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系民主?

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加] 罗伯特·哈克特,赵月枝  页数:232  译者:沈荟,周雨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此书以客观性为切人点和聚集点,从西方新闻体制、新闻哲学以及新闻与民主的关系的高度来探讨客观性的来龙去脉,并着重立足于美国、加拿大的社会现实和新闻现实。书中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新闻现象,以大量而翔实的材料对北美新闻制度、新闻思想、新闻实践以及北美特定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对新闻客观性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进行全面而历史的评析的同时,本书还提出了全新的新闻哲学和新闻改革的具体措施。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民主话语和新闻客观性的起源   民主话语:启蒙运动的遗产   党派报刊:把民主话语边缘化   劳工报刊:为“人民”说话   通俗商业报纸:篡用民主话语   新闻客观性的模棱两可 第二章 由实证主义到消极性新闻:客观性的演变   朴素现实主义时期的事实观   吸纳主观性:作为一种“策略仪式”的客观性   解释性报道:超越了事实?   批判性新闻:一种反叛性文化   新闻记者与客观性的爱恨关系   客观性消亡了!客观性万岁! 第三章 机制逻辑:为什么维系客观性还是一桩划算的买卖?   加拿大今日的报业集团   商业逻辑对新闻内容的影响   传媒技术和客观性   广播规则中的公平和平衡   新闻客观性和国家 第四章 不死之神:作为体制的新闻客观性   众说纷纭:客观性作为协商新闻内容的一种资源   鸽子公园的恐慌:平衡中的不平衡   平衡与宗教广播   自由市场十字军与平衡的辞藻   不平等的协商 第五章 争议中的认识论:新闻客观性哲学   客观性认识论:实证主义的遗产   因袭主义认识论   后现代主义和媒体:现实的海湾   走向第三种主张?批判现实主义   超越客观性和相对主义 第六章 客观新闻与政治   反驳右翼的攻击   客观性的保守化后果   新闻客观性和自由民主意识形态   把向右转自然化:客观性新闻和市场自由主义   客观性的气氛 第七章 危机中的体制:质疑自由民主和客观新闻   自由民主的危机   客观性体制的危机   消耗殆尽了的意识形态:传媒的自由主义理论依据   消费者至上的神话 第八章 见微知著:客观性体制的替代?   赛博空间和其他新媒体:是民主救世主还是数字噩梦?   内部革新:公共新闻及其局限性   另类媒体:在边缘发出呜呜之声   解放性的另类选择:正在形成的运动?   结论可持续民主中的公共传播   公共传播?可持续性民主?,   客观与否?   怎么办?   注释 附文一 深刻理解“新闻客观性” 附文二 为什么今天我们对西方新闻客观性失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维系民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我们以往探讨新闻客观性的时候,往往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即在新闻客观性的理念与形式之间各执一端。然而实践的结果却显示,无论执哪一端,虽然从一方面看都有些道理,但毕竟失于片面。本书对新闻客观性有了一个不光是纵向,而且还包括横向的了解。通过它,我们知道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等在现实中并不能总是完整体现。 本书以新闻客观性为出发点,论述了新闻客观性的起源发展,理念的转变以及本身一直以来的坚持妥协和存在,横向上可以看到它所涉及到的背后的民主政治、自由主义、资本主义的关联。在对新闻客观性的历史的梳理与理论的架构之中,我们深化了对新闻客观性的理解,并在民主政治、资本主义、自由主义等更广阔的视野中认识媒体的参与性等现象。作者在结论部分还提出了“参与性、平等性、代表性、有效性、选择性”的民主原则,以建构一种更理想的能为可持续的民主提供公共传播的媒介模式。该书把新闻客观性作为体制性问题来研究,它的意义正如作者在序言里所说:“希望通过对该体制的基本要素的确定,能对历史性的比较分析与新闻传媒系统民主化的政治策略大有裨益。”个人认为,该书独到的见解及大量的事例,成功地阐释了一种系统的关于新闻客观性的理念。它的中文译本的出版,对我国新闻理论的研究,大有裨益。
  •     1.事实≠真相
       在客观性报道性原则的掩饰下,事实被“中立地”选择,陈列为媒体上你我读到的新闻。不被选择或者未被发现的事实便失去了同样作为“真相”而为人所知的机会;或者记者会有意无意地选择他们“需要”的事实来组织真相,并写出“平衡,客观,准确”的新闻报道。根据黑格尔对休谟的批判,即“在时间上的连续中是没有因果联系的,因而也没有必然性”。在这个意义上,在我看来,真相是存在的,但是永远也不会完全地揭示。我们不断追寻的新闻理想,我们所能做到的最大努力,也只能是无限地接近真相——努力向它靠拢,祈求它降临,殊不知我们自身的立场则正在亲手制造着我们报道出来的事实与真相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因立场的强弱而大小不同,但不可能不存在。
      
      2.自由主义与客观性
      古典自由主义认为市场经济可以通过个人的理性行为达到动态平衡,然而历史证明,由于资本主义的逐利性,这种所谓的动态平衡并未实现。相似地,客观性认为记者可通过中立,平衡,多角度的报道而揭示真相,然而在并未脱离政治经济力量以及意识形态束缚的情况下,并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客观。在西方话语下,当自由主义和客观性原则相结合,便巧妙的达到了这样一种境界——在“客观”的报道中,资产阶级利益上升为社会普遍利益,西方社会价值扩展成为全球普世价值。弱势群体和不发达地区越来越被边缘化。但是我们却不能对此争辩什么,因为,他们是“客观的”。不管怎样,规则是他们定的,游戏也是他们在掌控。
      
      3.它作为一种职业准则产生的矛盾
      我不知道有多少新闻专业的学生在初识客观性原则的时候热血沸腾。因为它使得媒体独立于政府,党派和商业集团,使得新闻从业人员免于职业风险的责难。但是它也压制了记者的主体性。没有立场有时就意味着没有人情味儿。我觉得在某些时刻,表明立场要远远好过隐藏立场。隐藏立场是西方记者在报道东方时惯用的伎俩,即是一种在客观性原则下别有用心地衍生出的“伪客观性”报道。这种报道往往能产生比解释性报道、新闻评论更具力量的传播效果。
      
      4.西藏问题报道的反思
      赵月枝在《为什么今天我们对西方新闻客观性失望》一文中联系她的这本书,表明了这样的一个观点:近年来我们的新闻学教育对于西方的客观性原则神化了。我觉得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客观性原则可以是我们的方向,却不应该是我们的信仰——因为造它的人,也并未能够实践它。
      分析西藏问题的报道,如果仅仅从两国的国家利益来分析,那么将永远没有解决的一天。西方媒体在西藏问题上对中国的偏见,达赖及其拥蹙者在媒体经营策略上的成功,其背后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我认为我们不缺少与西方的互动“交流”,而是缺少自主的有效“传播”,尽管,这两个词都是***munication。
      有很多人说中国的开放程度还不足以让西方了解我们,而实际上是不管我们有多开放他们还是以他们既定的方式来了解我们。我们缺少的不是对外开放而是对内开放——我们期待着让外国人了解我们,为什么不先让自己人了解自己人?
  •   原本看标题感觉还不错,但是看了之后,就我而言,有点枯燥
  •   赵月枝老师的经典著作
  •   媒体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维系民主,也是与其他部分一同推进和改善的。
  •   挺不错的,最近喜欢看赵月枝的文章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