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

出版时间:2006-2  出版社:北京师大  作者:约翰·卡尔弗利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泡沫:从股市到楼市的繁荣幻象》简介:当今时代泡沫无处不在,资产价格波动性增大,尤以房地产价格波动最为显著,占据了经济舞台的中心。美国运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和战略顾问约翰·卡尔弗利John P. Calverley总结了经济史上应对泡沫的经验和教训,以犀利的视角发现了与泡沫相关的诸多神话般的规律,尤其是关于房地产市场的分析,更加突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泡沫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这书05-06年左右写的,美国作者,解释了什么是泡沫,预言了美国英国的房地产泡沫,并且给出一些对策,写的不错。
      
      看几个标题即可。
      
      泡沫的特征:
      价格快速上涨
      估值过高
      经济上扬
      新元素出现
      范式改变
      新投资者和新企业涌现
      公众和传媒高度关注、赞扬
      借贷大幅上升
      汇率保持坚挺
      
      政府措施:
      货币政策
      对泡沫的警告
      资产评估委员会(泡沫期间经常被投资者嘲笑)
      地产税(上0.5,资产腰斩)
      提高交易税(印花)
      
      一旦泡沫崩溃,政府应该“存款保险”“释放流动性”
      
      压力测试:利率上3,房下30,股下40;利率上5,房下65,股下50.
      个人对策:1给定充足的时间、定期储蓄加上复利的威力,最终会有大量回报。2多样化投资组合减小了风险。3对于任何还在赚钱的人来说,资产价格下降应该被看做是一个机会而不是灾难,对上涨应该多加小心而不是盲目高兴。当每个人都把某项资产看做非常好的投资时,一定要特别警惕。
      
      投资只要是在低位,而且是长期投资,肯定有丰厚回报。
      
      房产下挫长达3-5年,不要因为价格小幅下降就买入。(除非4万亿出来)
      
      人的最大资产是自己的能力,打工、创业,不用贷款是很难成为巨富的,只用自己的钱只能做到保值、增值。
      
      
      
      
  •     作者总结了18个“泡沫的典型特征”的清单,讲到里面最主要的就是要有一个导火索---新的元素的出现。
      
      这个新的元素要足以使群体的观念发生变化,消除对上次泡沫破灭的恐惧,进而真的认为这次的泡沫与上次的不同,从而原来高价也不怎么显得高了,义无反顾的投入了泡沫中,加速泡沫的不断扩大。
      
      美国纳斯达克------互联网的“新元素”,日本-----经济迅速恢复,质量控制和零库存计划等“新元素”。
      
      现在的中国-----人民币升值,中国制造,中国崛起等这些“新元素”。但是不管这次与上一次有着什么样的本质区别,最后反映的还是图表上的一段波浪曲线而已。历史总是在重演。
      
      中国正在步入一个历史上最大的泡沫之中,而且一切才刚刚开始~~
      
      PS: P57上有一个弱智翻译错误。原文:个人养老金计划(美国有401,000个这样的计划在运营)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401,000个这样的计划"原文应该是"401K plan",大名鼎鼎的养老计划。真不知到译者怎么会如此弱智?
      
  •     本栏曾经推荐过《下一个大泡泡》一书。此后没多久,这本书就热门起来,甚至连不少投资基金和投资专家都会引用此书的结论,以此来支持他们关于中国股市长期走好的预测。《下一个大泡泡》的走红,显然不是本栏的功劳,不过至少证明了本栏在挑书上还是有点前瞻性的。
      
      如果你已经看了《下一个大泡泡》,那么建议你也一定要看一下《泡沫:从股市到楼市的繁荣幻象
      
      》一书。如果说《下一个大泡泡》可以给你带来入市的勇气,那么《泡沫》一书的价值就是给你敲一下警钟。其实这一点从两本书的副标题就可以看出来了,《下一个大泡泡》的副标题是“如何在历史上最大的牛市中获利2005-2009”,而《泡沫》英文版的副标题是“How to survive them(如何从中幸存)”。前者激进,后者来的保守,两书都看,自然可以获得比较中和的结论,不至于被某些过于乐观的结论冲昏头脑。
      
      此书的作者约翰·卡尔弗利是美国运通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写过不少财经类的书籍。此书的架构并无太多新奇,上篇谈历史,主要介绍了大萧条、日本等几次著名的泡沫案例;中篇谈现在,主要就是告诉我们美国的房地产市场是下一个泡沫破裂的舞台——这似乎已经是今天广为人知的结论了,不过作为一本英文版诞生于2004年11月的书籍,谈到这个问题无疑还不能算老调重弹;至于最后的下篇,则是偏重理论,指出泡沫根归到底来自美国政府的货币政策。
      
      当然,发牢骚是不够的。所以作者写了“最后的思考:与泡沫共存”作为最后一章。其中有何高见,就有待读者自己阅读了。
      
  •   全中~!对策是什么呢?
  •   给政府出谋划策的,对个人意义不大。
  •   天朝全中,里面的对策是什么?
  •   就是货币政策、税收政策之类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