史”“六书”放在中国哲学的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进行解读,同时吸纳了近20年来学术界研究冯学的相关成果,揉已以意,另辟蹊径,别有生面,以作者自己独有的行文风格,点出了冯友兰先生是在中国哲学自宋明以来的为数不多的哲学创新人物,前承往学,后开来者,冯友兰先生可超不可越,他的哲学体系是一座当然的里程碑。    全书共分为九讲:    第一讲:中国哲学的起源;    第二讲:“照着讲”与“接着讲”;    第三讲:“三道”“十派”话人生;    第四讲:以汉为界说“两分”;    第五讲:最哲学底哲学;    第六讲:新理学的施政纲领;    第七讲:人生的境界;    第八讲:新作应需代旧刊;    第九讲:“冯学”与“冯友兰现象”。    本书可以作为全国各大学文科或者哲学专业学习中国哲学和冯友兰哲学的一部别具一格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刘长城,河南省唐河县人,1982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哲学系。农民出身,学过中医,当过中学教师,当过行政干部。在司法部举办的全国第六期法律进修班学习过法律,长期从事法学基础理论、刑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等必学课和选修课的教学工作。中国哲学史学会冯友兰专业委员会理事,张岱年研究会理事,中国冯友兰研究会南阳分会秘书长。著作:《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百家》(合著),《传统文化时述》,《青山之路》(再版时名为《荆楚奇才——曹青山》),《中原骄子——孟忠焕》,《世纪哲人冯友兰》。另有学术论文数十篇。

书籍目录

序自序第一讲  中国哲学的起源  一、哲学是什么  二、哲学本是“外来户”  三、中国哲学的“合法性”  四、中西哲学各具特色  五、为什么是春秋战国时代第二讲  “照着讲”与“接着讲”  一、首先应当“照着讲”  二、怎样“照着讲”  三、冯先生的“接着讲”  四、“接着讲”的得与失  五、余论第三讲  “三道”“十派”话人生  一、《人生哲学》题目之来历  二、《天人损益论》  三、中西比较以求同  四、一个新人生论  五、人生的无奈第四讲  以“汉”为界说“两分”  一、“中国哲学史”的由来  二、“子学”与“经学”  三、《中国哲学史》的贡献第五讲  最哲学底哲学  一、为什么是“最哲学底哲学”  二、《新理学》的方法  三、《新理学》的形上学  四、新理学的逻辑建构第六讲    新理学的施政纲领——《新事论》  一、《新事论》的写作背景  二、中国到自由之路  三、《新事论》的现实意义第七讲  人生的境界  一、从《人生哲学》到《新原人》  二、“觉解”的人生  三、心与心之理  四、境界的层次  五、“备受煎熬”的天地境界  六、“高明”“中庸”非两行第八讲  新作应需代旧刊  一、难产的《新编》  二、旧邦新命系《新编》  三、抽象继承法  四、“共殊”一线贯《新编》  五、关于《新编》的总结第九讲  “冯学”与“冯友兰现象”  一、从中国哲学史的角度以看“冯学”  二、从“新理学”体系以看“冯学”  三、关于“冯友兰现象”  四、“冯友兰现象”的反思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讲 中国哲学的起源  我们要“解读冯友兰”,就不能不讲中国哲学,因为冯友兰先生的学术思想,是同中国哲学不可分割的;要讲中国哲学,就不能不讲中国哲学的发展,因为冯友兰先生的哲学是“接着”中国哲学讲的,用冯先生的话说,是“接着”宋明以来的道学讲的。这样说来,冯先生是讲中国哲学的,我们要了解什么是中国哲学,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哲学。请看以下的一段话:  我总是喜欢从广义的角度去谈论哲学,理解哲学。那么,哲学是什么呢?  在众多个定义(有多少个哲学家恐怕就有多少个有关哲学的定义)中,除马克思外,我比较喜欢两个人下的定义:  “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可是,科学的各个领域对那些研究哲学的学者们也发生了强烈的影响,此外,还强烈地影响着每一代的哲学思想。”——爱因斯坦  我之所以喜欢这个定义,是因为它使哲学同全部科学研究发生了密切的联系;使全部科学研究成果成了科学推广的必要基础和背景;使全部科学研究得到了哲学智慧的启迪。我想,这也是康德哲学同德国自然科学优秀传统的相互关系;这也是德国何以会成为哲学、科学和音乐创作繁荣国度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绝妙的定义是18世纪德国著名浪漫派诗人、短命天才诺瓦利斯下的:  “哲学原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  以上这段话,是我从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中摘录下来的。这段话的作者,在众多的哲学定义中,特意把这两个定义给选取下来,是有其特别的意义的。爱因斯坦的定义是一位科学家的定义,他是从哲学与科学的关系这一角度来定义哲学的。第二个定义就别具风味了,它是一个浪漫派的诗人给哲学下的定义,那么,此时的哲学就具有了诗情画意的绚丽,给人一种思乡的愁绪,使哲学的严谨在沉思中平添了几分诗样的浪漫。  这样一种哲思,骤然令我想起了王国维的一段话:“余疲于哲学有日矣。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知其可信而不能爱,觉其可爱而不能信,此近二三年中最大之烦闷,而近日之嗜好所以渐由哲学而移于文学,而欲于其中求直接之慰藉者也。”(引《人间词话》导读)国学大师的话,是话中有话,正如诗人的诗是诗中有诗一样。我们不知道王国维的“弃哲就文”是不是就因为哲学的“可信而不可爱”使其然,但至少是他认为哲学的庄严、沉思以令人“无情”不及文学的浪漫、想象以令人“怡情”。如果我的猜测是大抵说得过去的话,那么,我认为,王国维至少是一个人生哲学上的“悲观主义者”!我们说,诺瓦利斯在文学上是一个浪漫主义者,在哲学上,他无疑也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以上关于哲学的定义,一个是科学家的,一个是诗人的。我们说,他们的关于哲学的定义,都不是我们所要讲的哲学的定义。我们在这里所要讲的哲学的定义是一位真正的哲学家所下的定义。欲知哲学家的关于哲学的定义,需要将本书全盘阅读,否则是不可能明白的。  算了,我是在写自己的文章,不能一开始就把读者的心思误引入“歧途”。还是按着我的写作思路来运行吧。  “哲学”是一个高层次的概念,“中国哲学”被包括其中。从逻辑上说,“中国哲学”是“哲学”这一概念的外延。  那么,什么是哲学呢?这个问题是颇不容易回答的,因为它是一个相当棘手的也是非常令人头痛的学术问题。我曾给我的学生们讲过:自然科学的定律、公式,是经过科学试验和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论证而获得的,反过来,它又为科学的实践所验证,因此它一定会被世界各国的学界所公认,因为它是科学的东西。哲学就不是这样,哲学的概念不可能通过科学实验的方式和方法而获取,它的得来,是通过分析、归纳、综合等等的方法才得以完成的,而这些方法恰恰是人类高度抽象思维的结果。用冯友兰先生的话说,哲学是哲学家“纯思”的产物。而哲学家又是一个个的个人,张三的思维方式不同于李四,李四的思维方式又不同于王五;中国哲学家的思维方式又不可能与西方的哲学家的思维方式完全一致。这样看来,哲学不可能有一个为人类社会所公认的统一的定义。我们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是分为派别的,是分为不同的体系的。我们甚至可以形象地说(像本文开始所说),世界上有多少个哲学家就有多少个哲学体系和相当数量的哲学派别。  一、哲学是什么  在我们还没有正式讲这一问题之前,我先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个我所经历过的关于哲学定义的小故事:  2005年11月上旬,我们在北京大学召开了一个学术会议:纪念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诞辰110周年——冯友兰哲学思想国际讨论会。正当学者们热烈讨论发言的时候,有一位自然科学家面带愠色突然站起来发言,其大意是:我听了两天的会,我怎么越来越弄不清楚你们所说的哲学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你们在这里所讨论的是什么哲学,什么是“人类精神的反思”,这对于改造世界有什么意义?我去年在美国参加了一个学术会议,与会的学者和科学家们对于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和能源的短缺有一种共同的忧虑。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哲学能不能为人们生活所关切的问题提供一个科学的指导呢?你们在这里讨论“人类精神的反思”之类的哲学定义,能对人们的现实生活有多大的帮助呢?……  这位自然科学家的“突然袭击”,使我们本来就相当热烈的学术讨论一下子被推向了“白热化”的高潮。我们一时的确没有办法给这位自然科学工作者解释清楚“什么是哲学”。如果我们用在前文中所说的爱因斯坦关于哲学的定义给这位科学家作释的话,可能不会引起她的“气愤”。但是,那毕竟不是冯先生的定义!  由此,自然科学家同哲学家的有关学思的分歧可见一斑。我们在这里用冯先生在他的不同著作中所说的相同的话来说:科学和哲学是种类的不同。这样说来,哲学家和科学家也不是在一个学问层次上的,科学家的哲学定义当然也就不同于哲学家的哲定义,同样,文学家、诗人的哲学定义也不可能与哲学家同。  那么,哲学到底是什么?  诸位暂且不可着急获得这一答案,我先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它的书名是:《哲学是什么?》(胡军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  2002年10月,全国第五届冯友兰哲学思想讨论会在冯先生的家乡南阳召开,作为中国哲学史学会冯友兰专业委员会的秘书长、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胡军先生当然是要到会的。在这次学术会议上,我得到了他的《哲学是什么?》这部书。我一看,该书的第一版时间是2002年5月,我所拿到的这部书是第三版,其出版时间是2002年8月。第一版与第三版的时间间隔只有3个月。由此可见人们对于“哲学是什么?”的求知之渴望程度。我们再把这一话题还原到2005年11月在北京大学的冯学学术讨论会上关于哲学定义的争论,学者们当时没有办法给这位年事较高的自然科学家就哲学一词的含义解说清楚,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弟子余敦康教授当场建议这位科学家读一读胡军先生的《哲学是什么?》这本书。  一年多过去了,我们不能知道这位自然科学家是否读了我们为她推荐的这部书。不过不要紧,我可以在这里借助于胡教授的这部书,扼要地向诸位说一下哲学是什么这一相当麻烦的事情。胡军在他的著作中,开篇即说:  “哲学是什么?”这是一个十分复杂和广阔的问题。不同的哲学家对之有不同的看法。更有甚者,有些看法是截然相反、相互冲突的。因此企图给“哲学是什么”这样的宏阔问题一个人所公认的确切答案或明确定义是很不明智的.也是很危险的,因为这样的做法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的讨论不采取这种方法。但本书的主旨就是要回答“哲学是什么”这样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所以我们不但不能回避这一问题,而且有义务向读者说明“哲学”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如果我们没有能力给“哲学是什么”下一个明确的和公认的定义或给一个确切的答案,那么我们是否有可能给读者诸君指出一条能够说明哲学是什么的途径,从而能够比较轻松地知道哲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呢?这样的目标看起来似乎并不宏阔伟大,然而要真正实行起来也是旅途艰险,举步维艰,困难重重。但既然作者选择了这一难题,所以也不得不硬着头皮来啃这块硬骨头,试图寻找出能够用来说明“哲学是什么”的一条道路。其实,按其本质说来,哲学就是一条道路。我们都在上面行走,只不过我们不曾注意,不了解她究竟是什么。轮到要来问她究竟是什么,我们就感到莫大的困惑……  这是胡军教授在《哲学是什么?》这部著作中开首的一段话。在这段话里,胡先生至少向我们发布了如下的一些信息:其一,哲学这个东西是一个复杂而又棘手的玩意儿,企图想在一个短时间里弄懂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二,哲学并不是一个统一的为人们所公认的东西,不同的哲学家对之有不同的看法,就是说,世界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哲学;其三,我们又不能回避她,因为她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只是我们“日用而不知”、“习焉而不察”而已;其四,尽管她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但一旦引起我们对她的兴趣,去探求她到底是个什么模样的时候,我们简直无从下手。她更像一位含羞脉脉的花季少女,你多么想去接近她,但你不可能去抚摸她;你想看清楚她的面庞,但她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充其量你也只不过看到她的“半面桃花”,那个“庐山真面目”并不是可以轻易看得到的!  那么,我们是不是就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以探得哲学是什么了?答案倒是否定的。  胡军教授接下来说:“然而希望总是会有的。因为如果一个问题很明确,且具有很明确的形式,那么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好的方法或形式的可能也毫无疑问会是比较明确的。可以说,‘哲学是什么’就是一个很明确的问题,具有一个明确问题形式。她的答案可能就藏在这一问题的形式里。”胡先生在这里已经相当明白地告诉我们,要想弄清楚“哲学是什么”,首先要明确问题的“形式”。说白了,回答哲学是什么的问题,只能是形式的回答,而不可能是内容的回答。而形式的回答也正是一种逻辑的回答。用冯先生的哲学用语以回答这一问题,就是我们只对于“真际”有所肯定,而不特别地对于“实际”有所肯定。这种肯定,就是一种形式的肯定。我们的话说到这里,已经给大家提出了一个明确的标示,哲学是关于问题的“套子”,而套子就是形式。  那么,形式的问题又是如何得来的呢?我们说,它起源于探索、追问、思考。我们大家都知道,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大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就是源于追问:“这是什么?——这是善”,“这是什么?——这是美”,“这是什么?——这是知识”,“这是什么?——这是勇敢”,“这是什么?——这是正义”等等。这就是苏格拉底的获取知识的方法,也是他获取知识的一种形式,我们称这种形式和方法为“精神助产术”。这种方法和形式源于对于问题的追问,在对于问题的追问中激发人们对于问题的思考。而追问、思考的综合,就是探索,探索的过程同样离不开分析和归纳。所有这一切,就是人们高度抽象思维的流变。  冯友兰先生在《新理学》中说:“照我们的看法,哲学乃自纯思的观点,对于经验作理智底分析,总括,及解释,而又以名言说出之者。”冯先生在这里也说,古希腊哲学家已经清楚地在用“思”了,中国哲学家也非常清楚这一点:“心之官则思。”(《孟子?告子上》)我们同样可以说,冯先生“新理学”的哲学体系的建立,就是从“纯思”的观点作人手处的,他的哲学体系中的许多重要的概念都是形式的、逻辑的,都是关于问题的“套子”,是空的,是没有任何内容的命题套子(作为“最哲学底哲学”的“形上学”,不仅是“空”的,而且是“灵”的)。而这种形式的、逻辑的命题的获得同样地也离不开追问。从某种意义上说,冯先生的哲学思考同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冯先生说:“思之活动,为对于经验作理智底分析,总括,及解释。例如我们见一方底物,我们说‘这是方底’,即是说‘这’有‘方’之性;或是说‘这’是依照‘方’之理者。”  哲学的“思”,或者用冯先生的话说叫做“纯思”(这是冯先生早年所用的哲学术语,在其晚年的著作中,先生认为,思就是思,无所谓纯不纯),用这种方法所获得的知识都是形式的、逻辑的,尽管它起源于对于经验作理智的分析,没有离开“这”。但是,一旦获得了关于对于“这”的理性认识,知道了“这”有“方”性,我们的思就离开了“这”,进入了“纯思”之中,对“方之性”,或者“方之理”而着思了。我们的“思”进入了这一状态,就是进入到了哲学的状态之中了。从这一意义上说,哲学是一种思的活动。  我们说到这里,可以对于以上所说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哲学起源于追问,在追问中进行分析、归纳、总括,所有这些都是在思中进行的,最后获得了一种关于命题的“套子”。用胡军的话说,这是关于“问题形式”;用冯先生的话说,这是形式的命题。这种命题只对“真际”有所肯定,而不对于“实际”有所肯定。  ……

编辑推荐

  《解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的发展》将冯友兰的“三史”“六书”放在中国哲学的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进行解读。《解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的发展》最大的特点是没有丝毫的学究气,写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结合个人的感受来谈玄奥的哲理,娓娓道来,明白如话,可读性很强。当然,《解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的发展》也有很高的学术性,围绕着许多疑难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新意迭出,发人深省,使人获益。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解读冯友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