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现纵横谈(中国文库4)

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梓坤  页数:379  字数:32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文库”主要收选20世纪以来我国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科学文化普及等方面的优秀著作。这些著作,对我国百余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积极的影响,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是中国读者必读、必备的经典性、工具性名著。  大凡名著,均是每一时代震撼智慧的学论、启迪民智的典籍、打动心灵的作品,是时代和民族文化的瑰宝,均应功在当时、利在千秋、传之久远。“中国文库”收集百余年来的名著分类出版,便是以新世纪的历史视野和现实视角,对20世纪出版业绩的宏观回顾,对未来出版事业的积极开拓,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大凡名著,总是生命不老,且历久弥新、常温常新的好书。中国人有“万卷藏书宜子弟”的优良传统,更有当前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要求,中华大地读书热潮空前高涨。“中国文库”选辑名著奉献广大读者,便是以新世纪出版人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帮助更多读者坐拥百城,与睿智的专家学者对话,以此获得丰富学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内容概要

“中国文库”主要收选20世纪以来我国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科学文化普及等方面的优秀著作。这些著作,对我国百余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积极的影响,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是中国读者必读、必备的经典性、工具性名著。

作者简介

王梓坤(1929-),江西吉安人。数学家。曾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本书作者以一个科学家的知识经验和学术视野,从自身经历出发,纵谈古今中外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及其过程,着重论述了德、识、才、学等成功者需具备的宝贵品质。文笔生动优美,包含许多凝练的思想警句和古代诗话,具有很好的知识性、启发性和审美价值。本书使用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本。

书籍目录

序前言上卷 科学发现纵横谈 引子——天高可问 谈德识才学 不是“神”灯 ——德识才学的实践性 贾谊、天王星、开普勒及其他 ——谈德识才学兼备 欧拉和公共浴池 ——根扎在哪里? 大葫芦和一百匹马 ——向劳动人民学习 骡驹与盐碱地 ——群策群力,大搞科研 《本草纲目》的写作 ——搜罗百氏,访采四方 工夫在诗外 ——从陆游的经验谈起 冷对千夫意如何,展翅高飞壮志多 ——热爱人民,热爱真理 真理的海洋 ——谈勤奋 原因的原因 ——一谈识:世界观的作用 倚天万里须长剑 ——二谈识:科学研究中的革命 疾病是怎么回事? ——三谈识:主题及基本观点 天狼伴星 ——一谈才:实验与思维 心有灵犀一点通 ——二谈才:洞察力等 挑灯闲看牡丹亭 三谈才:善于猜想 康有为与梁启超 ——一四谈才:方法的选择 林黛玉的学习方法 ——一谈学:从精于一开始 一个公式 ——一二谈学:精读与博览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三谈学:灵活运用 涓涓不息,将成江河 ——四谈学:资料积累 剑跃西风意不平 ——五谈学:推陈出新 钱塘江潮与伍子胥 ——六谈学:关于学术批判 斗酒纵观二十一史 ——读点科学史 彗星的故事 ——简谈我国古代的发现、发明 万有引力的发现——长江后浪超前浪实践一理论一实践 从普朗克谈起 ——科学发现的一般方法和逐步逼近 大自然的无穷性 ——认识为什么是逐步逼近的 赵县石桥等等 ——科研开始于观察 此曲何必天上有 ——巧妙的实验设计 原始地球的闪电 ——各种各样的实验 奇妙的“2”与“3 ——谈仪器、操作与资料整理 走到了真理的面前,却错过了它 ——谈对实验结果的理解 恒星自行、地磁异常及生物电等等 ——再谈正确的理解 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谈想象 对称、类比、联想、移植与计算等 ——谈分析方法 针刺麻醉的启示 ——谈概念 “我用不着那个假设 ——各种各样的假设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假设的检验 海王星的发现 ——谈演绎法 物体下落、素数与哥德巴赫问题 ——再谈演绎法 “在一切天才身上,重要的是……” ——爱因斯坦谈科学研究方法 电缆、青年与老年人的创造 ——定性与定量 华山游记与镭的发现 ——坚持、再坚持 胸中灵气欲成云 ——智力的超限 苯与金圣叹的观点 ——谈启发与灵感 征服骡马绝症及其他 ——循序渐进与出奇制胜 能创造比人更聪明的机器吗? ——逻辑思维与科学幻想 放射性、青霉素及其他 ——谈偶然发现 ……下卷 散文选

章节摘录

  1400多年前,《齐民要术》一书的作者贾思勰养了许多羊,饲料不缺,却饿死不少。他莫名其妙,便向一位老牧人请教。老牧人问他是怎么喂料的,他回答说,把饲料全铺在羊圈里,让羊随便吃。老牧人说,这就坏了,羊爱干净,你把饲料铺在圈里,羊在上面踩来踩去,屎尿都拉在上面,羊怎么肯吃呢?  氾胜之,是汉朝的农学家,他很虚心地向农民学习。有一位善于种大葫芦的老农向他传授经验,老农说,要种出特别粗大的葫芦,首先要挖一个直径和深度各三尺*的大圆坑,坑内上足粪;把粪和土搅匀’再上足水;等水渗下去后,种下十颗从大葫芦里选出的种子。第二步,等十条葫芦蔓长到两尺多长,用布把它们扎在一起,外封泥土;过几天后,把九条葫芦蔓的上端摘掉,留下一条最粗的,这样,十条根吸上来的养料和水分都供给这一条了。第三步,结出来的前三个小葫芦全部掐掉,因为这时根茎叶还没长好;第三个以后的留下,由于根茎叶全长壮了,供给的养料也充足了,这些小葫芦便都长得又肥又大。氾胜之把向群众学到的生产经验写了下来,汇成了一部著名的农书《氾胜之书》。这种书当然不会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重视,所以早失传了。幸亏它为广大人民所热爱,许多人在其他的书里引用了它,这部书的部分内容才得以保存下来。  类似的故事还发生在明朝末年,那时宋应星写了一部《天工开物》,记述了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方面的科技成就。这部书也是作者长期深入生产实际、向劳动人民学习的产物。然而,它也几乎失传。直到1926年才从日本传回翻刻本。解放以后,北京图书馆从宁波李氏墨海楼捐献的藏书中得到了1637年(明崇祯十年)的初刻本。在群众的支持下,此书现已出版,广为流传。作者宋应星是个有志气的人,他在序言中说,请那些热衷于科举大事业的人,把这本书扔到一边去吧!它和猎取功名,追求高官厚禄是毫不相干的。这充分表达了他对统治阶级及科举制度的蔑视和鄙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科学发现纵横谈(中国文库4)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