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隋唐官吏分途研究

出版时间:2009-0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叶炜  页数:27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和细致的考证分析,探讨了南北朝隋唐官吏分途问题。从文书胥吏系统的发展背景、形成进程,以及针对文书胥吏群体的特殊管理方式等层面入手,对作为一种政府公务人员分类、分层现象的官吏分途的基本特点,及其历史源流、演化趋势进行了条分缕析、洞微烛幽的考察。

作者简介

   叶炜,现任教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主要研究领域为南北朝隋唐史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主要成果有专著《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与罗新合著)及《北周(大律)新探》、《论魏晋至宋律学的兴衰及其社会政治原因》、《从武冠、貂蝉略论中古侍臣之演变》等论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综述  第二节 本书的思路与篇章 结构第二章 中古胥吏制度发展的背景:隋唐官员的分类与分层制度之发展 第一节 唐代官员分类分层制度概况  一、旧官员分类分层方式的没落  二、唐代几种新的官员分类分层方式  三、唐代官员分类分层方式对后代的影响 第二节 从四等官和勾检官制度看隋唐官员分类分层制度的确立  一、四等官制的渊源及其确立  二、从县主簿的变化论勾检系统之建立  小结第三章 南北朝隋唐之际的官吏分途 第一节 内在表现:南北朝隋唐之际“流外”性质的变迁  一、梁流外七班国官、府属在北朝和隋唐的品级变迁  二、梁流外七班中央事务诸官在北朝和隋唐的品级变迁  三、梁蕴位、勋位诸官在北朝和隋唐的品级变迁  四、诸令史之由流内而流外  五、四等官制与“流外”性质的变迁 第二节 外在表现:从冠服制度看南北朝隋唐之际的官吏分途   一、冠制:不通于下   二、服制:自成系统  小结第四章 隋与唐前期中央文官机构文书胥吏组织系统的形成 第一节 隋唐中央文书胥吏的构成 第二节 隋朝中央文书胥吏系统的初步形成 第三节 唐朝前期中央文书胥吏组织系统的发展 小结第五章 隋唐胥吏的个体黯淡与群体凸现 第一节  主动性:南北朝文书胥吏职务行为的特色 第二节  隋唐胥吏的日常工作 第三节 被动性:唐代文书胥吏职务行为的特色 小结第六章 职位管理:唐代胥吏的管理特色 第一节 唐前期职事官经济待遇结构中的品位、职位因素  一、隋与唐初的禄和职田  二、唐高宗乾封元年以前中央官经济待遇结构分析  三、唐玄宗时期中央官经济待遇结构分析  四、唐前期地方官经济待遇结构分析……第七章 社会身份等级:唐代胥使阶层的形成 第八章 胥吏性恶说:唐代士大夫对胥吏群体的道德定位第九章 压制与激励并举:唐朝后期的胥吏管理政策 结束语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研究综述中国古代的胥吏问题,涉及官与吏、吏与役两个方面,这与胥吏内部存在上下两个层次相关。本书所论,为胥吏之上层,即在各级官府中专门经办各类文书的吏员,因此关注的重点在官与吏这一方面。中国古代,从中央机构到地方政府,各个层次的工作都需要通过行政文书整合起来,皇帝和各级官僚运用文书管理国家。如东汉王充《论衡.别通篇》所云:“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汉]以文书御天下。”专司管理行政文书的人员在中国古代各级行政机构中是必不可少的,这些人被称为“吏”、“吏胥”或者“胥吏”。中国古代史上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那些在中央或地方政府中专门办理文书、处理具体事务的“吏’’与其他官员之间,产生了严格的行政等级差别,其升迁受到严格限制;此外又渐渐产生了身份差别,“吏”的身份低贱、备受歧视,吏与官之间判然有别。这就是所谓官、吏分途,历史上或称之为儒、吏分涂。

后记

这本书是我第一部独立著作,虽说是唯一作者,但其实心里清楚,从选题、写作一直到最后修改完成,已过十年,其间导师吴宗国教授、阎步克教授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还有多年来一直关心、鼓励我的祝总斌教授。一旦有了点儿想法,我就喜欢找人倾诉,这些年来被迫成为听众、浪费时间最多的是先后几位室友,也是关系最密切的几位同学:孟宪实、钟铁军、苏卫国和左海峰,他们的首肯或质疑推动着我继续思考。毕业任教以后,有两次上课,我是以此书稿作为主要内容的,顾江龙、徐冲等选课的同学也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修改意见。愿把这本小书献给他们——我的良师、益友。

编辑推荐

《南北朝隋唐官吏分途研究》作者叶炜,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现任教于北京大学中古史中心。他在《南北朝隋唐官吏分途研究》中主要研究了中国古代的“官吏分途”现象,特别是南北朝隋唐时期胥吏制度的发展变化。全书史料丰富,逻辑严整,是一本相当有参考价值的学术专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南北朝隋唐官吏分途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2条)

 
 

  •   大学隋唐史老师推荐的一本书,很好,值得一读
  •   对研究中古权力场、玄关制度等有帮助
  •   关于官僚等级体系的研究是跨越时代的。
  •   阎门一系的制度史论著,见到就买。
  •   有点想法,看看别人怎么研究的
  •   书很好,内容也很详尽,非常喜欢
  •   我记得作者好像是阎老师的学生,传承之下,很有功底
  •   虽然篇幅不长,但内容充实
  •   对管制好奇就买来看了。挺好,有收获。
  •   感觉太乏味了,举了很多数据,感觉看完后,中心思想也没什么
  •   北大古代史的魏晋方向真强
  •     
      《南北朝隋唐官吏分途研究》书评
      
       《南北朝隋唐官吏分途研究》,书名的含义便值得思索。通观全书我们发现,作者主要论述的是“官吏分途”,而时间的断限却如书名所揭橥的时代,实乃一长时段之综合考察。作者运用流内流外、冠服差异、社会身份、道德评价、管理制度等微观且宏观、具体亦特殊的几种解释工具,对“官吏分途”的历史进程作出了论述。
      
      
      学术史回顾
      
      
       就“胥吏”问题而言,学术史不可谓不丰富。帝制时代,士大夫主要作为局内人,对胥吏之弊有着切肤之痛般的感受,我们在阅读历代(自唐至清)的胥吏叙述中能够明确感受到这一点,甚至感同身受。而近代以来,学界在西潮激荡下,以现代学术的方法,从其组织、功能、结构、管理等角度着眼研究胥吏问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传统学术和现代学术有截然不同的问题取向和研究视角,但,学术研究并不拘泥于某个范围的材料,我们只关注材料能否放在研究范围之内解释。
       本书的首章,对学术史有详细的叙述。帝制时代士大夫的胥吏论述,多流于道德评价,除陈宏谋等微弱声音肯定胥吏功能外,几乎雷同,兹不赘述。作者和我们都应当把学术史整理的工作着重于现代学术的回顾上。如张广达先生《论唐代的吏》首先指出九品的“主事”等流内官职,仍然被时议和社会观念视为流外,为“流内吏职”。这是从概念上对“胥吏”的清理——弄清楚“吏”的概念本身就是对“官吏分途”问题的推进。对唐代胥吏的研究多着眼于流外官制度和管理上,如任士英和李锦绣先生的相关研究。而对胥吏管理的研究,宋史学界有较多论述,虽然和本书的论题相关性较弱,但可以启发我们认识唐代对胥吏的管理制度。中古制度史的贯通研究,祝总斌先生和宫崎市定、村上嘉实先生有集中的论述,揭示胥吏制度发展的内在脉络,也对本书探讨“官吏分途”有较大启发。另外赵世瑜等先生从宏观角度对“胥吏”作出政治学解释,也有助于我们认识胥吏的功能和管理制度。这是本书作出的学术史回顾。
       我们观察作者自己的学术史回顾不难发现,作者所作的回顾大都着眼于“问题的侧面”,或政治学,或宋代胥吏之管理,或胥吏之概念阐释,或唐代之流内流外官之别。易言之,在作者的回顾中,直接论述“官吏分途”问题的前人研究,付之厥如。就“唐代官吏分途”而言,作者的研究具有开创性,他也算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正是学术史上诸多前贤对胥吏问题所作的“旁敲侧击”,给了本书集中深入阐述的基座。
      
      本书结构&内容回顾
      
       我们注意到,全书在叙述了隋唐官吏分层分类制度的背景后,即展开了对“官吏分途”的研究。
       第二章是背景介绍。作者以勾检官、四等官为视角,以县主簿为切入点,集中揭示了一个问题:唐代对官员管理由以人为中心,转为以事为中心。而正是以“职事”为中心,文书胥吏系统才能形成独立的官员序列。
       完成背景介绍之后,我们来看作者的主题论述。关于“官吏分途”,笔者通读全书后认为,作者是把其分成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大致处于隋唐之际,第二阶段则属唐中后期之变迁。在第一阶段中,作者主要以流内外、冠服、工作风格等内在特征来界定“官吏之别”;而在第二阶段中,作者的工具变成了社会身份等级、道德评价和职能管理的外在特征——这是笔者通读全书后,脑海中很自然的一个构图。把两个阶段作者使用的解释工具合在一起,我们且把它视作一个立体直角坐标系:
      
      
      
       作者在本书中使用了几组概念,作为官吏分途的外在、内在表现。其中,第一阶段(隋唐之际),以流内和流外为准;第二阶段(唐中后期),则以社会身份等级、道德评价为基准。
       让我们且用一三维直角坐标系作浅譬,便足以说明作者在这几章所说明的问题。我们看到,“官吏分途”有赖于这三组概念。x轴和z轴可看做纵向平面,在这个纵向平面中,冠服和流内流外之分可定义我们的官吏之分。当然,胥吏的工作性质(以文书为中心,由主动而被动,由人格化而非人格化),也寓于他们的流内流外之分中。再辅以y轴的横向平面,“官吏分途”的立体形象就跃然纸上了。y轴的内涵丰富:胥吏的群体自觉、独立封闭迁转系统(社会身份等级)和最重要的:对胥吏的道德定位。
       但本纵向平面有一个问题,即流内吏职问题。流内吏职已由张广达先生所揭橥,作者在本书中也有较小篇幅的论述。流内吏职在制度上虽归于流内,但在社会观念上却视为吏职。到宋代,流内吏职如主事、寺监录事却已经在制度上明确归入吏职。如若以长时段历史来作统贯的观察,那么“流内吏职”恰可以作为一个切入点,显示出“官吏分途”的长期性——它到了宋代,才在管理上、制度上最终明确下来。而“流内吏职”的模糊性也丢给了本书所要论证的“官吏分途”:本书所秉持的“官吏之分”究竟是以名(制度明文规定)为准还是以实(社会身份等级和社会观念)为准?“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如果以名为准,那么以流内流外视之,流内吏职不应当被视为胥吏;但若是以实际管理和认同而言(就此笔者需要探赜索隐以作深入探讨),胡三省注通鉴和唐人文集,已明白无误地认为流内吏职是性恶的官师小吏。笔者觉得这是有待深入解决的问题,也是本书留下的一个尾巴。
      
       第六章和第九章则可看做对第二章背景介绍的呼应。第二章所要论述的,是职事因素在管理中的凸显,而第六章和第九章恰恰在以“管理塑造了胥吏”这个中心论点下展开论述。在这里,作者借用了阎步克老师的“品位与职位”工具,从薪俸、权责、礼遇等职位要素,阐释胥吏的职事管理特征。第九章“压制与激励”则是这种管理制度的具体化论述。
      
      
      写作特色和学术成就
      
      
       本书的写作特色大致有两点:史料上取精用弘;论证上多视角切入。论证的多视角,笔者前文已经详述。史料上取精用弘表现在,作者广泛搜取墓志、律令(尤其是日本《养老律令》)、唐人传奇小说。此外,笔者发现,作者善于运用反方向之史料,以非正常来反证正常(胥吏不法滥权,恰足以说明其工作之权限)。这些史学方法,对笔者可谓可称启沃良多。
       本书的学术成就,我想经过前文的描述已经呼之欲出:它以丰富的史料、严密的考证和多角度的分析,对南北朝隋唐期间的官吏分途,作出了洞幽烛微的考察。同时,本书的研究也是我们对“胥吏”研究的有力补充——它以“官吏分途”来考察“胥吏”,或许可看作是对学术史上诸位前贤研究成果的一个附注,一个展开(比如赵世瑜先生《吏与中国传统社会》中言犹未尽的吏的定位,祝总斌先生对唐代胥吏性质和官吏区别的考察)。笔者不揣谫陋,认为作者的努力,已经超出了“南北朝隋唐”的时间断限,可以归于通史视角下“官吏分途”的整体进程来作整体把握。如赵忠祥、苗书梅诸先生对宋代胥吏的考察,恰可以与本书的研究成果无缝接榫,藉以说明“官吏分途”是怎样由浅入深、由隐至显而在宋代最终完成的。其中,笔者隐约觉得,由“流内吏职”这个具体问题的细微考察,会有助于我们从长时段来把握“官吏分途”。当然这已溢出了本书评所要讨论的范围之外了。
      
      
      本书的缺憾
      
      
       本书的缺憾,非常明显,即没有找到唐代对“胥吏”的制度化管理内容。易言之,“胥吏”和官员的“分途”始终都是作者在钩稽种种史料、引入不同视角后作出的判断和推论。这一点,作者在书中也有承认。找不到制度对“胥吏”的明确定位,这是作者所未能完成的任务。
      
       不过,如若所有制度运行都已明确规定了,那么可能也就没有研究的余地和研究的必要了。翻遍《唐律疏议》《唐六典》《唐会要》《通典》《通考》《初学记》《唐大诏令集》《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笔者相信也未必能找得到唐人对“胥吏”的明确制度。本书的缺憾,实际上恰可以视为本书的成就。阎步克老师曾云,制度虽然高歌猛进,却也经常误入歧途。制度运行不顾明文规定,名不正但言仍顺、事亦成,笔者认为国史上是屡见不鲜。对胥吏的管理、“官吏分途”,恰可以纳入这种解释框架。
       笔者不揣谫陋,在此愿大胆借用“活的制度史”概念(邓小南先生语),认为“活的制度史”既然可以解释明文制度的运行状况,也理所当然可以用来分析和解释“史无明文”的制度运行。一个制度即使没有明确的规定,但长期以来习焉不察,甚而“潜规则”,那末我们对这些早已习以为常、甚至在当时人看来已经“不以为异”的制度的揭橥和阐释,恰恰是对制度史的最佳研究。刘后滨先生对“中书门下体制”的研究,也是以公文运作和政务运行为切入点,最终论证了“中书门下”体制在有唐一代的实际运行。笔者窃以为,这和本书的研究有同工异曲之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