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接受与当代解读

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汪介之  页数:322  
Tag标签:无  

前言

中俄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20世纪的历史更把这种交往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中国新文学的诞生,以及在20世纪的成长、发展和演变的整个过程,始终伴有俄罗斯文学的影响。然而,在风云变幻的20世纪,不仅中俄两国的历史道路都充满着曲折与坎坷,两国文学各自的进程也同样处于动荡起伏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两国文学彼此之间的交流、传播、接受和影响,便远不是一帆风顺的。如今,身处21世纪初叶,回望这百年来的文学交往史,我们既可以窥见那曾经使人感奋的灿烂的朝霞,那一度充满收获喜悦的金色的原野,也能够看到浓重的阴云和令人惊悸的险滩,还难免涌起面对落日余晖和苍茫暮色时往往会油然而生的那种留恋与惆怅。但是不妨说,正是这一切交织而成的丰富与厚重,给我们深入考察两国文学及其关系史,留下了无尽的空间和说不完的话题。中国文学界和广大读者所面对的俄罗斯文学,其本身是一种丰富多样、异彩纷呈的客观存在,又是一个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实体,而中国文学对它的接纳,则显示出作为接受主体(接受者民族)进行选择的目光。这种选择的结果,往往既表明了某种摄取侧重和价值取向,也必然有所舍弃、排拒和失落,甚而有这样那样的偏颇或变型,并且在总体上呈现出随着历史的变迁而转换的阶段性特征。在这一过程中,接受主体的民族历史传统、文化心理积淀等“先结构”,接受者民族的现实需求及其所处的时代氛围,等等,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其中的现实需求则是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

内容概要

  “20世纪俄罗斯文学”这一概念的提出和广泛使用,加上苏联解体的历史真实,使得“苏联文学”这一原有概念面临着被逐渐淡忘的命运。但是无论如何,作为一种文学史现象的“苏联文学”,即便历来人们对它的评说千差万别,对这一概念之内涵的解释也各有不同,但它的价值毕竟是客观存在的。国内俄罗斯文学研究界曾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过多次有意义的学术讨论,而在范围更为广阔的欧洲文学研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领域,乃至一般外国文学史的编撰中,人们也往往从不同的侧面涉及与此相关的论题。这一现象让我们不禁想起美国学者韦勒克、沃伦在《文学理论》一书中所说的话:“自成一体的民族文学这个概念有明显的谬误。至少西方文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必须承认一个包括整个欧洲、俄国、美国以及拉丁美洲文学在内的紧密整体。”因此,“一部综合的文学史,一部超越民族界限的文学史,必须重新写过。”两位学者还强调:“如果仅仅用某一种语言来探讨文学问题,仅仅把这种探讨局限在用那种语言写成的作品和资料中,就会引起荒唐的后果。”①毫无疑问,这种开阔的文学视野,这种高屋建瓴的眼光,正是我们的俄罗斯文学研究和其他国别文学研究所迫切需要的。

作者简介

汪介之,安徽庐江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研究所所长,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学科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俄罗斯文学、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已出版《俄罗斯命运的回声:高尔基的思想与艺术探索》(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全国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首届优秀著作奖)、《选择与失落:中俄文学关系的文化观照》(获江苏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20世纪俄罗斯文学批评史》(合著,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等学术专著8部,主编《白银时代名人剪影》《外国文学教程》等高校教材;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并有译作多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20世纪中国文学对俄罗斯文学的接受一、俄罗斯文学精神与中国新文学总体格局的形成二、中国文学接受俄罗斯文学的多元取向三、百年俄苏文论在中国的历史回望与文化思考四、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接受五、巴赫金的诗学理论及其在中国的流布第二章 中国视角:重新审视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一、20世纪俄罗斯文学研究的现状二、关于20世纪俄罗斯文学研究的反思三、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的建构四、20世纪俄罗斯文学经典的重新认识第三章 当代中国语境中的俄罗斯文学研究一、当代语境中的俄罗斯文学研究热点二、关于俄罗斯文学的“白银时代”三、白银时代诗人与作家群像四、俄罗斯流亡文学与本土文学的血缘关系五、俄国现代主义小说的流变第四章 中国文学视野中的俄罗斯经典作家作品解读一、普希金《黑桃皇后》的魅力与价值二、第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品三、当代俄罗斯高尔基研究透视四、关于高尔基思想与创作的再认识第五章 俄罗斯文学的文化阐释一、东西方问题的考量在20世纪文学中的延伸二、关于俄罗斯灵魂的对话三、弗•索洛维约夫与俄国象征主义四、高尔基与别雷:跨越流派的交往和沟通五、苏联文学与民族文化心态批判附录 俄罗斯文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一、我国俄罗斯文学史研究的一部权威性著作二、新老《欧洲文学史》比较阅读印象三、国内外国文学史编撰中存在的问题四、“世界文学”的命运与比较文学的前景后记

章节摘录

这场争论始于1915年别尔嘉耶夫发表《俄罗斯灵魂》一文。在此文中,别尔嘉耶夫描述了俄罗斯民族的种种内在矛盾,认为这些矛盾根源于民族性格中女性因素和男性因素的二律背反,而俄罗斯人的天性则是“女性化”的。他还将第一次世界大战看成斯拉夫人种和日耳曼人种(“男性化”种族)之间预谋已久的世界性斗争的爆发,断言日耳曼风尚已渗入俄罗斯深层,控制了它的肉体和精神。面对这一现实,别尔嘉耶夫强调:俄罗斯不能像东方那样限制自己并与西方对立,而应当成为“东方~西方”,成为两个世界的连接器,而不是分离器。同年,高尔基也推出《两种灵魂》一文,论及俄罗斯灵魂的双重性。他首先将东西方两种文化、两种世界观作了对比,认为东方是神秘主义、迷信、悲观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永恒怀抱,也为压抑个性、无所作为和来世思想提供了合适的温床;而西方及其文化则体现出“生命的赋予”、乐观主义和积极精神,对于个性和行动的崇拜,对于现世幸福的追求。“欧洲是自己的思想的领袖和主人,东方人则是其幻想的奴隶和仆役。”他进而指出:在俄罗斯灵魂中,东西方两种精神并存且彼此冲突,造成了它的内在矛盾和不稳定性。高尔基认为这是蒙古游牧民族灵魂和斯拉夫人灵魂混合的结果,而东方文化对俄国人心理的影响,要比它对西欧人心理的影响深重得多。因此他呼吁俄罗斯人同自身的“亚细亚心理积淀”进行斗争,承认西欧文化的优势并向其学习。此文发表前后,作家曾在《罗斯记游》、自传体三部曲、《日记片断》《1922~1924年短篇小说集》等系列作品中,多层面地展示了民族精神风貌;“俄罗斯式的××”“亚细亚式的××”“东方式的××”等提法,反复出现于其中。这些作品和他的《两种灵魂》无疑是一脉相承的。

后记

刚刚进入11月就早早袭来的一股寒流使2009年的秋季显得特别短暂,在这样的时日开始翻检自己过去20多年里研读俄罗斯文学,考察中俄文学关系的过程中陆续留下了的一些文字,对这本文集进行编选和整理,深感时光流逝之急,也不由得要对自己的问学之路作一番回视。我的第一篇外国文学评论方面的习作《关于(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通信》,写在就读于吉林大学研究生院期间,登载于母校的一份内部学刊《研究生时代》(1985年第1期)。毕业之后来南京不久,我的硕士学位论文的一部分《论高尔基小说的心理现实主义特色》由《外国文学研究》1986年第3期刊出。这是我发表学术论文的开端,也是我步入专业研究领域的一种标记。从那时起到现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以外的大部分时间,我都是在俄罗斯文学阅读中度过的,其间也陆续写下了一些心得,那便是在各类报刊上先后发表的百余篇文章。这些文章和我的几本专著一起粗略地勾勒出一条探求的线索。这一探究始于对20世纪俄罗斯一位伟大作家的重新认识、重新评价(《俄罗斯命运的回声:高尔基的思想与艺术探索》),继而扩展到对于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进程的再检视(《现代俄罗斯文学史纲》《20世纪俄罗斯文学批评史》(合著)、《远逝的光华:白银时代的俄罗斯文化》《流亡者的乡愁》),对于20世纪中俄文学关系的梳理(《选择与失落:中俄文学关系的文化观照》《悠远的回响:俄罗斯作家与中国文化》(合著)、《回望与沉思》);直到前不久才最终完成的另一部书稿《伏尔加河的呻吟:高尔基的最后20年》。

编辑推荐

《文学接受与当代解读:20世纪中国文学语境中的俄罗斯文学》:比较文学文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文学接受与当代解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