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小学讲坛成长起来的杰出人物

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 编  页数:286  
Tag标签:无  

前言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只有办一流教育,才会出一流人才,才能建一流国家。在整个教育事业中,中小学教育至关重要,它处在人生的文化启蒙和知识准备阶段,是教育体系的基础,是每个人终身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小学教育是国家发展基础的基础。办好中小学教育,关键因素是教师。陶行知先生说过,在教师手里掌握着幼年人的命运,也就掌握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农村教育尤为重要。我国13亿人口超过半数生活在农村,一半以上的学龄儿童也在农村。要提高我国整体教育水平,必须加强农村教育这个薄弱环节。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好,关系到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关系到农村的长远发展,关系到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我们一方面要保证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同城里孩子享受一样的待遇,能上学、上好学;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不要忘记办好农村教育。如果丢了农村教育,我们就会走偏方向。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些有识之士就十分关心乡村教育。他们认为,学校是乡村的中心,而教师则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乡村教育对启迪民智必不可少。在农村,教育既是基础工程,也是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广大农民群众热切企盼办好教育,生活再困难,也要供孩子上学。因为他们懂得,物质上的贫穷只是暂时的,只要孩子有文化、有知识,就能改变命运,生活就会有奔头。我们一定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让农村所有的孩子都能够上学,都能够接受现代文明的教育。    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核心是农村中小学,关键是中小学教师。孩子受教育包括各个方面,学校教育、家庭熏陶、社会影响,时时处处都在进行。就整体环境看,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相差很大,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城乡差距。如果不把农村的学校办得好一些,农村孩子受教育的条件和城市孩子相比差距就更大了。正基于此,从2007年起,国务院决定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这个重要举措,就是向全社会发出重视师范教育的强烈信号,就是要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到农村、到艰苦的地方去当中小学教师,从而培养大批优秀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在教育部及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这项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4年累计招收免费师范生4.5万多人,首批万名免费师范生即将到中小学校进行教育实习。今后,我们还要投入更多的财力、更大的精力推进这项试点工作,并认真总结经验,逐步在全国推广。    今天,参加座谈会的有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免费师范生代表,这里我给大家提几点希望。    第一,要热爱农村教育。热爱是做好一切本职工作的前提。当好乡村教师,首先要热爱农村、热爱农民、热爱农村教育事业。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有了爱,就有了做好工作的热情和动力,就有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就有了坚持下去的信念和毅力。要把我们的一颗心献给8亿农民,心里要装着农民的甘苦。最近,湖南宜章县乡村中心小学校长李黎明的事迹,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李黎明同志呕心沥血20多年,为农村教育奉献了青春和生命。他时常讲,“我是农民儿子的老师,我也是农民的儿子”,他真正把心交给了农民和农村教育,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第二,要立志干一番事业。现在有一种看法,认为中小学教师不会有大出息。我认为不是这样,教中小学也能出大师。叶圣陶先生年轻时,曾在苏州一家小学任教,试验推行新式教学法。他以后成了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还非常自豪地在履历表中填上“小学教师”。文学家鲁迅、教育家杨昌济、国学大师钱穆等杰出人物,都是中小学教师出身。这些都说明,中小学教师大有作为,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完全可以成就一番不平凡的事业。    第三,要有吃苦耐劳精神。同城市相比,农村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都还比较艰苦。同学们从事农村教育,必须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准备。人在年轻的时候,不要回避困难,也不要怕吃苦。有一句话说得好,吃苦是福。艰苦的环境,不仅可以磨炼人的意志,还能够增长才干。大家应当把从事农村教育视为自身发展的重要机遇,努力实现远大理想,锻炼成长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栋梁之材。    办好农村教育,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特别要重视和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要研究制定相关政策,逐步形成激励机制,让广大农村教师留得住、干得好、受尊重,培养和造就一支宏大的优秀农村教师队伍。

内容概要

古今中外,许多杰出人物都曾有过在中小学执教的经历,甚至从乡村中小学课堂中诞生了很多彪炳千秋的人物。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军事家徐向前、科学家钱伟长、文学家鲁迅、国学家钱穆、教育家蔡元培、艺术家丰子恺……一个个熟悉而闪光的身影都曾在中小学的三尺讲台上留下过弘文励教的足迹。《从中小学讲坛成长起来的杰出人物》正是从我国近现代这些杰出人物中选取了其中的27位,分章节记述了他们从中小学教师一步步成长为国家和社会的杰出人物的人生历程、思想信念和报国情怀。
书中这些杰出人物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中小学教学经历能够成为奋发求索、拼搏进取的动力源泉;中小学讲坛能够为有志青年提供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广阔舞台;教中小学也能出大师,平凡的岗位也能成就不平凡的人生!《从中小学讲坛成长起来的杰出人物》由北京师范大学组编写。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政治家与军事家
毛泽东: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
邓颖超:要我选择职业,我还是要当教师
张澜:以义持己,以仁爱群
黄炎培:塑造爱国乐业的“中华牌”
徐向前:一生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
谭政:从“教书匠”到“开国将”
第二章 文学家与艺术家
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
老舍:攥起“毛笔”,不忘“粉笔”
朱自清:只问耕耘莫问年
李叔同:用六年演绎世纪师魂
丰子恺:真纯温厚的“美育先驱”
第三章 史学家与哲学家
潘梓年: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践行者
梁漱溟:儒者为师
范文澜:抗战讲习班“班长”的三重身份
胡适:“国人导师”和新教育的“助产士”
钱穆:从小学教师到国学大师
陈垣:芬芳桃李人间盛,慰我平生种树心
第四章 科学家
钱伟长:有远见的教师成就有远见的学生
吴有训:真正的好学生不是教成的
邓稼先:有方向的人生
吴文俊:数学家的红烛情
第五章 教育家
蔡元培:为中国现代教育奠基
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张伯苓:将一生与“南开”相连
叶圣陶:永远的“小学老师”/
林砺儒:“全人格”教育的先行者
霍懋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但学会也要有所依托,梁漱溟提议先成立中学部,学会中人为中学教员,也将是未来办大学的同志。他们所担负的课时会少一些,以求自身有余裕深造自得,教员数量会多一些,以共同分担教学工作,同时也会吸收一些全不担任教职的人士同修共进。梁漱溟还在曹州开设重华书院,以使教员在教育青年之外,能够自勉于学。三年后,曹州中学试办高中部,为梁漱溟实现其设想提供了机缘。梁漱溟在曹州办中学着眼于为成立大学作准备,所以他特别强调师生要形成一个朋友团体。他认为:“办教育就应当是与青年为友之意。”其一是说帮助青年人走路;其二不单是在知识技能方面领青年往前走,更指一个人的全部生活。梁漱溟认为:“教育应当是着眼一个人的全生活而领着他去走人生大路,于身体的活泼,心理的活泼两点,实为根本重要;至于知识的讲习,原自重要,然固后于此。”而且,即使是教知识技能以帮助青年走路,也要就着每个学生的性情、品质进行引导。老师要对学生有真正切实的了解,而且要了解到方方面面,包括“体质、资禀、性格、脾气、以前的习惯、家庭的环境,乃至他心中此刻的问题思想”,这就需要不拘于师生身份这一层关系而成为极亲近的朋友。青年学生或堕落不要强,或自知要强而因为人生问题而陷于苦闷,梁漱溟希望通过办学与他们为友,使堕落的精神奋勉起来,使烦闷的心情获得指点而变得有兴致。梁漱溟将学校看做一个交友的团体,由此,教学相长在他这里增加了新的含义,即办学一面是与青年为友,另一面也是自己求友,梁漱溟坦诚地说:“学生社会固常不出堕落烦闷两边,便是我们个人何尝能免于此?”“我们办学实是感于亲师取友的必要,而想聚拢一班朋友同处共学,不独造就学生,还要自己造就自己。”不管对于老师还是学生,“人生始终是有所未尽而向前走的,即始终是有赖师友指点帮助的”,所以就要不滞于师生身份的限制,“学校的校长和教职员原应当是一班同气类的,彼此互相取益的私交近友,而不应当只是一种官样职务的关系,凑在一起”。教育的开展就是把我们看到的人生大道推广开来,互相印证和接引,正如梁漱溟所说:“办教育就是把我们这一朋友团去扩大他的范围——进来一个学生即是这一朋友团内又添得一个朋友。”“我们自己走路,同时又引着新进的朋友走路;一学校即是一伙人彼此扶持走路的团体。”本着求友交友的心来办学,梁漱溟对家长作了允诺,读来令人感动:不使学生“有什么说不出的痛苦”,“绝不致学生们有什么生理上的病态或心理上的病态而我们不知道”。

后记

2010年教师节,温家宝总理在河北省兴隆县六道河中学座谈会上说:“现在有一种看法,认为当中小学教师不会有大出息。我认为不是这样,教中小学也能出大师。”他建议当时在座的北京师范大学领导和教授回去研究一下这个问题,组织人员整理这方面的材料。回来之后,我们向刘川生书记和钟秉林校长汇报了温总理的指示,校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决定成立由韩震副校长担任组长的专题研究小组,负责组织人员开展整理和研究工作。现在编写的《从中小学讲坛成长起来的杰出人物》一书,就是根据温总理指示所整理和研究出来的成果,希望能够作为师范生和中小学青年教师的励志读物,激励优秀青年投身基础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奋发向上,长期从教。    今年5月书稿完成后,我们呈报温总理审阅并邀请他为本书作序。温总理看了书稿后,欣然答应了我们的请求,建议用在教师节座谈会上讲话的部分内容以代本书的序言。    在书稿编写的过程中,教育部袁贵仁部长亲自审阅了编写框架并在编写过程中对书稿的形式、结构、内容以及叙述方式都提出了非常具体的修改意见。刘利民副部长、管培俊司长、许涛司长、宋永刚副司长一直关注书稿编写工作并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北京师范大学刘川生书记、钟秉林校长高度重视,多次指示并要求保证书稿的质量和编写进度。    本书编写人员主要有郑国民、方增泉、郑伟、施克灿、郭法奇、梁振华、祁雪晶、李雪洁、孙薇薇、许姗姗、朱安谧、徐梦华、刘睿思、章雪颖、张佳楠、张书娟、康建伟、张慧强、江飞、吴楠、黄秀端、张贝贝、石志浩、王琳、李欢、鹿麟、刘畅、刘志强、项健。    本书出版得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书稿的部分内容已陆续在《中国教师》刊发,在此一并致以谢意。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书中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从中小学讲坛成长起来的杰出人物》编委会    2011年6月

编辑推荐

《从中小学讲坛成长起来的杰出人物》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从中小学讲坛成长起来的杰出人物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杰出人物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看了就明白
  •   书非常好,我们学校共买了40本,货到的非常及时
  •   终于找到了,很开心,一口气买,一口气读。
  •   名字挺忽悠人,内容很一般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