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北京

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朱文一  页数:18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朱文一编著的《微观北京》以独特的视角审视当代北京城市空间中较少被人关注的因素,探究与城市弱势群体对应的弱势空间的形态规律,扩展了城市空间研究的领域,为认知当代城市空间提供了一种方法,为提高城市空间品质提供了一种思路。《微观北京》适合于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建筑学等学科领域的专业人士和学生以及相关专业的爱好者。

作者简介

  朱文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院长,长期从事建筑与城市设计理论研究、课程教学和创作实践,主持北京城市空间课题研究近二十年;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建筑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

书籍目录

微观北京&广角北京
——当代北京城市空间研究丛书总序
第一章 北京街头零散商摊空间
一、城市街头零散商摊空间
(一)街头零散商摊
1.定义
2.历史
3.现状
(二)街头零散商摊空间
1.释义
2.相关研究
3.街头零散商摊空间与城市
4.街头零散商摊的时空特征
二、北京街头零散商摊现象
(一)现象
(二)管理
(三)问题
1.社会偏田
2.管理经营
3.弱势群体
三、北京街头零散商摊形态
(一)路口
1.城市干道与城市支路路口
2.城市支路与胡同路口
3.胡同与胡同路口
(二)门道
1.交通站口
2.公共建筑人口
3.大院人口
(三)市街
1.连续店铺街
2.大中型商业街
(四)广场
1.天安门广场
2.西单广场
3.生活性广场
四、北京街头零散商摊案例
(一)街头邮政报刊亭
1.数量与分布
2.建设与管理
3.功能与效益
4.空间与布局
(二)早点亭与早餐车
1.现状与起因
2.问题与矛盾
第二章 北京大众观演空间
第三章 北京旧城胡同游空间

章节摘录

  (1)离散性  街头零散商摊空间不是均匀地分布在城市所有公共空间内,也不是完全集中在某一处,而是呈离散性分布,成簇地分布于路口、门道、市街和广场这些城市关键的点或“瓶颈”处。一方面,街头零散商摊空间趋向活动聚集的地段;另一方面,它们又吸引更多的活动大众化地接近和使用这些商摊空间。因而街头零散商摊空间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城市中的过渡性空间。  (2)当地化  街头零散商摊空间是城市中地点性很强的场所。首先表现为摊商大部分都是和周围的居民或者当地街道办事处或者居委会有所联系或熟识;其次是商摊空间的经营服务活动与当地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且能够引发当地的其他活动;再次是商摊空间的布置、色彩、形象与当地的经济社会条件相关联。因而,这些商摊空间对于城市空间的多样性、标志性和安全性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人本性-  街头零散商摊空间中最主要的人物是摊商。摊商经营产生和激发的是人与人面对面的交往,富有人情味的城市生话由此产生。为方便摊商的操作,零散商摊往往具有人性化的尺度,为适应面对面的交往,又往往具有比较近人的形式。因而对于城市中的某些界面,比如高而光的围墙、巨大空旷的广场、枯燥的街头停车场等,街头零散商摊空间都能起到一定的软化和活跃作用。  (4)时段性  在不同的时段,比如上班和下班、清晨和夜晚、平时与假日等,都会适时地出现街头零散商摊,从不同角度显示着城市的特色和面貌,成为城市日常活动的一部分。街头零散商摊的增减节奏还因季节、气候的影响而变化。流动的经营服务活动形成流动的城市空间,成为活跃城市生活的重要因素。  很多商摊只在上下班高峰期出现。比如,上班时间,在公交车站、地铁站口、路口等的报摊,居民区中大量临时的早点摊;下班时间,同样的地点会有很多叫卖晚报的小商摊,居民区或者某些单位的出口则有很多卖面食、糕点、熟食、水果的小商摊。  在清晨和夜晚,街头零散商摊可以补充很多大型商业服务设施暂停时的功能。如果强迫大型设施在这些顾客不多的时间段经营是不现实的,小型的、临时的街头零散商摊则可以作为必要的补充。在清晨,大街小巷的早点摊、卖菜摊等非常活跃。早起锻炼的人、买菜的人、上早班的人、下夜班的人等能够方便地购物、吃饭、活动和聊天。虽然噪声影响了居民休息,但是可以通过选择经营地点等方法加以避免。在夜晚,喜欢夜生活的年轻人、外来人员、上夜班的人等,都需要一定数量的街头零散商摊。例如,高校周围零点以后的小商摊很受学生欢迎。这些商摊空间还可以减少夜间街道的不安全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微观北京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对于学艺术设计的,本书还是有帮助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