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世界史(上册)

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科尔顿,(美)帕尔默,(美)克雷默  页数:494  译者:刘北成  
Tag标签:无  

前言

Dramatic events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wars, revolutions, terroristattacks, catastrophic natural disasters, economic crises and the endless stream of dailynews often obscure the long historical processes that have created the societies in whichwe live and the problems with which we cope. The mass media pay little attention to thebroader historical patterns and contexts that give deeper meaning to the swiftly movingevents of our era. This new edition of A History of the Modern Worm may be seen as themost recent version of a continuing search for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complex,often bewildering, events of our age. It thus carries a guiding assumption that the events,cultures, and conflicts of the contemporary world are always evolving out of the long,complex histories of diverse peoples, ideas, institutions, social mores, economicexchanges, and struggles for political power.These multiple levels of human history have created modem societies and exertedwide influence on people and cultures around the world. This book therefore describes thehistories of specific nations and people and emphasizes landmark events such as wars andrevolutions, but it also stresses broad historical trends that have developed deep below themost prominent historical events and created what we now call "the modem world." Ournarrative explores the rise of nation-states and the conflicts that have shaped the worldover the last several centuries, yet it links such transitions and events to the wider histori-cal influence of the evolving global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rise of industry, the significance of religious traditions, the origin and diffusion of newideas, the changing mores of family and social life, and the complex relations betweenWestern cultures and other cultures around the world.The term modern, as we use it in this book, refers to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soci-eties and cultures that may be said to have had the greatest influence in shaping the modemworlda phase of human history that began to develop about five or six centuries ago andis now evolving more rapidly in more places than ever before. This book makes no claimto be a world history, valuable as such histories may be. By design it focuses primarily ondevelopments in the West until the spread of distinctively modem economic, social, andpolitical institutions in the recent past leads to an increasing global emphasis in the book'slater chapters. Although the narrative stresses the influence of European societies (that is,societies shaped by Europeans or the descendants of Europeans) in the emergence of"modem" institutions and social practices, it also emphasizes the worldwide exchanges,conflicts, and interactions that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increasingly global culture of thecontemporary era.

内容概要

本书讲述的是从中世纪末期到21世纪初的近现代世界的历史。作者以其深刻的历史洞见和巧妙的叙述技巧,为纷繁复杂的当代世界揭示出了历史变迁中的演变之迹。在20世纪后半期美国的世界史教科书中,本书是寿命最长、读者最多,影响最大的一种,畅销近六十年,修订十版。     影印版依据最新的英文第十版,分为上下两册(上册1815年前,下册1815年后)。

作者简介

R.R.帕尔默(Robert Roswell Palmer,1909—2002),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长期执教普林斯顿大学。著有《18世纪法国的天主教徒与不信神者》、《12人的统治——法国革命的恐怖岁月》和两卷本《民主革命时代——欧洲和美国的政治史,1760-1800》等。独力完成了《近现代世界史》第一版。
乔尔·科尔顿(Joel Colton),长期执教杜克大学历史系,后担任洛克菲勒基金会人文研究项目负责人。1979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从《近现代世界史》第二版开始参与撰稿。
劳埃德·克雷默(Lloyd Kramer),北卡莱罗纳大学历史系教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历史研究所、国家人文中心成员,担任法国历史研究学会主席。从《近现代世界史》第九版开始参与撰稿。

书籍目录

导读作者简介简明目录详细目录插图目录大事记、地图、图表、表格目录前言地理与历史第一章 欧洲的兴起 1.古代:希腊、罗马、基督教 2.中世纪初期:欧洲的形成 3.中世纪盛期:世俗文明 4.中世纪盛期:教会第二章  西方基督教世界的动乱(1300—1560年)  5.14世纪的灾难  6.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7.意大利以外地区的文艺复兴  8.新型君主国  9.新教改革运动  10.天主教的改革和改组第三章 经济重建和宗教战争(1560—1648年)  11.大西洋的开放  12.商业革命  13.社会结构的变化  14.天主教西班牙的战争:尼德兰与英格兰 15.法兰西的解体与重建 16.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德意志的解体第四章  西欧势力的增长(1640—1715年)  17.大君主和均势  18.荷兰共和国  19.英国:内战  20.英国;议会的胜利  21.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国(1743—1715年):专制制度的胜利  22.路易十四发动的战争:乌得勒支和约(1713年)第五章  东欧的变化(1648—1740年) 23.三个衰老的帝国 24.奥地利君主国的形成 25.普鲁士的形成 26.俄罗斯的“西化”第六章 科学的世界观- 27.科学文明的先知:培根和笛卡儿 28.牛顿之路:万有引力定律 29.关于人类与社会的新知识 30.政治理论:自然法学派第七章 争夺财富和争夺帝国的斗争 31.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 32.18世纪的全球经济 33.乌得勒支和约后的西欧(1713—1740年)   34.18世纪中期的大战:巴黎和约(1763年)第八章 启蒙时代 35.哲人与其他 36.开明专制:法兰西、奥地利、普鲁士 37.开明专制:俄罗斯 38.波兰被瓜分 39.新的骚动:英国的改革运动 40.美国革命第九章 法国大革命第十章 拿破仑时代的欧洲附录 欧洲主要统治者和政权进一步阅读文献索引

章节摘录

插图:From his first public appearance Luther won ardent supporters, for there was a gooddeal of resentment in Germany against Rome. In 1519 and 1520 he ralliedpublic opinion in a series of tracts, setting forth his main beliefs. Hedeclared that the claim of the clergy to be different from the laity was animposture. He urged people to find Christian truth in the Bible for themselves, and in the Bible only. He denounced the reliance on fasts, pilgrimages, saints, and Masses. He rejected the belief in purgatory. He reduced the sevensacraments to two baptism and the communion, as he called the Mass. In the latter herepudiated the new and "modern" doctrine of transubstantiation, while affirming that Godwas still somehow mysteriously present in the bread and wine. He declared that the clergyshould marry, upbraided the prelates for their luxury, and demanded that monasticism beeliminated. To drive through such reforms, while depriving the clergy of their pretensions,he called upon the temporal power, the princes of Germany. He thus issued an invitation tothe state to assume control over religion, an invitation which, in the days of the NewMonarchy, a good many rulers were enthusiastically willing to accept.Threatened by a papal bull with excommunication unless he recanted, Luthersolemnly and publicly burned the bull. Excommunication followed. To the emperor,Charles V, now fell the duty of apprehending the heretic and repressing the heresy. Lutherwas summoned to appear before a diet of the Empire, held at Worms in the Rhineland. Hedeclared that he could be convinced only by Scripture or right reason; otherwise "I neithercan nor will recant anything, since it is neither right nor safe to act against conscience. Godhelp me!Amen." He was placed under the ban of the Empire. But the Elector of Saxonyand other north German princes took him under their protection. In safe seclusion, hebegan to translate the Bible into German.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近现代世界史(上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7条)

 
 

  •   这本世界著名的《近现代世界史》几乎成了通行的世界史教材,然而它的独特之处正如作者Palmer所说,它更加是一本欧洲的历史,确切地说,是在世界视角下的欧洲。不可否认,无论是从起源的宗教战争,还是后来的两次世界大战,主导世界的都是欧洲,因此探寻欧洲近代起源的意识形态基础是十分有意义和必要的。
  •   对于有一个对世界历史感兴趣的人,都点英文原著也还是很有必要的,能更好的理解这个世界曾经发生了什么,而且直接去读原著,而不是那些不精确的翻译版,甚或一些各种消化过的世界史。 什么时候中国能出现伟大是历史学家那?

    比较不满意的是上下册竟然还删节,本来已经是英语了,看得人都已经是相对专业的了,竟然还删节,中国是不是一点学术自由也没有啊? 难道对当代中国的评论只能停留在高层的那些内参里.愚昧普通民众的管制该歇息了把!80年代的翻译盘一般都还不删节, 这个时代在退步啊!
  •   这本书个人觉得最大的特点是脉络很清楚,内容非常多,作者在阐述自己对历史事件的解释时很深入透彻,不像有些人那样浮于表面,语言并不难懂,只是因为内容太多,真要有很多收获就要多读几遍才成。另外关于下册中删掉的那几页,有趣的是,一般书删内容都不会在书页上留下空白,也就是说不会留下删的痕迹,这个问题在排版时就解决了,这本书居然就把那几页白纸留在那里,怕人不知道有东西删掉了吗?还是编者虽然迫于无奈不得不删,但又十分不甘心,干脆就留下白纸,一来让读者知道是怎么回事,二来也算表示抗议?这个很让人捉摸。
  •   不错,影印版的。不过涉及到中国的那一部分很多留成了空白,叫人怀疑怎么这么没信心。怕帝国主义污蔑?能读这种书的人还是有一定层次的。弄巧成拙。
  •   全本书是英文的,文章语言很精辟,喜欢欧洲历史,英文不错的筒子们选购吧!
  •   武汉大学世界历史专业的教材
  •   书到了,可以哟,当教材来买的,内容丰富,就是密密麻麻的英文看的有点眼晕。
  •   刚到的书籍还没打开认真的看呢,不过看外表还是不错的, 很期待里面的内容,是全英文的。
  •   都是英文,十分锻炼能力
  •   书不错,是全英文的,可以读一读
  •   下册有写关于中国的章节被删,大约五面左右。实在是郁闷啊。
  •   好书!何老师讲的同步!不过欧洲中心论的观点有些不妥
  •   非常棒!非常不错
  •   我爱当当,啥也不说了!
  •   偶们的教材……还木有看,应该是好书~
  •   比较靠谱和人性
  •   买给朋友的,应该不错吧
  •   还没有看多少,但是是我们专业的老师推荐的!
  •   无条件推荐。
  •   greatbook
  •   当教材用。
  •   书的质量真的不错,不过读起来有压力啊。
  •   如果不了解那段历史,就很难看懂
  •   还没看见真的,但是不前来看疼不错的
  •   为什么影印版的好书一再地被阉割哪?我们批评日本人篡改教科书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自我检讨一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难道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吗?
  •   比较难,但专业。
  •   还可以,不过买错了,本想中文版本的,不过调换麻烦,就留着了
  •   中国现代史的某几页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开了天窗
  •   书的内容特别好。印刷质量也好。让我生气的就是不知道哪个笨蛋无聊的要死添加了那么多名词的中文翻译在页边上。还基本上错的离谱。画蛇添足。误人子弟也不知这么误的啊。举个例子。corporate liberties.居然敢翻译成 法团特权!!靠 试问啥是法团? corporate不查查字典就一顿乱翻译! liberties要是特权的话,那privileges/prerogatives往哪里放????
  •   读研的时候看过,现在看起来不像以前那样吃力了,值得购买。强烈推荐!!
  •   英语不行期待中文版的问世看目录内容应该很详细
  •   总体还可以啦。大白纸比较搞笑,是给我们做评论的吗?
  •   内容很好,这是经典教材。 送货的那天下雨,没包好,书上有污渍。。。书边翻译无视掉吧。
  •   此次购书,正好赶上买三百减一百活动,一口气买了七本书中有四本北大西学影印丛书-历史学系列,其中这本上册到手时书的中间50多页破损严重(其它几本都很好),昨天上午做了换货处理,今天快递就送到并且带走了那本受伤的书,很感谢!卓越亚马逊很给力。粗略翻了一下书里边小标题名词的翻译有地方确实差,正如有人评论那样,真希望北大出版社在处理时找些高手来把把关,要么就干脆一点汉语别加,保持原汁原味。我们要喝好烫,不想见到苍蝇!具体内容刚刚看了一点点不敢妄加评论,等看完了再来。
  •   很好啊这本书。印刷质量很高
  •   这本书非常好,但是要看完,还得努力啊!
  •   在conell上学的同学推荐的西方近代史在北美最流行的教材
  •   详细,帮助理解历史。
  •   内容很不错,比国内教科书比起来有趣多了。价格真的太便宜了,影印版就是这点儿好。印刷质量比想象的好,就是纸质稍差。
  •   正版超赞!质量很好!已经成为我的必读教材了。
  •   书是相当的好,就是英文的,中文的就好了
  •   来的速度还可以啦,内容不错,就是纸有点不好
  •   印刷都挺清晰的~~~
  •   各方面都非常给力 下次还来
  •   印刷很好,很想象中的要清晰得多,就是配送速度略慢了一些。
  •   质量很好,内容也很好,不错,推荐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发行了它的中文版
  •   非常美好的一套书
  •   近现代世界史(上册)(英文影印版)
  •   喜欢英文原版书
  •   书还可以,再读一读看
  •   怀孕期间读读
  •   好,经典的历史书,都是英文的
  •   这个是上册
  •     感觉1494年的西葡托德西拉斯条约只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之间一个比较模糊的权力分配的协约,其效力仅取决于着两国是否会遵循,当时并没有什么世界性的制约组织,即使违反了,也就违反了。
      
      比如,1500年,卡布拉尔发现巴西,随即宣布为葡萄牙领土,说是处于东方足够远之地,这太扯了,根据那个条约,明显美洲都是西班牙的。不过,如果卡布拉尔不在1500年声称对巴西的主权,恐怕麦哲伦就不可能那么顺利的完成全球航行,因为其从里斯本出发后,西南下大西洋,就是沿着南美洲的巴西沿岸航行,若此地有西班牙军事存在,恐怕其不会让葡萄牙人这么轻易的通过的。。
      
      历史,真的是一系列的偶然。。。
      
      当然,也发现了苏伊士运河当时没有开通的确是对西班牙等国开拓海上航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啊。。否则,中东和威尼斯的商人们可不会这么快的没落下去。
      
      当然,还要为哥伦布的逆袭精神给震撼到了,一个坚持认为地球是圆的的伟大的人。。若非如此,怎能做出向西行寻找东方香料国的壮举呢。。。
  •     首先来说这本书我只看了7章我就看不下去了。浮光掠影看,这本书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要是把他当作世界史入门读物。那就绝对是个错误。
      先说说他的优点吧:
      (1)最大的优点就是详略适当,具体说是“略”的地方适当。直接就是说欧洲。把中国啦,日本啦,黑非洲啦那些有的没有的。统统略去了。这的确是一部写西方人的历史。一部“西风压倒东风”的历史。
      (2)史论比较新颖。至少是给我另一种视角。我所说的新颖不是中国史学观。是对比《世界史》《新全球史》《全球通史》《世界文明史》这四本也是畅销教材来说。比如它在第一章就具体提到议会的起源一样。城镇化与长途贸易有关等等。
      再说说缺点:
      最大的缺点,有些地方不成线索。而且一看就把重点内容看过去了。比如第一章的中世纪盛期,其它都讲了。居然没有讲“骑士”、“城堡“、与”骑士文化“。这太奇怪了!你入门的话,怎么这个不讲呢!另外十字军东征,原因讲的也不是很清楚。根本不以时间为轴记叙。英法百年战争,缩的一小节,连骨头都没了。三十年战争也不成线。开始是把线讲了。中世纪几个重要君主也是一笔代过。这本书要是入门的话,绝对不行。这是我的建议。可选择以上四本书。
      当然你要是对世界史有一定了解话,尤其是批书而不是写笔记的方式看书的话。这本书还不错。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过你要是启蒙的话,容易被这本书带坏。
  •     从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开始讲起,详细阐述了工业革命的起源、发展和演变,特别强调工业革命不是一夜爆发的,而是一个持续近一个世纪的“世纪工程”,作者对于浪漫主义、古典自由主义、激进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民族主义等我们中学时就耳熟能详的各种思潮和思想流变的产生背景以及影响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学到了不少。
  •     除了隔靴搔痒,美国很少批评自己的自私与虚伪。却不放过任何机会厚颜无耻地扒着“道德制高点”的墙角疯狂地贼喊捉贼。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美国TMD从来没有真正贯彻过民主、自由或者人道,它安全不顾别国民众的死生。
      同样对外扩张和殖民,在陈述方式上,TMD截然不同。对于外国,痛加指责;对于美国自身,则暗示读者它的无辜或者无心。
      
      Ecomonic growth was nevertheless a prerequisite to survival and to the improvement of human lives , as were political stability and peace.
      这是美国人自己说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可TMD它不遗余力地阻止中国实现这两个目标啊。
      
  •     ——读《两次世界大战;西方的没落?》
      
      2009上映的美国电影《护送钱斯》(《Taking Chance》),讲述的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上校麦克护送20岁的阵亡士兵钱斯的遗体回家乡的故事,背景是伊拉克战争,据说这是一部真实事件为题材拍摄的电影,公映之后持续引起观众热评。对于这部影片,人们往往赞赏美国普通民众对殉国士兵、对逝去生命的尊重,而且这种尊重表现的恰好适度,是了不起的适度。因为这看起来平淡无奇剧情里的这个“适度”,表现的是人们内心深处某些东西的无意识流露。其实这部影片里还有一个元素,即它的情节总是提醒观众,在这个故事发生地万里之外,有一场战争,一个无法回避的巨大存在,使人们心中总是有无法消散的阴影。这不仅因为它无情地吞噬了这样年轻的生命,使得死者生前所坚持的信念、荣誉同亲友的悲痛相比变得毫无价值,而且也迫使人们不得不再一次审视“战争”这种历史上的客观存在。事实上,关于这件事不同时代的人们一贯在回避,和平年代过得太久的人们要理解人类战争的历史,有着近乎不公正的困难。
      
      历史学家们说,战争客观上往往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哲学家们说,人类历史一经出现大规模的战争,他们就倒退、堕落了。如果可能的话,人们宁可“现代世界史”上有“缺失的一环”,不要有两次世界大战发生,不要有上千万的生命被战争这种绞肉机残酷地葬送掉,也不要有社会的文明程度在短期内倒退几十年,民生凋敝。但是既然同大战一个时代的人们无力阻止它,后世人也绝难回避这真实的历史,更何况我们自己的历史同两次世界大战都有交集,也有自己的历史负担。1914年到1918年的一战,1939年持续到1945年的二战(我国学界有观点认为应从1931年开始算起),动用的人力、物质资源和经济力量,以及它们对当时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空前影响不可估量。战争是人类选择的解决不可调和矛盾的终极方式,虽然我们都无权简单评判战争多方的道德,但是从根本上来说,都是自私的局部利益和所谓的国家利益,以及极端的民族主义最终无法消解的产物。从这一点上来看,两次世界规范的战争在人类历史上都不可避免。冷战时期,不同国家不同阵营的舆论都曾经或是叫嚣,或是恐慌,以为人类会有新的世界大战在未来继续上演,正是出于人们看到了前面两次大战在人类历史出现的无法避免。
      
      对于两次世界大战,一贯的历史评价都有差异。对于一战的评价,简单来说,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德、奥、意)和协约国(英、法、俄),为了重新划各自殖民地的世界版图、争夺霸权、同时企图以战事摆脱国内政治、经济危机、巩固垄断资本的统治而发动的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人们普遍认为只有塞尔维亚的参与具有自卫的性质)”,这个评价是负面的。而相对来说,二战因为具有世界范围的“反法西斯侵略”的性质,而具有积极意义。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迫使捍卫国家主权和民主事业的世界力量形成了形式上的联合,战后催生了《联合国宪章》的制定和联合国的诞生,基本构成了今天世界政治格局的面貌(苏东剧变除外)。但是,笔者在读这本《两次世界大战;西方的没落?》时,在历史的细部翻检很多隐晦其中的故事,终于开始消除自己早年的教育经历对二战加诸的虚幻的光环。两次世界范围的大战,究其深刻原因,人们看到的只有生存、发展和利益的驱动和无法平衡。
      
      一战和二战,战争本身的过程,特别是二战,留下了很多著名的经典战役,可供军事迷长久地津津乐道,也足能写就军事学院的基本教材,为无数的战争影片提供背景和素材。我们回顾历史,更应当在战史的边缘和内部,甚至在两次战争缝隙之间各国的发展情况方面多做审视。这本帕尔默版本的现代世界史,它的价值正在讲述人类历史这一特殊时期时对政治、经济和社会观念方面所发生的变化投入颇多,这使得它成为可供我们全面审视历史的历史读物。相对来说,二战很多人耳熟能详,我们自己不仅作为大国赫然参与其中而且发挥了很大的影响力,付出了绝大牺牲,理应得到更多关注,然而本书的编写过程中,远东部分写的过于简单,使得我们很难基于原著来谈点什么。引起笔者注意的,反倒是一战。我们的历史基础教育对于一战爆发的导火索,至今令人印象深刻:费迪南德大公在波斯尼亚首都萨拉热窝被一个年轻的革命者所刺杀,塞尔维亚拒绝了奥地利最后通牒中侵犯其主权的条款,引起各大国在局部地区利益失衡,产生连锁反应。——以此来解释人类第一次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战争,显然苍白无力,本书的编写者当然也有这样的担忧,因此专门就一战的原因继续写道:“仅仅叙述连续不断的危机,并不能阐明为什么由于一个帝国要人被谋杀,欧洲几个主要的国家便在几天内都陷入战争之中。……值得强调的有同盟体系和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欧洲分裂成为两个武装阵营。”也即,当一个单独的民族事件,如德国对摩洛哥的干涉,或者费迪南德的遇刺,已经无法由当事方在自身范围内解决,大国小国,现在做出判断的出发点就是要站在盟友一边,以免持续受到战争恐怖的威胁。这种选择,为后来乃至是今天国家与国家之间处理问题的思路建立了一个原型。今天,如果你要做一个合格的政治分析家,那么务必要从一战爆发深刻的历史原因中掌握这种思维方式,才能对眼下的世界问题有解释的可能。
      
      帕尔默版本的世界现代史,有它突出的优点,即它们往往不是对史实的简单叙述,还不乏编写者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判断,这其中有些判断没有同读者的隔阂,可谓鞭辟入里,提升了书写历史的价值。上述同盟制度的存在,在编者看来仅仅是那些国家存在巨大困境的征兆。世界上,永远既有一种世界性的经济,同时也有一种由相互竞争的主权民族国家组成的无政府体系。每一个民族都需要与整个世界发生经常的接触,他们都是有依赖性的和不安全的。工业国家特别脆弱,因为它们要依赖原料和食物的进口,而以出口商品、各种公共设施和资本作交换。编者认为,从来不存在一个世界性的国家去维持世界体系的治安,以保证在各种条件下所有的国家都来参与世界经济活动。每个国家都必须照顾自身的需要。这样就发生了激烈的帝国主义争夺。因为每一个大国都企图为自身利益而将世界体系的一部分置于自己的监视之下,于是就出现了同盟或者约束性的盟约。作为美国人的帕尔默等人,能坦言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独自保护世界,以及他们对世界政局现实的理性判断,不能不使人对他们的历史研究抱持一份敬意。
      
      2011-1-27
      
      
      
      书 名:《两次世界大战;西方的没落?》
      作 者:(美)帕尔默 等著
      译 者:陈少衡 等译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年:2011年1月
      
  •     看到这本书的时候 就觉得有史书的厚重感 而且黑白印刷没有浮华的感觉 书中的史料很详尽 许多大事都能够找到相应的起因以及评论 时间的串联也很好 故事性挺强 根据时间来的区域势力划分地图也给的比较及时 如果觉得牛津的史书贵的话 这套书是不错的选择
  •     显然,这就是帕尔默《现代世界史(上下册)》的篡改本。
      出版商在“后记”里也说:“考虑到读者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兴趣和了解程度不同,此次我们将原本的上下册进行修订改编,形成‘帕尔默现代世界史’丛书,共五本,每本各自讲述一个特定的主题,分别是:《欧洲崛起:现代世界的入口》……”(P271~272)
      所谓“考虑到读者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兴趣和了解程度不同”云云,恐怕是一个不能成立的借口:这种改编显然不是真正的改编,而只是一种分拆。因为,(1)无论是译者序、作者序,都没有看到这种改编的真正说明。就是说,没有作者对这种改编负责任。(2)从内容看,也没有看到改编的痕迹,我对照了本书和该出版公司的出版的《现代世界史(上下册)》,前五章没有任何变化(本书是《现代世界史(上下册)》的前五章)。(3)从署名看,译者著名是“译”而不是 “编译”,这就是说,译者只对书的内容进行了翻译,而没有进行任何编辑活动。那么又是谁改编的呢?没有人。
      这样一来,所谓“考虑读者……”云云,就并不是真的了,考虑的恐怕还是出版商的“钱途”。因为,既然不是真正的改编,(1)作为一部连贯的《现代世界史》,作者在编写中其实是有其逻辑体系的,并不能随意分开,仅仅某几个连续的几章独立一下,并不能构成真正的一本书。这也是为什么众多分册书目,并不叫丛书,而叫“××卷本”的原因。因为“丛书”每本书是互相独立的,只看其中一本或几本对相关作者的相关思想没有任何影响;而分册则不行,各个分册之间逻辑上有互相印证的可能,作者的完整思想也往往只有在整书完成时才会得到完整的表达。分册之间几乎可以随意拆,比如世界出版公司把这个两卷本的《现代世界史》拆成五册,因为怎么拆都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丛书各书之间则不行,它们是互相独立且各自完整的。(2)这种分拆对作者也构成了实际上的损害。比如,本书叫《欧洲的崛起:现代世界的入口》,我从头看到尾,看到的只是欧洲的混战,各地的混乱与落后,即使在最后一章开始提到东欧向西欧的学习,但西欧本身的优势并没有在本书体现出来。各个地方如英国、法国可能都出现了现代国家的萌芽,但真正的现代国家并没有形成。这怎么能叫崛起?叫“崛起中”还勉强,因为,它并没有说明这种崛起的后果——这在原书中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些内容中都会在后面一一展示。但在作为丛书之一独立的情况下,这就让人感觉是“文不对题”。想起一个书名“前现代化的阵痛”也许更适合本书。(3)如前所述,它也误导了读者。读者作者都从这种分拆中受到了伤害,怎么能说是为读者考虑呢?
      之所以说出版商考虑的是自己的“钱途”,有两个理由:(1)《现代世界史(上下册)》比较贵(定价88元),可能市场情况并不好。同时,“现代世界史”这个书名也只是中规中矩,不能吸引现球(毕竟,对非历史专业的中国读者来说,帕尔默恐怕也不算外国名人,名人效应恐怕不足以带来足够的市场效应)。 88元钱一本书,当然对一般读者也是一个负担。分成五册后,每本书只28元,当然更有市场竞争力,更重要的是,每个分册多了一个“响亮”的名字,自然更能吸引眼球。(2)在两版本同时面向市场的情况下,如果都用《现代世界史》这一书名,显然会起冲突。将分拆为五本且另行起名,则甚至可能引起重复购买(我就差点儿如此)。
      真是好算盘!
      我不反对出版商为了利益进行这种包装(除“把分册说成是丛书”外),毕竟,目前图书市场竞争激烈,而读者也更挑剔;甚至不反对(虽然不欣赏)给一个原本朴实的东西取一个哗众取宠的名字,就像世界出版公司的这次作为一样。
      但是,把两者结合起来,构成对读者的实际欺瞒,就不能仅仅用商业行为来说明了。
      
      我真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容易这种行为,最开始用的是“可耻”,后来想到“狡诈”,最后才用了这个动词性的词儿:“欺诈”。
      没有办法,看完了这本书,我也没有买《现代世界史(上下册)》,我只好等这部书完全出齐。就是说,被套了。
      因此,建议想买这本书的读者好好看看这段文字。
  •     摘自《福建日报》2010年11月23日。
      
       “看来奇怪,一部现代世界史竟然从欧洲中世纪说起,因为欧洲不等于世界,中世纪又并非现代。然而,今日所说的现代的大多数事物,首先出现于欧洲;而要了解现代的和比之宽广的现代世界,也必须回溯到相当久远的年月”——这是帕尔默现代世界史丛书第一册《欧洲崛起:现代世界的入口》第一章的一段话,它深刻地解释了中国近代以来众多贤人志士前仆后继地奔向西方的怀抱的原因,从而开启了反思中学的历史浪潮,因为“今日所说的现代的大多数事物,首先出现于欧洲”,就决定了近现代以来,欧洲已经接过了世界的最先进科学、文化、文明的旗帜。
      
       在1866年,一个名叫张德彝的清朝外交官,当时年仅19岁,对于诸种新鲜事物充满无限好奇。当时欧美的很多事物还没有通行的中文译名,张德彝便用自己的想象力,去了各种现在看起来相当有趣的物品名称:“铁裁缝”、“印度擦物宝”、“自行屋”、“炫奇会”,这些物品其实就是我们日常中再熟悉不过的缝纫机、橡皮擦、电梯还有世博会。在《欧美环游记》中,他如此记述他眼中的英国世博会:“乘火车游水晶宫……一片晶莹,精彩炫目,高华名贵,璀璨客观”、“往水晶宫看烟火……灯火烛天,以千万计。奇货堆积如云,游客往来如蚁,别开光明之界,恍游锦绣之城,洵大观也。”而在这一届水晶宫的世博会上,也是中国的第一世博会之旅。
      
       而与此同时,欧洲人在这个时候,已经彻底地结束了对于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的唯美想象。于是,仿佛一瞬间,河西河东开始变化了,从此中国数代人就开始有了向西方看齐的历史探寻了。但是,与这个年轻的清朝外交官一样,从一开始,很多的中国人也只是看到了西方这些新奇的物质与科技成果,却没有探查到这种成果背后的社会背景(包括政治、经济)与文化力量,进行的只是管中窥豹,学习也往往是依葫芦画瓢而已。
      
       “西方”这个概念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又模糊,当代法国著名学者、巴黎高等商学院——欧洲管理学院的教授菲利普·尼摩在《什么是西方?》中尝试以历史为依据阐述自己的论点,即西方和西方文明是法治、民主、自由、科学和私有制等一系列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尼摩认为西方文化不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产物,而是由五个关键时刻或称“五大奇迹”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逐步构筑完成的一个伟大成果,这五大奇迹分别为:古希腊人创造了城邦和科学,古罗马人发明了私法和人文主义,《圣经》倡导的伦理观及末世论,11-13世纪的“教皇革命”,最后则是发生于西方国家的近代重大民主革命。
      
       尼摩以实证和解析的方式描绘了这五个演变性“跃进”后,指出西方文明是上述借用的混合体,虽然它是一段独特历史的结果,却具有一些真正普遍性的特征。把西方的现代民主和中世纪的政治神学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或许是作者最大胆的观点。他反对把现代西方文明的多数特征归结于文艺复兴或者激进的启蒙运动的常识,而是认为中世纪的变化是西方文明的根源。
      
       跳开那些大体上相近的史料细节,从宏观上看,我们可以发现,这本书主要揭示了几个影响深远的方面:宗教束缚的挣脱,世俗化生活的可能性与开始;城市与商业的兴起;资产阶级的壮大;政治力量的博弈传统;各国间的交融(包括战争与联姻);大学的出现,智力生活开始制度化;“人”的出现,人文主义,为随后的启蒙奠基了基础。而正是这些方面孕育了了现代世界的萌芽,而这些,现在重来审视一番,我们依然能够受益甚多。
      
      
  •     显而易见,这本帕尔默版的《现代世界史》讲述到17世纪,必须首先解决一个问题,即能不能说清楚出“启蒙”同世界范围内的社会深刻变革之间的关系。梳理清楚了这一关系,大革命时代的世界就豁然开朗。在这一方面,编者目光如炬,重新带领读者审视了霍布斯和洛克。因为在神权、君权逐一受到社会思潮挑战之后,书中涉及到的多数国家越来越趋向人们一再所说的“世俗社会”,“政府”本身成为社会变革或者说的激烈一点——社会革命逐渐兴起的对立面。而霍布斯和洛克这两位英国人恰恰是从立论的两端讨论“政府”理论的发轫,最早论证了专制主义和立宪主义。霍布斯是一个很有趣的人物,而且在他的时代里此人是一个具有某种进步意味但前后矛盾的社会学理论家。在哲学上,他坚持唯物论,然而在国内政治上又支持国王,反对议会。在目睹了17世纪40年代内战的混乱和暴力横行,以及之后的共和政体的动荡局面,他得出的结论是,人没有自治能力。他对人性的看法十分消沉,对于无政府状态带来的人类社会的无序、法律和正义的缺失有充分的估量。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处决后两年,霍布斯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利维坦》,从而成为专制主义最主要的世俗阐述人和国家拥有无限主权理论的代表人物。在他的时代里霍布斯因此从来不是一个受欢迎的理论家,但是他并非无条件倚重专制国家的能力,而是认为绝对权力源于一种自由而理性的协议,有了这一协议,人民才接受绝对权力,后者归根结底是一种促进个人福利的权宜之计。
      
      相对来说,另一位科学思想和发现思潮的重要人物洛克,对现实世界和后世的影响更大。他的理论核心趋近于我们今天讨论的“普世价值”,至少具备了一个雏形。和霍布斯一样,洛克也持有上述好政府是一个权宜之计的看法,认为政府建立在一种契约或者协议基础之上。但是洛克在实际的政治运作中支持议会,反对国王。洛克对人性的看法比霍布斯乐观的多,在他的著作中强调的是人有道德感,全部不受政府的调整;而且还用某些天赋人权,即生存权、自由权、财产权,这些也和政府无关,而且特别重视财产权,注重讨论政府依据先天的契约对私人财产权的保证。洛克理论的核心思想不仅美国人听起来耳熟,在今天世界各地的人物都对此不会感到陌生。这是因为在他去世后的一个世纪中,他的社会思想广泛流传,深入人心。例如,当年的《独立宣言》的撰写人都精通洛克著作。尽管他的思想并非对其他大洲的人们一视同仁,受到时代的局限,但总的来说,洛克论述的一系列天赋权力和人类自由的思想,不仅使当时的英国革命具有进步的标志,而且通过在英国的实践,使宪政政府理论的传统成为现代世界史最重要的主题之一。正是像霍布斯和洛克这些人物的出现,使物理、天文和社会科学的新发现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和颠覆,“启蒙时代”产生的一系列普世价值和核心思想,最终使欧洲、美洲和世界发生了巨变。
      
      这部《现代世界史》的主要编著者如帕尔默等人都是美国人。面对曾经那个喧嚣的“大革命时代”,当你兴致勃勃地打算观察他们面对“今天我们如何讲述国史”这个问题时,不难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实,即他们只用了很少篇幅来讲述美洲革命。著作的这个部分虽然也不可或缺地带领读者重温了波士顿倾茶事件、莱克星顿的枪声、费城制宪大陆会议以及《独立宣言》誓词,并且对美国革命的意义给予了崇高评价:美国人在使自己争得自由这一方面,做了一切人应该做的事情。“开创了自由或者民主革命叱诧风云的时代”。但是相较对法国大革命的投入篇幅简直是不可比拟的。这或许是出于几位编著者的谦逊。但是他们却也没有掩饰这场美洲最伟大的暴动,在开始阶段也存在着多数人强迫少数,多数州通过类似外交手段强迫少数不加入的州和他们保持态度一致的现象。如果没有这些诚实的史笔,或许在外人看来那几乎是一场出自全民意愿的“完美的事业”了,历史是复杂的。
      
      美洲革命和法国革命是人们经常要来相提并论的,尽管就其背景和源流来说几乎没有可比性,但在影响人类社会进程方面一直存在着孰高孰低的争论。美国战争使法国国库沦于破产,这是导致法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原因。1789年法国爆发革命,“世界上当时从未发生过同样的革命”——这句话含义深远。从书中引述的材料来看,和20世纪的其它革命有显著的不同,法国革命发生在当时许多方面都是最先进的国家里。法国是知识分子启蒙运动的中心,当时法国科技实力在世界居于最前列,法国的书籍在各地传阅。在当时许多国家受过教育的贵族阶层中,法语成了一种国际通用语。1789年前,法国还是欧洲潜在的最强大的国家,如果不按照人口计算,它可能还是最富有的国家,是所有当时单一政府统治下的欧洲国家中人口最多的。法国当时向欧洲的出口超过大不列颠向欧洲的出口。18世纪的欧洲人习惯从法国汲取思想。如果我们在这里无暇去回顾和评价法国革命那漫长的岁月和复杂的进程、以及后来拿破仑帝国的兴亡;那么,仅从这个引人深思的开端,我们即能看出这场革命的意义。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编者会在这本著作里留给它这么大的空间,这也解释了长久以来法国大革命会在现代世界史和世界革命史中显著的地位。为什么在一个空前强盛的国家里,会发生如此彻底而破坏力惊人的社会革命?仅仅这个设问就具有意义。法国革命之后,我们或许已经可以心无旁骛地来考量革命的遗产了。因为正是从它留下的政治的和文化的遗物中,慢慢孕育出了今天世界各地的所谓现代国家。
      
      2010-11-17
      
  •     张天潘 2010年11月23日 星期二《福建日报》读书
      
      http://fjrb.fjsen.com/fjrb/html/2010-11/23/content_205305.htm
      
      
      “看来奇怪,一部现代世界史竟然从欧洲中世纪说起,因为欧洲不等于世界,中世纪又并非现代。然而,今日所说的现代的大多数事物,首先出现于欧洲;而要了解现代的和比之宽广的现代世界,也必须回溯到相当久远的年月”——这是帕尔默现代世界史丛书第一册《欧洲崛起:现代世界的入口》第一章的一段话,它深刻地解释了长期以来为何中国近代以来有如此多贤人志士前仆后继地奔向西方的怀抱的原因,从而开启了反思中学的历史浪潮,因为“今日所说的现代的大多数事物,首先出现于欧洲”,就决定了近现代以来,欧洲已经接过了世界的最先进科学、文化、文明的旗帜,看西方看齐,成为了这个世界大多数国家的使命召唤。
      
      在1866年,一个名叫张德彝的清朝外交官,当时年仅19岁,对于诸种新鲜事物充满无限好奇。当时欧美的很多事物还没有通行的中文译名,张德彝便用自己的想象力,去了各种现在看起来相当有趣的物品名称:“铁裁缝”“印度擦物宝”“自行屋”“炫奇会”,这些物品其实就是我们日常中再熟悉不过的缝纫机、橡皮擦、电梯还有世博会。在《欧美环游记》中,他如此记述他眼中的英国世博会:“乘火车游水晶宫……一片晶莹,精彩炫目,高华名贵,璀璨客观”、“往水晶宫看烟火……灯火烛天,以千万计。奇货堆积如云,游客往来如蚁,别开光明之界,恍游锦绣之城,洵大观也。”而在这一届水晶宫的世博会上,也是中国的第一世博会之旅。
      
      而与此同时,欧洲人在这个时候,已经彻底地结束了对于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的唯美想象,中国形象,已经从神坛跌到了地狱,一个乌托邦似的梦境,被惊醒,“香格里拉”真的从地平线消失了。于是,仿佛一瞬间,河西河东开始变化了,从此中国数代人就开始有了向西方看齐的历史探寻了。
      
      但是,与这个年轻的清朝外交官一样,从一开始,很多的中国人也只是看到了西方这些新奇的物质与科技成果,却没有探查到这种成果背后的社会背景(包括政治、经济)与文化力量,进行的只是管中窥豹,学习的也往往依葫芦画瓢而已。
      
      “西方”这个概念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又模糊,当代法国著名学者、巴黎高等商学院—欧洲管理学院的教授菲利普·尼摩在《什么是西方?》中尝试以历史为依据阐述自己的论点,即西方和西方文明是法治、民主、自由、科学和私有制等一系列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尼摩认为西方文化不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产物,而是由五个关键时刻或称“五大奇迹”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逐步构筑完成的一个伟大成果,这五大奇迹分别为:古希腊人创造了城邦和科学,古罗马人发明了私法和人文主义,《圣经》倡导的伦理观及末世论,11—13世纪的“教皇革命”,最后则是发生于西方国家的近代重大民主革命。
      
      尼摩以实证和解析的方式描绘了这五个演变性“跃进”后,指出西方文明是上述借用的混合体,虽然它是一段独特历史的结果,却具有一些真正普遍性的特征。把西方的现代民主和中世纪的政治神学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或许是作者最大胆的观点。他反对世俗主义者、多数基督教和自由进步人士把现代西方文明的多数特征归结于文艺复兴或者激进的启蒙运动的常识,而是认为中世纪的变化是西方文明的根源。
      
      其实有意思的是,本次帕尔默现代世界史丛书新版分册,正好组成一幅世界成长历程,如果把世界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这些分册可以如下一一对应:《欧洲崛起:现代世界的入口》——儿童期。按照佛洛依德的理论,儿童是一辈子问题的根源。《启蒙到大革命:理性与激情》——青少年发育;《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成年后的成家立业;《两次世界大战:西方的没落》——家庭的战争;《冷战到全球化:意识形态的终结?》——回归生活的本质。
      
      虽然我们经常说,历史往往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是即使如此,这个小姑娘无论怎么被打扮,她至少依然是一个小姑娘,一些本质上的特征,根本是无法被掩盖的。比如现在出版的《欧洲崛起:现代世界的入口》,跳开那些大体上相近的史料细节,从宏观上看,我们可以发现,主要揭示了一下几个影响深远的方面:宗教束缚的挣脱,世俗化生活的可能性与开始;城市与商业的兴起;资产阶级的壮大;政治力量的博弈传统;各国间的交融(包括战争与联姻);大学的出现,智力生活开始制度化;“人”的出现,人文主义,为随后的启蒙奠基了基础。而正是这些方面孕育了了现代世界的萌芽,并且铺下了一条通往现代世界的美好路径——而这些,现在从来审视一番,我们依然能够收益甚多,比如中国中产阶级力量的培养、政治平衡的维护,更重要的是人本主义的深入扎根,然后,文明古国的中国,才能更好地融入世界甚至接过世界领袖的旗帜。
      
      
  •     其实一直对于历史性的各种革命进程都不算了解,倒不是说不喜欢,恰恰相反对于历史我是有个浓厚的兴趣,奈何看?之后时间久了就抛之脑后,然后某种契机遇见再将之拾起重温一遍。
      而这次的契机就是:《启蒙到大革命——理性与激情》。因为没有试读文章所以看了看书摘插图里面的介绍,让我又一次经历了这热血澎湃的时代,卢梭,哥白尼,拿破仑,法国大革命..这一切都属于那个时代。。
      科学的革命和启蒙运动让那个时代的人的思想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把他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继续发在,这一切不能说不是一个进步而这种进步是有目共睹的成功。没有这么多挫折就没有现在今时今日所有的一切都不是凭空得来。革命是需要付出代价,但是他们的付出所换来?是珍贵的,值得的。而这其中又出了多少优秀而且流芳百世的人才。人才辈出的时代,他们为了未来而在那时付出了自己的全部。
      这是一本好书,可惜介绍的太少了。
  •     返回欧洲,看世界现代化的开始
      评《启蒙到大革命—理性与激情》
      
      现代化常被用来描述现代发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现象。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从历史上来讲,它主要指近代以来,世界各国(以西欧及北美地区等地国家为主)寻求新价值、新出路的历程,近代化包括了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
      
      欧洲作为世界现代化的发源地,作为如今世界经济的领导者,为世界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历史总是比理论更丰富生动。返回欧洲,去看看现代化的开端,对于如今百病缠身的世界经济来说,无疑是个反省和借鉴的好时机:我们的发展出现了什么问题?未来的路应该如何去走?如何更好地运用人类的理性和激情,为世界人民造福?
      
      一、思想的启蒙
      世界现代化的萌芽,得益于伟大思想的诞生,文艺复兴以来大批量的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构筑了世界文艺绚丽多彩的天空。最为代表性的是弗朗西斯•培根的归纳法和笛卡尔的《方法论》,这些伟大的思想,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自然提供了强大的认知基础。人类思想的交流,为社会的进步提供了更加直接的工具,巴黎的沙龙会,让众多的思想家汇聚一堂,大谈国事。在“现存的社会状况能够有所改进”的信念下,一大批学者、先知扑在了社会进步的方案解决上。孟德斯鸠发展了两个主要思想。一个是政治制度因气候和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各异,另一个是三权分立;伏尔泰主要关心的是思想自由;卢梭描述了新国家主义,他希望有一种国家,使身在其中的一切人都有成员感和参与。
      
      二、革命的实践
      要动摇根深蒂固的封建统治,谈何容易。启蒙的思想当然还需要有革命的实践来辅助施行;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法国革命为世界现代史开了头,在三重等级制度下,律师、银行家、商人、政府债权人、店主、工匠、工人和农民都不愿意受世俗领主和教会领主的统治。在启蒙哲学的引导下,在美国革命的激励下,他们怀有对新时代的希望,为了个人的自由与社会的进步勇敢地进行斗争。“人生来并且始终自由,享有平等的权利”这句话看起来简单,凝结了众多革命先驱的鲜血和热泪。
      
      三、从启蒙到大革命的相辅相成
      启蒙的思想和革命的实践又在社会的进步中互相促进,在理性和激情中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民主与自由的进步也是一步一步发展的,一点一点积累的。在寻求民主与自由的道路上,不断有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等思想诞生,也不断有更新的政权模式、管理模式的出现,世界在理性和激情中,阔步前进。
      2010-8-20
      
      
  •     帕尔默等人所著的《现代世界史》初版于1950年,一直广受好评。
      
       本书为“帕尔默现代世界史丛书”的第一册,它简要回顾了欧洲古代到中世纪的历史,重点讲述了从中世纪晚期到18世纪上半期欧洲的发展。它旨在阐明,欧洲这个原本落后的地区,如何最先演化出现代的诸种重要事物,从而开启了现代世界之门。
      
       “人无我有”的论证方式
      
       《欧洲崛起:现代世界的入口》是著名的帕尔默现代世界史的第一部分,出版者将其单独印行,却也不是随意为之。就像封底文字所言,我们在面对欧洲现代史的时候,难免会想到这样的问题:“为何是欧洲而非中国最先进入现代世界?”
      
       这是一个未必能够找到答案的问题。欧洲率先进入现代文明,这是历史事实,究其原委,也只能在欧洲的历史和文化中去寻找。但这些并不意味着,今人的研究便一定能够发掘出某些清楚、确然的“原因”,可以拿去解释今天与过去的一切联系。历史研究更多的是一种技艺而非科学,不能以实验室中的精密性和可重复性来要求它。即便我们能够细致详密地来描述古代的某个时期,我们能了解的与那个时代曾经存在过的人、物、事相比,也只是沧海一粟。对于推动那个时代演化、改变的诸多动力,历史学家往往只是根据自己的认知去删殳枝叶,保留“主干”,以给出结论。
      
       毋庸讳言,许多年来,我们追问“为何是欧洲”、“为何不是中国”这类问题,并不仅仅是出于知性上的兴趣,而是带有批判性、实践性的目的。因此,提出这类问题的场所,经常也是在文化批判或者社会革新的战场之上。特殊的场所带来特殊的氛围,大概正是因此,那些对于问题的回答往往态度峻急,逻辑简陋,目的功利,方法简单。简而言之,这类回答无非是“人有我无”和“人无我有”两种。其中,“人有我无”者被视作灵丹妙药,延请入门唯恐不及,欧美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军事、宗教中的大小事类,被如此匆忙拜请进来的大概已不知凡几。“人无我有”者则被当作祸首、病根,需要立刻给踹进“臭粪坑”,本土文明中被绑进这一名单的,大到儒学,小到汉字,上圣如孔子,下愚如阿Q,也算得上琳琅满目了。
      
       《欧洲崛起》的知识误区
      
       实践造成的后果不论,只从知识的角度看,这类答案的共同错误,在于它们简化了历史。简化的方法,有的是对历史的遗忘,有的则是对历史的架空。《欧洲崛起———现代世界的入口》第一章末尾讨论了“为何不是中国”的问题,作者给出的几个答案,正可以作为我们考察的标本。譬如,答案一:是像马可·波罗这样的欧洲人到过中国,而不是中国人去过欧洲。答案二:发明印刷术的是中国人,但通过印刷书籍而引起变革的却是欧洲人。
      
       答案一的意蕴,其实有一点老生常谈,即所谓相比于欧洲人,中国人性格内敛,缺乏开疆拓土、探求未知事物的兴趣和动力。但实际上这正是对于历史的遗忘。如法国汉学家艾田蒲所言,古代中国人并非蜷缩在城墙之后,等待着别人去发现,他们在世界边缘跋涉、探索的勇气并不逊色于别人,历史资料的相对残缺不能抹煞这一点。而马可·波罗的游记,如我们所知,其诞生也纯属偶然,如果没有从威尼斯和热那亚的战争幸存以及其后的监禁,这位伟大的游历者连他所知的百分之一都不会写出来。
      
       答案二则有一些荒唐的意味。印刷术的发明和普及当然在中国历史上引发过一定的变革,最基本的一点,宋代雕版印刷术的发达,对于当时的文化普及有过重大的作用。当然,以剧烈程度和影响力而言,这无法与古登堡印刷术在欧洲宗教改革和民族主义运动中发挥的作用相提并论。但在欧洲发生的事情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假如没有罗马教会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对于欧洲的桎梏,假如没有欧洲民族林立、语言众多的现实基础,古登堡印刷术也无从发挥其能量。而这样的历史条件,在古代中国都无法找到。将一项科学发明从其所在的历史环境中架空出来,再讨论其作用,比量其短长,这当然是不合适的。
      
       告别拜物教式历史迷思
      
       论及科学技术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其实还有许多可说。有一些例子,如印刷术促进思想革新和民族独立之类,尚能让人不假思索地正面评价它们,另一些则不然,如《欧洲崛起》一书中的答案三和四,分别是中国的火药没有发展成欧洲的枪炮,中国的航海术也没能演变成贸易航线和殖民运动,言下之意是,古代中国虽然也有伟大的科技发明,却没能将这些发明转变成现代化的助力,与欧洲相比,这里一定是缺少点什么。科技进步无疑是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现代化过程中的科技进步在泽被苍生的同时,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当我们把现代化视作一个有待实现的目标的时候,难道不应该对此加以反思吗?
      
       我们缺少的正是对于现代化的反思。现代化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它诱惑那些情投意合的,裹挟那些彷徨犹豫的,打倒并拉拽着那些意图反抗的。既然无往不利,便难免被视作必然,特别是作为后发国家的一员,我们大概更难从这种感觉中摆脱出来。曾经有一位著名的台湾学者称:在判断一种文化“进步”与否的时候,有且只有一种标准,便是看它的科技进步到什么程度。在这样的心理之下,来询问“为何是欧洲而非中国”,能够得出的结论,只能是不加辨别地抑此扬彼。
      
       因此,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为何是欧洲而非中国”,并不是一个合适的问题。更好的问题毋宁是,你、我更希望拥有一个什么样的现代化,希望以什么样的方式走向现代化。以此为基础,再来考察别人的历史,也许才能获得真正的历史智慧,而非拜物教式的历史迷思。
      
       □书评人 子班
      
      来自新京报: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0-09/11/content_146487.htm?div=-1
  •     讲清楚了时间纵轴上欧洲成为现代世界入口的原因,但并没有讲清其惟一性和不可替代性。
      
      我认为欧洲成为现代世界入口的根本原因是基督教,尤其是有了加尔文之后的基督教。基督教的理性给“现代”的产生创造了机遇。
      
      其实我一直希望看到横向的比较和研究。
  •      现代化毫无疑问的是整个世界文明的目的地,因此,为什么要现代化,这已经不再是问题。对于更多人,真正的问题是如何才能现代化。
         大约在公元1500年之前,整个世界都是平的,西方人陷于神权的漩涡,东方人正在君权下挣扎。但是就在公元1500元后,世界开始倾斜,整个欧洲经历了长达300年的崛起,而东方,依旧在沉睡之中。
         现代化为什么在欧洲开始?而不是在美洲、非洲甚至亚洲。很多年来,这都是全世界的思想家们所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短短300年间,文艺复兴、思想启蒙、地理大发现、宗教改革、工业革命等等一系列直接影响人类文明史的大事件,全都发生在欧洲,究竟原因何在?
         欧洲不是世界,但世界从欧洲重生,这是无数的古老文明不得不面对的尴尬局面,埃及、中国,这些拥有全世界最悠久的文明史的民族,都无法媲美小小的欧洲在短短300年里获得的成就,欧洲,究竟有什么奥秘?  欧洲的成功或者不可替代,但是却可以模仿,对于众多尚未现代化的国家,研究欧洲现代化的秘密,或许多少会从中窥见一点儿端倪,这恐怕就是这本书的意义所在。
        
        读家:别水,北京晨报:2010.7.20
  •     即使作为外语教师,也肩负给孩子讲解历史发展的责任。比如学生偶尔翻到一本旧册子,很是茫然上面一些单词的发音:‘the Yangtze River’怎么也是长江的意思啊?北京为什么在这里翻译成‘Peking’?对此,我专门讲解了韦氏拼音的相关知识,特别给学生们强调了现代中国已经对中国专有地名、人名等使用汉语拼音方式注音,而逐渐淘汰韦氏拼法,这一变化不是简单的方便而已,更多地涉及国家主权和国际形象问题,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发展中的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变化。
      
      事实上,中国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里所取得的成绩毋庸置疑,对世界的影响也是有目共睹的,类似这样的现象不胜枚举,所以今天再次打开帕尔默等人所著《现代世界史》的新版《启蒙到大革命——理性与激情》,阅读心情是和之前学习旧版本迥然不同的。
      
      R.R.帕尔默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与科尔顿合著的《现代世界史》自1950年初版以来,便一直被誉为是一部殿堂级的历史学术教科书,它上溯欧洲古典时代,下及21世纪初,娓娓道来西欧如何在数百年里逐渐兴起,创造出一个辐射全球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诸方面的世界体系。半个多世纪以来已出至第10 版,其寿命之长、拥趸之多、影响之深可见一斑。
      
      众所周知,阅读历史类图书实在不是一件可以轻松搞定的事儿,然而帕尔默和科尔顿两位作者在书中充分展示了他们对历史的深刻认识和睿智见解,读者从他们提供的广博史实、缜密的论述里可以感受历史所带来的微妙与魅力,平心静气的口吻让人不由自主地手不释卷,进入到一种求索的境界。那个曾经默默无闻的欧洲(或曰西方),关于它几百年的发展史,在不经意中,如一幅长卷徐徐展开,让我们看到这片地区是如何一步步后而崛起,走在世界前列的。
      
      作为20世纪后半期在美国享有盛誉、被《纽约时报》评选为“所有时代的19部经典教科书之一”的大学教课书,《现代世界史》可谓实至名归,然而身为同样为世界文明做出不可磨灭贡献的中国人,当年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始终耿耿于怀书名号称A History of the Modern World,然而书中彰显的却是浓厚的“西方中心论”传统。
      
      事实上,早在20世界60年代麦克卢汉就提出把世界成为“地球村”,彼时一些西方史学家已经开始试图打破“西方中心”的史学观,以崭新的角度重写世界史,之后的四五十年间,包括中国诸国在内的亚洲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鉴于“新世界需要新史学”,《现代世界史》的新版也势在必行。世界图书出版社此次将帕尔默的《现代世界史》分为前后两册,同时更名为《欧洲崛起——现代世界的入口》和《启蒙到大革命——理性与激情》,联系世界发展现实与趋势,可以非常轻易地理解这样的旧貌新颜,真正的大史学家都会有也应该具有这种强烈的时代感或现实感,如此才能吸引本专业之外的受众阅读历史作品,从而让它们发挥应有的作用。
      
      “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当我们以一种批判的精神把他人优秀的作品为己所用的时候,可以深深体会到一部世界级重要的教科书排斥还是加入中国,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我们中国自身。科尔顿在本书《致中国读者》中期待发生在欧洲的改变能为当今中国带来全新视角,实现巨大飞跃,这同样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吧!
      
  •     
      序言三里写道:
      此书是历史教科书的黄金标本
      
      《现代世界史》是20世纪后半期在美国享有盛誉的一部大学教科书。1987年,该书被《纽约时报》评选为“所有时代的19部经典教科书之一”。
      
        我突然想到七月时读的一本《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两本书在某些观点看法上有着相似的意见,我猜想该作者学的就是这本教科书吧。当然,它更侧重于文明和政治方面,阐述了七大文明(或者是八大)的变迁并在文明的基础上对未来的政治格局做了预测。而本书侧重于这几大文明之一的欧洲文明,并作客观精准的详尽分析。我还是比较赞同他们的态度的。
        
        欧洲的崛起,起源于海洋扩张,依靠掠夺和屠杀发家致富;并且,还企图把他们的思想和制度根植于新的领地。当然,这不是那么快就可以成功的,有压迫就有反抗。一些国家或者民众,都对欧洲的思想或者制度格外抵制,这在历史上不胜枚举。尽管是这样,依然不能阻挡欧洲思潮的来袭,因为这些思潮无论是在当时或者现在,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比如“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这的确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历史教科书。记得地理老师教我们,大凡分析原因,一要考虑自然因素,二要考虑社会因素。这样答案才完整,不至于失分。
        你看本书,起先它就介绍欧洲的地理位置气候等等。有河流的地方就有人,就会形成城市;有河流就能发展航运,对外联系、交往,发展商贸。于是,欧洲逐渐强大都是指日可待的。
        
        提到欧洲的觉醒,不能不提文艺复兴。但是我也说不出啥深刻的道理,但文艺复兴的地位极为重要,人文主义兴盛一时。 从神的枷锁中解脱出来,那些画家——拉斐尔,达芬奇,米开朗琪罗。他们笔下的圣母或者神,都是有着人性的光辉,而不是死气沉沉。哥白尼的日心说,地球是圆的真理,才会有后来的环球航行。教科书常用语:这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通常后面还跟着一句,人文主义也不能太极端,变成自私的个人主义。这是资本主义罪恶的根源吗?之后又有启蒙运动,伏尔泰名言:我不赞成你说的话,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后面,又详尽解释了欧洲主要国家的兴起——衰弱——再兴起的过程。英国光荣革命,漫长而纠结的大革命,普鲁士的统一之路也不平顺。
         试读的版本,大约是到瑞典国改革为止,但后面的话,应该就是一战二战了。这是欧洲国家的衰弱时期,尤其是德意志帝国。
        
        好吧~ 我从作为教科书的角度来写我的看法,所以,觉得历史枯燥乏味又公式化的朋友们,不妨看看此书,更人性化,我们不是考试机器。
  •     我辈这代人有一种对教科书本能的抗拒,尤其是历史教科书。这种本能其实不是出于相对可靠的事后验证和鉴别,而是对把历史割裂成条条块块这种行为本身极其厌恶。如果一本历史教材不能为读者解释清楚历史是如何演进发展的,——它的每一个记载的缝隙都是门户大开,塞满了语焉不详,那么它就彻头彻尾地失败了。譬如夜空,譬如繁星,最夺目的星罗棋布无法说明天幕低垂背后的秘密。《欧洲崛起》是一本流传久远的历史教材,沿用了很久,据说至今它的最新修订版还活跃在课堂之中。既然如此,它面对有着特殊阅读经历和异样心理的中国读者,遭遇一种惯性的警惕审视就不可避免。而且,每一本世界现代史,当他们忽略了东方之时,文化与历史的比较就从纯粹的阅读中逃逸出来,反客为主。
      
      在西风东渐的时代,近代中国就是这样挣扎于文化的比较之中,度过了它早期的复兴和动荡不安。“五四”时期一代启蒙思想家如陈独秀等人,在这种自觉的对文化甚至关乎文明的比较中认识到:中国的近世文明仍是古代文明,而欧洲的近世文明才是真正的近世文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关于“全盘西化”和“中国本位文化”的争论中,逐渐使“西化”概念变成“现代化”概念,人们眼界一新。我们早期的启蒙思想家的观点,似乎佐证着这部帕尔默版的《世界现代史》从欧洲开端的某种合理性。既便如此,作为一部现代人写作的“世界现代史”,而且在不停修订之下,“一切又从希腊城邦开始”,在东方人看来必然有某种敏感的思考。刘北成先生在本书的序言里就对此直言不讳,他认同一些批评中所言,认为无论是“欧洲特殊论”还是“传播论”这两种由来已久的现代史史观,存在的严重缺陷是“完全是在欧洲的路灯下看世界”。而这部帕尔默版的《世界现代史》则是受到上述史观影响的典型,从全书目录看,该书的视野几乎完全局限于欧洲和欧洲人所涉及的地区,“这种极端性确实有些‘奇怪’。”(参见本书序言)基于著作中诸如“阿拉伯世界与拜占庭一样,是直接建筑在希腊——罗马遗产之上的。”之类武断的观点一直未被修订,第十版前言不得不对该书的论述体系做出辩护,该书作为教材据说现在也退入了“欧洲历史”或“西方文明史”的课堂。
      
      既然现代世界是“由欧洲开始”,那么不妨让我们重新审视这强劲的开篇,笔者认为最重要的篇章,即1300-1560年所谓“西方基督教世界的动乱”时期,这一时期的欧洲无论从王权还是神权都出现了深刻变革,还涵盖了文艺复兴,新型君主国的诞生等,成为后世欧洲板块历史形成的主要内涵。从书中的历史叙事来看,这一时期主要史实都是受到以下两种矛盾所调整。一是随着新型君主制国家的诞生,王权同神权争夺资源、民众和社会领导权的矛盾;另外就是宗教内部变革产生的复杂的各种矛盾。这其中以马丁•路德领导的新教改革运动的某些细部最有趣,因为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近乎反水的路德。5世纪以来欧洲的基督教世界里,马丁路德是第一个成功地公然对抗旧教会当局的人,这个历史人物在笔者当年的中学历史教材里大概占据两百字的篇幅,没有明确的价值判断。40岁之前路德一直是一名虔诚的修道士,惶恐于人类在上帝面前的渺小,长期相信自己该入地狱而痛苦不堪;1517年为纠正德意志滥发赎罪券赢得了人们的支持,走上批评教会、宗教改革之路。
      
      路德认为罪人忏悔后,无需教士的赦免,只要依靠内心的感化和独自的信仰,就可解脱自己的负担。教士在上帝与凡人之间似乎越来越不需要履行什么必要的职责。他宣布教士可以结婚,谴责高级教士生活奢侈,并要求取消修道院制度。他一方面呼吁世俗权力,即德意志的诸侯来推行这些改革,一方面呼吁剥夺教士的权利。为此他发出邀请,要求国家驾驭宗教。在新君主国的时代,这一邀请是许多统治者都乐于接受的。路德教义很快风靡全德意志,酿成民族范围的大动乱。一切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都与它连在一起。德意志某些地区爆发了农民起义。但是农民的目标是社会性的和经济性的:他们要求调整租税,保障村社的各项权利,抗议庄园封建领主的苛捐杂税和奴役统治,甚至集体暴力圈地。这时路德出现了反复,或者说,他的核心思想体系中本来就是这样。路德断绝与农民的一切联系,鄙视和侮辱他们,并催促诸侯诉诸武力。此即所谓“路德的反动”。农民们惨遭镇压,但是普遍的骚乱在继续困扰着这个国家,宗教时代里各种极端的宗教狂热形式都表现了出来。
      
      在本书的记载中,宗教革命与社会革命纠缠在一起显然把路德吓坏了,他公开表明的立场比以往更加保守。在良心问题上,他虽然绝不否认个人判断的权力,但对此做出明确的界定和限制。而且路德一向倾向于世俗统治者,曾呼吁诸侯充当宗教改革者。农民与再浸礼会教徒的起义和暴力活动使他完全倒向了世俗统治者的同盟。从思想特点上来说,路德教具有顺从国家的特点:路德坚持认为,基督徒的自由是一种内心自由,纯属精神范畴,只为上帝所知。在世俗事务方面,他说,一个好基督徒应该完全服从业已确立的权威。路德教看待国家,很多时候持有一种敬畏的态度。今天的读者或许能够多少公平地看待路德,他的宗教改革理路本身就是矛盾的,缺乏对社会的了解,也缺乏对社会矛盾的理性认识,从本质上来说,他仍然是一位神权体制内的思想改革者,对经济自由对人身自由的决定性作用完全没有估计。
      无论如何,路德和他的信徒发起的宗教改革,为新教运动成为一种成功的国际形式提供了准备。路德的个案,有助于我们理解事情的起源,“基督教世界的动乱”其实并不局限于上述那个时期,后来更引发了大规模的宗教战争。在漫长的历史叙事中,宗教分歧成为欧洲文化中的常态。
      
      2010-8-18
      
  •     近距离看欧洲
      
       其一,现代文明世界是以欧洲为中心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空前强大的、全球性的政治、军事、经济、技术和科学体系的综合体。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全世界都还在经历着现代化的历程。这是一段离我们很近的历史,作为现代化的受益者的我们应该了解这几百年欧洲到底发生了什么,怎么样一步步的形成了现代文明,这一切又为什么发生在欧洲。
      
       其二,这本书是帕尔默版《现代世界史》的第一册,是20世纪后半期在美国享有盛誉的一部大学教科书;将事件、局势和结构三个层面较合理地结合起来的出色的历史叙事;有丰富内容,开阔而细密论述,深刻睿智见解,多元化探讨,超乎一般教科书的厚重学术性著作。无疑,这样的书正是我们近距离看欧洲现代进程的佳作。
      
       其三,西方中心主义是西方史学界普遍的一种偏见,直接近距离阅读如此思想背景下的历史观点,可以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主流的立场观点,帮我们对历史得到更为全面的看法。
      
      反过来观中国
      
       其一,现代文明的进程仍在继续,在经济、政治、社会、科学和文化等方面的改变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中国已逐渐在现代全球体系成长壮大起来,生活在其中的我们应该从多种视角来了解这种改变,感受其它民族对这种改变的看法,反过来更好的分析中国在现代全球体系中的位置作用与发展方向。
      
       其二,正如作者所说:“现代世界的挑战和机遇已经双双出现在当今中国社会;而中国面临的问题,如人口增长,对矿物燃料资源的依赖,环境污染,在农村降低或消灭贫困,也曾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其他现代民族的历史中。”我们可以利用历史的重复性,学习借鉴启蒙明智,反过来更好的处理中国所面临的问题。
      
       其三,这本书中多元化的争议和歧见,自由探讨的精神,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多元化、更开放的看待中国自身的问题。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可以补我们之不足,但读书所得之多少却在书外。这是本值得我们咀嚼消化的好书。
  •     站在现在化的角度、开阔的眼界,分析了欧洲崛起的对于现代世界的影响,详略得当,讲了欧洲的政治、文化、宗教等等,使读者的思维更开阔,更全面的了解了欧洲,其中更对一些XX主义做出了科学的理解,学术问题也有评说,加上西方与东方有些看法不同,中国读者可更完备自己的观念,纠正、修复自己的观念!
      
      
  •     欧洲人并不是人类文化的先驱者,在包括我们中国在内的很多古文明已经开始使用文字之后的很多年,欧洲还没有一个人会写字,甚至到了公元1300年时,西欧文化与拜占庭或巴格达更优秀的文化相比,仍然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威尼斯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后,对我们当时的文明叹为观止。然而我们今天所说的“现代”的大多数事物,均首先出现于欧洲,例如:现代的全球经济大多是从16世纪以来欧洲帝国列强所控制和扩张的国际贸易之中产生的、欧洲的政治思想、科学、哲学、文化风尚也传播并深刻影响着全世界。我们不禁要问,在这几百年间,欧罗巴大陆诸国迅速崛起、首先找到现代世界入口的根源是什么?《欧洲崛起:现代世界的入口》一书就为我们揭示了欧洲这个曾经的落后地区,从中世纪晚期到1740年间发生了哪些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方面变革,并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积蓄起未来领先全球的深层力量,在现代最先崛起,并逐步将自己的势力扩展到世界其他地方,从而强有力的给现代世界打上了自己的烙印。
      
      本书是20世纪后半期在美国享有盛誉、被《纽约时报》评选为“所有时代的19部经典教科书之一”的大学教课书《现代世界史》的第一部分。作为教科书,该书最大的特点是采用出色的历史叙事而不是对“现代性”进行理论上的专题分析,也就是说作者是一边生动的给我们讲历史故事,一边揭示出历史细节中的微妙。在作者看来,“现代性”包括很多不同方面,但是历史学家通常特别关注其政治和社会发展方面,因为这二者使现代社会迥异于前现代社会。从欧洲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出,相对于中国的高度集权、政府组织庞大、复杂、平稳,欧洲诸国是一片混乱,充满各种矛盾和斗争。由于宗教、教会和国家分离,它们不可能像中国有一个独揽一切的皇帝,相反,它们有许多互相竞争的国王、领主和城市。所以,欧洲人考虑如何处理经济、文化、军事及生活等问题时,比中国人更少依赖政治权力。也就是说在表面的混乱无序状态之下,欧洲同时也存在一种自由,一种促进变化的源动力,这便正是欧洲崛起的根源所在。
      
      纵观全书,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对基督教与封建主义制度的作用有着独到的见解。基督教众所周知,毋庸赘言。而本书所说的封建主义制度也跟我们的理解有所不同,是指在王权受到严重削弱的情况下产生出来的代理人制度。这种易制度有它平等的一面,保护个人权利的最早文献都是在这个制度下催生出来的。保护人身自由和财产不被肆意剥夺和由陪审团裁决的法律堵塞了王室和法官滥用权利谋私的途径。虽然这些法律最初仅仅适用于社会中上层,其适用范围的逐渐扩大则最终导致了现代的普世人权价值观。这其间的一系列历史进程都是王权、教会、贵族和平民之间复杂的权利博弈过程,而代议制的共和国无疑是这个历时几个世纪的漫长过程的逻辑归宿。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欧洲封建制主义制度对于现代社会的诞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尽管这样一部西方主流教材自然站在西方中心论的角度,但正如其分析欧洲的崛起是政治、经济、科技等多元综合作用结果一样,我们看待历史也应该用多元视角、尝试换位分析,这对于我们探寻历史规律、发现盛衰的根源将有很大的帮助。
      ====================
      
      本文发表于昆明都市时报8月29日A22版
      
      http://times.clzg.cn/html/2010-08/29/content_152866.htm
  •      不能不说,一个人的阅读兴趣和小时候的阅读体验有很大关系。在我印象里最早读的烂熟的是金庸的武侠小说,虽然据老妈说在此之前我已经能捧着厚厚的《彭德怀传》像模像样地翻上一个钟,但很不幸对此我完全没什么记忆,大概以一个学前儿童的智力充其量也就是走马观花罢了。很多人指责武侠小说的纯娱乐性质,缺乏文化内涵,也有人从本质上抨击武侠小说是成人童话一类的空想。对于前者,你当然不能拿《射雕英雄传》去和《谈艺录》或者《管锥编》的文化含量相提并论,但问题是你也不能要求有多少人真正读过后两本;而对于一个小孩子,如果能从通俗文化入手,让她在故事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水墨画的趣味,认同除恶扬善、抚危济贫的处世观念,保留对人性的细腻体察和思索,形成对相关背景历史的好奇心,简直就是一场功德无量的启蒙教育了。至于后者,呵呵,现实有时候残酷到令人失望,难道就要因此剥夺文学想象的空间?
      
       当然,为武侠评功摆好不是我这篇小文的初衷,说了这么多,只是为了反思自己为何在很长时间里对中国古/近代史孜孜以求,却对外国历史提不起兴趣,读者诸君也许有过类似经验。央视目前上升速度极快的主持人芮成钢曾说,自己对英文一直保持由衷的热爱并应用自如,正是因为从小就在家庭教育下读各种英文小说什么的。由此大概证明,有些东西不是长大后就水到渠成的,小时候的经历会有深刻的投射。
      
       不读世界史,最初给我带来的苦恼就是,一部分新闻看不懂。其时我正热衷于国际时事,但是眼见评论员兴致勃勃地解析中东战火,义愤填膺地指责美国军演,若有所思地探讨欧盟矛盾,我只能坐在一旁似懂非懂地听着,接受着一种说法,同时产生更多的疑问。不甘心,于是开始找国际关系的书来读,比较幸运地读到了北大资深教授陈乐民先生的讲义,他开宗明义,指出“国际关系难就难在做出文化的深度”“不读欧洲史不能谈懂得世界史”。他认为整个西方世界的文明思想起源于古希腊,从那儿发展出的哲学、政治和艺术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格局。不过这本讲义提纲挈领的意味多,历史细节不够饱满,显然还不能完成对我的扫盲工作。不过这本书着实点燃了我的兴趣,我开始试着读一些欧洲史,最初还是被复杂的王室联姻搞得晕头转向,而且外国人的各种名字也颇费了我一番脑细胞,我只好一边读书,一边画人物关系图,才勉强串起了故事的架构。但是,正在感到小有成就时,我突然醒悟,我为啥要苦做功课只为了解谁哪一年掌握了英格兰的政权,法王的几个妹妹分别嫁到了哪些国家,哪些将领受到了新教贵族的支持在谁的领地打了胜仗……这不正是我一直反对的机械历史学习法吗?
      
       不过,“可以知道更多”的虚荣心终于还是占了上风。渐渐地,当我跳出了伯罗奔尼撒战争,走过了罗马帝国的兴衰,徘徊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来到了17世纪的法国,一路从圣巴托罗缪大屠杀惨案看到红衣主教的风采,在太阳王的凡尔赛宫想象今天协和广场的断头台,目睹大革命之后拿破仑再次登上曾经被巴黎人民集体推翻的君主之位,我终于能够感受到历史的重量和夹在段落之间企图向我们诉说的血泪教训凝结的智慧。它向我们展示出,人类是怎样在艰苦曲折的道路上一步步发展自身文明的。这里面既有缓慢的挪动,也有爆发的革命,有智者精心思索设计出的社会权力架构,也有历史车轮向后倒退碾过无数鲜活的生命。不管你愿不愿意看到,它们都已经发生。
      
       现在,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上,我们为什么要费时费力去读欧洲史?时间有限,精力有限,而书籍是无限的,欧洲史更不比当代文学,随便打开一本就能入戏,虽然用不着正襟危坐,但也要潜心思考,方能悟出玄机,有所见地,不致人云亦云。更何况,有人可能疑惑,我对中国的历史还一头雾水呢,哪有什么心思去看别国史?
      
       对此我想说的是,首先,正如我在上面列举的例子,如果你要读懂世界新闻,了解各国风云变幻的背后逻辑,甚至自己预测事态大致会往什么方向走,那么读点历史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真正了解我们从何而来,才能看清楚我们将往何处去。比如对于宗教战争的历史溯源,可以多少让人了解为何中东的复杂局势一直难以得到缓解。
      
       其次,正像翁贝托埃科在《玫瑰之名》里所说的那样,修道院里的藏书并不都写得是真理,很多充斥着谎言,没有一定的智慧往往辨别不出来——因此,想从藏书阁中借出书来,必须要得到院长的批准,防止你被误导——这也是我不想说“开卷有益”的重要原因,并不是每本书都教你真理,当然倒不一定是作者存心欺骗你什么,但是他的一些观点可能受到自身认识水平的局限,或者所处时代背景所限,因此需要仔细甄别。甄别的依据是什么?如果对于他所引用的历史事件有充分的了解,你就能轻易看出来某种观点是否正确。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当你读过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并且对比美国同一时期发生的独立战争,比较下两个文化下不同的制宪经过,以及由此导致后来结果的迥然差异,就可以对两者谁更“彻底”这一类问题有超越简单价值判断的理性思考。
      
       第三,欧洲的一些政治模式对于转型期的中国有着格外的意义。这一点相信已经可以看到不少的讨论,但是为什么我们需要追求民主而非专制?民主决议的效率显然不如直接决策来得快。民主真的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意思吗?为什么社会需要所谓精英的存在?为什么西方文明的源头是城邦民主,而我们却一直是封建王朝的轮替?中西文化差异真的是不能逾越的吗?显然,对于哲学感兴趣的同学,不能不从希腊的政治生活中汲取经验和灵感。讨论中国崛起模式的人也不能不重新思索地理大发现后,欧洲是如何将目光从陆地投向海洋,以及经济中心是如何从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转移的。
      
       最后,将眼光投向欧洲史,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的理解,将有意想不到的启示和促进,所以列位若有此方面疑惑大可不必担心。关注自身是人之常情,不过换个角度也许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
      
       总之,欧洲史像一个万花筒,望进去,将看到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读史使人明智,绝非虚言。
      
       最后的最后,鉴于我上面所说“开卷未必有益”,欧洲史虽然很重要很有启迪,但是也要挑一本好书作为阅读材料也非常关键,防止一头栽入错误的深渊。市面上这类书多如牛毛,我更愿意推荐这本《欧洲崛起:现代世界的入口》。它的最妙之处在于尽可能覆盖了历史全貌,非常适合作为非历史专业读者最快了解欧洲历史的通道。而且,它不过早下结论,也不急于做出评价,不“灌输”某种历史观,也是我非常喜欢的。而相比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它又显然更专注,更有体系,更连续而生动。综上而言,相信读者可借这本书得到智慧和阅读快乐的双重享受。
      
  •     对于欧洲之崛起,我们需客观对待。若干世界还有非常崛起。至于现代化,也是相对现代化。
      不过,该书确实揭露了当时欧洲崛起之真相,有机会的话,值得一看。
  •      《现代世界史》是一部畅销六十年的史学经典,从古典欧洲起笔,直至今日,数百年间的风云变幻,罗马帝国的衰亡、查理曼帝国的崛起、文艺复兴的灿烂、三十年战争的惨烈,全都囊括书中。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通史,涉及范围很广,凡政治、文化、经济、军事,都祥加阐述。
       第一册《欧洲崛起:现代世界的入口》从欧洲文明的勃兴说起,终于欧洲列强走向鼎盛的18世纪前期。因为所谓“现代”,被史学界定义的起点为公元1500年左右,所以本书作为“现代史”,也就着重于中世纪及其以后的欧洲。试读这本书时,仅仅翻看目录,就意识到它的不平凡:罗荣渠与何兆武竟为本书分别作序。我相信两位先生的学识和见地,他们推荐的书只有一种:好书。本书的主要作者帕尔默同样大有来历,他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先后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华盛顿大学和耶鲁大学,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有多部著作问世。
       对于本书的性质和内容,作者在第十版的序中说,“本书并不自命为是一部世界史,也不自认为能像一部世界史那般有价值。它的计划主要是聚焦于西方的发展,直至在较近的过去,独特的现代经济、社会和政治体制的传播在较近的过去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因此这是一部书写欧洲的通史,也是一部有关“现代化”的编年史,而中国也正在欧洲之后摸索一条适合自己的现代化之路。
       帕尔默在中译本的序中对中国读者说:“社会变迁运动可以缓慢而循序渐进,也可以诉诸疾风骤雨并伴有灾难的革命,但是在现代社会,总是存在着某种形式的运动,这是毋庸置疑的。”近百年来,中国经历了辛亥革命、土地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还有文化大革命,无尽的动荡之后才走上一条和平改革的现代化道路。无论是革命,还是改革,在欧洲历史上不断的交替,无疑会为我们提供某些有益的借鉴与教训。我们不应讳言,一部世界近现代史是由欧洲开辟,与美国共同主导,西方中心论纵然有其偏颇之处,但也基本与事实相符。因此,我们了解西欧现代化,也就是在温习世界现代化的最佳摸版。
       在论述中,本书以“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常年的交互作用”为立论基础,与布罗代尔《地中海考古》一书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分析说,“欧洲并不大,即便加上欧洲俄罗斯那部分,它也仅占有世界上6%强的土地面积”,但是因为地形上的特殊,比如 “欧洲南部地中海以北有一系列山脉绵延”、“ 山的北部是一片广阔的平原”,以及尤其值得注意的河流与气候,才孕育出今日的欧洲文明。
       从翻译上看,《欧洲崛起:现代世界的入口》读起来相当流畅,不会让读者觉得晦涩难懂,娓娓道来,不失为一本走近欧洲的生动教材。
      
  •   嗯,好。谢谢提醒。
  •   正想找世界史呢,谢谢啦
  •   本来就是a history of the modern world。作者自己也说了,主要讲的是“现代”,会追溯现代很多东西在古代和近代的起源,但对于前二者都是浮光掠影,到了现代,脚步才越放越慢。
  •   作者说了是欧洲史,否则容易太广而没有主线不突出
  •   我后来又把他重新读了一下,应该能打四星。这个书还是很好的。尤其他后来的史论和分析法,都比较的让人信服。
  •   那关于欧洲史有什么书推荐呢?还有希腊罗马史
  •   入门级的: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65142/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5366248/
    欧洲史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978597/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37070/
    希腊史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227901/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08815/
    罗马史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3129243/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3169421/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30542/
  •   Danke!~
  •   bitte!
  •   利害,好利害的眼力...
  •   法国大革命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研究这段历史有助于我们看待法兰西内战对全球暴力文化的影响……
  •   。。。再求解释。什么叫加尔文之后的基督教?
  •   新教(PROTESTANT)。有了它,基督教更积极、更入世、更符合资产阶级发展需要、更与时俱进啦!
    德国的两个马克思(斯)在这里撂下了不少断言。
  •   讲韦氏音标是可以的 但是什么事情不要太上纲上线
      
    时代进步 语言的演化的确和政治有关 但最好还是去政治化好些 不是么
    韦氏音标 作为一个音标体系存在有他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现在美国的韦氏大辞典不也是在用这套音标注音么
    至于YANGTZE RIVER 什么的 只是外国人在发音的时候的一种标注 当那一年 所有的东西都用汉语拼音标注的时候 说这是中国的进步 这是英文 不是显得 有些滑稽可笑了么
  •   没觉得上纲上线啊,只是陈述了一下事实而已,难道有那种嫌疑吗?呵呵
  •   把什么事情都和西欧中心论联系,也不去论证一下。
    就像曾经的资产阶级原罪一样,今天西欧中心论也成了原罪。
  •   西欧早就不在中心论之列了!
  •   好咧~争取会考前看看去
  •   不错,书不错,评也不错。
    1、我们不禁要问,在这几百年间,欧罗巴大陆诸国迅速崛起、首先找到现代世界入口的根源是什么?《欧洲崛起:现代世界的入口》一书就为我们揭示了欧洲这个曾经的落后地区,从中世纪晚期到1740年间发生了哪些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方面变革,……
    2、作为教科书,该书最大的特点是采用出色的历史叙事而不是对“现代性”进行理论上的专题分析,也就是说作者是一边生动的给我们讲历史故事,一边揭示出历史细节中的微妙。
    3、纵观全书,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对基督教与封建主义制度的作用有着独到的见解。
    我给这篇评论打满分。
  •   你写这种文,水平太次
  •   楼上的给个理由嘛。
  •   读史使人明智,绝非虚言。
    ==
    我倒觉得,历史的主要作用在于让人犯错误。因为刻舟求剑的人太多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