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前的踌躇

出版时间:2011-9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军  页数:22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卡夫卡是谁?
  弱的天才?孤独的隐者?伟大的圣徒?存在主义的荒诞英雄?无家可归的现代人的象征?
  作者一方面对上述独断命题作了否定的回答,另一方面,则尝试以自己的方法,为读者指示一条进入卡夫卡文本世界的隐微路径;本书认为,卡夫卡及其作品涉及到人类思维的精微和人类体验的深度;其艺术既是可感的,也是可分析的。
  通过对卡夫卡文本的细致洞察,通过对其文本中基本叙事单位规律的把握,通过对卡夫卡作品与人生相互生成的解说,本书试图承担一件看上去不可能的使命:向中文世界的读者第一次揭示,对扑朔迷离的卡夫卡的清晰读解,是完全可能的!
  这是因为,卡夫卡所有的秘密,都不外乎人生的秘密;卡夫卡所有作品的秘密,都不外乎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的秘密。

作者简介

  李军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史家与文化遗产专家。1963 年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1987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1996—1997、2002—2004
年赴法留学,在法国国家遗产学院、巴黎第一大学艺术史与考古学系从事博物馆学和西方艺术史专项研究。出版《“家”的寓言——中国当代文艺的身份与性别》(1996)、《希腊艺术与希腊精神》(2003)、《宗教艺术论》(1991)等专著和译著;近几年发表《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理论模式比较研究》(2006)、《历史与空间——瓦萨里艺术史模式之来源与中世纪晚期至文艺复兴教堂的一种空间布局》(2007)、《起源与终结——从瓦萨里到但托的现代艺术史体制研究》(2008)、《弗莱切尔“建筑之树”图像渊源考》(2009)等重要论文。近年来开始研究欧亚大陆艺术风格与物质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书籍目录

导言 卡夫卡是谁?
 布拉格业余作家
 谜一样的作品与生活
 时代的误读
第一章 总论:写作与卡夫卡
 卡夫卡的两件作品
 自传与虚构
 断片与日记
 私人写作的“变形”
 动物=原形
 逃避
 抵抗
 一条被踩住尾巴的蚯蚓
 赎罪
 挽歌的艺术
第二章 方法与分期
 三个身份
 反思的文本
 作品分期
第三章 早期作品与《判决》
 抒情写作
 反思意识
 两兄弟
 第三人称单数
 双重父子关系
第四章 《变形记》:灵魂的显形与命运
 “现出原形”
 灵魂生活的象征
 妹妹的角色
 赎罪与质疑
 精神的现代命运
 20世纪的《启示录》
第五章 《诉讼》与其他
 《诉讼》的连续性
 《诉讼》的特色
 《在流放地》与怀疑
 《致科学院的报告》与反讽
第六章 寓言和格言的三种值
 什么是“寓言”和“格言”? 
 对立与反题
 逃离与超越对立
 绝对的“一”? 
第七章 《城堡》:阿玛莉娅的沉默
 真理
 《城堡》及其阐释
 《城堡》中的寓言
 三种叙事
 写作的三个“自我”
第八章 晚期作品的音色
 “建筑”的意象
 《地洞》与巴别塔的“竖井”
 “他者”的声音
 绝笔之作
 约瑟芬的口哨
 临终遗言
结 语 出生前的踌躇
后 记
阅读书目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卡夫卡第二时期的作品建立在认识到真我无路可走的基础之上。这一前提决定了个人与权势的关系必须采取的新策略与新方式。这一阶段的作品有两个重要的特色:第一,写作的自我已渐渐通过写作摆脱困局,在小说中建立了一个新的角度。因为有了这个新角度,真我与躯壳之间带有价值色彩的层序性垂直差别,转变成不带价值色彩的水平差别。在作品中,这种新角度时而以一种旁观的第三者眼光出现,时而以整部作品的自嘲与反讽式语调出现,或是集中于作品所环绕的一个中心寓言。作者此时绝不再与作品主人公的意识彻底同一,甚至不与作品中任一人物的意识彻底同一,而是与作品本身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他仿佛是自己作品的观众,冷静地旁观着个人与权势之间发生的戏剧。这一阶段大概从1914年到1918年,包括《在流放地》、《致科学院的报告》和长篇《诉讼》等重要作品。第二,正因为作者的眼光在作品中游移不定,它意味着卡夫卡已经为自己找到一种合适的文体——寓言(寓言是这一时期作品采取的主要形式)。作者借助寓言探讨个体与权势的关系,同时又使作者隐身于寓言中,使作者成功地逃避权势的追踪。第二时期的巅峰之作无疑是《诉讼》(1914-1918),一方面是因为《诉讼》的创作年限涵盖了整个第二时期(1914-1918),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这部作品与同一时期卡夫卡其他形式的创作(格言和寓言)和以《城堡》为代表的晚期作品(1918-1924),存在着明显的互文关系,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看做他的全部作品的一个中间阶段,一座承前启后的桥梁。《诉讼》作为一部长篇小说虽然没有最后完成,但与卡夫卡的另外两部长篇《美国》和《城堡》相比,它因为在叙述形式上的完备性,是最接近于完成的作品。

后记

这是一本出乎意料的书,它的完成不在我的计划内。长达二十年的时间,书中的大部分内容只以笔记本手稿的形式深藏于抽屉中,仿佛被覆盖起来的记忆的灰烬或者无意识。我的周围,除了最亲近的一二朋友,没有人知道我曾花过多年时间研读卡夫卡;更没有人知道,在几乎二十年之后,一部与我的专业完全不相干的书,一部关于文学和作家的书,会以我的名义出版。    事实上,这部书是三个阶段的产物。    书的基本思路和大部分内容均形成于1990—1991年间,但并非以目前呈现于读者的方式。在基本理路上,这部刚出版的新书其实是上世纪的旧作,也就是说,我对于卡夫卡的整体看法定型于上世纪90年代,迄今没有多少改变。但在表述形式上则不。90年代的手稿采用了当时译著中较时髦的“哲学随笔”体(在写作时,多少会有舍斯托夫的《旷野呼告》、(《在约伯的天平上》,加缪的《西西弗的神话》这类写作的影子);这类写作热衷于以穿透性的直觉引导叙述,凝练主题词并以之结构段落,而非以章节或历史年代为序,形式长短不拘,不遵循学术论文的套路和规格,亦不以这种不遵循为忤。这部分旧稿长达8万余字,却被拘束于同一主题下(冠以“卡夫卡的写作与作家卡夫卡”的标题);其中,卡夫卡的大部分代表作都得以讨论,但因为主题的限制而详略失当——有的过于充分,有的则远未能展开。在形式上,尽管本书九个部分均出自原稿的大文本,是对于后者的重新切割、丰富和合理化,但只有第一章和第四章完整保留了当年的原貌。尤其是第一章,不仅原稿的总标题,而且其“哲学随笔”的性质亦得以充分保留。这一部分虽然不涉及卡夫卡的具体作品,但鉴于所讨论的专题(写作与卡夫卡之关系),对于了解本书主旨至关重要,故采取了作为总论放在最前面的方式。第四章则稍有不同,它那更似学术论文的包装源自1991年的一次特殊需要,源自当时社科院哲学所筹划的一本思想类学术刊物,其策划人之一——我的朋友肖阳——向我约的稿。刊物最终没有办成,另一位策划人周国平说可以推荐到《读书》发表,后来就杳无音讯了;而我从周先生那里取回原稿,已在几年之后。    中间差不多又是十几年的间隔。这些年中,以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两次赴法研学为机缘,我的学术志趣逐渐从文学转移到美术,尤其是从理论转移到历史;随着研究对象与自我关系的日渐疏远,卡夫卡遂成为某种更具私人性的东西,如同弗洛伊德的id(拉丁文的第三人称单数“它”),沉淀在意识深处,几乎被遗忘了。2004年年底回国,不久,因为我所任教的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要为全院开设系列新选修课,而负责公共课的人文学院副院长刘军教授(诗人西川),非常希望各专业系的教师能有所承担;当时,在文化遗产学系从事教学科研、满脑子古旧事物的我,遂于此种情况下,回忆起自己十几年前曾有的卡夫卡前缘,遂不自量力,承担了这门自名“卡夫卡研究”的公共课。    课程于2005年5-6月间开设,共7讲8次(最后一次为作业讲评),授课对象是中央美术学院各院系的一百多位本科生。备课期间,翻箱倒柜找出十几年前的旧册,面对泛黄洇连的字纸,恍如隔世;我妻子随即帮我把旧稿整理为电子文档,而我则再次通读了卡夫卡的主要著作,并为讲课准备了十分周详的提纲——与90年代初只能借助于卡夫卡著作的各种零星中英译本不同,这次则在最大程度上利用了叶廷芳先生主编并于1996年出版的十卷本《卡夫卡全集》。这就帮助解释了书中章节的引文出处存在不统一的原因:使用零星译本的无疑是旧稿,使用《全集》本的则是2005年之后的新稿。但新稿与旧稿最大的不同更体现在叙述行文的方式上。也就是说,旧稿在写作时具有秘不示人的性质,新稿则完全基于在课堂上的公开讲授;旧稿的写作可以不顾及读者,但新稿则完全是为读者(首先是听众)存在的。尽管在讲课时我使用了“卡夫卡研究”的标题,尽管我在课上多次强调,不以研究为基础,对于卡夫卡作品之赏析是根本不可能的;但在我心目中,课的讲授始终具有“导读”的性质——我希望把卡夫卡像一位朋友那样介绍给更年轻的朋友。而我的目标之所以可能,则主要是由卡夫卡作品之性质决定的:恰如我在导言中所说,鉴于卡夫卡作品兼具体验的切身和思维的精微的双重性,其作品既是可感的,更是可分析的;而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试图从感性和理性两方面,让学生全面感知卡夫卡。    但是,本书最终以读者面前的样子问世,却是2010-2011年的产物。过去的一年中,我之所以中止了正在进行的研究,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旧稿的整理当中,是因为预感到自己的学术生涯正发生着一次重大的转型。在2010年岁末编就的一部自选集的“前言”中,我曾经提到,正是近几年的西方美术史研究,导致我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并由此“实现了一次真正的Orientation,即把我的视线决定性地从欧亚大陆的西端转向它的东端——那只学术蚂蚁本来的家乡所在的方向”。也就是说,我未来的学术方向将更多地指向中国问题和中国对象(当然是在指涉欧亚大陆更为广袤的语境的前提下)。为此我需要清点自己——厘清存货和还清旧账——以便于轻装上阵。本书,那部自选集,还有另外一部尚待最后定稿的书,正是上述诉求的产物。    具体在本书中,最近完成的工作,除了赋予本书以一个更为明晰的叙述框架之外,更多地体现为遣词造句和资料处理等技术性问题。在此,需要很遗憾地告歉于读者的是,随着近年来卡夫卡研究资料的新发现,国外卡夫卡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但这一切均没能及时反映在本书中。从这种意义上说,本书仍然是一部20世纪90年代的旧作。而且,它主要还是一部青年之作——在1991年5月27日的日记中,我曾经写道:“写作卡夫卡的时候,几乎正是卡夫卡写作《判决》和《变形记》的时候。”那一年我28岁,而卡夫卡29岁。在这一年龄,卡夫卡所有令后世瞩目的重要作品(《诉讼》、《城堡》、《饥饿艺术家》和《地洞》),均尚未问世;所以,同样的是,似不必对作者的这部青年之作报以过高的预期。但是,恰如一切青年之作,这部小书既是恐惧、烦恼和创伤的产物,更是对于恐惧、烦恼和创伤的疗救与克服——只有这一点,是我尤感到可以告慰于今天的青年的。    最后,请允许我利用作者的特权,对于在这部书的漫长孕育过程中,赋予我以最实质帮助的你们,致以最衷心的感谢:没有你们的爱和关怀,这部书是绝不可能存在的。    感谢我的妻子余论惠,和我们的女儿李语之,感谢我们在一起的所有日子,所有幸福的,和最艰难的时光;一切的一切。    感谢我的同学和终生畏友祝东力。我依然记得,当年借给我瓦根巴赫的《卡夫卡传》时,那上面密密麻麻你的批注,如何给予了这部书以最初的灵感;感谢我们的青年时代,感谢那“两只并行的,而始终不绞缠在一起的风筝”。    感谢我的学生李震和陈文爽。感谢李震对全部原始讲课录音所作的十分杰出的笔录,和由此付出的心血;感谢陈文爽在赴巴黎留学前对录音稿的整理。尽管在学校,你们很少有机会得到我充分的认可,但在外面,在广阔的天地中,你们点点滴滴的工作和成绩,都会映入老师眼中,犹如恒星。    还要感谢一位不愿意透露名字的朋友。在感觉的敏锐、性情的疏离、人格的坚忍诸方面,长期以来,这位朋友在我心目中,常常会与卡夫卡的形象交相重叠。感谢你在阅读书稿时贡献的所有建设性意见——本书结构的最终定型,数次得益于你的那些直率的“反对”。    最后,感谢我的编辑谭燕女士。感谢你始终如一的信心、耐心和令人宽慰的微笑,让负债累累的我,总能够轻易地找到借口以卸去内心的愧疚,继续富可敌国般,挥霍那其实并不属于自己的财富——时间。希望这份姗姗来迟的汇票,能够借助本书第一位读者的慧眼、大度和慷慨,而对所有的读者有所补益:重要的是,拥有卡夫卡是值得的。    2011.2.27-5.6    又及:    感谢一瓢设计的邱特聪,感谢你超凡的专业敏感和敬业精神。这部小书以现在的面貌呈现给读者,是美编五个版式设计,和另外五次修改的结果——这样的奢侈是平凡的作者从来不敢预期的。期间,我的苛刻和你的慷慨,大概都达到了令对方难忘的程度。    2011.7.25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出生前的踌躇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