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哲学问题研究

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巍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清华科技与社会丛书:科学哲学问题研究(第2版)》全面细致地研究了西方科学哲学的10个主要问题:①认知意义的判断标准,研究了逻辑经验论从可检验原则到可翻译原则,直至走向整体论的内在逻辑线索;②归纳与验证,研究了归纳问题的回答以及归纳逻辑和贝叶斯算法对验证问题的讨论;③科学说明模型及其问题,研究了dn和is模型及其问题,将科学说明的本质归结于对自然定律的认识;④自然定律的本性,探讨了自然定律的规则性进路与必然性进路;⑤还原论,分析各种“还原”概念,从而评价各种相应还原论的得失;⑥科学的发展模式,讨论了科学发展的累积模式、不断革命说、范式说等,研究了历史主义所带来的相对主义的问题;⑦科学划界,研究了划界标准从绝对标准、模糊标准、消解标准直至多元标准的发展理路;⑧科学实在论,比较了科学实在论与非实在论的争论,表明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在于对科学概念的理解;⑨科学实验哲学,研究了理论与实验之间的关系;⑩科学与价值,研究了科学价值中立说的理论背景——客观主义。
《清华科技与社会丛书:科学哲学问题研究(第2版)》表述清晰,观点明确,非常适合科学哲学专业的研究人员参考。高等院校的理工科学生也可以通过《清华科技与社会丛书:科学哲学问题研究(第2版)》增加对科学的理解与认识。

书籍目录

第一章绪论 一、科学哲学是什么 二、从人物到问题 三、科学哲学的主要问题 四、本书的结构 五、科学哲学的意义 第二章历史导论 一、从“科学的哲学”到“科学哲学” 二、逻辑原子主义 三、逻辑实证主义 四、逻辑经验主义 五、批判理性主义 六、历史主义 七、后现代思潮 八、新浪潮 第三章逻辑导论 一、逻辑与论证 二、命题逻辑 三、三段论 四、量化逻辑 五、一阶逻辑的公理系统 六、逻辑与语言分析 第四章认知意义的判断标准 一、意义标准的提出 二、可检验标准 三、可翻译原则 四、整体论的兴起 五、判断标准有没有认知意义 六、小结 第五章归纳与验证 一、归纳方法 二、休谟与归纳问题 三、归纳法的辩护 四、亨普尔:验证的逻辑 五、卡尔纳普:归纳逻辑 六、古德曼:新归纳之谜 七、贝叶斯主义 八、小结 第六章科学说明模型及其问题 一、导论 二、亨普尔的科学说明模型 三、科学说明模型的问题 四、范·弗拉森:科学说明的语用学 五、萨尔蒙:因果性与说明 六、说明:全局与局部 七、科学说明的DNP模型 八、小结 第七章自然定律的本质 一、休谟的“因果”定义 二、规则性进路 三、规则性进路的问题 四、必然性进路 五、必然性进路的问题 六、其他的可能方案 七、小结 第八章“还原”概念的哲学分析 一、语言还原 二、微观还原 三、理论还原 四、生物学中的反例 五、说明还原 六、小结 第九章科学的发展模式 一、逻辑实证主义:累积模式 二、波普尔:不断革命说 三、库恩:历史主义与相对主义 四、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 五、费耶阿本德:怎么都行 六、牛顿一史密斯:科学合理性的重建 七、劳丹:非整体论图像 八、小结 第十章科学划界 一、时代背景 二、绝对标准 三、相对标准 四、消解标准 五、多元标准 岁≮、小结 第十一章科学实在论 一、导论 二、历史的线索 三、麦克斯韦对“观察一理论”二分的挑战 四、范·弗拉森的建构经验论 五、劳丹对渐近实在论的批评 六、哈金的“实验实在论” 七、法因的“自然本体论态度” 八、马斯格雷夫的实在论辩护 九、小结 第十二章科学实验哲学 一、传统科学哲学的实验观 二、新实验主义 三、实验的社会分析 四、小结 第十三章科学与价值 一、古代的“客观价值” 二、休谟的二分 三、客观主义及其批评 四、科学中的价值 五、小结 第十四章西方科学哲学的新进展 一、西方科学哲学教科书的演变 二、逻辑实证论的“原罪”和相对主义 三、科学哲学的“新纪元” 四、小结:个人观点 附录一科学哲学的一些网址 附录二世界哲学系排名(2011年度)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正是由于这些背景,波普尔关注的问题是“一种理论在什么时候才可以称为科学的?”或者“一种理论的科学性质或者科学地位有没有一个标准?”他批评逻辑实证论者将可证实性、有意义和科学性三个概念等同。在他看来,意义问题是个假问题,因为科学不可能完全排斥形而上学。所以他提出了“可证伪性”概念,作为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标准,而非区分科学与形而上学的意义标准。他提出: (1)差不多任何理论我们都很容易为它找到确证或证实——如果我们寻找确证的话。 (2)只有确证是担风险的预言所得的结果,就是说,只有我们未经这个理论的启示而可望看见一个和这个理论不相容的事件——一个可反驳这个理论的事件,那么,确证才算得上确证。 (3)任何“好”的科学理论都是一种禁令:它不容许某种事情发生。一种理论不容许的事情越多,就越好。 (4)一种不能用任何想象得到的事件反驳掉的理论是不科学的。不可反驳性不是(如人们时常设想的)一个理论的长处,而是它的短处。 (5)任何对一种理论的真正检验,都是企图证伪它或驳倒它。可检验性就是可证伪性;但是可证伪性有程度上的不同:有些理论比别的理论容易检验,容易反驳;它们就像担当了更大的风险似的。 (6)进行确证的证明,除非是真正检验一项理论的结果,否则是不算数的;而这就是说,它可以看做是一项认真的但是不成功的证伪理论的尝试。 (7)有些真正可检验的理论被发现是假的,仍旧被赞美者抱着不放。例如,专为它引进某种特设性假说,或者特地为这个目的重新解释这个理论,使它逃避反驳。这种手法总是办得到的,但是这样营救理论免于被驳倒,却付出了破坏至少降低理论的科学地位的代价。 所有这些可总括起来说,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可反驳性或可检验性。 可证伪性还有程度之分:陈述所包含的内容越多,就越可能被证伪。例如,“明天下雨”会被明天天晴的事实所证伪。而“明天下午下雨”具有更多的内容,也更容易被证伪,如果明天只是上午下雨,它也会被证伪。依此类推,“明天下午2点到5点下20mm的雨”包含的内容更多,可证伪程度也更高。

编辑推荐

《科学哲学问题研究(第2版)》表述清晰,观点明确,非常适合科学哲学专业的研究人员参考。高等院校的理工科学生也可以通过《科学哲学问题研究(第2版)》增加对科学的理解与认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科学哲学问题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购买过此商品,此书,很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