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与汉魏文学

出版时间:2000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尚学锋  页数:378  

内容概要

  《道家思想与汉魏文学》主要内容有道家思想与汉魏文人群体、精神境界、自然人生、道家思想与汉魏赋作、“赋家之心”的道家文化内涵、士不遇赋中的道家情思、汉末赋风新变与道家人文精神、魏晋之际的赋风与庄玄、道家思想与汉魏诗歌、文人五言诗的兴起与缘情文艺思潮、阮籍《咏怀》的生命关怀和抒情模式等。

作者简介

  尚学锋1953年生于北京,1986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该系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著述有《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合著)、《中国文学接受史》(合著)、《庄子》等,发表过古典文学研究论文多篇。

书籍目录

序/聂石樵引论第一章 道家思想与汉魏文人群体第一节 精神境界第二节 自然人生第二章 道家思想与汉魏赋作第一节 “赋家之心”的道家文化内涵第二节 士不遇赋中的道家情思第三节 汉末赋风新变与道家人文精神第四节 魏晋之际的赋风与庄玄第三章 道家思想与汉魏诗歌第一节 文人五言诗的兴起与缘情文艺思潮第二节 建安诗歌的人生与艺术趣尚第三节 阮籍《咏怀》的生命关怀和抒情模式第四章 道家思想与汉魏散文第一节 《淮南子》的时代特征第二节 两汉文风演变中的道家之音第三节 道家思想与汉晋之际的文风附录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东汉的士风与此有明显不同。顾炎武《日知录》“两汉风俗”条说:“汉自孝武帝表章六经之后,师儒虽盛而大义未明,故新莽居摄,颂德献符者遍于天下,光武有鉴于此,故尊崇节义,敦厉名实,所举用者,莫非经明行修之人,而风俗为之一变。”所谓大义,即是指先秦儒家以道自任,承担社会责任,履践伦理道德的精神。西汉儒生在这方面确实既不如先秦,也不如东汉。东汉士人在向外进取的同时,也非常注重精神境界的追求,发展到汉末,无论是“党人”的慷慨赴义,还是名士的高标拔俗,都向人们展示了独异于西汉的精神境界。顾氏关于两汉风俗不同的看法,基本符合事实,但也有两点尚需说明。  首先,就光武崇节义的主观目的而言,虽在于提倡纲常礼教,以巩固东汉皇权,但东汉士人节义行为的内涵却更为丰富,其中有人发扬儒家居仁蹈义,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激流勇进,临难不苟;有人视富贵如尘土,视权势如草芥,或屡拒征聘,或辞官而隐,荡然肆志,遗世脱俗;也有人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履践伦理道德,砥砺奇节异行,惊骇于时俗,传名于当代。这些行为的动机和效果绝非仅仅局限于忠于皇室,维护封建秩序,有些行为反而对统治者表现出一定的离心倾向。例如《后汉书·逸民传》所载周党、王霸、严光等人,在王莽时隐居不仕,光武帝即位后也仍然不应征聘,自称“天子有所不臣,诸侯有所不友”,“士故有志”,“愿守所志”。在这些行为背后,分明是士人远离封建专制政权,维护人格独立和人生自由的意志,而不是效忠刘氏政权,不事二姓。阎步克博士在《东汉名节论》一文中列举了东汉名节的种种表现,然后概括说:“‘名节’并不完全服务于统治者之利益。我们看到,东汉士人的关注,由西汉的主要限于社会政治,转而兼及了人生与自我,其行为已具有追求荣誉表现自我的强烈意味。”(阎步克:东汉名节论名),载《文化:中国与世界》第三辑,三联出出社社,1987年版,第346页)对东汉的士风变化,亦应作如是观,它实际上反映了东汉士人自我意识的增强。透过这些行为,人们同时可以看到儒道两家对士人思想的影响,这绝非用“经明行修”所能完全概括的。

媒体关注与评论

  回顾近些年来,研究魏晋时期玄学与文学的父系以及关于魏晋玄立诗的论著很多,学锋同志这篇论文与这些论著不同之处,在于他把研究的范围扩大到上起西汉,下至魏署之际,集中沦述道家思想的流行,演变及其与文人思想作风和文学创作的关系,既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沦述道家思想与艺思潮的变化,义分别从不同的文体分析历史阶段道家思想对文学创作的影响。这都是其他著作所未曾涉及的,足学锋同志在这一领域的新开拓。  ——著名学者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道家思想与汉魏文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