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理的经济学分析

出版时间:2010-3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志锋  页数:217  

前言

  城市治理是城市公共管理的新发展,作为一种理念和实践模式,她已经不属于传统的公共管理范畴,而是新的公共管理范式了。  1887年,美国伍德罗·威尔逊发表了《行政学研究》,开辟了政治与行政分离之先河。公共经济学才得以从政治学中独立出来,产生了公共管理学,众多的工业化国家的行政管理便进入了传统的公共管理时期。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治是法律与政策的制定依据,行政则是法律和政策的执行,而公共管理就是运用管理的政治和法律的理论和程序,执行立法、行政和司法部门的命令,向社会其中包括整体和局部、中央和地方提供规制和服务的。这种服务管理,按照罗森布洛姆的说法,与私营部门的管理最大的不同应是强调公共性。1921年,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出版了巨著《经济与社会》,把公共管理向前发展了一步,提出了著名的“官僚制”理论,从管理组织体制及其运作方式上推动了公共管理理论。韦伯的官僚理论和他的先行者威尔逊的行政研究,被称为传统公共管理的两大基石,是适应近代西方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需求的产物。然而,随着历史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公共管理、官僚制受到了日益猛烈的抨击,一场深刻而广泛的全球性的行政改革浪潮掀起,全世界都在重新思考政府的作用应该是什么?它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好?这就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的“政府再造”和“新公共管理运动”。这一运动把政府的管理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产生了政府治理理论,并提出了:1.市场式政府,2.参与式国家,3.弹性化政府,4.解制型政府等政府管理模式。这些治理理论和模式之所以说是传统公共管理的推进和发展。

内容概要

城市治理作为国家新型的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层次,必须深化研究并进行制度创新。本书从经济学角度对城市治理进行了深入的刦析,运用制度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公共选择理沦等经济理论工具,揭示了城市公共管理背后的利益关系,指出了城市主体间博弈均衡的实现机制。这是对城市治理研究的深化,有利于从深层次上认识城市治理的本质,推动城市治理的改革和发展。

书籍目录

序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主要内容 第二章 利益博弈、制度规范与城市治理  第一节 稀缺、交易与制度分析   一、稀缺性、交易与利益博弈   二、博弈均衡,制度与城市治理  第二节 城市主体目标函数及博弈资源   一、城市政府目标函数及博弈资源   二、企业目标函数及博弈资源   三、市民目标函数及博弈资源 第三章 可限条件下的最大利润  第一节 委托代理机制下的政府与企业   一、委托代理理论   二、直接代理成本——税收支付   三、间接代理成本——管制服从  第二节 城市政府与外资企业的博弈与均衡.   一、招商引资:双方博弈的背景   二、外商与城市政府互动   三、城市政府博弈能力提升的应对举措 第四章 可限条件下的最大福利  第一节 城市公共物品与市民效用剩余   一、公共物品提供——代理人的职能   二、城市公共物品“短边”与“吸脂”——以基础设施为例   三、城市经营中的博弈思考  第二节 城市分配关系中的市民效用与政府职能   一、收人分配与政府职能   二、我国城市收人分配失范及其治理   三、城市分配关系的博弈模型思考  第三节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与城市政府   一、人口迁移与城市化   二、非均衡博弈:农民市民化之难   三、进城就业排斥:农民市民化推进之障   四、推进农民市民化的政策建议 第五章 层级政府“管理交易”中的利益互动  第一节 中央政府目标函数及其治理能力   一、城市的重要治理主体——中央政府   二、目标函数差异下趵政府行为  第二节 中央与城市政府管理体制规范   一、中央与地方管理体制的演化   二、中央与地方管理体制的制度化  第三节 城市内部管理体制:市政府与城区政府   一、城区的性质   二、城区与城市的关系分析   三、城市政府层级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四、市、区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思路 第六章 区域内城市政府间的利益均衡  第一节 区域治理问题的提出   一、“多层次分割”与“群而散布”:我国都市圈现状描述   二、“多层次分割”态势掣肘区域发展   三、区域内城市政府间博弈分析模型   四、都市圈多层次分割的原因剖析  第二节 区域治理机制创新   一、区域合作的理论基础和欧盟经验   二、以区域治理机制创新推动城市合作 第七章 博弈均衡下的城市治理机制创新  第一节 城市治理创新取向   一、民主取向   二、节 约取向   三、高效取向   四、可持续发展取向  第二节 利益确认机制——多元主体培育   一、培育真正市场主体——深化政企分离   二、推进社区建设   三、非营利组织培育  第三节 利益规范机制——制度规则创新   一、建立城市治理“协商谈判”机制   二、创立新型政绩考核机制   三、培育宪政意识与法治精神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来了城市主体间的利益博弈。以政府与企业关系为例,政府提供企业所需的公共物品与制度环境,而企业交纳的税收是政府存在和功能发挥的基础,目标函数的差异使政府与企业都希望以最小的付出换取更大的收益。此外,制度环境的变化带来了各主体间所拥有资源的相对稀缺性的变化,以及主体问谈判力结构的变迁。全球化下城市环境的复杂化使政府处理城市问题的能力受到限制,从而增强了非政府部门等其他城市治理主体对公共政策的参与。  (3)城市治理是引导实现集体目标的一套制度安排。  制度是博弈参与者相互间讨价还价的结果,它通过约束人们的选择集合,降低了人们交往中的不确定性,从而有助于“集体理性”的实现。稀缺性的作用既表现为自私自利又表现为自我牺牲①。然而,公共利益的实现是以承认和约束个人利益为前提条件的,要保证人们在相互依赖条件下的合作和协调,关键要有一种制度约束。而城市治理作为一种各方博弈的均衡,既是城市各主体间互动的结果,同时又以各方的承诺规范着“交易方”的行为,“以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从而降低了各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带来了城市交易成本的节约。  (二)城市治理与政府重塑  地方政府是城市治理的主角之一,理解地方政府的组织能力是理解城市治理的关键。传统理念强调政府与社会、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二分法,忽视其他资源所有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将政府视为治理的唯一主体。而政府自身的缺陷,如政府内在性特征下的高成本、低效率,以及城市发展内外部环境的复杂化,使“全能”政府在处理城市事务上越来越力不从心,从而引起人们对政府及其能力的质疑与反思。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城市治理的经济学分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适用于宏观管理、城市规划、政策研究方面的专业人员阅读。
  •   城市治理的书不算少,将城市经济学与城市治理相结合则不为多见。本书的核心方法使用博弈论对城市治理的各个参与方实施分析,侧重政府立场。
  •   应该是本好书,呵呵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