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终结

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卡斯比特  页数:208  字数:181000  译者:吴啸雷  
Tag标签:无  

前言

  20世纪中国曾经涌起了几次“美学热”,在当时“沉寂”的世界美学天空中,成了最绚丽的星座。  然而,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美学热”在消退,而世界美学却不再“沉寂”,此消彼涨,中国美学已不再亮丽。  中国还会有“美学热”吗?这是中国的美学研究者很感兴趣但又无法预测的问题。  今天的社会的确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无论是用“后现代”、“第二次现代化”、“审美化”还是“图像转向”来描述它,都意味着这个社会正在发生由“硬”向“软”、由“实”向“虚”的转向。在一个虚拟柔软的社会里,艺术和审美将会越出它们的边界,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而以艺术和审美为研究对象的美学也有可能越出它的边界,成为人们普遍采取的生存策略。中国文化本来就以推崇空灵著称,在这种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人,应该可以更好地适应这种时代转向。  在我们看来,从今天的时代条件来看,中国很有可能再次出现“美学热”。  为了推动“美学热”的出现,我们需要做许多扎实的研究工作。公正地说,前几次“美学热”给今天的美学研究者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但也留下了不少沉重的包袱。

内容概要

  20世纪艺术因为越来越古怪的形式和理念使此前几千年的美学和艺术传统被颠覆。以至于如今在艺术领域内外普遍产生了一种困惑:“什么才是艺术?”或者是相反的一个问题:“有什么东西还能不是艺术?”   本书作者分析了现代艺术的特质,它与审美相分离的原因,现代艺术的大师杜尚等的创作所带来的艺术转向,以及现代艺术彻底消融到商业娱乐和招贴生产体系中去的现状。书中认为,要反制“后艺术”的空洞与沉滞,有赖于艺术家回省前贤大师,以启迪美学与人性的未来。

作者简介

卡斯比特(Donald Kuspit),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艺术史与哲学教授,当代美国最富盛名的艺术评论家之一,福特、古根海姆等多项国际著名艺术基金的获得者。先后出版过《怪癖性认同:前卫艺术终结中的艺术家》(Idiosyncratic Identities:Artists at the End of the Avant-gar

书籍目录

期待“美学之夏”——丛书代序题记插图目录第一章 艺术守望的改变第二章 审美诽谤:杜尚和纽曼第三章 生殖墒:现代艺术的悖论第四章 无意识崇拜的衰落:论虚无第五章 镜子,世俗之墙上的镜子后记 工作室的废弃与重建索引

章节摘录

  奥迪隆·雷东认为自觉的已知根源于无意识或未知——抑或是不自觉的已知,这就是后来康定斯基所谓的内部需要比外部需要更为本质、更是最初的需要。康定斯基迈出了决定性的、大胆的一步:他将外部现实从内部现实中分离出去,并抛弃了外部现实。这是现代艺术正名的时刻。他用强烈的色彩、感情充沛的动势、多变的线条和不拘泥的形状来表达这种内部现实。他是第一个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是大家公认的首位用非传统的抽象形式来表现内部现实的艺术家,将内部现实的生动性充分展示在内省的眼睛面前。这比用传统的表现形式更恰当,因为内部现实应该比外部现实更抽象,当人们创造性地理解它时,也应该更生动。马列维奇也彻底地转向了抽象,但他用的是几何形式,用色彩和相互作用来制造动感,唤醒内部现实(或他本人称作的无客体的感情和无客体的感觉)。无论两人的艺术之间有多少信仰方面的联系性——康定斯基将其艺术视为精神性的,而马列维奇的超现实主义作品则无论在作品本身还是展出形式上都类似圣像画——都表明了两人内心世界的虔诚。蒙德里安也是如此,他同样作出了一个痛苦的转向,从外部现实转到内部现实,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希望神圣的几何形式将使他摆脱自身的内部现实——他自身的本性。于是乎,艺术的形式元素获得了一种有表现力的光环或主观的光芒,以及独立于材料本质之外的动感特征——一种反映了无意识的动感的自律的抽象动感,这同样似乎独立于材料的天性之外。对于康定斯基、马列维奇和蒙德里安来说,内部现实与外部现实有着完全不同的动感。起初,他们用外部现实来思考内部现实——这是最初的“创造性一有想象力的”行为,赋予外部现实的外表以意义的深度,让它们看起来像真正的真实——而后来他们更推崇内部现实,把它当作“真实”(审美的)经验和艺术的最初来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艺术的终结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多读书,有好处,美学与艺术丛书—艺术的终结”
    可以修身养性,哈哈
  •   很好的艺术理论书
  •   文艺理论很新,但太美国,有点蹩脚
  •   观点新颖 内容丰富 提供一个思考的角度
  •   看了几十页,看不太懂~~翻译得有点难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