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主潮

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晓明  页数:59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描绘了自1942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主导潮流的形成的变革历程,力图阐释现代性激进化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文学形成的互动关系;在政治与审美的紧张关系中去呈现中国当代文学艰苦卓绝的自我创造;揭示80年代改革开放促使中国文学广泛吸收西方现代思潮发生的深刻变化;呈现90年代以来的文学创新流向与多元化的错综格局。本书视野开阔,以论带史而富有整体气势,语言清峻而犀利,展现出一种崭新的文学史风格。

作者简介

陈晓明,男,1959年2月生,福建人。199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十多年,2003起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先锋派文学和后现代文学理论等。出版有《无边的挑战》、《不死的纯文学》、《德里达的底线》等10多部著作,发表论文评论300多篇。曾获首届“华语传媒文学大将”年度评论家将项,2007年获鲁迅文学奖理论评论奖等奖项。担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等职。

书籍目录

绪论 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第一章 《中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方向与革命文学的范例第二章 建国初的文学运动第三章 现实主义理论源流及其斗争第四章 家村阶级斗争的文学图谱第五章  革命历史叙事的兴起第六章 “双百”方针及其对文学的影响。第七章  集体想象中的超我表达,第八章  “十七年”的话剧、散文与儿童文学第九章 “文革”时期的文学第十章 “文革”后的伤痕文学及其反思性第十一章 朦胧诗开启的精神向度第十二章 历史选择中的改革文学与知青文学第十三章  应对西方潮流的现代派与寻根派,第十四章 先锋派的形式变革及其后现代性第十五章 历史祛魅时期的新写实与晚生代第十六章  女性主义写作表征的文化与美学意向第十七章  转向语词与叙事的第三代诗人第十八章  新时期以来的话剧、散文与儿童文学第十九章  多元分化与“后文学”时代的到来第二十章  乡土叙事的转型与汉语文学的可能性,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方向与革命文学的范例  20世纪的中国历史交织着血与火的洗礼,经历过天翻地覆的革命,它终于向着自己的顶峰挺进,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统治下的新中国。回首过去,我们无疑会看到历史的多个侧面。它如此复杂,众多因素纠杂其中,造成的最终结果又未尝不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性”。如果从现代性是中国不得不面对的历史关口这一点来理解这一历史进程,也许更能体现出具有包容性的历史主义态度。如果把中国现代以来的历史看成是一个现代性的必然过程,看成是中国面对西方挑战所选择的必然道路,那么,我们可以从中既看到历史的合理性,也看到历史的偏激;既看到历史掩盖的那些苦难,也看到倔强而放纵的狂热。理解历史,不是判断历史或设定历史,而是去探究历史为什么会这样,历史这样究竟意味着什么。中国的现代性的进程并不是世界的现代性进程之外的“他者”,但中国的现代性确实有着它自身的显著特点。在现代性的一般历史状况和价值理念之外,中国的现代性的独特之处表现为为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深重压迫而做出了不断激进化的选择。  近代中国的历史处在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型的深刻矛盾冲突中。由于帝国主义的介入,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转型显示出被迫和被动的特征。当这种被迫与被动累积到一定程度时,激进的革命运动就被引发。共产主义的迅速传播,给处于困境中的中国提供了理想的转型方案。从推翻帝制的共和革命到消灭一切剥削制度的共产革命,短促的时间、紧急的心态和崇高的理想决不容许革命拖泥带水,中国现代性的转型于是以快刀斩乱麻的方式进行。文学不可逃避地被卷入了这样的历史选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当代文学主潮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条)

 
 

  •   这是一部写得相当不错的文学史教材,理论性很强,对作家作品以及文学现象的评价相当客观公正,所选视角也很独特,相对于其他文学史教材而言,政治性弱了很多,而文学性强了很多。
  •   这本书很好!很多个性化的见解,超见功力的。。。
  •   刚收到书,还没有仔细看,感觉不错。
  •   很好 ……
  •   刚刚到手还不错。。。
  •   很厚很强大
  •   很適合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自主學習,對於非中文專業的學生而言此書有些難度,需耐心敲酌··
  •   陈晓明写的书,这本算是较不晦涩的,差不多是他上中国当代文学这门课的讲义,还方便教学。不仅仅是学术研究。他本来是研究中国新时期先锋小说,后来扩展到整个新时期文学,现在扩展到整个当代文学。这是一个学者在不断前进的重要表现啊。他的书一本又一本,不仅显示他的才华,也显示他的勤奋。佩服!作为当代文学史著,它当然有自己的特色,但总体比起洪子诚那本来,似乎还是差了一筹,比如材料的占有、见识的超卓、笔触的冷静等都感觉不及洪本。当然,要承认,它显示的作者的才气、对作品的分析的力度、语言的流畅等,是洪本不及的。
  •   文学史一类的书,比陈老师的纯理论著作看起来轻松些。梳理得比较细致,有侧重点和观点。
  •   个人独著文学史,需要具有史才、史德、史识、史学。不易
  •   很好的一本书,就是物流不注意,书的一个角压皱了,不值故换货了
  •   之前专业课的教材,毕业时居然找不到了!所以心心念念地又买回来一本。
  •   姐姐挺乐意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