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肛肠科学

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何永恒,凌光烈 主编  页数:514  

内容概要

  
《中医肛肠科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8章,为肛肠科学总论,介绍了学科内涵、学科历史,以及相关学科内容如结直肠肛门的胚胎学、解剖学、生理学、生理病理学、手术相关内容,以及以往同类教材中没有提及的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等,从医学基础方面对中医肛肠科学进行了总结与论述;下篇21章,为肛肠科学各论,针对临床上各种具体的疾病,分别介绍了其概念、病因病机、病因病理与分型、临床病理分期、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疗效判断、预防与调护等。《中医肛肠科学》贴近临床,深入浅出,突出了中医特色与最新进展;结合现实图片,生动形象地将每种疾病翔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中医肛肠科学》主要用于高等中医药院校五年制本科、七年制本硕连读、八年制本硕博连读学生的临床课程教材,并可作为高等西医院校学生选学课程的教材,以及临床普通外科医生、胃肠外科医生、结直肠外科医生的指导与参考用书。

书籍目录

上篇 总论
 第1章 国内外肛肠科学发展简史
 第2章 中医学对肛肠科学的论述
  第1节 中医对肛肠解剖学的论述
  第2节 中医对肛肠生理学的论述
  第3节 病因病机
  第4节 四诊合参
  第5节 中医辨证
  第6节 中医治法
 第3章 肛门直肠结肠的胚胎学和手术解剖学
  第1节 肛肠胚胎学
  第2节 肛肠手术解剖学
 第4章 结直肠肛门的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概要
  第1节 结直肠肛门的微细结构
  第2节 结直肠肛门的运动功能
  第3节 结直肠肛门的吸收与分泌功能
  第4节 结直肠肛门的神经与激素调控
 第5章 结直肠肛门的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概要
  第1节 大肠肛门微生态环境以及致病菌
  第2节 大肠肛门免疫的特点
  第3节 大肠肛门免疫系统的结构
  第4节 大肠肛门的免疫细胞
  第5节 大肠肛门淋巴细胞的归巢
  第6节 大肠肛门的免疫应答与调节 
  第7节 肠道菌群与大肠肛门免疫
  第8节 肠道疾病与大肠肛门免疫
 第6章 肛肠科常用检查方法
  第1节 检查体位
  第2节 专科检查
  第3节 内镜检查
  第4节 x线检查
  第5节 超声检查
  第6节 ct、mri、放射性核素检查
  第7节 实验室检查
  第8节 大肠肛门压力测定
  第9节 盆底肌电图检查
  第10节 肠道运输功能检查
  第11节 腹腔镜检查
  第12节 病理学检查
 第7章 肛肠科常用麻醉
  第1节 概述
  第2节 局部麻醉
  第3节 腰俞穴麻醉
  第4节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腰俞麻醉)
  第5节 全身麻醉
  第6节 小儿麻醉
 第8章 围手术期处理
  第1节 手术前准备
  第2节 手术后处理
  第3节 小儿液体疗法
下篇 各论
 第9章 痔
 第10章 肛周脓肿
 第11章 肛瘘
 第12章 肛裂
 第13章 肛窦炎、肛乳头炎及乳头状纤维瘤
 第14章 直肠脱垂
 第15章 肛门直肠狭窄(后天获得性)
 第16章 肛门失禁
 第17章 大肠息肉与息肉病
  第1节 发病情况与解剖分布
  第2节 腺瘤与绒毛状腺瘤
  第3节 多发性腺瘤与腺瘤病
  第4节 上皮源瘤样病变性息肉
  第5节 大肠息肉的治疗
  第6节 大肠腺瘤治疗后的随访
 第18章 大肠癌
  第1节 结肠癌
  第2节 直肠癌
  第3节 肛管及肛门周围癌
 第19章 大肠肛门其他肿瘤
  第1节 大肠恶性淋巴瘤(原发性)
  第2节 大肠间质瘤
  第3节 大肠脉管组织的肿瘤
  第4节 大肠类癌
  第5节 肛管及肛门周围的其他肿瘤
  第6节 骶尾部畸胎瘤
  第7节 阑尾肿瘤
 第20章 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
  第1节 克罗恩病
  第2节 溃疡性结直肠炎
 第21章 特异性肠炎
  第1节 肠结核
  第2节 细菌性痢疾
 第22章 大肠内寄生虫病
  第1节 阿米巴痢疾
  第2节 血吸虫病(结直肠)
  第3节 蛲虫病
 第23章 肛肠科常见综合征
  第1节 肠道易激综合征
  第2节 白塞综合征
 第24章 常见肛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慢性功能性便秘)
  第1节 概论
  第2节 直肠前突综合征
  第3节 盆底失迟缓综合征
  第4节 会阴下降综合征
  第5节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
 第25章 大肠肛门损伤及异物
  第1节 结肠损伤
  第2节 直肠肛管损伤
  第3节 大肠内异物
 第26章 肛肠科常见急症
  第1节 肠套叠
  第2节 肠扭转
  第3节 肠梗阻
  第4节 肠穿孔
  第5节 大出血
  第6节 小肠结肠炎
  第7节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
  第8节 急性阑尾炎
 第27章 常见的先天性大肠肛门疾病
  第1节 先天性巨结肠
  第2节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第3节 梅克尔憩室
  第4节 大肠肛门重复畸形
 第28章 肛门周围常见皮肤病与性病
  第1节 化脓性汗腺炎
  第2节 湿疹
  第3节 肛门瘙痒症(原发性)
  第4节 尖锐湿疣
 第29章 肛肠科其他疾病
  第1节 缺血性结肠炎
  第2节 假膜性肠炎
  第3节 真菌性肠炎
  第4节 放射性肠炎
  第5节 肠道菌群失调症
  第6节 大肠色素沉着症
  第7节 大肠肛门子宫内膜异位症
  第8节 大肠憩室病
  第9节 骶尾部藏毛窦
  第10节 肛门直肠神经症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将药物制成不同的剂型,如油膏、箍围药、掺药等,将其直接作用于患处,依靠药物的性能发挥治疗作用。1.油膏将药物同油类煎熬成膏,或将药物捣为细末与油类搅匀成膏,俗称软膏。油类调剂有猪油、羊油、麻油、黄蜡、松脂、凡士林等,应用时具有柔软、滑润、无坚硬黏着等优点。一般通用于内外痔、肛裂、肛痈及肛肠术后换药等。油膏制剂种类很多,药物组成各异,在具体运用时应根据病情辨证施治。黄连膏、金黄散油膏、玉露膏、九华膏适用于阳证,临床多用于炎性外痔和肛痈初起;生肌玉红膏能活血去腐生肌,适用于一切溃疡及痔瘘术后换药;疯油膏能润燥杀虫止痒,适用于肛门湿疹、皮肤干燥皲裂的病人;青黛散油膏祛湿止痒、清热解毒,适用于急性肛门湿疹和皮肤红肿痒痛、出水患者。2.箍围药古时称敷贴。是借药粉具有箍集围聚、收束疮毒的功效,从而使肿疡消散,即使毒已经结聚,也可使肿疡缩小,趋于局限,促其早日成脓和破溃,避免毒邪蔓延,波及周围组织间隙。如破溃后余肿不散,可起到消肿及解除余毒作用。所以箍围药在治疗肛痈时应用较多。箍围药的调剂,是将药粉和液体调制成糊状外敷,因病情不同,调敷亦多种多样。大凡以醋调者,能散瘀解毒;以酒调者,能增强药力,以葱、姜、蒜汁调者,能辛香散邪;以菊花汁、银花露调者,能清凉解毒;以鸡蛋清、蜂蜜调者,能缓和刺激;以油类调者,能润泽肌肤。临床具体应用时,应根据寒热不同,随证选用。如意金黄散和玉露散药性寒凉,具有清热、消肿、散瘀、化痰之功效,适用于一切红肿热痛之阳证回阳玉龙膏药性温热,具有温经、活血、散寒、化痰之功效,适用于不红不热之阴证冲和膏药性平和,具有燥湿、祛瘀、解凝、定痛之功效,适用于半阴半阳证。3.掺药古时称散剂,现称粉剂,是将各种不同的药物研成粉末,根据制方规律,并按其不同的作用配伍成方,掺药种类较多,作用较为广泛,不论肛痈、溃疡、瘘管、肛肠疾病术后及肛门皮肤病,凡需要腐蚀、平胬、提脓、拔毒、生肌、止血、收口等都可应用。其用法可撒于膏药上,或直接撒于创面,或黏附于纸捻上插入疮口内。根据掺药的具体性能和作用可分为以下几大类:(1)消散药:功能渗透和消散,适用于肛痈初起,血栓外痔,炎性外痔等。(2)提脓化腐药:功能提脓化腐,使疮疡内蓄之脓毒得以排出,腐肉逐渐脱落。常用的有红升丹、提脓丹、三仙丹、九一丹、九黄丹等。

编辑推荐

《中医肛肠科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医肛肠科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纸质有点薄,内容还可以。
  •   很详细我喜欢这本书
  •   中医肛肠科竟然也出教材了,让人感到意外,专业书,买了,很管用。
  •   不知道怎么样,是帮人家买的,应该是不错的吧
  •   可能是出版社的问题。
  •   书很好,纸张也不错的
  •   很好 不错 是正品 是我要的
  •   书页的质量不好,看起来像盗版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