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宗教

出版时间:2010.4.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傅有德.(美)斯图尔特主编  页数:312  
Tag标签:无  

前言

  “宗教与科学”专题第三轮讲座由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主办。初定的主讲人有四位,其中包括两位科学家,即卡内基梅隆大学(Carm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化学物理学教授加利·帕特森(Gary Patterson)和阿尔伯塔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lberta)的物理学教授唐·佩吉(Don Page),以及两位哲学家,即加尔文学院(Calvin College)的哲学教授凯利·克拉克(Kelly James Clark)和富兰克林与马歇尔学院科学(Lranklin and Marshall College)哲学教授迈克尔·莫瑞(Micheal Mur-ray)。鉴于物理学教授理查德·彼得森(Richard Peterson)的热情关注与贝特尔大学(Bethel university)的大力支持,他被列为第五位主讲人。  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傅有德和山东大学客座教授梅尔·斯图尔特(Melville Y.Stewart)既是本次讲座的召集人,也是本书的主编。  讲座的主题并不是固定的,但主讲人显然并没有偏离前两年在复旦大学和武汉大学举办讲座时所确立的主旨,即用科学猜想、模型和观念精确描述的宇宙的自然秩序与基督教的关系。凡收入的文章,都是以友好而精辟的话语发表各种不同的见解。尽管所提出的问题不一定有现成的最终答案,但毫无疑问,对真理的追求显然是每一个体和群体的共同目标。

内容概要

科学与宗教这两个看似最矛盾的事物有可能进行对话吗?它们有对话的基础吗?该怎样开展二者之间的对话,如何实现既能有益互动又能补充的和谐关系。这些问题不仅对于研究者而言显得急迫,一个理性健全的普通人对此也会产生很多疑惑。众所周知,寻求对话已经成为当前世界文化的主流,然而,放弃对抗并不意味着能实现真正健康有益的对话,本书带给我们的是,从一种具体的、个案式的、细节的研讨中,寻找科学与宗教对话的契机和线索。书中的作者均有着良好的科学和人文方面的教育背景,在他们对科学和信仰的自我反思中,我们将会发现,人类文明的各个方面是在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又相互磨合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发展的。

作者简介

  傅有德,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宗教学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犹太哲学与宗教,中外哲学与宗教比较、西方哲学史。出版专著、译著13部(包括合作),论文约60篇。代表性著作有《巴克莱哲学研究》、《现代犹太哲学》等。  梅尔·斯图尔特(Melville Y.Stewar),明尼苏达大学哲学博士,美国加尔文大学哲学教授,曾编著过多部著作,如《创世者之善的辩护》(The Greater-Good Defence,An Essay 0n the Rationality of Faith,Macmillan of London),《科学与宗教的对话》(系列丛书,Science and Religion in Dia-logue,Blackwell Publishing;中文本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等。  译者简介:  黄福武,字介夫,山东青州人。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教授,山东大学出版社编审。初问理工,后改事行政,现委身出版界。自幼涉猎博杂,学术之路信马由缰,追寻自由与自我。常以摄取思想与知识为乐,唯求养性怡心,学思小成但简慢世事。近期主要译作有《犹太教审判》、《简明犹太民族史》、《犹太教:一种文明》、《终止合法化贿赂》、《大战的起源》等,并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若干学术性和知识性文字。间或主动参与一些有趣和有益的研究项目,现任《犹太研究》主编之一。

书籍目录

序言第1章  两位划时代人物:俄利根与牛顿  一  引言  二  俄利根其人  三  俄利根与新柏拉图神学  四  牛顿其人  五  牛顿的宗教思想  六  牛顿与圣经  七  牛顿与基督教会史  八  结语第2章  19世纪英国科学界的神圣三位一体:法拉第、麦克斯韦与瑞利  一  引言  二  迈克尔·法拉第(1791—1867)    三  詹姆斯·麦克斯韦(1831—1879)    四  约翰·威廉·斯特拉特(瑞利男爵三世,1842—1919)第3章  福音派二题:自然哲学与人类学  一  引言  二  福音派自然哲学  三  福音派人类学第4章  我们在浩瀚宇宙中的位置第5章  上帝也喜欢多元宇宙吗?  一  上帝的仁爱  二  进化论与多元宇宙观  三  宇宙中的微调现象  四  对微调的解释  五  贝叶斯原理的应用  六  算术中的玩具多元宇宙模型  七  宇宙知识的不断增长  八  对多元宇宙观的异议  九  结语第6章  科学和哲学对有神论的挑战  一  引言  二  死后知觉问题  三  人的自由意志  四  神的自由意志与信息满足度  五  上帝的复杂性与或然性  六  恶与优美  七  结语第7章  我们为何会有信仰?  一  引言  二  对证据的要求  三  信仰始于信任  四  里德论人的认知官能  五  里德与理性  六  信神官能  七  信仰上帝的原因  八  结语第8章  认识论改革派与宗教认知科学  一  引言  二  宗教认知科学  三  内部证据:对神的感觉  四  认识论改革派  五  认识论改革派与认知科学  六  信仰的顽固性  七  外部证据:宇宙秩序  八  外部证据与宗教认知科学  九  结语第9章  宗教的进化论解释:适应论  一  引言  二  预备知识  三  适应论理论  四  惩罚理论  五  信号传达理论  六  群体选择理论  七  结语第10章  宗教的进化论解释:非适应论  一  引言  二  宗教认知理论  三  对认知解释的评价  四  “拟子”理论  五  结语第11章  宗教的进化论解释:解释清楚了吗?  一  引言  二  科学解释的重要意义第12章  沉重的20世纪科学——早期核物理案例启示之一  一  研究目的与宗旨一  二  范式转化时代的启蒙者:卢瑟福与玻尔  三  量子力学中的互补性  四  应用物理学的基础:昆加夫森林中的对话第13章  沉重的20世纪科学——早期核物理案例启示之二  一  科学与科学家的冲突:玻尔与海森堡  二  战时道德问题:梅特娜、爱因斯坦、康普顿和威尔逊  三  体验存在:第一次原子弹试验第14章  沉重的20世纪科学——早期核物理案例启示之三  一  历史案例:广岛和长崎灾难  二 “物理学家有负罪感吗?”——对曼哈顿计划的反思  三  “科学之善”的人性尺度:对科研与教学的一点感想译后记

章节摘录

  然后,佩吉对进化论和表现神恩观念的多元宇宙概念作了类比。他通过传统基础主义者一个著名例证说明,多元宇宙概念与达尔文的进化论(至少与其本意)并无相悖之处。佩吉认为,这一理论虽然在面对如此众多的宗教信仰时所遭到了各种各样的轻视,但无疑为学术界和神学界带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  他对于那些视人类的独特性为上帝“分别和单独设计”的证据的基督徒作了对照分析。对于那些视“微调”为神的设计证据的人,他认为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为什么这样说呢?如果多元宇宙假说是正确的,那么就有可能存在着许多宇宙,只不过针对类人的案例进行一些“微调”而已。因此他认为,宇宙或许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这种限制性的描述反映了一个狭隘的观点:上帝实际上是什么样子,他实际创造的东西又是什么。  然后,他分析了关于微调的论据及其各种可能的解释。关于大卫·刘易斯“所有逻辑上可能的世界都是存在的”这一观点,佩吉所持的态度是否定的。对于如下观点:“用多元宇宙理论解释我们所看到的东西是充分的,因为这一理论包含着足够的条件,某些东西必然在某些地方发生”,他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之所以否定这种说法,是因为还有更高的要求,即所服从的条件“在整个宇宙中”不应过于罕见。  在后面的论述中,他在解释微调的基础上,将贝叶斯定理应用于三个领域,并得出了各种情况下的归纳概率。他特别关注单一宇宙及其单独具有的一套物理常数问题。他得出的结论是:最好还是认为(出于不同的原因)上帝创制了许多套物理常数,所以也就有一个多元宇宙,而这种观点与基督教对实在的看法也是一致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科学与宗教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对话了好久仍在对话
  •   非常有哲理的书
  •   我喜欢真本书。尽管有些观点不敢苟同。百家争鸣嘛
  •   内容前沿,出版社好,翻译水平到位。
  •   本书有点枯燥,但是方向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