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中国”的通俗表征与主体建构

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北京大学  作者:姚丹  页数:279  字数:25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革命中国”创造“无产阶级文学(文化)”的实践存在着两种路径。一种坚持对工人、农民出身的作家的着意培养;一种坚持用无产阶级意识改造知识分子,使之创作合格的作品。《“革命中国”的通俗表征与主体建构》通过研究《林海雪原》及其衍生文本的生成,呈现了这两种路径探索过程中的种种艰难与所能抵达的高度。

作者简介

姚丹,女,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曾讲授过“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当代红色经典构造进程考察”等课程。著有《西南联大历史情境中的文学活动》一书,并在《现代中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杂志报纸发表论文多篇。

书籍目录

导言
一、“革命中国”的文学(文化)实践
二、通俗·表征
第一章将“记忆”改写为“历史”——长篇小说《林海雪原》的写作
第一节“真实”与“虚构”
第二节“农军”作者的文化准备与“新人”想象
第二章编辑齐力型塑“民族风格”——新中国文化领导权的一个侧面
第一节“农军”能否思考“入学”问题
第二节着力压抑欧化追求
第三节“文字清洁工”和“思想把关”
第三章批评的权力
第一节“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成规审视下的“新英雄”
第二节批评的效果:编辑对权威批评的服从
第三节被引导和被构造的“读者”
第四章革命叙事的“民族化”、“文人化”诠释——话剧《智取威虎山》剧情模式的确立
第一节话剧的总体设计
第二节“民族化”的探索
第三节“文人化”的无产阶级舞台形象
第五章1950—1960年代初的改编
第一节大跃进中的改编热
第二节“侠”风还是“匪”气——电影《林海雪原》的改编
第六章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创造“无产阶级文学(文化)”的另一种实践方式
第一节江青与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的艺术追求
第二节暧昧多样的样板戏接受史
第三节样板戏的意识内涵
第七章历史与商业的“双刃剑”——电视剧《林海雪原》及其他
第一节电视连续剧《林海雪原》
第二节纪实小说《英雄杨子荣》
结语:“仇必仇到底”?
附录一小说《林海雪原》部分原稿及修改实录
附录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所藏部分档案摘录
附录三八一电影制片厂所藏《林海雪原》部分档案摘录
附录四曲波访谈录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将“记忆”改写为“历史”  ——长篇小说《林海雪原》的写作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完成之后,新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共同体”之“文化主体”的任务,愈益迫切,而完成这一任务的人选,较之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似乎也出现了更为多样的可能性。本书导言中提到的两种“创造无产阶级文学(文化)”的实践活动,在这一时期都比较活跃。本章重点考察其中的一种实践,“农军”作者如何以有限的“现代汉语”、以写作的“文本”构建自己所属“阶级”的“历史主体性”,同时亦以写作的“行动”试图确立自己在“新中国”的“文化主体性”。本章通过比对“农军,,作者曲波早期与读者所订”真实契约“以及晚岁所订”虚构契约“,指出小说作者写作中并不遵循所谓”真实“原则,而是巧妙地将”记忆,,拼合、改写为“历史”,一言以蔽之,尽管作者及其战友的确在东北剿过匪,但小说所写与作者的亲身经历之间相差甚远。关于作品的叙事特点,多数评论家注意其所受传统通俗小说影响,这是无可置疑的;而本书认为小说作者那一代人毕竟是五四后、抗日战争期间成长起来的,其文化脉络中自有五四与民国之影响,这影响体现于作者关于“新人”、“新国民,,的想象中,也体现于他”笨拙“地尝试欧化的部分语言与叙事努力中。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革命中国”的通俗表征与主体建构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很好经典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