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

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清华大学  作者: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 编  页数:283  

前言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该专业学位的设置主要在于培养高层次的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自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通过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以来,已批准241个培养单位,涉及40个工程领域,共招收工程硕士研究生50万余人,累计授予工程硕士学位20万余人。随着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按照党的“十六大”对教育工作提出的“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借鉴国外先进的考试办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相适应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不仅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是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的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而且还是坚持教育创新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实践,因此,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决定,自2003年起报考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生,需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入学资格考试,接受综合素质的测试。  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英文名称为Graduate Candidate Test,简称GCT。试卷由四部分构成: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和外语运用能力测试。GCT试题知识面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等门类。试题重点考核考生综合能力水平和反应速度。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和改革,考试内容和形式不断完善,考试的适用范围也逐步扩展到工程硕士以外的一些专业学位。  为配合考试办法的改革,从2003年起,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特委托清华大学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制定的考试指南的要求和精神,组织编写了这套“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考前辅导教程”丛书,以帮助考生在短时间内了解考试内容,提高应试水平。此后,丛书每年都改版一次,以及时反映考试大纲的变化,不断提高整体质量。这套丛书考虑了应试人员的不同专业背景,侧重应试人员逻辑思维能力,阅读、表达及运用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与基本运算能力等方面的提高。

内容概要

  《2010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GCT英语考前辅导教程》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最新颁布的《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2010年版)》将题型分为五个部分:词汇、基础语法、阅读理解、完型填空和会话技能,对每部分的命题原则、应试策略和重要注意事项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总结,突出了GCT英语考试的重要考点,并附有大量的测试练习训练以及详尽的注释及答案,同时配有GCT英语运用能力测试整体介绍和2010年外语运用能力测试模拟题一套及答案详解,特别有助于广大考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和提高英语水平和应试能力,系统地备考,并顺利通过本次考试。  《2010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GCT英语考前辅导教程》含一张光盘,并附赠上网学习卡一张(见封底)。光盘内容为2010GCT英语备考综合串讲的视频录像;学习卡提供了访问《2010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GCT英语考前辅导教程》配套网上增值服务的密码。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GCT英语运用能力测试整体介绍第二部分 词汇第一节 考项分析第二节 词汇自测练习第三节 词汇自测练习答案与注释第三部分 基础语法第一节 考项分析第二节 名词第三节 代词第四节 形容词和副词第五节 非谓语动词作定语和状语第六节 非谓语动词作动词宾语和宾语补足语第七节 时态第八节 语态第九节 情态动词第十节 虚拟语气第十一节 倒装第十二节 主谓一致第十三节 复合从句第十四节 强调句第十五节 语法疑难点解析第四部分 阅读理解第一节 考项分析第二节 阅读策略第三节 分项题解第四节 解题步骤总结第五节 阅读理解常见问题总结第六节 应用文阅读理解练习及解析第七节 典型例题详解第八节 阅读理解自测训练第五部分 完型填空第一节 考项分析第二节 专项练习第三节 自测练习第四节 自测练习答案和注释第六部分 会话技能第一节 考项分析第二节 语言功能表达法及示例附录重2010年外语运用能力测试(英语)模拟题答案与详解附录2GCT英语应试问答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 GCT英语运用能力测试整体介绍  GCT英语运用能力测试的目的旨在考察考生目前所具备的实际英语水平、英语阅读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通过对其英语词汇量、语法、阅读、13常口语等内容的测试,了解考生使用英语的综合能力。命题范围的水平相当于四年制大学非英语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水平。要求考生熟练掌握4000个以上的英语词汇和基本语法内容,具有一定的阅读和表达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社会、生活和工作背景知识。  本测试共有50道题,考试时间为45分钟。试卷包括语法和词汇、阅读理解、完型填空和会话技能共4个部分5种题型。试题满分为100分,每道题2分。考生需从每道题所列的A、B、C、D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下面以最近3年,即2009、2008和2007年GCT英语运用能力测试真题为例,具体对4个测试部分的5个不同题型进行简单的总结,让考生对GCT英语运用能力测试有一个整体了解。真题的详细注释可参考同系列的《GCT英语历年真题分类精解(2003-2009)》一书。  In the Fall 2006,tIle 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NBA)started using basketballs made with synthetic,or manmade material instead of leather.They made the switch because they wanted every basketball they use to feel and bounce the same.  However,some players complmned fight away that the new balls bounced differently and were actually harder to control than leather ones.Dallas Mavericks owner Mark Cuban asked help me.Department of Phys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The scientists investigated friction that affects the ability of a player to hold onto a ball.“The greater the friction.the beRer it will stick to his hand,”explains Horwitz,one of the physicists who worked on the project.  Tests on both wet and dry balls showed that while the plastic ball was easier to grip when dry,it had less friction and became much harder to hold onto when wet.That’S because sweating stays on the surface of the synthetic balls but gets absorbed into the leather balls-an important detml for sweaty athletes.  In January,me NBA went back to using the traditional leather balls.They areat perfect but for now,thats just the way the ball bounces.  11.The NBA started using synthetic basketballs instead of leather ones because( ).  A.NBA players had used the leather balls for too long a time  B.NBA officials~vanted a switch with which to start a reforiil  C.they emphasized that synthetic materials are manmade  D.they wanted every basketball to feel and bounce the same  12.How did some NBA players respond to the switch to synthetic balls?  A.They felt that the new balls were worse than the leather balls.  B.They thought differently about the leather balls.  C.They felt much more comfortable with the synthetic balls.  D.They believed the new balls would soon be replaced.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2010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