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城市

出版时间:2002-9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钱七虎 卓衍荣  页数:166  

内容概要

本书内容包括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历史、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实动因、多姿多彩的地下建筑、地下空间的构筑与环境、城市地下空间的防灾减灾技术。

书籍目录

1 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历史2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实动因2.1 巨大的空间资源2.2 能源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3 寄与厚望的地下交通2.4 走向自然的城区生态环境2.5 地上地下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3 多姿多彩的地下建筑3.1 地下交通系统3.2 地下商业街3.3 地下公共建筑3.4 地下公用设施3.5 地下储存空间3.6 未来城市的大致轮廓3.7 未来城市中的生活4 地下空间的构筑与环境4.1 地下空间所处的地质环境4.2 地下空间的开挖4.3 地下空间的支护4.4 地下空间的防水4.5 地下空间的采光4.6 地下空间的声环境4.7 地下空间的热湿环境4.8 地下空间内部的空气质量4.9 地下空间的心理环境5 城市地下空间的防灾减灾技术5.1 地下空间的抗震能力5.2 地下空间的抗爆能力5.3 地下空间抗核爆炸的能力5.4 地下空间抗常规武器的能力5.5 地下空间防化学事故的能力5.6 城市地下空间内部的防灾技术

章节摘录

  首先,城市人口持续不断地膨胀,形成了严重的生存空间危机。城市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城市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必然是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而每增加一个人就需要为之提供一定的生存空间,包括为之生产粮食等生活必需品的生态空间,以及提供居住和进行各种活动的生活空间。无论生态空间还是生活空间都是以土地为依托。人口在不断增加,而地球的陆地面积却不会增加,其中的可耕地面积还由于人类的各种活动占用而日趋减少。这一增一减的结果必然形成生存空间的危机。  按照现在的增长速度,到21世纪中叶,世界人口将突破150亿,我国人口到2030年将增至16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正在提高。1990年时,全国人口中有19%的人居住在城市,到1997年这个数字已达到28.9%,据预测到21世纪中叶,全国会有65%的人口聚居在城市。那时我国城市人口将比1990年增加8亿多人,也就是说,那时将有10多亿人居住在城市。这样多的人聚居在城市,就必须为这些人提供必要的生活空间,必须在城市修建大量的各种建筑物,住宅、学校、机关、商贸购物中心、文化娱乐设施、工厂车间,以及庞大的市政工程设施等。如果按每个城市人口平均用地100平方米计,新增加的城市人口就需要8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无疑使我国城市用地需求量不断扩大与我国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以致达到难以承受的程度。  据卫星遥感资料判断和测算,从1986年至1996年10年间,我国31个特大城市城区实际占地规模扩大了50.2%。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的监测数据分析,有的城市占地成倍增长。此外,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城市总数将从1996年的640座增加到1000座。已有的城市不断扩大,新的城市还不断增加,其结果是大量的耕地被占用。1986至1996年10年间,由于非农业建设占地,使全国耕地净减少2963万亩。这就意味着我国因城镇的增多和扩大,失去的耕地已超过了韩国现有的全部耕地面积,而且我国的耕地还在以每年5%的速度递减。这是已经考虑了开发复垦耕地增减相抵后的结果。要知道,复垦增加的耕地质量都较低,而失去的却都是城镇周围最肥沃的耕地。因为城镇一般都位于自然条件较好的区域,所以在减少的耕地中优质耕地的损失尤为惊人。1991年至1995年5年间,全国水田净减少达1000多万亩。我国目前人均耕地1.65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如果人口再继续增加,耕地再继续减少,长此以往,我们赖以生存的粮食、蔬菜、水果从何而来!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地下城市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