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随地秀微博

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甲佳,崔强,吕顺雷  页数:252  字数:20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随时随地秀微博》几位作者是多年的网络社区管理员或者活跃分子,非常清楚在这类环境下的定位与选择对于人们善用资源的好处。本书共9章,主要内容包括:如何通过微博去获取所需要的资源;通过微博去分享和表达;第三方应用案例;微群价值的开发。第五章以大佬和草根两类人的身份详细介绍了使用微博的过程;第六章介绍利用微博进行商业传播;第七章介绍企业微博运营的案例与分析;第八章基于警示之目的,了解微博生态圈里面另外一种非自然力量的操作;最后一章也就是第九章试图通过社交媒体演化的过程,对未来社会的一个假设。本书面向热衷于网络应用和微博的所有微博粉丝。

作者简介

  王甲佳,供应链架构与运营专家,全息营销创建者,和谐生产方式创始人之一(另一位是张西振先生),社会化媒体生存实践人,从1998年开始,活跃于各个时期的信息化、企业管理BBS、论坛、社区、博客网站以及微博网站,撰写相关文章二百余篇。参与创建温州市信息管理学会,并任首届秘书长,先后在三家企业任高管。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微博首先是你的“动媒体” 
 第一节 开始微博之旅——飞一般的感觉 
 第二节 发现和创造直指人心的话题 
 第三节 个人和网络社交 
 第四节 好的标签会说话 
 第五节 让你的微博动起来吧 
 第六节 衍生阅读微博改变了世界的入口 
第二章 秀我自己 
 第一节 随时随地发微博 
 第二节 多少人为认证折腰 
 第三节 如何进行评论? 
 第四节 如何转发别人的微博内容 
 第五节 带v微博用户的社会责任 
 第六节 收藏出你的未来 
第三章 基于微博的扩展应用 
 第一节 微博大屏幕 
 第二节 移动终端微博应用 
 第三节 第三方应用 
 第四节 个人的典型应用推荐 
 第五节 企业官网中的嵌入式微博应用 
第四章 微群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第一节 微群就是一个开放又方便的市场 
 第二节 认识微群 
 第三节 如何利用新浪微群做推广 
 第四节 企业玩转微群案例分析 
第五章 他们怎么用微博? 
 第一节 李开复的微博之路 
 第二节 从微博菜鸟到拥有百万粉丝 
 第三节 开复先生的微博故事 
 第四节 剩女的微博之路 
 第五节 我的微博开始赚钱了 
 第六节 斩获万元大奖 
 第七节 微博被封 
 第八节 微博达人的微博模式 
第六章 如何利用微博营销平台赚钱? 
 第一节 国内的几大微博推广平台 
 第二节 如何承接微博营销平台的任务 
 第三节 如何利用微博赚钱 
第七章 企业微博运营案例 
 第一节 首都航空的“微航班”预约 
 第二节 神州租车的全局微博传播 
 第三节 建立微博平台,融通产业“微关系” 
 第四节 快书包私信卖书 
 第五节 电商企业利用微客服逆转用户体验 
 第六节 嘀嗒团:微博连接,团购网站影响力升级 
第八章 从粉丝作假开始的灰色产业链 
 第一节 僵尸粉 
 第二节 加v 
 第三节 刷粉 
 第四节 调查——走近“虚假粉丝产业链” 
 第五节 假粉丝的围剿与反围剿 
 第六节 粉丝买卖的深层原因 
 第七节 如何解决僵尸粉问题 
第九章 微博与人类的新世代迁徙 
 第一节 冰箱的微博 
 第二节 诸地址的融合与“微地址”的诞生 
 第三节 微地址对人类社会的重构 
 第四节 sns时代电子商务模式的迭代 
 第五节 管理软件公司和互联网公司的战争 
后记 
参考文献 
微辞典

章节摘录

  第六节 衍生阅读微博改变了世界的入口  微博的出现正在改变着人们阅读的习惯,从纸制的阅读模式到互联网,互联网加速了人们阅读方式的变化。从传统的1.0网站的阅读方式,也就是门户的阅读方式到搜索引擎的阅读方式;再到SNS的获取方式,微博让我们的阅读延伸到了移动端。改变正在进入,你感受到了吗?  互联网第一波浪潮之初,那里还没有搜索引擎,各家门户争抢着用户资源,那时人们并不了解互联网能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只是懵懵懂懂。那时只记得铺天盖地的广告,新浪、搜狐、网易、263……,互联网就是个烧钱的地方。慢慢才知道有电子邮件,设立个电子邮件刚开始都是为了个新鲜、时髦,后来才渐渐用上;有资讯网站,每天有时间可以去看看新闻、消息,那时的新闻渠道并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及时,往往看到的新闻在报纸上同步也可以看到;有留言板和聊天室,那时很新奇,觉得在网上还可以与这么多不认识的人聊天,大家在聊天室里骚首弄姿、打情骂俏,聊的那个热闹,那时上网的人还相对单纯,并没有太多的坏心眼。不良的东西,那都是后来慢慢才有的,有时会疑惑互联网这东西是好还是坏,把大家的信任感都搞没了。  门户时代的阅读模式是单向的,大家只是为了浏览,并没有其他的动因,看过了也就结束了,没有也不会进入更深一步的沟通,探讨和思考更多地会留在线下进行。  搜索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模式,google的进入和百度的兴起,带给了人们不同的惊喜。慢慢发现,互联网原来是可以这样看的、玩的。这里不仅是阅读方式的改变,或许可以说是最先改变了阅读方式,通过这样的改变,衍生了一个宠大的产业链,直到现在也发展得很好。  由于门户时代使第一批网民形成了浏览习惯,他们每天都会定时去看门户网站的新闻和信息。搜索引擎的进入改变了他们寻找和浏览信息的习惯,因为入口改变了。原来的路径是输入或者通过收藏夹打开门户网站,进入相应的频道进行逐条浏览,或者用站内提供的搜索进入搜索浏览,但这要费好长的时间。  搜索引擎改变了入口,你只需要记住或者收藏一个网址,那就是百度或者google,输入你想要的关键字,互联网上海量的内容就会出现在眼前。你可以组合浏览,可以分析哪条新闻哪家网站更快,报道得更专业,搜索引擎让你更挑剔,让你有时间去获取到更好、更优质的内容。笔者在做记者时,经常会用搜索引擎的关键词定制功能,每天检索新闻,通过海量信息的整理,来为自己的专题进行服务。这些事在门户时代也可完成,但要付出大量的时间。  Web 2.0时代的到来,再一次改变了阅读模式。此时的互联网世界里,要求每个用户都是内容的创造者,不管是一条新闻、一篇博客、一张图片……都需要网友去上传,网站仅仅提供了一个信息收集和整合的平台,编辑所做的事就是把优质的,精彩的内容在第一时间推送到用户的界面和邮箱里。用户也可以对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定制,一切都显得格外人性,每个操作都是自主的,网站提供者不需要给网友太多干扰,就可以让他们快速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就这么简单。这里入口同样改变了,你只需要进行定制喜欢的内容,网站就会自动推送给你,你只需要一次定制,不断地优化自己定制的标签,不需要再每一次都像在搜索引擎里输入关键字那样繁琐。这时入口变成了你的个人界面,而不是搜索引擎的界面。  微博的快速崛起,延伸了用户的阅读。有人说微博的成功得益于3G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有一定的原因,但不是主因。首先我们看微博的形式,140个字短小精干,大大降低了人们创造内容和参与的时间成本;其次是他植入于不同的终端平台,可以随时随地发布微博;第三,粉丝的运营策略,让所有人欲罢不能。  微博和上述所说的Web 2.0时代的阅读模式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只是他更互动,更具传播性,不再只是一个内容平台,而变成了新闻平台、传播平台。  不管是纸质阅读、门户时代的阅读、搜索引擎时代还是Web 2.0时代的阅读模式,不管如何改变,细细想来你会发现,阅读的两个要素是入口和时间成本。入口是一定的,如果花费的时间成本越小,这种方式就会越容易受到人们的追捧。  在开始的时候我们也说过,微博世界就是一个现实世界的缩影,在阅读的时候你需要自己辨别。你可以参考网友们的建议,但也会容易被水军影响。所以实名认证的模式会增加人们信任度,“流言止于智者”一定对的!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如果还是按传统方式(书本)获取知识,你的所得至少80%都是过时的,要获取新知来微博吧。知识源于分享,分享100人你会得到100倍的回报;知识的价值也在于分享,分享100人就产生100倍价值。  ——邓洪鉴 埃森哲大中华区副总裁    微博正飞速成为人们阅读和获取信息的主要入口,也让分享和获取知识变得动感十足。一个人微小,一群人博大。  ——王璞 北大纵横创始人著名管理专家、团中央第九届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微博像一把兵器,学会使用很简单,但能玩的给力,需要悟性,大智慧。企业需要从广告思维走向为社交网络提供服务,真诚地帮助用户,构建基于兴趣或产品的圈子(社群),获得用户的信任。《随时随地秀微博》值得读一读。  ——唐兴通 社会化媒体营销专家    我对微博又爱又恨,爱的是微博放大了我的个人影响力,帮我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恨的是微博让我的博客看的人越来越少,刷微博时间越来越多。我也一直在想,微博好还是不好呢?刷还是不刷呢?也许该思考思考随时随地秀微博背后的事情了。  ——畅销书《说服力-让你的PPT会说话》系列作者 @秋叶语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随时随地秀微博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该书并不是微博达人的首选读物,虽然第九章颇有前瞻性地描述了我们将要面临的林林种种。
    对于一个公司有些人用了微博,有些人还没有用微博,如何一起用起来,本书值得参考,通过100多幅彩色插图及其解读让我们到熟知的场景中去练习。同时还介绍了当前微博生态中的一些东西。
  •   写的挺有意思的····大家分享看··
  •   还不错,值得推荐~
  •   实用,简介
  •   一本好书,从中学了好多东西,尝试尝试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