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作管理

出版时间:2006-8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丽文  页数:38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在结构上按照生产与运作管理三个层次的决策内容(生产运作战略决策、生产运作系统设计决策以及生产运作系统运行决策)层层展开论述。在系统介绍生产运作管理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力图全面反映这一学科的新进展,强调生产运作管理能够对企业整体竞争力所做的贡献,突出了生产运作战略、供应链管理、流程设计、服务运作、信息技术应用、全球运作等现代生产运作管理的新热点。第三版在多个章节增加和改写了关于服务运作的内容,增加了6σ质量管理的内容,对第二版中的疏误进行了全面校正,在各有关章节增加、改写了思考题。  本书注重理论与方法的系统介绍,穿插了一些应用事例,使用了大量图表以加强读者的直观理解。本书适合用作工商管理硕士(MBA)教材,也可用作其他管理类专业和企业培训的教材或参考书,还可供各类企业管理实务人员阅读。

书籍目录

前言3序言5第一章绪论1第一节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1一、 生产与运作活动1二、 生产与运作概念的发展过程2三、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两大对象3四、 服务运作管理的特殊性4第二节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范围和内容7一、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目标和基本问题7二、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职能范围和决策内容8三、 生产运作管理的集成性10第三节生产与运作管理的作用和意义12一、 生产运作是企业创造价值的主要环节12二、 生产运作是企业经营的基本职能之一12三、 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体现在产品和服务上12第四节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新特征13一、 生产与运作管理学的发展过程13二、 现代企业所处的环境特征15三、 现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新特征16思考题17第二章生产运作战略18第一节生产运作战略的基本概念18一、 生产运作战略的含义18二、 生产运作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19三、 生产运作战略制定的影响因素19第二节产品战略决策21一、 产品战略决策的含义21二、 新产品选择21三、 产品组合决策23四、 生产进出策略25第三节产品与服务竞争策略26一、 竞争策略的意义26二、 如何确立竞争重点26三、 竞争重点的转移和改变28四、 服务竞争策略的特殊性30第四节生产运作组织方式30一、 制造业生产类型的划分及其特点31二、 服务业运作类型的划分及其特点34三、 生产运作组织方式的选择37第五节纵向集成与供应链结构40一、 向前集成和向后集成40二、 纵向集成的利弊41三、 零部件自制、 外购与分包42四、 虚拟集成43思考题44第三章产品设计和生产运作流程选择设计46第一节产品设计46一、 产品设计流程概述46二、 产品设计的新方法——并行工程47三、 产品设计与制造工艺设计的结合——DFM49四、 产品设计中需要考虑的新问题——DFE51五、 产品设计与附加服务设计的同时重视52第二节生产运作流程的选择设计52一、 生产运作流程的基本概念53二、 生产运作流程的选择设计54三、 生产运作流程的构成要素54四、 流程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几个重要问题56第三节生产运作流程的具体设计58一、 流程的节拍、 瓶颈与空闲时间59二、 流程的生产能力及其平衡60三、 生产周期61四、 生产批量与作业交换时间62第四节生产运作流程的分析与改进64一、 流程分析改进的基本步骤64二、 流程图的运用65三、 流程分析和改进的其他工具68第五节业务流程重构(BPR)70一、 BPR的含义70二、 BPR的出发点——对劳动分工论的反思70三、 BPR的具体方法71四、 信息技术在BPR中的重要作用73五、 从业务流程重构到企业重构73思考题74第四章生产运作技术的选择与管理75第一节生产运作技术的选择决策75一、 技术的含义和分类75二、 技术选择的三个方面76三、 生产运作技术选择的要点之一——如何看待自动化77四、 技术选择中的新技术评价和人的因素问题79第二节制造业中的新技术选择与管理80一、 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特点80二、 制造业中的新技术——AMT81三、 技术与管理的集成84第三节服务业中的新技术选择与管理86一、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86二、 信息技术在服务业的应用86三、 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在流通领域的应用88四、 如何发挥新技术的威力——技术与管理革新的结合90五、 如何发挥新技术的威力——具体应用策略91思考题93第五章生产运作能力94第一节基本概念94一、 生产运作能力的定义94二、 生产运作能力的度量94三、 生产运作能力的重要性96第二节能力计划96一、 能力的利用率96二、 规模经济原理在能力计划中的运用97三、 能力扩大的时间与规模97四、 设施的小型化、 集中化98五、 能力计划决策与其他决策之间的关系99第三节能力计划的决策方法100一、 未来能力需求的估计方法100二、 能力计划的决策步骤101三、 能力计划的辅助决策工具——决策树103第四节学习曲线105一、 学习效应105二、 学习曲线的建立107三、 学习率的确定108思考题109第六章工作设计与工作研究110第一节工作设计110一、 历史的回顾——泰勒的管理思想及其方法110二、 工作专业化111三、 工作设计中的社会技术理论112四、 工作设计中的行为理论113五、 团队工作方式117第二节工作标准120一、 什么是工作标准120二、 工作标准的作用120三、 使用工作标准的利弊121四、 工作标准与报酬制度121第三节作业测定122一、 时间研究123二、 标准要素法127三、 PTS法128四、 样本法130五、 自动化对作业测定的影响133第四节工作研究133一、 工作研究概述133二、 工作研究的步骤134三、 流程图分析136四、 人机联合分析137思考题140第七章设施选址143第一节设施选址的基本问题和影响因素143一、 设施选址的基本问题及其重要性143二、 设施选址的影响因素144三、 影响因素之间的权衡与取舍145四、 服务设施选址的特殊考虑因素146第二节企业生产运作全球化的趋势及其对设施选址的影响147一、 企业生产运作全球化的趋势147二、 企业生产运作全球化的发展动因147三、 全球化运作背景下设施选址的考虑因素148四、 生产运作全球化趋势在中国的体现149第三节单一设施选址150一、 单一设施选址的不同情况150二、 单一设施选址的一般步骤与方法151三、 单一设施选址的方法之一——负荷距离法151四、 单一设施选址的方法之二——选址度量法154第四节设施网络中的新址选择156一、 两种不同的设施网络156二、 选择分析要点157三、 基于运输表法的新址选择158四、 设施选址的几类不同方法160思考题161第八章设施布置163第一节基本问题与基本分类163一、 基本问题163二、 影响企业经济活动单元构成的因素164三、 设施布置的基本类型及其选择165四、 设施类型选择中的其他影响因素167第二节工艺对象专业化和产品对象专业化的布置方法167一、 工艺对象专业化布置的基本方法168二、 工艺对象专业化布置的其他方法171三、 产品对象专业化的布置方法172第三节混合布置的布置方法172一、 一人多机172二、 成组技术173第四节非制造业的设施布置174一、 仓库布置175二、 办公室布置176思考题178第九章供应链管理179第一节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179一、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179二、 供应链管理思想的产生背景180三、 供应链管理的本质——跨企业的集成管理180四、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对象——三种“流”181第二节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策略之一——采购管理182一、 采购管理的意义182二、 采购管理的主要内容183三、 物料采购管理策略184四、 供应商管理模式186第三节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策略之二——配送管理188一、 流通配送环节的设定——集中型与分散型配送系统188二、 牛鞭效应192三、 减小牛鞭效应的对策与措施194第四节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197一、 电子商务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197二、 电子商务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如何增大收入198三、 电子商务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如何降低成本199思考题200第十章库存管理202第一节库存管理的基本问题202一、 库存的基本概念202二、 库存的不同类型202三、 库存利弊分析204第二节库存管理的基本策略206一、 库存管理的衡量指标206二、 库存的放置位置207三、 降低库存的基本策略209四、 ABC分类法的应用210第三节独立需求的库存管理211一、 独立需求的特点211二、 独立需求库存的控制机制211三、 经济订货批量(EOQ)模型212四、 EOQ模型的应用意义215第四节两种不同的独立需求库存控制系统216一、 定量控制系统(Q系统)216二、 定期控制系统(P系统)220三、 Q系统与P系统的比较222第五节独立需求库存管理中的其他问题224一、 混合系统224二、 数量折扣225三、 库存记录的保持227思考题228第十一章综合计划与主生产计划229第一节计划管理概论229一、 企业的不同计划及其相互关系229二、 三种生产计划231第二节综合计划的制定233一、 所需主要信息和来源233二、 综合计划的主要目标及其相悖关系分析234三、 两种基本的决策思路235四、 两种制定策略236五、 综合计划的制定程序237六、 制定综合计划的优化方法239第三节主生产计划的制定245一、 主生产计划的制定程序及其约束条件245二、 制定主生产计划的基本模型246三、 粗生产能力计划250四、 主生产计划制定中的技巧问题253思考题255第十二章MRP,MRPⅡ与ERP256第一节MRP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模型256一、 独立需求库存理论在解决相关需求问题上的局限性256二、 MRP的基本原理和关键信息要素259三、 MRP的基本计算模型261第二节MRP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265一、 MRP的输入信息266二、 MRP的生成266三、 MRP的输出结果268第三节制造资源计划(MRPⅡ)269一、 从MRP到MRPⅡ269二、 MRPⅡ的特点271三、 MRPⅡ的集成管理模式273第四节从MRPⅡ到ERP274一、 MRPⅡ系统的实施环境274二、 从MRPⅡ到ERP275三、 MRPⅡ/ERP模式的应用条件276四、 MRPⅡ/ERP在中国277思考题278第十三章作业排序280第一节作业排序的基本概念280一、 作业计划与排序280二、 作业排序问题的分类280三、 作业排序的任务和目标281第二节制造业中的生产作业排序282一、 甘特图282二、 作业排序方案的评价标准283三、 优先调度规则284四、 局部与整体优先规则及其事例285五、 作业排序中的两种不同约束环境290第三节服务业中的服务作业排序290一、 服务作业排序与生产作业排序的主要区别290二、 服务作业排序方法之一——安排顾客需求291三、 服务作业排序方法之二——安排服务人员292思考题295第十四章项目管理296第一节项目管理的基本特点296一、 项目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296二、 项目管理的特点297三、 项目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298第二节项目计划299一、 项目管理的两种不同方法——传统管理方法与系统管理方法299二、 项目计划的特点和主要内容300三、 项目进度计划方法302四、 项目成本估算303第三节项目控制305一、 项目控制的一般方法306二、 以计算机为基础的项目管理信息和控制系统307三、 WBS在项目控制中的应用309第四节项目管理组织311一、 矩阵组织312二、 矩阵组织的基本原则312三、 矩阵组织的优劣分析313第五节网络计划技术314一、 网络计划技术概述314二、 网络图的组成及绘制规则315三、 网络的时间计算317四、 网络计划的调整与优化321思考题324第十五章质量管理326第一节质量与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326一、 质量的含义326二、 生产者与用户对质量的不同定义327三、 服务质量的特殊性329四、 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330第二节质量成本331一、 质量成本的定义与构成332二、 质量成本的一般分析332三、 内部缺陷成本333四、 外部缺陷成本336第三节质量管理方法338一、 质量管理的两大类方法338二、 常用的质量管理统计方法——“QC七种工具”339三、 PDCA循环343第四节全面质量管理345一、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345二、 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345三、 全过程的质量管理348四、 全企业的质量管理349第五节ISO 9000与6σ质量管理350一、 ISO 9000的由来及其内容构成350二、 6σ质量管理352三、 TQM、 ISO 9000以及6σ之间的关系355思考题356第十六章新型生产经营方式358第一节生产方式的演变过程358一、 现代化大生产的开始——大量生产方式358二、 JIT生产方式的诞生359三、 JIT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升华——精益生产方式361四、 面向未来的新型生产方式——敏捷制造361第二节JIT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362一、 JIT生产方式的目标和方法体系363二、 JIT生产方式中的生产计划与控制366三、 生产同步化的实现369四、 弹性作业人数的实现方法——少人化370五、 实现JIT生产的重要工具——看板374第三节精益生产的主要内容及其普遍意义377一、 精益生产的主要内容377二、 精益生产方式与大量生产方式的结果对比378三、 精益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及其普遍意义378第四节敏捷制造379一、 敏捷制造企业的设想379二、 敏捷制造三要素380思考题383参考文献384

编辑推荐

  《生产与运作管理》注重理论与方法的系统介绍,穿插了一些应用事例,使用了大量图表以加强读者的直观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适合用作工商管理硕士(MBA)教材,也可用作其他管理类专业和企业培训的教材或参考书,还可供各类企业管理实务人员阅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生产与运作管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