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管理

出版时间:2000-04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丁立言 张铎  页数:172  

前言

物流学是研究物料流、人员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计划、调节和控制的科学。一个国家的“物流”水平充分反映出该国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综观当今世界,凡是人才和科技水平较高的国家,“物流”的发展速度也快,“物流”水平也高,“物流”业就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物流”在各个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物流也和能源流、信息流一样,是人类社会的一大动脉,物流管理的进步直接影响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贸以及公用事业等各个领域的管理、生产技术和经济效益。推动物流管理、物流技术和物流科技的进步已经成为当今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将会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高科技物流,逐步实现物流和物流管理现代化。物流通过管理可以提高其经济、技术、组织和信息的效益,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物流管理体制在迅速、安全、可靠的基础上还要保证准时性。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变化的需求,加以调整,改善物流企业的经营方式和方法。不断改革物流管理体制,组织好各生产经营管理要素的有机配合,提高我国物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对市场的应变能力,这正是我们编著该套《企业物流管理培训教材系列》丛书的初衷。回顾并分析我国物流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可以看到物流领域管理人员普遍缺乏物流现代管理与现代技术方面的系统学习,这是我国物流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迫切需要对物流领域的各级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科学的培训,应该特别重视在职人员的再教育,加强现有物流人员的培训与提高。对在职人员的再教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有时比培养或引进新的物流人员更有意义。第一,在职人员的数量要比新补充人员的数量多;第二,在职人员的素质对物流企业的影响较大,同时对新补充人员也有着一定的示范作用;第三,在职人员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如再系统培训可以较快地提高业务水平;第四,科学技术总是在不断进步,即使是高学历的在职人员也需要不断地接受继续教育,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因此,物流管理人员的在职教育应早日纳入物流业领导的议事日程。在中国物资流通协会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特编撰了《企业物流管理培训教材系列》丛书。该套丛书共有5个分册,分别由《物流基础》、《物流管理》、《物流系统工程》、《国际物流学》和《物流企业管理》组成。丛书对物流管理理论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科学的阐述,通俗易懂,并附有案例分析与介绍,特别适合作为我国物流企业和其他企事业中从事物流工作的在职人员的培训用书,也适合作为大专院校物流专业的教材或参考用书。

内容概要

本书是从分析物流企业开始,综合考察经营管理的经济效益,以物流企业诊断结束。对物流企业行为的计划管理、业务管理,以及各种经营要素-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等项的管理都进行了专门的论述。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物流企业概述1.1 物流企业的职能和任务1.2 物流企业的经营形式1.3 物流企业的组织结构1.4 现代企业理论对物流企业的启示1.5 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格局第二章 物流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2.1 物流企业管理概述2.2 物流企业管理的原理2.3 物流行业亏损的原因分析2.4 物流企业的企业文化第三章 物流企业的战略管理3.1 物流企业战略管理的作用和种类3.2 物流企业环境的战略分析3.3 物流企业的战略选择3.4 物流企业的战略实施第四章 物流企业业务管理4.1 物流企业的采购管理4.2 物流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4.3 物流企业的运输配送管理4.4 物流企业的仓储保管管理4.5 物流企业的流通加工管理第五章 物流企业的内部运营管理5.1 合同管理5.2 设备管理5.3 风险管理第六章 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6.1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6.2 职员的挑选和培训6.3 工作实绩评估6.4 激励与工作报酬第七章 物流企业财务管理7.1 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成本7.2 筹资管理7.3 投资管理7.4 财务分析第八章 物流企业信息管理8.1 管理信息系统8.2 物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8.3 CALS与中国物流行业第九章 物流企业的现代化管理9.1 知识经济时代的物流企业管理9.2从一体化物流到供应链9.3 物流企业经营的国际化参考资料

章节摘录

商品流通全过程,一般分为购、销、存、运四个相对独立的环节。物流企业的宏观职能是通过其微观职能来实现的。其微观职能表现为:一、物流企业购买商品的职能,亦称为组织社会物质资源的职能这一职能是物流过程的起点。物流企业根据市场的需求,用货币购买生产企业的劳动成果——物质产品,引入流通领域。从社会生产总过程看,使生产企业生产的物质产品实现了从商品到货币的转换,为它们的再生产提供了条件——持币待购再生产所需的商品;从物流企业来看,则表现为货币到物质资源的转换,意味着完成了流通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掌握了物质资源,为商品的销售奠定了可供需求的货源。二、物流企业销售商品的职能,亦称为商品供应职能这一职能是物流过程的终点,是商品从流通领域返回生产消费的最后环节。从物流企业来看,这一职能表现为物质资源到货币的转换,意味着物流企业在满足了再生产的物质需要,完成了商品的供应任务后,除了弥补流通成本之外,获得增值的货币——销售利润;从社会生产总过程来看,又是生产企业的货币到再生产需求的物质资料的转换,意味着取得了进行再生产的物质要素,并实现了物质产品的价值。物流企业购销商品的职能,完成了物质产品所有权的让渡。三、物流企业储存商品的职能,即“蓄水池”职能商品储存是指物质产品离开生产领域、但还没有进入消费领域而在流通领域内的暂时停滞。物流企业的这一职能是由生产社会化决定的,即每个生产企业生产的商品具有单一性,而其消费却是多样性、复杂性的。通过物流企业“蓄水池”职能,将购进的物质产品加以积累,并根据消费的需要进行分类、编配、加工等,将商品实体适时、适量、适质、齐备的满足用户消费的需求,从而创造生产总过程的时间价值。四、物流企业运送物质实体的职能这是由物质产品在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空间矛盾所决定的。因为某类物质产品的生产在空间位置上相对分散,消费相对集中;或者相反,消费相对分散,而生产相对集中,只有当它们完成了空间位置的移动,才能满足消费的需求。物流企业的这一职能,将暂时停止在流通领域的物质产品,借助于运力完成其商品实体在空间分布上的转移,运送到消费者所在地,从而创造出生产总过程的空间价值。物流企业的存和运的这两个职能,是物流全过程的两个相对独立的中间环节。通过物流企业对实体产品存和运的职能,完满地实现了其使用价值。

编辑推荐

《物流企业管理》是中国物资流通协会推荐用书。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物流企业管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