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曲歌辞研究

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梁海燕  页数:321  

前言

  《乐府诗集分类研究》是我主持研究的北京市“十五”社科规划项目和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2003-2005)“《乐府诗集》研究”的研究成果。在即将面世之际,作为项目主持人,有许多感想。这些感想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建构现代意义上的乐府学是当代学人的重要学术使命。  《乐府诗集》是一部上古至唐五代乐章和歌谣总集,囊括了赵宋前除《诗经》、《楚辞》以外的绝大多数歌诗,其价值完全可以和《诗经》、《楚辞》等典籍相媲美。如明人毛晋在翻刻《乐府诗集》时就说该集“采陶唐迄李唐歌谣辞曲,略无遗轶,可谓抗行周雅,长揖楚辞,当与三百篇并垂不朽”。然而,有关《诗经》、《楚辞》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早就成为专门之学,唯独对《乐府诗集》的研究,学人关注远远不够,更不用说成为一个专门之学了。这一情况说明,人们对乐府学的概念还很不清晰。笔者不揣浅陋,愿将有关建构乐府学的思考贡献给大家,吁请更多学人加入乐府学研究行列。

内容概要

  首先对舞曲歌辞收录情况进行了整体考察,指出舞曲歌辞类目的作品多辑自《宋书》、《南齐书》、《晋书》等正史文献,其立目也并非出于对这类歌辞文本特点的考虑,而是出于对这类歌辞所依舞乐系统特殊性的认识。雅舞收录历朝所制体现本朝开国精神的文、武二舞,杂舞收录朝廷用于庆典、宴会、娱乐活动的舞乐歌辞。依据这两条标准,该卷还对舞曲歌辞进行了作品的订正和补辑。本卷对雅舞歌辞的研究重在发掘雅舞及雅舞歌辞的祭仪文化内涵,杂舞歌辞的研究采则用个案考察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集中探讨了中原旧舞在南朝的流变情况和南朝舞曲在唐代的留存情况,认为舞曲歌辞的音乐特征不仅表现在主题、内容、风格等方面,也体现在歌辞的体式上。该卷还对乐曲与歌辞、舞蹈动作与歌辞、舞曲构成要素间的结合方式等三方面的关系做了概述和总结。

书籍目录

总序绪论第一节 舞曲歌辞研究概况第二节 前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本书的主要内容第一章 《乐府诗集》舞曲歌辞收录情况考论第一节 舞曲歌辞的来源第二节 舞曲歌辞类目的成因第三节 舞曲歌辞收录标准再探讨第四节 《乐府诗集·舞曲歌辞》订补小结第二章 雅舞歌辞的祭仪文化内涵探讨第一节 郊祭舞歌的祭仪文化内涵探讨第二节 《武德舞歌诗》与汉代宗庙祭仪的传承、演变小结第三章 杂舞歌辞的音乐学、舞蹈学研究第一节 汉魏晋杂舞歌辞的音乐学、舞蹈学研究第二节 南朝杂舞歌辞的音乐学、舞蹈学研究第三节 隋唐五代杂舞歌辞的音乐学、舞蹈学研究小结第四章 舞曲歌辞的文学研究第一节 舞曲歌辞的政治功利性第二节 舞曲歌辞的文体特征第三节 舞曲歌辞的流传及文学影响小结结论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乐府诗集》舞曲歌辞收录情况考论  本章主要是对舞曲歌辞的文献学研究,这也是对舞曲歌辞进行音乐学、舞蹈学以及文学研究的基础。首先,笔者拟通过对《乐府诗集》中“舞曲歌辞”这一类目所录乐府诗的来源、著录体式以及题序的考察,明析此类乐府诗的结集情况;其次,将郭茂倩在题序中所说“舞曲”的范围与“舞曲歌辞”的实收状况进行比较,考察其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程度,明确“舞曲歌辞”的收录标准;最后,依据修正过的收录标准,对《乐府诗集·舞曲歌辞》进行作品的订正和补辑,以使“舞曲歌辞”类目的收录更趋科学、完备。  第一节 舞曲歌辞的来源  考察舞曲歌辞的来源,对于认识舞曲歌辞的性质、舞曲歌辞类目的成因十分有益。但由于历史文献严重缺损,对这部分作品的来源逐一核实,显然是不可能的,下面,笔者试通过对这些作品在前代文献中可见情况的考察,结合《乐府诗集》中郭茂倩所作题序,对来源情况尽可能作出推断。  舞曲歌辞分“雅舞”、“杂舞”两部分,按照郭茂倩的说明,这两类舞歌的“雅”、“杂”之分主要是因为施用场合的不同:“雅舞”用之郊庙、朝飨,“杂舞”用之宴会。雅舞的性质决定了这部分舞歌将在正史文献中多有保留。至于“杂舞”,来源较广,但笔者经考察发现,“杂舞”的主体舞类如《巴渝舞歌》、《鼙舞歌》、《自纻舞歌》等也都出于某一二种史书文献。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舞曲歌辞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