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第二辑)

出版时间:2010-06-13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页数:71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文结合筆者參與《儒藏》精華編經部易類編審工作的一些實例,從易文獻學的角度,僅就“句讀”、“標點”、“訓詁”、“版本學”、“目錄學”及“理校”等方面,表述筆者對《儒藏》精華編收錄的易類經典著作進行編審的一些初步見解與體會。提出了某些編審工作中有待商量解決的問題,或許會對進一步完善編纂體例和準則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书籍目录

易文獻學津涉 ——參與《儒藏》精華編書稿編審的初步體會今本《易傳》成書新說《周易折中》“折中”義探研《毛詩》興義與序義比較研究論陳喬樅與王先謙三家詩學之體系論《周禮》“雲門大卷”不是《雲門>>與《大卷》二樂陳潞《禮記集說》之版本析論杜預《左傳>>、韋昭《國語》注比較葉夢得的《春秋》學《論語》校釋叢剳《語》乎,《論》乎? ——《論語》名義及簡稱問題評《儒藏》本《論語義疏》唐代三家《孟子》注考論魏晋禮制與經學新版《儀禮注疏》校點訛誤舉隅《陳獻章集》點校補正《揅經室集》版本續考《儒藏>)编纂随劄(其二) ——目錄版本、標點文字七則《周易》之内聖外王一體兩面思想《論語》學成因探析緯書的歷史觀“子長愛奇”說平議王肅經學思想辨詁《論語義疏》人性論疏解王通儒學體系發微試論蘇轍的“尊孟”與“非孟” ——以《孟子解》為中心朱熹心統性情說再議周海門哲學中“天”的内涵及其與“性”的關係江右王門聶豹、羅洪先的歸寂、主静之學船山視域中的陸王心學“修己”与“治人” ——王船山對《大學》義理的重構與闡發張爾岐的天人性命之學未來世界和中國文化傳統先秦《尚書》流傳情况研究述評秦漢博士制度研究綜述關於《儒藏》工程意義的新思考徵稿啟事(附 撰稿體例)

章节摘录

插图:三、性之善恶古人论性,多言善恶。告子以“生之谓性”立论,主“性无善恶”。从告子视生命、生理之自然材质、自然本能为性这种角度看,就像天地万物一样,人也只是一个纯自然的生命体,故不可以善恶论其性。由此而论,告子自才性而论人性,其“性无善恶”说是能成立的。然而,同样是才性论的荀子,却明言“人之性恶”。荀子着重从人性本能之好利多欲而言,若顺其而为,必流于恶,故荀子言“性恶”。若究其实,荀子之论“性”,本从才性材质上说,故本不可言善、言恶;其所以言性恶者,乃从心之欲上说,即此恶之性是心理的,而非材质的。董仲舒亦曰“生之自然之资谓之性”,“性待教化而为善”(《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其以自然材质为性和以后天教化成善这两点,与荀子是一致的。但与荀子之统言人性相同、人性皆恶观点不同的是,董仲舒开始将人分为三等,谓有圣人之性,有中民之性,有斗筲之性,而唯中民方可言性。才性论在董仲舒这裹有了一些变化,即开始将人性以品等来划分。但在性是否有善恶问题上,董仲舒仍然坚持了才性论的基本观点,即性只有善或恶的倾向,而并非本身即是善或恶。就本质而论,只要坚持“用气为性”,则所谓善恶都只是气质之善的可能性或恶的可能性,非是道德性本身之善恶。就此意义而言,告子所谓“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东西也”(《孟子.告子上》),荀子所谓“善者伪也”,以及董仲舒所谓“性待教化而为善”,都是一致的,即都不认为材质之性本身有善恶可言,善恶只是后来的事。但是到了王充那裹,却把才性论这个基本观点模糊了。

编辑推荐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第2辑)》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第二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