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幻象研究

出版时间:2012-1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杰  页数:252  字数:328000  

内容概要

《审美幻象研究:现代美学导论》提出了建立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的一种构想。《审美幻象研究:现代美学导论》作者王杰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这一角度来探讨现代美学问题,把审美幻象问题作为现代美学问题的核心分别从审美需要、审美变形、审美交流三个方面,对审美意识形态的现实基础、文化机制和价值指向进行了历史的研究。

作者简介

王杰,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人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系主任,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美学与文化理论研究所所长,《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主编。社会兼职包括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二、三届委员,教育部第二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中国文学学科组专家,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先后出版有学术著作《审美幻象研究:现代美学导论》、《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美学问题》、《审美幻象与审美人类学》,译著《审美意识形态》、《本尼特:文化与社会》等。

书籍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一 两种美学意识形态的基本对立
二 问题、概念与理论方法
第一部分 现代人文科学视野中的审美幻象问题
第二章 审美幻象问题与心理学解释
一 审美幻象问题的产生
二 弗洛伊德心理学的解释
三 对精神分析的评价
四 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
五 心理学研究是有限的
第三章 审美交流:可能性与媒介
一 人类学方法:交流的可能性与前提
二 交流媒介:对象化理论
三 意识形态理论与方法
第四章 关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中国特色问题
一 马克思主义美学问题的历史哲学基础
二 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问题”
三 当代中国美学问题的特殊性
第二部分 美杜莎的目光:审美需要的历史生成
第五章 高高挂起的欲望:审美需要的社会因素和历史因素
一 审美活动的三维划分
二 审美需要:欲望的对象化理论
三 社会性创伤:缺失与激情
四 文化创伤及其审美修复
第六章 欲望与意识形态:关于审美需要二重性的理论分析
一 幻象与形象:欲望的表达
二 欲望的分裂和冲突
三 审美交流:欲望冲突的暂时性解决
第七章 剩余快感与“美的规律”
第三部分 卡桑德拉的悲哀:审美变形的文化原则
第八章 审美变形:现实关系的审美转换
一 审美幻象与艺术变形
二 审美变形的历史形态
三 崇高美学:解剖现实关系
第九章 图像的二重性及其魔力
一 图像的二重性
二 图像与仪式
三 欲望戏剧中视点的位移
第十章 文字创造的世界
一 造型艺术与抒情诗的一致性
二 隐喻和叙事
第十一章 影像与基源性幻象
一 影像是什么
二 声像、时间性与现实关系
三 审美崇拜解体之后
第四部分 女娲的回声:审美交流的价值导向
第十二章 审美变形机制的多重叠合
一 寻找母亲的仪式
二 “韵”的学理根据
第十三章 余韵:一种优美化的崇高
一 作为交流媒介的崇高概念
二 韵:现实关系的优美化
三 余韵:聆听世界
【附录一】谢冕教授的评阅书
【附录二】蒋孔阳、吴中杰教授的评阅书
【附录三】刘纲纪教授的评阅书
【附录四】王世德教授的评阅书
后记
再版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本雅明的特殊魅力来自于他对片面进步和以物质性尺度作为历史尺度的强烈的批判态度。这种态度使他的目光执著于人性的内在世界以及边缘化的写作风格。这种态度和风格使本雅明的历史哲学具有很浓郁的审美化色彩,或者说,使他的美学具有较为内在、深刻的人类学意义。所谓审美化也就是现实的颠倒镜像,所谓人类学意义也就是合理化生活意义的完整表达。只具有前者,必然滑向浅薄的激进,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反面表达;仅仅强调后者,看不到现实生活中恶的力量及其必然性,特别是看不到这种力量和必然性的辩证效果,则容易流为空洞的声音和游荡的幽灵。星座化概念把这两种极端对立的倾向在身体的基础上和现象学的意义上统一起来,从而建立起审美形象与历史以及与人性要求之间的密切关系。 在现代社会,在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肉体存在与伦理价值之间的不平衡关系已经达到断裂程度的历史条件下,星座化的审美对象是提高人的价值意义并实现审美交流的条件和媒介。在商品交换的原则和要求成为一切交流的物质基础和现实原则的现代化社会,星座化的努力也就是要按照“美的规律”建造,无疑是极其困难的。本雅明的理论要摆脱宗教人类学的神秘色彩以及主体性哲学的超验性特征,就必须在学理上说明星座化概念的物质基础。我以为,本雅明的解答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原则的,因而是深刻的。本雅明写道: 身体是凝聚性的。通过技术可以把“自然”组织起来,在政治的和事实的现实中,只能根据在形象领域中的异端性的解释给我们的启发来实现这种建造。只有在根据技术性的身体和想象来解释的时候。才能把全部的革命张力都变成身体性的凝聚性力量,而且所有凝聚性的身体力量都成为革命的履行者,根据《共产党宣言》的理论,通过扩大需要就能现实地超越它本身。 本雅明的这一段论述包含着较为复杂的理论内容。从交流理论的角度说,本雅明提出了两个至今仍然具有重要意义的观点:(1)身体作为把技术和想象凝聚起来的中心,为审美形象的凝聚性提供了基础;(2)扩大需要是实现交流的条件和途径。本雅明的美学理论是一种较为独特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他强调通过现象碎片的星座化来把握人类存在的整体性和具体性。本雅明努力在历史的废墟中挖掘被技术性进步压抑着的社会性记忆,同时他强调技术甚至“恶”的积极作用,他指出,极度的外在压力强化到极端之后,有助于打破主体与现实世界的简单再生产关系,通过扩大需要而在另一个极端上重建个体存在的完整性和丰富性。在本雅明看来,审美交流不是一种简单的共鸣或认同,真正符合人性以及人的内在尺度的交流,就像两个相反的电极在特殊的条件下相互接触一样,通过外在现实的技术化倾向与想象空间的理想化要求在审美状态中相互撞击,进发出巨大的能量和耀眼的光芒,从而达到对现实的充满诗意的把握。

编辑推荐

《审美幻象研究:现代美学导论》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审美幻象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