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政治学

出版时间:2008年11月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尼考劳斯·扎哈里亚迪斯  页数:268  译者:宁骚,欧阳景根  
Tag标签:无  

前言

比较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当这种方法被系统地用来认识政治现象时,就形成了政治的比较研究;当比较的对象是各自独立的政治体系时,这种政治的比较研究就成为比较政治学。亚里士多德首创作为一门经验科学的政治学,而他获取和分析经验材料的基本方法就是比较,这样他就同时创建了比较政治学。自19世纪中期起,经验研究和比较分析推动着政治学从思辨的哲学变成实证的科学。到19世纪末,政治科学发展成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而比较政治学则是政治科学的一个基本学科。比较政治学有三个核心要素:第一,比较方法必须贯穿该学科领域的任何一项课题的研究工作中。这一方法要求在同一研究中观察和分析的对象须是不少于两个并互为参照系的个体或群体,比较的直接目的是辨识它们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比较始于对事物外部特征的描述,进而对其异同做出分析和解释。任何事物都是可以进行比较的,但是要使比较具有学术意义和社会意义,比较分析必须选择和使用一定的理论工具。因此,比较的方法不是排他的,而是可以容纳其他理论方法和技术方法的一种方法。第二,这门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国家,至少应当是独立的政治体系,所以现时代的比较政治学可以简括地界定为“对民族国家的比较”。只有跨国的政治比较研究才属于比较政治学,明确这一点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除此之外就难以划定比较政治学的学科边界。但是,以民族国家为比较分析的单位,并不意味着仅仅把国家和政府作为直接观察的对象。事实上,被置于一定的民族国家的总体框架与情境中的任何政府和非政府单位,无论群体、组织还是个人,尽收比较政治学的研究视野之内。第三,比较政治学是一门经验科学。

内容概要

本书收集了比较政治学领域的大量经典学术论文,论文作者大都是该领域的著名学者和知名教授。书稿不仅仅是传授相关政治学知识,更侧重于引导学生把握国家政活真谛的理论工具,使之能够借以理解其他国家的政治。本书对于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社会学等学科师生和相关学者均大有裨益。

作者简介

译者:欧阳景根 编者:(美国)尼考劳斯·扎哈里亚迪斯 宁骚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关于方法和主旨的理论说明   第一章 比较分析的比较形式  理查德·罗斯(Richard Rose) 第二章 比较的方法  戴维·科列尔(Darid Collier)第二部分 关于理论的方法论说明结构功能主义  第三章 政治系统的发展路径  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Gabriel A.Almond)  第四章 政治发展与政治衰败  萨缪尔·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 政治文化  第五章 政治文化的复兴    罗纳德·英格尔哈特(Ronald Inglehart)  第六章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民族主义与族群认同      威廉·迈尔斯(William F.S.Miles)    戴维·罗什福特(David A.Rochefort)  激进路径   第七章 希腊与阿根廷的政治转型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重新定位    尼科斯·莫泽利斯(Nicos Mouzelis) 第八章 依附发展    彼得·埃文斯(Pet。er Evans) 国家一社会关系   第九章 对外经济政策的国内结构和战略    彼得·卡赞斯坦(Peter J.Katzenstein) 第十章  国家力量的讽刺:对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反应比较    约翰·伊肯伯里(G.John Ikenberry) 第十一章 主权——一个制度的视角      斯蒂芬·克拉斯纳(Stephen D.Krasner) 组合主义   第十二章 依旧是组合主义的世纪吗?      菲利浦·施米特(Phillippe Schmitter) 第十三章 组合主义、全权主义与民主转型    张宝辉(Baohui Zhang) 第十四章 组合主义谈判和国际政治      迈克尔·休尔索夫(Michael G.Huelshoff) 理性选择   第十五章 拉丁美洲民主改革的博弈论模型      芭芭拉·格迪斯(Barbara Geddes) 第十六章 制度、否决点与政策结果:医疗保健的比较分析    埃伦·伊莫加特(Ellen M.Immergut) 政策路径   第十七章 卖掉英国铁路:一个有关谁的时代已经到来的理念    尼考劳斯·扎哈里亚迪斯(Nikolaos zahariadis) ……第三部分 回顾与展望译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 关于方法和主旨的理论说明 该领域的历史发展如果说界定和探索某一学科领域的边界是重要的,那么探讨它的历史脉络也同样重要。理论并不是凭空构造的。它们在某一特定的政治和社会经济环境中被创造、提炼、修补或抛弃。与物理和化学等自然科学不同,社会科学(政治科学是其中的一部分)处理人类事务并时刻深受现时事件的影响。围绕一国或世界上所发生的事情,冲击着各种业已发展的理论,并冲击着这些理论对政策专家或学术机构的影响。之所以如此,有三个原因:第一,正如其他普通人一样,学术机构的价值观部分地受其环境影响。例如,20世纪60年代早期兴起了一阵对发展研究的乐观主义思潮。这一激情是与肯尼迪政府通过新设或强化如“以食品换和平”及“和平队”(PeaceCorps)等受自由主义激励的项目,来促进第三世界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努力相一致的,旨在给全球带来“和平”并创造新的更多拥护美国的盟友。出于同样的情感,80年代早期居于主流的反政府的冷嘲热讽,也促使了诸如理性选择等理论的繁荣,这些理论对政府行为提出了严厉的批评。第二,正如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政治科学善于自省。在一个迅猛发展的世界里,各种事件促使了多种理论的发展。因此,理论和实践的著作聚焦于解释现象,并热衷于寻求为什么我们不能做出预测的原因。例如,即便是分析家也没有能预测到苏联的崩溃。正如这一事件所证明的,冷战的终结出乎我们所有人的意料。同样没有人预测到南斯拉夫、中亚、卢旺达的恐怖,以及妄自尊大的沙文主义的报复性回归。第三,政治的高度复杂、变动不居而且杂乱无章的事实,阻碍了我们预测未来的能力,却增强了我们理解过去的能力。因此,把握政治发生与理论发展的背景是很重要的。政治极其复杂,尤其在中央政府层面上是这样,它日益吸引着大部分比较学者的注意力。举例来说,某件可以预测的事情如政府年度预算的通过是一个筋疲力尽的过程,它需要成百上千的中介机构和政府部门的参与,成千上万小时的准备,以及相当可观的精力投入,通常是六个月以上。

后记

我从1970年开始从事比较政治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众所周知,随着世界分裂为东、西方两大阵营,比较政治学遵行的主流范式也就大不相同:在东方,主流范式渊源于马克思创立的理论和方法;在西方,主流范式渊源于韦伯创立的理论和方法,二者是彼此分离、隔离和对立的。中国的改革开放、冷战的结束以及波澜壮阔的全球化浪潮,推动着比较政治学两种主流范式相互接触、激荡和吸纳。这种形势促使我在教学和研究工作中从熟悉马克思创立的范式到了解和认识韦伯创立的范式。西方比较政治学的理论和方法既有其统一性,也有其多样性。这种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相互对立和依存,既体现在同一时段学科横向展开中主流学派和非主流学派之间的关系以及同一学派的各个有创见的学者之间的关系上,也体现在不同时段学科纵向发展中众多学派的兴衰流变上。因此,要如实地、条分缕析地向学生和读者介绍西方比较政治学的理论和方法,决非易事。另外,不直接阅读有关理论和方法的原创者的原始文献,单凭他人的转述、评述和综述去了解和认识这些理论和方法,也是很容易发生偏颇的。但是,如何从浩繁的第一手文献中选择其精粹之作介绍给学生和读者,对中国教师和学者来说也是很难的。美国学者尼考劳斯·扎哈里亚迪斯主编的《比较政治学:理论、案例与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我们在比较政治学教学中遇到的难题。

编辑推荐

《比较政治学:理论、案例与方法》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比较政治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比较政治学是本全面,深刻,系统的著作,值得一读!
  •   是研究比较政治学的工具书
  •   很多经典论文的汇总,但是方法论方面还是比较欠缺。总体来说不错的一本书
  •   与复旦政治学治学的严谨相比,差很多。本书是北大宁骚教授几个学生翻译的,翻译水平参差不齐
  •   很经典的书的说,有别于其他很多政治书,看起来是很舒服的书。
  •   so useful !!!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